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生活与数学教案范文主题: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目标:1.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掌握数学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方法。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一、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300字左右)1.1折扣和打折:学生通过购物活动,了解折扣和打折对购物总价的影响,掌握计算实际价格的方法。
1.2比较价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重量、体积等信息,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
1.3计算找零:学生通过模拟购物场景,实践计算找零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在时间管理中的应用(300字左右)2.1制定计划:学生通过学习日程表的制定和计划时间的安排,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2.2时差计算:学生通过了解时区的概念,学习时差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跨时区问题的能力。
2.3时速计算: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公交车的速度、旅行的距离等,学习时速的计算方法。
三、数学在测量中的应用(300字左右)3.1长度测量:学生通过测量班级中的桌子、椅子等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性。
3.2面积计算:学生通过测量教室、操场等场所的面积,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测量和计算的技能。
3.3体积计算:学生通过测量盒子、柜子等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空间想象和计算能力。
四、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300字左右)4.1存款利率:学生通过理解利率的概念,计算存款的利息和本金的增长,培养理财和投资的意识。
4.2银行卡消费:学生通过了解银行卡消费的流程和手续费的计算方法,培养理财和消费的能力。
4.3贷款计算:学生通过模拟贷款情景,学习贷款的计算方法和利息的计算,提高对金融问题的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通过提出生活场景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的方法。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人教版
教学内容:理解平时生活中各种数学知识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数学的重要性,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生活数学知识的运用方法。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数学。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生活数学的概念,阐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例分析(15分钟)
教师给出几个生活数学的例子,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练习与展示(20分钟)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展示答案。
五、评价与反馈(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对答错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六、拓展与应用(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生活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生活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涵盖了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很多学生对数学并不感兴趣。
因此,应该从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学习数学。
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中常见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如公交车发车时间、超市促销比较、购物打折、食物配比等等,选择适当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主线,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从而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和实用性。
2、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集体思考、讨论和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或两人合作进行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课堂互动法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形式,如演示、互动讲解和小组讨论等,来推动课堂氛围的活跃化和互动化,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实现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学”和“数学到底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核心学习以数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并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授课、展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中获得实践操作体验,提高学生的兴趣。
3、课堂巩固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互动讨论,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的巩固。
生活数学教案高中一、教学内容:高中生活数学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使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五、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生活数学教科书;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3. 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情景。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黑板上写下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步: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带领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常见的生活数学问题,如购物打折、出行花费等。
第三步: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步:展示分享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将他们的解决方案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第五步: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中,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第六步:总结反思带领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的形式,考察学生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八、课后作业:1. 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并解决;2. 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中。
九、教学反思:通过生活数学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生活中の數學》校本課程序言數學是打開知識大門の鑰匙,是整個科學の基礎知識。
創新教學の先行者裏斯特伯先生指出:“學生學習數學就是要解決生活問題,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攻關艱深の高級數學問題,我們不能只為了培養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犧牲大多數學生の利益,所以數學首先應該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學數學,以學生生活中實實在在の鮮活材料來吸引學生對科學の興趣。
我們選取の都是從學生生活實踐中取材,將數學知識巧妙地運用於生活之中,增加了學生對數學の興趣,實現新課改所宣導の情感體驗,培養良好の科學態度和正確價值觀の目標。
數學校本課程の開發要滿足學生已有の興趣和愛好,又要激發和培養學生新の興趣和愛好,要要求和鼓勵學生投入生活,親身實踐體驗。
選題要尊重學生の實際、學生の探究本能和興趣,給與每個學生主體性發揮の廣闊空間,從而更好の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の素質和能力。
使學生成為學習の主人,學有興趣,習有方法,必有成功。
學生の個性在社會活動中得以健康發展,學生の潛能在自學自育中得到充分開發。
目錄第一課:讓數學幫你理財第二課:導航の雙曲線第三課:電冰箱溫控器の調節——如何使電冰箱使用時間更長第四課:賭馬中の數學問題第五課:對稱——自然美の基礎第六課:對數螺線與蜘蛛網第七課:斐波那契數列第八課:分數維の山峰與植物第九課:蜂房中の數學第十課:龜背上の學問第十一課:Music 與數學第十二課:e和銀行業第十三課:幾何就在你の身邊第十四課:巧用數學看現實第十五課:商品調價中の數學問題第十六課:煤商怎樣進煤利潤高第十七課:把握或然,你會更聰明第十八課:順水推舟,克“敵”致勝——例談反證法の應用第十九課:抽屜原理和六人集會問題第二十課:數獨遊戲與數學第二十一課:集合與生活第二十二課:生活中の立體幾何第二十三課:排列組合處理問題第二十四課:演算法妙用第二十五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四色猜想第二十六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第二十七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費馬大定理第二十八課:世界數學難題欣賞——哥德巴赫猜想第一課:讓數學幫你理財某銀行為鼓勵小朋友養成儲蓄習慣,提供一個頗有心思の儲蓄計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数学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其实数学随处可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生活中的数学。
一、掌握数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掌握数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数的概念需要逐级引导,初步学习数字、数码,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数物品、数图形等方式,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让幼儿感受到数的实际意义。
二、认识数码集合数码集合是指从0到9的数字组成的集合。
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数码贴画、数码板拼图等活动来认识数码集合。
在实际物品中,也可以让幼儿找出有几个“5”、“6”等数字,让幼儿意识到数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一个集合。
三、数的分类数可以分为数字、量和比。
数字是用来表述物品个数的,例如手指的数量就是数字;量通常具有单位,例如时间、重量等;比则是通过两个数字的对比来达到理解的目的,例如身高体重、加减乘除等。
四、认识数的大小认识数的大小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长度、重量等,认识数字大小的概念。
让幼儿玩数字大小比较游戏,增强幼儿的数感。
五、认识基本数字基本数字包括0到9的数字,这些数字是构成其他数字的基础。
在幼儿园大班,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的数码卡片、小球等物品来让他们认识这些数字。
通过幼儿的有趣游戏、故事和学习,增强幼儿对基本数字的认知。
六、数的操作操作是指在数学中对数字的运算和变化。
幼儿园大班可以通过数码板拼图、数的加减练习等活动来认识数的操作。
通过游戏和互动,强化幼儿对数字的操作技能。
七、认识图形数字和图形之间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学习数字的同时,幼儿也应该认识基本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在幼儿园大班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利用玩具积木、图形拼图等活动来认识图形。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基本图形。
八、应用数学应用数学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部分。
应用数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解决日常问题,例如购物、测量、时间等。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中班实用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中的数学教案,这个教案为班级实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下面是我准备的教案内容。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能够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b.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c.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带有情境的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喜爱;b.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a.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b.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a.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b.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三、教学过程:1.导入:在课堂前,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数学相关的事物或问题,并写下来。
2.学习活动:a.学生上台一个一个分享他们在生活中找到的数学问题或事物,并进行讨论。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或事物,指出其中的数学规律和关联。
c.教师提供一些数学概念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d.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解决方案。
3.拓展活动:在课堂结束前,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在生活中寻找和数学相关的事物或问题,并写下来。
同时也给予了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1.个体评价:a.通过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b.通过学生的解决方案,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整体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呈现,评价整个班级对于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和理解程度。
五、板书设计:-分析-运用-合作-创新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我试图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生活数学教案模板小学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计算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基础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情境,如购物、计算时间等。
难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情境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生活数学问题,如购物清单、时间表等。
2. 准备好学生小组合作的材料,如纸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让学生想一想在商店购买这些物品需要花费多少钱,并讨论学生的答案。
二、学习新知识(15分钟)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计算,计算出购买这些物品总共需要多少钱。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协助计算,然后展示自己的答案。
三、巩固和拓展(15分钟)
1. 将时间表上的任务按照顺序排列,让学生计算完成整个时间表需要多少时间。
2.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答案。
四、活动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未来的生活中,学生们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生活数学
课题: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了解数的大小、大小比较等。
2. 数的运算:加减法的运算及应用。
3. 长度、时间、重量、容量等单位的认识和转换。
4.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方法。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游戏教学: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老师与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数学,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解决。
三、总结(10分钟):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拓展(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计算能力。
下节课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解决。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序言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
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
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
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目录第一课:让数学帮你理财第二课:导航的双曲线第三课:电冰箱温控器的调节——如何使电冰箱使用时间更长第四课:赌马中的数学问题第五课:对称——自然美的基础第六课:对数螺线与蜘蛛网第七课:斐波那契数列第八课:分数维的山峰与植物第九课:蜂房中的数学第十课:龟背上的学问第十一课:Music 与数学第十二课:e和银行业第十三课:几何就在你的身边第十四课:巧用数学看现实第十五课:商品调价中的数学问题第十六课:煤商怎样进煤利润高第十七课:把握或然,你会更聪明第十八课:顺水推舟,克“敌”致胜——例谈反证法的应用第十九课: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第二十课:数独游戏与数学第二十一课:集合与生活第二十二课:生活中的立体几何第二十三课:排列组合处理问题第二十四课:算法妙用第二十五课:世界数学难题欣赏——四色猜想第二十六课:世界数学难题欣赏——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第二十七课:世界数学难题欣赏——费马大定理第二十八课:世界数学难题欣赏——哥德巴赫猜想第一课:让数学帮你理财某银行为鼓励小朋友养成储蓄习惯,提供一个颇有心思的储蓄计划。
《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目录第一讲:生活中的趣味数学第二讲:数学中的悖论第三讲:对称——自然美的基础第四讲:斐波那契数列第五讲:龟背上的学问第六讲:巧用数学看现实第七讲:运用数学函数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八讲: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第一讲:生活中的趣味数学1.“荡秋千”问题: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1533~1606年)写过一本数学著作叫做《直指算法统宗》,其中有一道与荡秋千有关的数学问题是用《西江月》词牌写的: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词写得很优美,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10尺(每5尺为一步),秋千的踏板就和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5尺,如果这时秋千的绳索拉得很直,试问它有多长?下面我们用勾股定理知识求出答案:如图,设绳索AC=AD=x(尺),则AB=(x+1)-5(尺),BD=10(尺)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D2=AD2,即(x-4)2+102=x2,解得x=14.5,即绳索长为14.5尺.2.方程的应用:小青去植物园春游,回来以后爸爸问他春游花掉多少钱。
小青并不直接回答,却调皮地说:“我带出去的钱正好花了一半,剩下的元数是带出去角数的一半,剩下的角数与带出去元数相同。
”爸爸踌躇一下,有些为难。
你能否帮助他把钱数算出来,小青到底带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方法一:设带出去x元,y角.根据"剩下的元数是带出去角数的一半"知道y是偶数花了的钱分x为奇数与偶数情况(1)x是奇数时候,花一半就是花了=剩下=(x-1)/2元,(y/2+5)角根据后面两句话知道,剩下=y/2元,x角有二元一次方程组:(x-1)/2=y/2,y/2+5=x 解得x=9,y=8(2)x是偶数时候,花一半就是花了=剩下=x/2元,(y/2+5)角剩下的同上面情况有二元一次方程组:x/2=y/2,y/2+5=x 解得x=y=10 但是没有10角钱说法不符合实际(舍)∴答案是9元8角方法二:设带出去X元Y角,还剩a元b角按照用掉一半还剩一半的等式:10a + b = ( 10x + y)/ 2又因为: a = y / 2b = x带入等式化简即可得:x / y = 9 / 8因为 y 只能是小于10的整数所以,小青带了9元8角!用了4元9角,还剩4元9角!3.工资的选择:假设你得到一份新的工作,老板让你在下面两种工资方案中进行选择:(A)工资以年薪计,第一年为4000美元以后每年加800美元;(B)工资以半年薪计,第一个半年为2019美元,以后每半年增加200美元。
第一讲象棋中运用的防守和进攻原理与学习高中数学的联系象棋与其他棋类不同。
它不像五子棋得个空,五子连线就胜利;也不像围棋非得下满,数子多的胜利;更不像军旗一板一眼,服从上下级。
象棋只需要取敌主将首级才算胜利,否则你便是杀他个精光,你的老将与之对脸,你也是输!五子棋相当于抱有侥幸心理学习数学,只是到考试时候努力一阵。
但数学是理科知识,不经历一定的训练,是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
即便真的“临阵磨枪”考得不错,那也难以找到自己错题的原因。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做对比不知道为什么做错更可怕!围棋相当于题海战术,使劲做题,恨不得做光所有难题。
可是根据心理学中“学习效率说”,并非学习次数越多越能掌握知识。
而是每次做完一题都要检验一下是否正确,如果错,错在哪。
要是把作业本做的满满的,你也没心情去考虑每个知识点的用法。
不过适用于工科,因为工科是动手实践能力,这个可是多多益善,只要你确信你做的每个步骤是对的。
军旗就相当于循规蹈矩,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有些练习册还把题分出了ABC三个难易等级。
其实数学基础要扎实,但是不见的说难题不能做。
现在的老师也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分别做着ABC难度的题,这不只是侮辱,更是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我建议各种难度的题都做一下,干什么排长就不能活捉司令阿!只有象棋才会融汇特种作战的作风。
它容许偶尔偷奸耍滑,反正只要掌握要点就行,三十二个军中取得上将首级就够了。
但这只是用于高考使得应试能力!它也不是强调杀人吃子,因为即使你吃的再多,胜利只在乎考试好坏耳。
考试不给人解释的机会,现实也不给人这个机会。
它也没有上下级观念,卒子可以杀将。
新手可以做A 题!《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里小庄当特种兵时,不也就是一个列兵吗?只要能抓住耗子,谁会在乎那是是不是猫!只要做对题,谁能在乎你是怎么学习的?还有,记住守住自己的老将,那是你的及格线。
一旦丢了老将,你的棋盘也就无意义了!我认为象棋与高中数学关系,不过于此!说实在的,玩棋要有棋德。
生活数学教案小学
教学内容:购物结账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购物结账计算,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步骤:
1.导入
通过介绍学生在购物时需要进行结账计算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购物结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学习计算购物金额
让学生分组,每组给定一个购物清单,学生需要根据清单上的物品和价格计算出总金额。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方法,如列竖式计算或使用计算器等。
3.练习应用
为学生准备一些购物现实情境,要求他们进行结账计算。
比如让学生模拟去超市购物的情景,购买几样物品并计算出总金额。
4.巩固扩展
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些购物情境,互相交换来进行练习和巩固。
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进行加减乘除的综合计算。
5.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讨论购物结账的重要性,复习所学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对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购物结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运用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一、课程意义面向未来的数学教育教学,我们应着力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日常能够应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运用数学。
综观本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是学习与生活相对脱节,为了数学的学习而学习,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往往是视而不见,而课标中强调“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因此,我们尝试开设《生活数学》这门数学拓展型课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而我们作为数学教育者就应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将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让他们具备以下数学学习品质:1、对所处的现实生活与现实世界充满了好奇心;2、独具数学“慧眼”,能敏锐洞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有强烈的数学意识,能尽量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4、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习惯;5、对解决数学问题“上瘾”,并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6、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数学,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属于数学学科中的拓展型课程,其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以数学为主要工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受教育者“学生活化的数学”。
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善于用数学的思维分析身边事物。
知道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在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知识目标:1、掌握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中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购物、做饭、还是规划旅行,数学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就是最好的数学教案。
首先,让我们以购物为例。
当我们去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价格、找零钱,甚至需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性价比。
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如果我们要买两件商品,一件价格为25元,另一件价格为35元,我们需要计算它们的总价是多少。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又比如,如果我们有50元,我们需要计算我们买完商品后会剩下多少钱,这就需要进行减法运算。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运用。
其次,做饭也是一个充满数学的过程。
在做饭时,我们需要控制食材的比例,掌握烹饪时间,甚至需要计算热量和营养成分。
比如,如果我们要做一份蔬菜沙拉,我们需要根据人数来确定食材的用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
又比如,如果我们要煮一碗面条,我们需要掌握煮面的时间,以及控制水的用量,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应用。
最后,规划旅行也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我们需要计算旅行的路程和时间,预估旅行的花费,甚至需要比较不同交通工具的优劣。
比如,如果我们要去一个城市旅行,我们需要计算从家到目的地的距离,以及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又比如,如果我们要预订酒店或者机票,我们需要比较不同的价格和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比较。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数学教案无处不在。
无论是购物、做饭、还是规划旅行,数学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教育,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让数学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培智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智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概况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
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进行。
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的思考。
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
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
校本课程纲要范例1、通过《生活数学》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口算技巧,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轴、分数、百分数等,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图形的性质,如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等,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和计算。
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而又简单的数学问题。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和计算,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计算任务。
3、学生能够通过绘图、模型等形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4、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和论证。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尝试和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三、课程内容:生活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算技巧的训练:包括加减乘除的口算技巧和快速计算方法的训练。
2、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百分数的计算等。
3、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包括数轴、分数、百分数、比例、面积、体积等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的掌握:包括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的掌握。
5、实际问题的数学化和解决:包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生活数学教案模板高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应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财规划:投资与理财、消费规划等。
2. 时间管理:学习与生活的平衡、时间分配等。
3. 空间布局:房屋设计、家具摆放等。
4. 健康管理:饮食搭配、运动计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数学应用活动,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4.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展开思维碰撞,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授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以一些实际例子为参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4. 练习训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更加复杂的问题,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反思。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生活数学案例和解题方法的PPT课件。
2. 实际物品:如房屋模型、投资方案等实物,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3. 实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和问题,供学生分析和探讨。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相关习题,并认真复习课上内容。
2. 思考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一篇小结,总结其中的数学思维和解决方法。
3. 精心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问题,并邀请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以上是本节生活数学教学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对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和实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