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doc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626.55 KB
- 文档页数:23
一、预案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运用日益广泛。
为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在侦查、巡逻、救援、执法等方面的作用,确保无人机作业安全、高效,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警用无人机作业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提高警用无人机作业效率,为警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 规范警用无人机作业流程,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公安机关在执行侦查、巡逻、救援、执法等任务时,使用警用无人机进行的作业。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警用无人机作业的各项工作,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2. 无人机操作小组负责无人机作业的具体实施,包括起飞、飞行、降落、任务执行等。
3. 地面保障小组负责无人机设备的维护、保养、充电、数据传输等工作。
4.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应对无人机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确保作业安全。
五、作业流程1. 作业准备(1)无人机操作员对无人机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2)地面保障小组对无人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3)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任务目标、飞行路线、作业时间等。
2. 作业实施(1)无人机操作员按照作业方案进行起飞、飞行、降落。
(2)地面保障小组负责无人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无人机操作员与地面指挥中心保持通信联系,实时汇报作业情况。
3. 作业结束(1)无人机操作员按照作业方案进行降落、收尾工作。
(2)地面保障小组对无人机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
(3)无人机操作员将作业情况汇报给预案领导小组。
六、应急处置1. 无人机故障(1)无人机操作员立即采取措施,尝试修复故障。
(2)如无法修复,立即将无人机降落至安全区域。
(3)地面保障小组协助无人机操作员排除故障。
2. 无人机失控(1)无人机操作员立即采取措施,尝试恢复控制。
(2)如无法恢复控制,立即将无人机降落至安全区域。
(3)应急处置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作业安全。
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方案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1.行业概述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
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
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行业应用【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范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
对于管辖范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
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
将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无人机飞抵事故目标区域上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态提供了先决条件。
警方可根据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对事故责任方进行举证,同时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形成相应的决策,防止事态失控。
(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面对因谣言而发生的群众聚集事件,无人机加装空投装置后,能进行特殊物品的投送,如播撒传单,向地面人员传递信息,达到辟谣效果。
警用无人机年度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进步,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
在警务工作中,无人机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直观、快速、灵活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各个方面提高警务工作效率,提升警察战斗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作用,制定一份全面的年度工作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就警用无人机年度工作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警务工作效率:通过无人机的使用,提高警务工作的处警速度和反应能力,实现警务工作的及时响应和快速处理。
2. 提升警察人员的工作安全和生命安全:利用无人机的监控和侦查功能,减少警员的危险性工作,保障警察人员的生命安全。
3.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相关行政部门、消防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紧密合作,共同运用无人机,提高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
4. 探索新技术和新应用:积极研究和应用新的无人机技术,不断扩大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实现科技与警务的有机结合。
三、工作内容1. 完善无人机配备和培训体系(1)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无人机设备和相关设施。
(2)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和操作培训,提高无人机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
(3)建立无人机操作证书考核制度,确保无人机操作符合安全规范和标准。
2. 加强无人机技术研究和应用(1)积极参与无人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探索新的无人机应用领域。
(2)提升无人机的监控与侦查能力,通过无人机图像传输和数据分析,提供有效的情报和线索支持。
(3)加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在无人机上载入人工智能系统,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 加强应急处置和案件侦查能力(1)优化无人机应急响应体系,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利用无人机迅速获取信息和提供支持。
(2)利用无人机进行案件现场勘查和证据搜集,通过高清影像和热成像技术提供有力的证据。
(3)加强无人机在溺水救援、山地搜寻等特殊环境中的应用,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4. 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宣传(1)组织无人机演示和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成果和优势。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方案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1.行业概述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
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
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行业应用【 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范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
对于管辖范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
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
将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无人机飞抵事故目标区域上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态提供了先决条件。
警方可根据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对事故责任方进行举证,同时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形成相应的决策,防止事态失控。
(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面对因谣言而发生的群众聚集事件,无人机加装空投装置后,能进行特殊物品的投送,如播撒传单,向地面人员传递信息,达到辟谣效果。
无人机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与此同时,无人机的不当使用也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为了规范无人机的使用,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制定无人机整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1. 规范无人机使用,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2. 加强无人机管理,防范无人机的非法使用和恶意破坏行为;3. 提高公众对无人机管理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无人机的健康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加强无人机登记管理所有无人机的所有者都应当进行登记,包括个人和单位。
登记信息应包括无人机的型号、尺寸、用途等基本信息,并且应当及时更新。
对于未登记的无人机,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2. 设立无人机飞行禁区针对一些重要场所和特定区域,可以设立无人机飞行禁区,并在禁区范围内设置相应的标识。
同时,对于一些重要活动和场所,应当加强无人机的监测和管控,确保无人机不会对活动和场所的安全造成威胁。
3. 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和执法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无人机的非法使用和恶意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无人机的违法行为。
4. 宣传教育和技术支持加强对公众和无人机所有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无人机管理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无人机所有者的责任意识。
同时,应当加强对无人机技术的研发和支持,提高无人机的智能化和安全性能。
四、实施效果通过上述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有效规范无人机的使用,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同时,也可以加强无人机的管理和监管,防范无人机的非法使用和恶意破坏行为。
此外,通过宣传教育和技术支持,可以提高公众对无人机管理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无人机的健康发展。
五、总结无人机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制定无人机整治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管,才能确保无人机的安全使用,促进无人机的健康发展。
反无人机解决方案第1篇反无人机解决方案一、背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安全隐患,如非法闯入禁飞区、侵犯隐私、恐怖袭击等。
为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反无人机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防范无人机非法闯入禁飞区,确保重要场所安全。
2. 打击无人机侵犯公民隐私行为,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3. 防范利用无人机进行的恐怖袭击,维护国家安全。
4. 提高无人机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
三、解决方案1. 法律法规层面(1)完善无人机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无人机飞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
(2)制定无人机飞行禁区和限制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3)建立无人机飞行许可制度,对无人机飞行活动进行审批和管理。
2. 技术手段层面(1)研发无人机侦测技术,实现对禁飞区无人机目标的实时监控。
(2)采用无人机干扰技术,对非法无人机进行驱离和迫降。
(3)利用无人机反制技术,对恐怖分子操控的无人机进行拦截和摧毁。
(4)推广无人机身份识别技术,实现无人机的实时追踪和溯源。
3. 管理措施层面(1)设立无人机飞行管理部门,负责无人机飞行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2)加强对无人机销售、租赁、使用的监管,严格查处非法行为。
(3)组织无人机飞行安全培训,提高无人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建立健全无人机飞行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无人机安全事件的能力。
4. 社会共治层面(1)加强无人机飞行安全宣传,提高公众对无人机飞行安全的认识。
(2)鼓励群众举报无人机非法飞行行为,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加强与无人机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无人机飞行安全管理。
四、实施步骤1. 调查研究,了解无人机飞行安全管理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
2. 制定无人机飞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
3. 组织技术研发,攻克无人机侦测、干扰、反制等技术难题。
4. 开展无人机飞行安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无人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方案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1.行业概述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
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
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行业应用【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范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
对于管辖范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
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
将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无人机飞抵事故目标区域上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态提供了先决条件。
警方可根据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对事故责任方进行举证,同时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形成相应的决策,防止事态失控。
(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面对因谣言而发生的群众聚集事件,无人机加装空投装置后,能进行特殊物品的投送,如播撒传单,向地面人员传递信息,达到辟谣效果。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无人机在警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帮助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无人机在警用方面的解决方案。
1.巡逻和监视:警察部门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巡逻和监视活动。
无人机可以携带高清摄像设备,从空中俯瞰目标区域,实时传输图像和视频给指挥中心。
这样,警察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行动。
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夜间巡逻,利用红外传感技术,可以在黑暗环境中探测到活动目标。
2.和救援:无人机可以在搜寻和救援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机可以在茫茫荒野或复杂地形中快速失踪的人员。
携带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可以迅速发现生命迹象,有助于及时救援。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携带医疗设备,为远离医疗援助的地区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3.交通监控和执法:无人机可以用于监控交通违规和危险驾驶行为。
无人机可以悬停在高速公路或繁忙的交通路口上方,实施实时监控。
无人机可以标记交通违规的车辆,为执法人员提供准确的证据。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快速响应交通事故和堵塞情况,通过实时拍摄和信息传输来帮助交通管理和疏导。
4.和摧毁:无人机可以用于搜寻和摧毁危险物品,如爆炸物、化学品等。
无人机可以在远距离上空进行搜寻,并使用机载传感器发现隐藏的危险物品。
一旦发现,无人机可以携带精确打击武器,摧毁危险物品,减少人员伤亡的风险。
5.无人机警卫:无人机可以用于保护重要设施和公共场所的安全。
无人机可以在空中巡逻,携带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可能的安全威胁。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无人机可以发出警报,同时提供视频和图像以帮助执法人员做出决策。
当然,使用无人机在警用领域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隐私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无人机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因此在使用无人机时需要制定相关的隐私保护政策和准则。
此外,无人机的飞行和操作也需要符合航空法规的要求。
此外,无人机的成本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因为警察部门需要购买大量的无人机和相关设备,并进行培训和维护。
总之,无人机在警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录CONTENTS 行业背景无人机系统优势系统建设详情应用场景分析Industry background一、警务工作压力日益加剧二、警用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当前警务工作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剧,传统的警务装备及执勤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安全管理的需求,加强现代化警务装备尤其是航空警用装备显得十分迫切。
传统警务VS 现代化警务行业背景Increasing pressure on Police work一、警务工作压力日益加剧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个领域的社会矛盾、冲突和碰撞日益加剧,性质和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规模和程度明显扩大,社会稳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剧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法分子作案手段多样化,高科技化,更具隐蔽性,传统警务装备及执勤方式无法满足特殊需求,警务人员亟需更有效的侦查和打击手段。
亟需高科技支撑现代警务我国警力非常薄弱,公安机关面临警力严重不足的局面,缺乏足够警力的同时,出警频率却在不断升高;在硬件设施上,很多地区达不到应有的配置标准,严重影响出警。
警力配置严重不足RapidDevelopmentof Police UAV Industry二、警用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警用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在执法执勤、反恐防暴、交通管理、抢险救援等各个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警用无人机主要采用专业级以上机型,可兼容或拓展分属警种的各类装备,在各类性能参数方面都要求较高,能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
无人机的出现为警务工作增添了一项利器。
警务利器无人机截止2017年,全国有超过200个公安实战单位购置了500余架警用无人机,涉及50多种型号;2016年,公安与消防系统招标采购的无人机有762架。
警用无人机需求A ppl ic a t io n s c en e a n a l ys is 一、社区民警领域二、交通管理领域三、消防救援领域应用场景分析四、刑侦抓捕领域警用无人机广泛应用于治安管理、交通巡查、活动安保、刑侦抓捕、反恐处突、抢险救灾、禁毒铲毒等领域,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预案概述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运用日益广泛。
为提高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实战能力,确保无人机在应对各类警情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完成任务,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遇到的以下常见警情:1. 犯罪现场勘查;2. 车祸现场处置;3. 消防救援;4. 搜索营救;5. 社会安全事件处置;6. 疏散人群;7. 疏导交通;8. 其他需要无人机参与的警务工作。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无人机警情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无人机警情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无人机飞行小组,负责无人机操作、现场指挥和协助处置。
3. 设立无人机维护小组,负责无人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四、警情处置流程1. 接到警情后,无人机飞行小组迅速评估警情,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无人机进行处置。
2. 如需使用无人机,飞行小组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无人机设备,确保设备完好;(2)制定飞行计划,明确飞行路线、高度、时间等;(3)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3. 飞行小组按照飞行计划,驾驶无人机到达现场,进行以下工作:(1)对现场进行勘查,获取实时图像和数据;(2)协助地面警力进行现场处置;(3)根据需要,进行空中搜索、救援、灭火等工作。
4. 飞行小组在完成任务后,将无人机降落在安全区域,向领导小组报告处置情况。
5. 领导小组根据处置情况,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下达后续工作指令。
五、常见警情处置方法1. 犯罪现场勘查:(1)无人机飞行小组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空中勘查,获取犯罪现场全景图像;(2)协助地面警力进行现场勘查,提取犯罪证据;(3)根据需要,进行空中监控,防止犯罪嫌疑人逃离现场。
2. 车祸现场处置:(1)无人机飞行小组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空中勘查,了解事故情况;(2)协助地面警力进行现场处置,如救援伤者、疏导交通等;(3)根据需要,进行空中监控,防止事故扩大。
一、总则为规范警用无人机使用,确保警用无人机在执行任务中的安全,提高警用无人机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公安机关、警务部门以及使用警用无人机的单位和个人。
三、组织管理1. 警用无人机管理部门负责警用无人机的采购、验收、分配、使用、维护、报废等工作。
2. 警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通过公安机关组织的培训考核,取得警用无人机操作证书。
3. 警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应接受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不断提升。
四、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检查警用无人机及其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了解任务区域环境,制定飞行计划,确保飞行安全。
(3)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 飞行操作(1)严格遵守飞行规定,确保飞行安全。
(2)在飞行过程中,密切关注飞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3)保持与指挥中心的通讯畅通,及时汇报飞行情况。
3. 飞行结束(1)降落警用无人机,确保其平稳着陆。
(2)对警用无人机及其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
(3)填写飞行记录表,记录飞行时间、地点、任务等内容。
五、安全措施1. 警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条件符合操作要求。
2. 警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飞行安全。
3. 警用无人机飞行区域应避开重要设施、人群密集场所等敏感区域。
4. 警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飞行安全。
六、监督检查1. 警用无人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警用无人机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警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应自觉接受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工作。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警用无人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无人机管控方案治安大队
传统的特警公安执行任务中,警务安防的压力大,存在执法环境复杂多变、执法点危险系数高、执勤人员安全难保障、保密级别要求高等问题。
此外,破案侦察取证困难,警力出动,隐蔽性差,警力配置不足,监控死角多等也一直是常规的警务作业过程中的困扰。
01无人机公安警用解决方案优势
1.远程操控、智能巡查
2.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保存安全高效
3.便捷高效,缓解警务压力
02无人机公安警用方案配置
03应用场景一:社区民警巡逻
配备无人机搭载高清变焦相机,可对社区进行智能监控,热红外探测仪在夜间进行安全巡检,除此之外,可搭载喊话器进行安全意识、普法意识宣传。
应用场景二:安防、交通巡检
对重要会议场所、活动赛事、交通卡口进行交通巡检,进行定点安防,搭载高清相机和喊话器,空中可实现立体式自动巡检,解决警力不足,布防困难的问题。
利用无人机协助驱散及追捕犯罪
无人机搭载高清镜头,同时配备无人机抓捕网,预防在抓捕任务中,不法分子逃脱。
在防暴反恐、非法集会场所,利用烟雾弹发射装置,对集会示威、聚集斗殴情况进行驱散。
04 应用案例:无人机“盯”团伙,助力民警抓窃贼
某地多名大型车辆车主报案,深夜发生多起汽车蓄电池被盗事件。
警方随之展开侦查,并利用无人机侦破案件。
民警经过云视频分析排除,锁定嫌疑车辆。
利用无人机侦测外出嫌疑人,随后抓捕组出动,一举抓获团伙4人,查获被盗物品以及工具。
警用无人机建设应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警用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愈发重要。
警用无人机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如巡逻监控、灾害救援、侦查侦控等。
然而,为了更好地发挥警用无人机的效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用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目的建设一个警用无人机的应用实施方案的目标是:1. 提高警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2. 加强警务工作的科技支持和应用能力;3. 提升警方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能力;4. 加强警方与其他应急救援部门的协调和合作。
三、应用实施方案的内容1. 采购和配置无人机设备- 根据警务工作需要,确定所需的无人机设备的种类和型号; - 选择可信赖的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配备无人机相关的传输通信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
2. 建立无人机人员培训计划- 针对警务人员进行无人机操作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无人机的操控技术和相关知识;- 为警方建立一支专业的无人机应用团队,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针对无人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相关培训计划。
3. 建立应用管理体系- 设立无人机应用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和协调警用无人机的应用工作;- 建立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机制,确保警方可以及时获取无人机收集到的信息;- 制定无人机应用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应用工作的高效和规范化。
4. 完善无人机应用场景- 针对警务工作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如巡逻监控、灾害救援、车辆追踪等;- 开发和完善相应的无人机软件和硬件功能,以满足警方的各种需求。
5. 加强协作与合作- 建立警方与其他应急救援部门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互助;- 参与相关无人机标准制定和政策法规的研究,推动无人机应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实施步骤1. 调研和分析- 对目前警用无人机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分析警务工作的需求和问题,为后续的实施提供依据。
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方案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1.行业概述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
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
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行业应用【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范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
对于管辖范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
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
将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无人机飞抵事故目标区域上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态提供了先决条件。
警方可根据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对事故责任方进行举证,同时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形成相应的决策,防止事态失控。
(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面对因谣言而发生的群众聚集事件,无人机加装空投装置后,能进行特殊物品的投送,如播撒传单,向地面人员传递信息,达到辟谣效果。
目录1.概述 (3)2.无人机需求背景分析 (4)2.1.系统建设背景 (4)2.2.系统建设必要性 (4)2.3.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4)3.无人机警用领域 (6)3.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 (6)3.1.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 (6)3.1.2.大型集会的监控 (6)3.1.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 (7)3.1.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 (8)3.2.无人机在公安刑警领域的应用 (8)3.2.1.空中侦查 (9)3.3.无人机在反恐处突领域的应用 (10)3.4.无人机在边防领域的应用 (12)3.4.1.快速机动反应 (13)3.4.2.最佳视角进行侦查 (13)3.4.3.避免人员伤亡 (13)3.4.4.口岸处突 (14)3.4.5.情报收集 (14)警用无人机系统建设方案3.4.6.巡逻监护 (15)3.5.无人机在消防领域的应用 (15)3.6.无人机在森林、生态领域的应用 (16)3.6.1.无人机抱回濒危野生动物 (17)3.6.2.无人机配合联合执法 (18)4.警用无人机组网系统 (19)4.1.应用背景 (19)4.2.YH-TD型同频组网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 (19)4.2.1.系统覆盖区域 (21)4.2.2.无人机图传 (21)4.3.YH多环境适应组网. (22)4.3.1.多中继站的组网方案 (22)4.3.2.多远端站(一点多址)组网方案 (23)4.3.3.中继接力组网 (24)1.概述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车流、物流、人流急剧增加,城市治安形势日益复杂,传统的人工现场熟悉地理环境或依靠普通二维地图指挥调度已远不能满足公安应急等特殊的紧急需求,现场可视化的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城市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存在时间、空间、规模等方面的诸多不确定性,实现复杂,现有信息采集手段的有效性方面存在不足。
警用无人机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具有噪音小、隐蔽性强、可靠性高及易用性等特点,适合在城市等空间狭小的现场快速部署,尤其适用于群体事件现场情况的全局掌控,以及事故现场的拍照、火灾现场勘测、有害物质区域侦查等。
无人机警用解决方案无人机警用系统解决方案一、无人机警用系统行业概述1. 行业概述无人机凭借成本低、易操纵、高度灵活和稳定等优点,能够完成空中监控、日常巡逻、搜索跟踪等任务,受到了警务部门的青睐。
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无人机来应对突发的社会事件,交警部门则用无人机来进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门则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抓捕罪犯等工作。
总之,警用无人机在未来将会协助各个警察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 行业应用【1】无人机在社区民警领域的应用一般而言,社区民警时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沟通群众的主要力,主要承担的职责有六项,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际人口、组织安全防范以及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等服务。
对于管辖范围较大、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无人机的装备无疑为社区民警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1)公共领域的常规巡查对于片区治安来说,巡查是社区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对于管辖区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区,由于警务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无人机一般可携带多种警务设备,包括高清数码摄像机、夜视仪等,可以帮助社区民警对管辖区域进行定时定线地巡查。
不仅可以节省警务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掌握相关区域的公共安全状况。
(2)大型集会的监控无人机可对会场空中监控,提供高清画面,并可以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搜索发现地面可疑人员、车辆,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情报保障。
将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时掌控,一旦发现突发情况,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
(3)聚众闹事事件的监控无人机飞抵事故目标区域上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态提供了先决条件。
警方可根据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对事故责任方进行举证,同时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的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形成相应的决策,防止事态失控。
(4)应对突发媒介失灵事件面对因谣言而发生的群众聚集事件,无人机加装空投装置后,能进行特殊物品的投送,如播撒传单,向地面人员传递信息,达到辟谣效果。
小型旋翼无人机通过加装高音喇叭,可以进行空中喊话,传递政府信息。
也就是说,在正常媒介失灵的情况下,无人机可以暂时承担这一任务,及时地完成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的任务,帮助社会度过这一危险期。
【2】无人机在公安刑警领域的应用公安刑警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刑事侦查,负责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
(1)空中侦查由于无人机可携带高清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警用设备,在某些特定的目标区域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进行人员派遣的某些目标区域,警用无人机均可发挥重大作用。
一般而言,小型的无人机以电力为动力源,噪声较小,不易惊醒目标任务。
而且体积较小且高空飞行,也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当无人机携带上高清摄像设备时,就可以实施侦查任务了。
为警方的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2)定点监控无人机可以对逃犯采取的各种逃跑方式进行跟踪、监视,也可以搭载红外设备,对夜晚逃犯进行监控,可对躲藏在丛林里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扫描式飞行搜索。
无人机将逃犯的逃跑路线提前通报警方,提高警方的抓捕速度与抓捕准确性。
(3)追捕罪犯当碰到罪犯拘捕且出逃的情况时,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警方无法立即阻止力量响应,这就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时间滞后。
时间滞后越久,追捕犯罪分子的难度越大,捕获其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装备警用无人机的话,这样,时间滞后可以大大缩短。
警方在相应力量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之前,完全可以先出动警用无人机,对逃犯实施实时监控,完成对目标逃犯的定位,并将相关信息和地形、人群数据传送回指挥中心,为警方的抓捕做好准备。
【3】无人机在反恐处突领域的应用对于公安武警和特警而言,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应对突发的暴力事件和反恐事件,例如3 • 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
在反恐处突等任务重,警用无人机的用处是极大的。
警用作业图示:第一步:无人机迅速起飞,迅速赶到现场勘查,并将现场大致情况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第二步:无实施低空拍摄,将犯罪分子人数、规模、人员伤亡等情况及时传回智慧中心,便于指挥中心做出下一步行动;第三步: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传回来的消息,迅速做出决策,对武警特警、救护人员、消防人员等进行合理部署;第四步:无人机不间断对目标进行监控、将犯罪分子的动态实时传递给指挥部,配合武警特警部队进行精确抓捕。
【4】边防监控我国共有陆地边界线约22000多公里,分别与14个国家接壤,其中有2/3 的边境线是高山大漠。
针对我国边境线出入境人流量大,走私偷渡等犯罪活动 严重的情况,客观上要求边防部门执行任务的距离远,反应的速度快。
传统的 边防监控多以人工监控的方式进行。
无人机减少了人力的浪费,提高了监控效 率。
这种金属制造的飞机经折叠后可被塞进肩包。
它的另一大优点是噪音小, 不易被发现,从而给警方“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便利”。
1. 巡查覆盖面积大、巡查精度高和超视距自动驾使2. 快速反应,应急机动性强・溯僧号I箱式臻地面站 折挥方案 事放现场应烏指挥车 指挥中心手特地血站通信描挥车现蕩惦息厅动指挥【5】森警3•能够高清晰度实时回传巡查图像4•险情现场回馈,辅助抢险救灾指挥决策5. 人机分离安全性高6. 维护方便另外,无人机系统也可用于人工增雨,其以使用简便,机动性好,便于投放,又没有人员安全的风险等特点。
三、绝云无人机的解决方案1. 导航控制系统智慧蜂导航控制系统是一整套全面的机载自动驾驶仪及地面站控制系统。
它为包括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飞艇以及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内的各类无人飞行器网络提供了富有弹性的解决方案。
智慧蜂系统还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或与第三方应用程序互动实现指令转换,最佳路径生成等先进功能。
一套完整的智慧蜂自驾系统包括一台地面站,至少一块智慧蜂飞控扳,合适的无线数据链接,还可能包括多台远程地面站以及实时视频设备。
智慧蜂自驾仪堪称世界最小,但功能最全面强大的微型导航飞控系统。
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得以运行高度优化的延伸卡门滤波器融合处理惯导传感器与GPS数据:全面完善的导航功能包括多达250个种类丰富的航点:先进的神经元自适应控制技术为飞行全程提供了稳健可靠的跟踪控制功能。
导航及控制回路运行频率运每秒200次•以充分保障高性能飞控的实现。
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简介本公司所独立研发的神经元网络飞控采用了最方便实用的神经元实时学习技术,神经元控制飞行的同时,会自动学习如何进一步优化控制,而无需让神经元事先通过“在线锻炼”或者事先建模来学会飞行,从而实现了全航程稳健可靠的跟踪控制性能。
无论是固定翼、多旋翼还是直升机、飞艇等各种飞行器,在全自主飞行的过程中,都能够紧密贴近航线而又不会左右摇摆,同时跟踪指令速度与高度而又避免两者陷入震荡模式。
在极大地改善了跟踪控制性能同时,大幅降低了系统集成与维护的费用。
因此,神经元自适应控制标志着飞控领域的革命性进展,已成为导航飞控最尖端的核心技术。
神经元网络自适应飞控规格与特性-重量:20克:-尺寸:长6 2厘米,宽4 2厘米-强大的150W2/15WdlPS^字信号处理器。
-全套惯性传感器,包括三维MEH陀螺仪,三维加速传感器和全向磁场传感器。
-充足的模拟数字转换通道及通讯端口-支持众多外接器件,比如GPS无线数据传输器及外接传感器比如声纳或激光陀螺仪。
-八只飞行控制伺服机输出。
-六只负载伺服机输出可用于降落伞,起落架,航拍等。
-高度优化的延伸卡门滤波器提供宽频带姿态与方位数据-全面的导航功能包括多达250个种类丰富的航点。
-先进的神经元自适应飞行控制技术保证了优异的导航跟踪性能,广泛适用于固定翼,直升机,四轴飞行器,飞艇,及各类垂直起落飞行器。
-主持横滚俯仰指向三轴(或任意双轴或单轴)增稳摄像云台•能够将瞄准线锁定方向或定目标。
-全面支持遥感测绘,自动生成区域扫描航线,指定间隔自动触发负载任务,详细记录触发事件用以辅助航后数据处理如图像拼台编辑。
2. 飞机机型1.对角电机间距:70厘米飞行器材质:蜂窝复合材料最大起飞重量:4公斤最大有效载荷:1.5公斤最大爬升率:5米每秒飞行半径:7公里续航时间:空载50分钟载重500克时35分钟工作温度:-10-40'C抗风能力:7级起降方式:全自主起降四旋翼无人飞行器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对角电机间距:110厘米 飞行器材质:蜂窝复合材料 最大起飞重量:10公斤 最大有效载荷:5公斤 最大爬升率:5米每秒 最高速度:50公里每小时飞行半径:7公里 续航时间:空载60分钟载重1.2公斤时40分钟 载重2.5公斤时30分钟 工作温度:-10-40'C 抗风能力:7级 起降方式:全自主起降 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3.2.八旋翼无人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30公斤 最大有效载荷:15公斤 最大爬升率:5米每秒最高速度:50公里每小时飞行半径:7公里 续航时间:空载50分钟载重5公斤时35分钟 载重10公斤时25分钟 工作温度:-10-40'C 抗风能力:7级 起降方式:全自主起降 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对角电机间距:128厘米 飞行器材质:蜂窝复合材料 最大起飞重量:15公斤 最大有效载荷:8公斤 最大爬升率:5米每秒 最高速度:50公里每小时飞行半径:7公里 续航时间:空载50分钟载重2公斤时30分钟 载重4公斤时20分钟4.大型四旋翼工作温度:-10-40'C 抗风能力:7级起降方式:全自主起降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对角电机间距:84厘米飞行器材质:蜂窝复合材料最大起飞重量:6公斤最大有效载荷:5公斤最大爬升率:5米每秒最高速度:50公里每小时飞行半径:7公里续航时间:空:60分钟载重1公斤时40分钟工作温度:-10-40'C抗风能力:7级起降方式:全自主起降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6.手抛无人机翼展:1.5米机身长度:1 .06来机身材料:蜂窝复合材料5. 六旋翼三角翼最大航程:12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0公斤有效载荷:2公斤起飞方式:弹射降落方式:滑降或深度失速抗风能力:7级起降方式:全自主起降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3. 任务负载相机:索尼5100微单索尼ILCE-5100套机(16-50mm)详细参数发布日期2014年08月主要性产品类型微单产品定位自拍美颜相机操作方式全手动操作传感器类型Exmor APS HD CMOS传感器尺寸APS画幅(23.5*15.6mm )有效像素2430万拍摄防抖性能光学防抖(镜头防抖)性能自拍功能2秒,10秒连拍功能支持(最高约6张/秒)特技效果玩具相机,流行色彩,分色(彩色,黑白),复古照片,柔光亮调,局部彩色(红,绿,蓝,黄),强反差单色,柔焦,HDR绘画,丰富色调黑白,微缩景观,水彩画,插图面部识别支持降噪能力长时间曝光降噪:快门时间长于1秒时可用高感光度降噪:标准/低可选拍摄模式智能自动,增强自动,程序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动态影像,扫描全景(2D ),场景选择三轴无刷云台BMPCC G4配备参数1. 专为BMPCC G4 Sony NEX5/6/7等微单设计2. 框架采用高品质超轻铝材,CNC航空铝材,高强碳纤减震板,更轻便坚固3. 全可调机构设计,让完美的平衡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性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