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料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810.00 KB
- 文档页数:11
SMT抛料故障分析及措施讲解所谓抛料就是指在出产过种中,吸到料后不贴, 而是将料抛到抛料盒里或其他地方,或者是没有吸到料而履行以上的个抛料动作。
抛料形成材料的损耗,延长了出产时间,降抵了出产功率,抬高了出产成本,为了优化出产功率,降低成本,必须解决抛料率高的疑问。
一、由于SMT 贴片机吸嘴的问题导致贴片机抛料原因展开:贴片机吸嘴变形,阻塞,破损形成气压缺乏,漏气,形成吸料不起,取料不正,辨认不通过而抛料。
对策:清洗更换吸嘴;二、由于SMT 贴片机视觉辨认不准造成的贴片机抛料原因展开:贴片机视觉不良,视觉或雷射镜头不清洗,有杂物干扰辨认,辨认光源挑选不当和强度、灰度不够,还有可能辨认系统已坏。
对策:清洗擦拭辨认系统外表,坚持干净杂物沾污等,调整光源强度、灰度,更换辨认系统部件;三、由于SMT 贴片机取料方位不准造成贴片机抛料原因展开:取料不在料的中心方位,取料高度不正确(般以碰到零后下压0.05MM 为准)而形成偏位,取料不正,有偏移,辨认时跟对应的数据参数不符而被辨认系统当做效料抛弃。
对策:调整取料方位;四、因SMT 贴片机真空压力问题导致抛料原因展开:气压缺乏,真空气管通道不顺畅,有导物阻塞真空通道,或是真空有走漏形成气压缺乏而取料不起或取起后在去贴的途中坠落。
对策:调气压陡坡到设备需求气压值(比如0.5~~0.6Mpa),清洗气压管道,修复走漏气路;五、因SMT贴片机程序设置问题导致抛料原因展开:所修改的程序中元件参数设置不对,跟来料什物尺度,亮度等参数不符形成辨认通不过而被丢掉。
对策:修改元件参数,搜寻元件佳参数设定;六、因来料问导致SMT 贴片机抛料原因展开:来料不规则,为引脚氧化等不合格产品对策:对策:IQC 做好来料检测,跟元件供货商联络;七、因供料器飞达问导致SMT 贴片机抛料原因展开:供料器方位变形,供料器迚料不良(供料器棘齿轮损坏,料带孔没有卡在供料器的棘齿轮上,供料器下方有异物,弹簧老化,或电气不良), 形成取料不到或取料不良而抛料,还有供料器损坏。
SMT抛料分析2010-04-21 23:55在SMT生产过程中,怎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老板及工程师们很关心的事情,而这些跟贴片机的抛料率有很大的联系,以下就谈谈贴片机的抛料问题。
所谓抛料就是指贴片机在贴装过种中,吸到料之后不贴,而是将料拋到拋料盒里或其他地方,或者是没有吸到料而执行以上的一个抛料动作。
抛料造成材料的损耗,延长了生产时间,降抵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必须解决贴片机抛料率高的问题。
抛料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原因1:吸嘴问题,如吸嘴变形,堵塞,破损造成气压不足,漏气,造成吸料不起,取料不正,识别通不过而抛料。
对策:清洁更换吸嘴;原因2:识别系统问题,视觉不良,视觉或雷射镜头不清洁,有异物干扰识别,识别光源选择不当或强度、灰度不够,还有可能就是识别系统已坏。
对策:清洁擦拭识别系统表面,保持干净无异物,油污干扰等,调整光源强度、灰度,更换识别系统部件;原因3:位置问题,位置偏移,吸嘴吸取料时不在料的中心位置,取料高度不正确(一般以碰到零件后下压0.05mm为准)而造成偏位,取料不正,有偏移,识别时跟对应的数据参数不符而被识别系统当作无效料抛弃。
对策:调整取料位置,高度等参数;原因4:真空问题,气压不足,真空气管通道不顺畅,有异物堵塞真空管道,或是真空有泄漏造成气压不足而取料不起或取起之后在去贴的途中掉落。
对策:调整气压陡坡到设备要求气压值(一般贴片机要求为0.5~~0.6Mpa),清洁疏通气压管道,修复泄漏气路;原因5:贴片机程序问题,所编辑的程序中元件参数设置不对,跟来料实物尺寸,亮度等参数不符造成识别通不过而被丢弃。
对策:修改元件参数,搜寻元件最佳参数值;原因6:来料问题,来料不规范,或来料引脚氧化等不合格产品。
对策:IQC做好来料检测,跟元件供应商联系;原因7:供料器问题,供料器变形,供料器进料不良(供料器棘齿轮损坏,料带孔没有卡在供料器的棘齿轮上,供料器下方有异物,弹簧老化,力量不足,或电气不良),造成取料不到或取料不良而抛料,还有供料器损坏。
贴片机飞片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和对策1、吸嘴问题:吸嘴堵塞、破损。
吸嘴堵塞易造成吸片错误,吸片不良。
吸嘴破损易因漏气造成吸头移动过程中掉片。
对策:吸嘴堵塞使用压缩空气清洁,必要时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
吸嘴破损更换,考虑生产成本因素,轻微破损以继续使用为佳。
2、识别系统问题:镜头上有灰尘或杂物干扰识别,或信号线接触不良,或信号线表皮破损。
对策:用吸尘器和擦镜纸清洁镜头表面灰尘或杂物。
检查确认信号线接触良好。
信号线表皮破损只能修理更换。
3、位置问题:吸取不在料的正中心造成偏位,被识别系统当作无效料抛弃。
对策:修改吸取位置,有时因料架定位偏移也可形成吸取位置偏移。
另,如吸嘴上粘连锡膏或异物,系统识别时因阴影扩大中心偏移当作无效料抛弃,此时需清洁吸嘴。
4、真空问题:气压不足,真空气管通道不顺畅,有异物堵住真空通道,或是真空有泄漏等。
系统因真空判断超时而误判。
对策:对于YAMAHA机,先进行吸嘴和过滤芯的清洁,如真空值仍不佳,可拆除真空阀组内部清洁,并检查确认气管接头连接可靠。
真空值的检查标准:对于1608对应吸嘴,不堵时小于120,堵时大于180,二者差值以大于70为佳;对于1005对应吸嘴,不堵时小于150,堵时大于180,二者差值以大于30为佳。
同时,真空值决定吸取贴装的反应速度,保证真空值同时可有效提高贴装速度。
对于HT122,先进行吸嘴和过滤芯的清洁,如真空值仍不佳,检查确认气管接头连接可靠和真空泵真空压力(大于500)正常。
过滤芯清洁:扫去过滤芯污物,同时清洁过滤芯安装孔内壁。
如过滤芯已失去弹性,则考虑更新。
5、程序问题:吸取和贴装高度、吸取和贴装真空设置不佳,吸嘴选择不理想,Parts库设置与实物不符。
对策:吸取和贴装高度、吸取和贴装真空的设置可参考系统原始设置和个人操作经验修改。
更改吸嘴设置。
Parts库设置按实物修改。
6、料架问题:料带没有卡在料架的棘齿轮上,料架在料站安装不好。
对于YAMAHA机,料站工作不良、料架棘轮错位等。
贴片机抛料的原因及分析随着我国加工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电路板贴装生产线(即SMT生产线)在我国投产使用,在SMT生产中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所关心的事情,这与贴片机的抛料率有直接关系。
所谓抛料是指贴片机从喂料器(即:Feeder)上吸起料而没有贴到板子指定位置上,也包括不能从喂料器上准确吸取元件。
现在的贴片机新机器抛料率是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抛料率极低。
但设备用过几年之后,随着设备部分结构磨损、气路油污或堵塞等,造成抛料率急剧升高。
抛料率升高造成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重要的是影响产品质量。
尤其像0402、0201等微型元器件抛在电路板BGA和QFN等器件的焊盘区域,后果将非常严重。
对我公司主要是从事小批量、多品种的加工企业来说,控制抛料尤其重要,因为客户提供的元器件余料本身就不太多,有的甚止是一对一的来料,所以对抛料成因进行分析和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主要就我公司西门子贴片机的抛料进行分析。
我公司贴片机型号为:HS50、80S20及80F4。
1 抛料的现象和成因贴片机抛料原因分析和处理一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去处理。
抛料原因的分析还要现场工程师仔细观察和分析,观察抛料位置及抛料种类,是同一种料抛料还是一个供料区都抛料。
我认为一般按照抛料位置来找原因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抛料一般抛在以下三个位置:喂料器旁边、抛料盒里、电路板上或机器里。
下面就这三种情况进行逐一进行分析。
2 喂料器旁边抛料。
主要原因是:吸嘴问题、喂料器问题、真空问题、来料问题、贴片头问题等,还有可能是位置问题。
首先看吸嘴和喂料器。
看吸嘴是否安装好、是否磨损或堵塞、是否有裂纹漏气、是否按要求安装等等;看喂料器是否放稳、步进调整是否准确、喂料器工作是否正常等等。
其次看真空回路和来料,看真空值是否满足要求、真空发生器工作是否正常、真空传感器检测是否正常;看来料主要看元件是否粘在料带里吸不起来、料带是否太重造成送料不畅等。
抛料分析报告1. 引言该报告对抛料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调查,通过对抛料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的探讨,旨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减少工作中的抛料事件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抛料现象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抛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物料、产品或零件从生产设备或传送装置上突然脱离或被抛掉。
抛料现象会导致以下影响:•降低生产效率: 抛料会导致生产线停机,进行抛料清理和重新启动设备,从而浪费时间和资源。
•增加成本: 抛料会导致物料和产品的损失,需要重新生产或购买。
•影响产品质量: 抛料可能会导致产品不完整、损坏或质量降低。
抛料现象的产生原因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2.1 设备问题•设备磨损: 设备长时间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生产设备的磨损,如输送带、传送轨道等。
•设备故障: 设备部件的机械故障或电气故障可能导致抛料现象的发生。
2.2 操作问题•操作失误: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疏忽或错误地操作设备,导致抛料现象的发生。
•技能不足: 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和调整不熟悉,无法正确处理潜在问题,从而导致抛料现象的发生。
2.3 物料问题•物料质量: 低质量或不合格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可能导致抛料现象。
•物料选择: 物料的选择可能与设备不匹配或不适合使用,导致抛料现象的发生。
3. 抛料分析方法为了准确分析抛料现象并找到解决方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抛料的发生频率、时间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抛料现象的规律和可能的因素。
3.2 故障分析对设备进行故障分析,通过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传动部件、电气元件等,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
可以使用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
3.3 操作监控监控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和操作规范,发现和纠正操作错误,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以减少因操作问题导致的抛料现象。
3.4 物料检测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低质量物料导致的抛料现象。
麦克加工抛料问题的分析和总结
从07年暑假以来,麦克加工一直存在较严重的抛料问题,给我们的学习和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如何解决抛料问题是现在的工作重点。
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麦克贴装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现在生产麦克时贴片机的运转状态已基本恢复原有水平,通过调整三极管吸取时的激光运算,使得三极管全速吸取贴装成功,现在在线速度已提高到6分20秒/块。
但与07年暑假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与最好纪录6分03秒/块还相差很远。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在保持现成绩的情况下有新的提高,应该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通过此次抛料问题初步解决的过程分析,发现抛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料枪和吸嘴。
料枪被磁化、步进精度下降所导致的供料问题,吸嘴磨损、堵嘴所导致的吸取问题应该是抛料的直接原因。
但根本原因应该在于我们对设备的保养不够到位,保养方法不科学并且保养不及时,应该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参照设备操作手册说明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清扫、注油、部件更换。
我们认为吸嘴等部件由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来代替手工清洗效果要好一些,手工清洗存在很多困难和弊端,不能彻底清洁。
对于料枪来说,料枪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产生磁化现象,并且步进精确度也会有所降低,我们应该对现有料枪进行消磁、校准,并在消磁、校准后留出一部分备用。
目前我们还没找出比较经济的解决办法。
另外,车间空气中灰尘过多的问题现在还没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勤打扫、勤保养来减小它对设备的影响。
鉴于设备现在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空气发生器等易损件都已需要更换。
贴片机抛料的主要原因分析1、吸嘴问题,堵塞,破损2、识别系统问题,有杂物干扰识别,不清洁,还有可能破损3、位置问题,取料不在料的正中心,造成偏位,吸料不好,跟对应的数据参数不符而被识别系统当做无效料抛弃4、真空问题,气压不足,真空气管通道不顺畅,有导物堵住真空通道,或是真空有泄漏5、程序问题,你所编辑的程序有问题,如参数设置不对,跟实物不符等6、料的问题,来料不规则,或是为不合格产品7、FEEDER问题,料带没有卡在FEEDER的棘齿轮上,或是位置不对,FEEDER 坏wrh2002的两点补充:吸嘴问题: 反光盘脏或表面不平.识别系统问题: 光源亮度不够或称灰度不够.Tansea补充:如果机器有抛料,使用STEP方式看看,一般都能看出来,如果单步没有问题。
例如:FUJI CP642:STEP看不出来,很正常,AUTO生产却有频频吸不到料。
经过检查发现是切换阀工作不顺畅。
清洁后故障依旧。
取掉消声器。
故障解除。
许多故障出现要解决时可以询问现场人员,一般都会比较容易得到答案。
抛料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1、原因1:吸嘴问题,吸嘴变形,堵塞,破损造成气压不足,漏气,取料不起,取料不正,识别通不过等对策:清洁更换吸嘴;2、原因2:识别系统问题,视觉不良,视觉或雷射镜头不清洁,有杂物干扰识别,识别光源选择不当和强度灰度不够,还有可能识别系统已坏对策:清洁擦拭识别系统表面,保持干净无杂物沾污等,调整光源强度,更换识别系统部件;3、原因3:位置问题,取料不在料的中心位置,取料高度不正确(一般为碰到零件后下压0.05MM)而造成偏位,取料不正,有偏移,识别时跟对应的数据参数不符而被识别系统当做无效料抛弃等对策:调整取料位置;4、原因4:真空问题,气压不足,真空气管通道不顺畅,有导物堵住真空通道,或是真空有泄漏造成气压不足而取料不起或取起之后在去贴的途中掉落对策:调气压到设备要求气压值(比如0.5~~0.6MpaYAMAHA贴片机),清洁气压管道,修复泄漏气路;5、原因5:程序问题,所编辑的程序中元件参数设置不对,跟来料实物尺寸,亮度等参数不符造成识别通不过而被丢弃对策:修改元件参数,搜寻元件现在参数设定6、原因6:来料的问题,来料不规则,为引脚氧化等不合格产品对策:IQC做好检测,跟供应商联系;7、原因7:供料器问题,供料器位置变形,供料器进料不良(供料器棘齿轮损坏,料带没有卡在供料器的棘齿轮上,供料器下方有异物弹簧老化,或电气不良),造成取料不到或不良而抛料,另供料器坏对策:供料器调整,清扫供料器平台,更换已坏部件;另:许多故障出现要解决时,可以先询问现场人员,通过描述,再根据观察分析直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更能有效的找出问题,加以解决,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不过多的占用机器生产时间。
什么因素会导致SMT贴⽚机抛料,如何解决呢?SMT贴⽚机有时会在⽣产的过程中出现抛料的现象,贴⽚机抛料是贴⽚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不管什么品牌的贴⽚机都有抛料现象,但是这个抛料率是有⼀定标准的,超出标准的话就需要及时解决,下⾯⼩编给⼤家讲⼀下SMT贴⽚机抛料的解决⽅法是什么: SMT⾏业公认贴⽚机抛料标准是: 对于不同类型的元件,抛料标准不同。
A类物料(IC类)为0,B类物料(chip料)为千分之三。
这是SMT⾏业抛料标准。
我们重点了解⼀下造成贴⽚机异常抛料的原因是什么呢?怎么解决? 造成贴⽚机抛料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七种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取措施。
SMT贴⽚机抛料原因⼀:贴⽚机吸嘴变形,阻塞,破损形成⽓压缺乏,漏⽓,形成吸料不起,取料不正,辨认通不过⽽抛料。
这是国产LED贴⽚机抛料的⼀⼤主因。
对策:清洗更换吸嘴。
SMT贴⽚机抛料原因⼆:SMT贴⽚机视觉不良,视觉或者镭射镜头不清洗,有杂物⼲扰辨认,辨认光源调整不当和强度灰度不够,还有可能辨认系统已坏。
国产贴⽚机⼀般是相机镜头有尘或被杂物遮挡。
对策:清洗擦拭辨认系统外表,坚持⼲净⽆杂物沾污等,调整光源强度、灰度,更换辨认系统部件。
SMT贴⽚机抛料原因三:贴⽚机取料不在料的中⼼⽅位,取料⾼度不正确(⼀般以碰到零后下压0.05MM为准)⽽形成偏位,取料不正,有偏移,辨认时跟对应的数据参数不符⽽被辨认系统当做⽆效料抛弃。
对策:调整取料⽅位。
操作汉诚通贴⽚机时请从元件库中选好元件模板。
SMT贴⽚机抛料原因四:贴⽚机⽓压缺乏,真空⽓管通道不顺畅,有异物阻塞真空通道,或是有真空有⾛漏形成⽓压缺乏⽽取料不起或取起之后在去贴的途中坠落。
对策:调⽓压到设备需要⽓压值(⽐如0.5~~0.6Mpa),清洗⽓压管道,修复⾛漏⽓路。
HCT贴⽚机⼚家汉诚通科技系列贴⽚机⽓压⼀般在0.55Mpa,可根据所贴元件针对性的对每个吸嘴⽓压进⾏调节。
SMT抛料原因五:所修改的SMT贴⽚机程序中元件参数设置不对,跟来料什物尺度、亮度等参数不符形成辨认通不过⽽被丢掉。
引起抛料的原因好多
1光源本身有问题:表现为大多数识别不了,导致大量抛料
2光源光纤玻璃脏:表现为大多数识别不了,导致大量抛料,特别是用背光识别的料
2料枪有问题:表现为卡带,错位,偏差大等,出现情况,吸不到料或取料偏,会出现识别不良或掉料。
3气源不够(异常):表现为吸料不到,吸到料后在装贴过程中掉料,料贴在PCB板上乱料等。
当使用时间过长时,过滤棉会变脏变硬,造成真空气路堵塞,使得真空吸力不足和破真空时间延长,表现为元件贴装不良
4吸嘴本身:
a吸嘴脏取料不稳,造成飞料,抛料多等
b吸嘴有缺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取料不到时料,因为漏气。
c吸嘴有磁能取料,但装贴时会出现装贴后有痕迹,但料没贴上。
5偏差太大
6料尺寸
7ID参数不对:表现识别不到,取不到料,好多部品教示不过,都是因为参数不对造成,合理的设计参数,会大大降
低识别不良。
贴片机抛料原因分析及处理李西章 任博成 北京装联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摘要:SMT生产线要达到最大的产量、良好的质量,SMT生产线设备必须得到良好的维护和维修。
贴片机是SMT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抛料又是贴片机常见的故障现象,处理好贴片机抛料问题,即提高了贴片机贴装率、降低了贴片机的抛料率,且对较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西门子贴片机(机器型号:HS50、80S20、80F4)为例,介绍了贴片机抛料的成因和解决的办法,希望对广大设备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有所帮助.关键词:贴片机;贴装率;抛料率随着我国加工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电路板贴装生产线(即SMT生产线)在我国投产使用,在SMT生产中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所关心的事情,这与贴片机的抛料率有直接关系。
所谓抛料是指贴片机从喂料器(即:Feeder)上吸起料而没有贴到板子指定位置上,也包括不能从喂料器上准确吸取元件。
现在的贴片机新机器抛料率是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抛料率极低。
但设备用过几年之后,随着设备部分结构磨损、气路油污或堵塞等,造成抛料率急剧升高。
抛料率升高造成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重要的是影响产品质量。
尤其像0402\0201等微型元器件抛在电路板BGA和QFN等器件的焊盘区域,后果将非常严重。
对我公司主要是从事小批量、多品种的加工企业来说,控制抛料尤其重要,因为客户提供的元器件余料本身就不太多,有的甚止是一对一的来料,所以对抛料成因进行分析和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主要就我公司西门子贴片机的抛料进行分析。
我公司贴片机型号为HS50 80S20及80F41 抛料的现象和成因贴片机抛料原因分析和处理一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去处理。
抛料原因的分析还要现场工程师仔细观察和分析,观察抛料位置及抛料种类,是同一种料抛料还是一个供料区都抛料。
我认为一般按照抛料位置来找原因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smt掉料原因和改善对策
原因1:贴装头吸嘴孔径堵塞,吸取元器件气压供应不足,造成吸取元器件歪斜或未有吸取物料,通过影像识别判定错误而抛料。
对策:清洁吸嘴,按照设备保养记录表来执行,减少设备运行故障。
原因2:元器件参数设置当中吸嘴大小设置错误,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大型元器件选择小型孔径吸嘴,吸力小于元器件总量,导致吸取不到位而抛料。
对策:更改设备参数,选择对应元器件合适的吸嘴。
原因3:设备识别视觉系统不良,识别镜头有灰尘干扰元器件正确识别。
设置参数当中光亮度调节不合理,导致元器件黑白对比度不够。
对策:使用无尘布和酒精擦拭识别镜头表面飞尘。
从新设置光亮度或者更换元器件封装。
原因4:吸取位置问题。
吸嘴吸取元器件位置不在器件表面中心,导致影像识别范围误差偏大造成抛料。
取料高度设置不正确。
对策:调整吸取元器件坐标位置。
从新设置取料高度,一般胶带物料设置吸取高度-0.5mm。
原因5:设备气压不足造成元器件吸取不了或者在贴装头移动的过程中脱落。
对策:调整设备气压值0.42-0.45Mpa。
贴片机抛料原因分析及对策贴装是 SMT 工艺性相对较简单的环节,只要调整好贴装叁数及位置,贴装的好坏就在于贴片机的精度了。
人为因素较小。
不过由于贴装误差的客观存在,所以贴装后检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这个地方修正贴错的元器件比较简单,易行,且不会损坏元器件,如果在焊接后修正就费事多了。
贴片机抛料是指贴片机在生产过程中,吸到料之后不贴而是将料抛到抛料盒里或其它地方,或者没有吸到料而执行抛料动作。
抛料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2.1.1 来料的问题:小型 IC 有些是管装料,尺寸较小,取料困难,料带较粘,取料时胶带拉不开。
BGA 为 44mm 的盘装料,但 44mm 的 Tape Feeder 不够用而用56mm 的,取料时抛料较多。
对策:来料为盘装料,或手工定位;购买 44mm Tape Feeder。
2.1.2 供料器的问题:供料器位置变形,进料不良;供料器棘齿轮损坏,料带孔没有卡在供料器的棘齿上;供料器下方有异物、弹簧老化或电气不良,造成取料不到或取料不良而抛料。
对策:调整供料器,清扫供料器平台(操作员负责 );更换已坏部件或供料器。
2.1.3 吸嘴问题:吸嘴变形、堵塞、破损造成气压不足、漏气,造成吸料不起,取料不正,识别通不过而抛料。
对策:清洁、更换吸嘴(技术员负责)。
2.1.4 位置问题:取料不在料的中心位置,而造成取料不正,有偏移,吸料时达不到设定的真空水平而抛料。
对策:调整取料位置。
(技术员负责)2.1.5 真空问题:气压不足,真空气管信道不顺畅,有杂物堵塞气管信道或真空发生器损坏,产生真空压力不足,造成取料不起或取起后在去贴的途中脱落。
对策:清洁真空气管信道,保养真空发生器。
(技术员负责)2.1.6 识别系统问题:视觉不良,视觉或镭射镜头不清洁,有杂物干扰识别。
对策:清洁、擦拭识别系统表面,保持干净无杂物污染等。
(技术员负责)2.1.7 装料问题:装料没有装好,供料孔没有对准棘齿,或8mm 以上 Feeder 供料间距没有调对,取料位置不对造成取料不到。
厂内车辆物料抛洒管控情况汇报1. 引言车辆物料抛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车辆运输物料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物料的抛洒或泄漏。
这种情况不仅会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厂内车辆物料抛洒进行管控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我们公司的厂内车辆物料抛洒管控情况进行详细的汇报,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当前情况分析2.1 车辆物料抛洒的原因车辆物料抛洒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车辆超载:超载会增加车辆受压力的程度,增加物料的溢出风险。
- 车辆老化:老化的车辆容易出现泄漏或抛洒物料的情况。
- 不当操作:驾驶员在加载或卸载物料时,操作不当也容易造成物料的抛洒。
2.2 影响与后果•生产效率问题:车辆物料抛洒会导致物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环境污染:抛洒的物料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周围环境,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安全隐患:物料抛洒后可能导致厂区滑倒或交通事故,对员工和其他车辆的安全造成威胁。
3. 管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厂内车辆物料抛洒情况,我们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
3.1 加强驾驶员培训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运输技能和安全意识,我们公司每年都会定期组织驾驶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 车辆超载风险的认识和避免方法; 2. 车辆维护和保养知识,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3. 物料装载和卸载的规范操作流程等。
3.2 安装监控设备在所有的运输车辆上安装监控设备,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包括车速、载重等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3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车辆物料装载和卸载的规范操作流程,并与各驾驶员进行明确沟通,确保操作规范执行。
3.4 车辆巡检和维护建立定期车辆巡检和维护制度,确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泄漏或漏洒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车辆问题。
4. 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通过上述管控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对抛洒管控情况的效果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4.1 效果评估•驾驶员培训:培训后,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物料抛洒事故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