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伍子胥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文言文《史记伍子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伍子胥,名员,楚人也。
员父伍奢、兄伍尚,皆贤。
楚平王使伍奢为太子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于太子建,言太子短于王,后平王怒,囚诛伍奢、伍尚,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建亡奔宋。
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乡使者,使者不敢进,胥遂亡。
闻太子建在宋,往从之。
后与建子胜俱奔吴。
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
五年而楚平王卒,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
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
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
阖庐既立,与伍胥谋国事。
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伐楚,拔舒,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
”乃归。
九年,子胥曰:“楚将贪而唐、蔡皆怨之。
王必欲大伐楚,必先得唐、蔡乃可。
”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五战,遂至郢。
及吴兵入郢,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楚大夫申包胥使人谓之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阖庐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
嚭与子胥有隙,谗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
”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乃自刭死。
后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言太子短于王②而君幸于赵王B.①与楚夹汉水而陈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①为我谢申包胥曰②侯生乃谢客就车D.①王乃反诛我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者,有太傅、少傅之分。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
(《诗经•关雎》)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饮酒》)③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
(晏殊《浣溪沙》)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
”(《<论语>十二章》)⑧苔痕上阶绿,______。
(刘禹锡《______》)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_ (yáng)②晶______ (yíng)剔透③蜕.变______ (A.duì B.tuì)④污垢.______......(A.gòu B.hòu)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______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2019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含答案)[2019•淮安卷】(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7-11题.(20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摸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缰气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成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平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鸯者也气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③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缩: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
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
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
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
⑥谨敕:谨慎端整。
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鸯:鸭子。
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2分)申父母之戒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非学无以广才②意与日寺③丞人之乐④数郡半至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a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m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姓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罗,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yang)②晶(ymg)剔透③财变(A.dui B.tui)④污垢(A.gdu B.hd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答案】⑴.(1)①扬⑵.②莹(3).③B(4).@A(5).(2)A【解析】【详解】(1)考查学生的识字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学生要熟识课本的内容,识记课本主要词语,然后具体语境填写相应的词语。
应注意形近字的写法,形声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本题中注意“莹”的写法。
(2)考查病句修改的能力。
修改病句时,首先要找出句子中的主谓宾,然后看三者搭配是否妥当。
该句精炼就是:那条路是一个过程。
而过程是指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路只是一个名字,没有发展经过的程序;而“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因此该句有语病,应该改成:那条路愈来愈璀璨,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
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
”是夕,阖闾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
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
今天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
新君弱、乃共师北伐齐。
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注】①伯嚭(pī):人名,吴国大臣。
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
③吊死同疾:哀悼死去的。
慰问有病的。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A.败吴于姑苏皆美于徐公B.阖庐病创将死寡人反取病焉C.吴王将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D.乃共师北伐齐伐竹取道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4分)⑴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⑵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10.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答案:8.C(2分)9.(1)(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2分)(2)(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额来请求讲和。
(2分)10.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3分)。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30分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_______(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_______(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__(yáng)②晶_______(yíng)剔透③蜕.变_______(A.duì B.tuì)④污垢._______(A.gòu B.hòu)【答案】(1)①扬②莹③B④Aqí mào bù yáng,扬:指长得漂亮,形容人或器物的容貌漂亮。
指长得不漂亮,相貌普通。
出处:出自“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礼部侍郎郑愚,以~,戏之曰:'子之才学甚富,如一目何?”典故: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
第二年他又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很欣赏他的文章,还没发榜就叫他到府上,见他其貌不扬,眼睛不对称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回敬。
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_____(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_____(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yáng)②晶_____(yíng)剔透③蜕.变(A.duì B.tuì)④污垢.(A.gòu B.hò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
(《诗经·关雎》)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饮酒》)③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2019年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9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1)躬耕于南阳(2)先主器之(3)先主遂诣亮(4)孤不度德量力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1l.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3分)答案:(二)(15分)9.(4分)(1)亲身亲自(2)器重看重(3)往到拜访访问(4)衡量估计推测考虑10.(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11.(6分)(1)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
(“卑鄙”“枉屈”“顾”,各1分)(2)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已”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通顺1分)12.(3分)①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打动(猥自枉屈);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4篇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 (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 (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
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
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yáng) ②晶(yíng)剔透③蜕.变(A.duì B.tuì) ④污垢.(A. gòu B. hò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运用1.(7分)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yáng)②晶(yíng)剔透③蜕.变(A.duìB.tuì)④污垢.(A.gòu B.hò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②采菊东篱下,,(《饮酒》)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⑧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3.(5分)名著阅读。
(1)《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各有绰号,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把它们进行了分类。
2019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梦赏心亭①[南宋]刘克庄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
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
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南宋]萧山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
自高如虚。
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
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
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
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
此之谓大赏,高哉!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
②未央:未尽。
③春草:指离愁。
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
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
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
⑥金瓯:指国土完固。
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7.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
你告诉他()是正确的。
(2分)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
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
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
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
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8.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9.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
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_____(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_____(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yáng)②晶_____(yíng)剔透③蜕.变(A.duì B.tuì)④污垢.(A.gòu B.hò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训练一、文言文阅读训练1.(2019盐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则》)【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
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
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
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
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
令为僧,亦不从。
乃幽之民舍。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往之女.家②或.败奔③同敞危坐不去.④适.同敞自灵川至(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行天下之.大道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C.乃.幽之民舍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以是服同敞。
②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史记·伍子胥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俱灭,无为也。
”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子胥遂亡。
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
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王圭,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
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四年,吴伐楚。
六年,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
昭王出亡。
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吏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
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好:美丽B.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媚:讨好C.不能无怨望望:盼望D.赐粟五万石,爵执王圭爵:赏赐爵位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二子到,则父子俱死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C.此剑直百金,以与父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D.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组是()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已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B.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了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
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
”是夕,阖闾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
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
今天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
新君弱、乃共师北伐齐。
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
【注】①伯嚭(pī):人名,吴国大臣。
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
③吊死同疾:哀悼死去的。
慰问有病的。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
A.败吴于姑苏皆美于徐公
B.阖庐病创将死寡人反取病焉
C.吴王将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D.乃共师北伐齐伐竹取道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4分)
⑴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
⑵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10.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答案:
8.C(2分)
9.(1)(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2分)(2)(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额来请求讲和。
(2分)
10.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