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品牌营销思维导图
- 格式:docx
- 大小:226.04 KB
- 文档页数:1
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第二版)各章节思维导图(章节思维导图为2021年3月版本)附赠1: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第二版)章节目录及各章重要程度章节重要程度第一章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第二章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第三章市场营销管理★★第四章生产运营管理★★★★第五章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第六章供应链管理★★★★第七章企业创新★★★★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九章财务管理★★★★第十章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第十一章国际商务运营★★附赠2:2022年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大纲变化对比章节名称2021年大纲内容2022年大纲内容变化情况考试目的和要求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有从事高级工商管理实务的综合能力。
要求应试人员全面掌握并应用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辨析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建立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提高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做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运营工作,领导企业参与竞争等。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有从事高级工商管理实务的综合能力。
要求应试人员全面掌握并应用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应用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系统分析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辨析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建立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提高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做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运营工作,领导企业参与竞争等。
新增第一章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1.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
包括企业与企业管理的职能、企业战略分析与战略制定、企业经营决策分析等。
1.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
包括企业与企业管理的职能、企业战略分析与战略制定、企业商业模式与经营决策等。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
⭐政府干预
进⼝口
关税
⾮非关税
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
歧视性公共采购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出⼝口
直接补贴
间接补贴
出⼝口退税
出⼝口信贷
倾销和反倾销
⭐倾销类型
掠夺性持续性隐蔽性偶然性
影响
反倾销
针对的纳税⼈人时进⼝口商
国际贸易理论⭐理论演变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克鲁格曼: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影响因素
出⼝口
⾃自然资源⽣生产能⼒力和技术
汇率
贬值:出⼝口增加升值:出⼝口减少
国际市场需求进⼝口
经济总量
汇率
升值:进⼝口增加
贬值:进⼝口减少
国际市场供给
资本流动
分类
时期
流动⽅方式
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贷款
动因
收益率的差异汇率和国际收⽀支
⻛风险因素
影响⼿手段4种。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52一、引言曾经有人把扬帆出海的海尔比作一艘船。
早在1991年,海尔CEO张瑞敏便带着“海尔号”浩浩荡荡地向大洋彼岸前行了,出口业务开始起步;1998年,海尔确立了“三分天下”的市场全球化战略布局(如图一)。
目前,在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方面,海尔的小冰箱、冷藏酒柜等缝隙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做得很成功;在国外生产、国外销售上,海尔采取的是先有市场后建厂,先难后易的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在某国的销量达到盈亏平衡点后才建厂,而且是先到对产品要求严格、国际大品牌林立的发达国家建厂,与高手较量。
虽然,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的1220亿元全球营业额中,出口和在国外生产、销售业务对海尔整体的贡献率还不是很大,但作为率先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国内企业代表,海尔算是做得很成功的,其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也值得很多意欲远征海外的企业借鉴和学习。
二、海尔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在Vern Terpstra和Ravi Sarathy合著的《国际营销》一书中,将国际市场营销定义为:在全球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协调市场营销活动,比国内外竞争者更好地寻找并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主要包括5个方面:确定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超越国内外竞争者;协调市场营销活动;确定全球环境限制因素。
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超越国内外竞争这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两方面设定具体的策略变量,分析海尔采取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这些变量是经过实证适合海尔的。
(一) 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得用户者为王。
要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赢得用户,就必须考虑调整产品和营销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
但如何满足呢?海尔采取的缝隙营销、服务营销等策略做得很好,比如要取得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海尔就通过创新,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符合节能、环保、款式方面的美方需求,寻找别的品牌还未满足的市场需求,通过为消费者着想,并提供优质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海尔品牌,越来越长久地使用海尔产品。
国际市场营销:一门以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科学。
市场营销: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
国际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联系:1、基础的共同性2、观念的一致性3、经营的延伸性。
区别:1、国际市场营销面对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2、国际市场营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更多:①产品总需求量的不确定性②消费者需求特性的不确定性③竞争者采取的竞争策略的不确定性④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⑤促销媒介的不确定性⑥分销渠道的不确定性。
3、国际市场营销方案选择更具多样化4、国际市场营销的难度更大。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联系:1、国际贸易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先导2、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是一国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
区别:1、经营主体不同2、商品流通的形态不同3、经营动力或行为动机不同4、评价经营效益的信息来源不同5、国际市场营销作业流程比国际贸易更复杂。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特点:1、研究范围具有国际性2、研究内容具有经验性3、研究的结论及国际市场营销原理具有应用性。
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1、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促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2、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以便于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3、国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4、对低成本的追求5、东道国丰富和廉价资源的吸引6、本国政府的支持与鼓励7、东道国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吸引。
国际市场营销的演进:1、国内营销阶段2、出口营销阶段3、国际市场营销阶段4、多国营销阶段5、全球营销阶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理上邻近的国家间一种经济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即构建较大规模的统一市场,为区域内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提供优惠,进而刺激其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1、特惠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为区域内企业生产和贸易提供优惠,他们通过签订又会贸易协定等形式,扩大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科技为 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a、分析市场机会
组织市场:由各种组织机构形成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
1)确定挑战对象:1、攻击市场主导者;2、攻击与自己实力相当者;3、攻击地方性小企业。
产品组合:指某以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全产品大类、产品项目的组合。
定价步骤:1、选择定价目标;2、测定需求的价格弹性;3、估算成本;4、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5、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
6、选定最后价格。
1)直接分销渠道:指产品从生产者流向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不经过任何中间商转售的分销渠道。
一、基本概念:⏹1、《国际市场营销》是一门以研究国外市场需求为中心, 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科学。
⏹ 2.⏹市场⏹市场: A formal definition: Marketing is a soci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 wherebyindividuals and groups obtain what they need and want through creating and exchanging products and value with others.⏹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Marketing, Need, Want, and Demands, Valu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Product⏹产品分为: Consumer Products 和Industrial Products⏹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针对选定的目标市场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 组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策略, 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4Ps产品策略(produce) 价格策略(price)渠道策略(place) 促销策略(promotion)4C组合顾客(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4R营销Relevance(关联) Response(反应)Relationship(关系) Reward(回报)4R3.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商品的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富有弹性, 则价格下降时, 收益增加;单位弹性, 则价格下降时, 收益不变;缺乏弹性, 则价格下降时, 收益下降。
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首经贸希尔国际商务思维导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部分●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模式由生产率差异决定●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内容●亚当斯密●自然优势,获得性优势●生产效率●假设●2×2×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劳动这一生产要素●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间自由流动,不可以在国家间流动●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市场●无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障碍●意义●积极意义●不是零和博弈,自由贸易理论基础●最不发达国家●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生产领域●缺陷●严格的假设条件●特殊情形,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否等价交换●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内容●大卫李嘉图●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假设数相相等生规完运障●2×2×1●两国在相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并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国内等价交换规律不适合国际交换●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间自由流动不可以在国家间流动●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市场●无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障碍●意义劳,假价比陷●积极意义●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无论发展中还是发达●消极意义●严格的假设●错误的得出了适用于国内贸易的价值规律不适用于国际贸易●没有说明一国为何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定义●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分类●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劳动力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贸易条件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制造业●过度依赖技术引进●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模式由要素禀赋决定●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内容●要素禀赋●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丰裕程度●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狭义●生产要素的丰缺●广义●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假设●2×2×2●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相同的生产技术●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家间不能流动●规模报酬不变●产品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无运输成本及其他贸易障碍●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意义●积极意义●多种生产要素的角度●消极意义动态需求相似●忽略动态变化●忽略需求的作用●无法解释要素禀赋相似需求格局相近的工业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现象●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S定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要素的流动●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贸易对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的影响●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雷布钦斯基定理R定理●要素禀赋变化对产出的影响●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内容●美国●解释●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资本便宜而劳动力昂贵●劳动密集型产品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壁垒●美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保护程度较高●技能和人力资本●同一要素之间会有很大的区别●美国工人劳动技能较高●需求偏好逆转●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占绝大部分重●自然资源●美国严重依赖几种自然资源型产品的进口●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贸易产生的原因不同●使用要素不同●交换规律不同●假设模型不同●贸易保护理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内容●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形式●原则:贸易顺差●主张:政府干预●贸易政策: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关税和配额●结果●一国通货膨胀,购买力上升●贸易收支恶化●贸易顺差消失●一国货币供给下降,购买力下降●贸易收支改善●缺陷●零和博弈●新重商主义●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幼稚产业保护论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内容●起步工业缺乏自立能力●政府设置适度关税●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有了充分的竞争力,撤除保护回归自自由贸易制●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穆巴肯●穆勒标准确实幼稚●幼稚性●缺乏现实竞争力●成长性●具有潜在的优势●巴斯塔布尔标准收益大于成本●考虑保护成本与保护收益符合经济效益原则●肯普标准外部收益大于成本●外部性特征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原则●评价●积极意义●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保护只是一个过渡,自由贸易是最终目的●缺陷●幼稚工业选择问题●被保护产业无效率问题●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产业政策优于关税●凯恩斯保护就业论●一国就业水平低源于该国有效需求不足●将保护贸易政策视为一种常态●国际收支平衡论●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限制进口●公平贸易论●消除因不公平贸易所造成的影响●战略性贸易政策论Strategic trade policy theory●内容●不完全竞争市场●以国家利益作为决策的基础●改善本国福利●实现利益转移●政策主张●补贴促进出口●进口保护促进出口●关税抽取垄断金●获得外部经济●两个组成部分●产业选择●具有广泛外部经济效应●具有巨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用●具有巨大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用●可能取得出口垄断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和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评价●积极●更加贴近现实●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框架●采取哪些政策可以给予国内产业竞争性优势而获利●消极●难以准确选择战略型企业●以邻为壑●引发国内企业的道德风险●国际贸易新理论●产业内贸易●含义●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种产品●理论内容●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国内自产产品的种类●原因●同类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规模经济收益递增●重要成因●经济发展水平●重要制约因素●特点●贸易内容:产业内同类产品●具有双向性:既进口又出口●具有多样化●产品具备两个条件●消费上相互替代●生产要素投入相近或相似●评价●优点●更贴近现实●分析框架从完全竞争市场转向不完全竞争市场●不仅从供给方面,而且从需求方面进行研究●缺点●不能预测哪一国会出口哪一种产品●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理想化简单化不具有普遍性●偏好相似理论●假设●不同的消费水平有不同的消费偏好●两国之间对某种产品存在充分需求●内容●一国的需求水平由收入水平决定●代表性需求●国内厂商生产满足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对非代表性需求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使不同程度的代表性需求得到满足●评价●解释了产业内工业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部分高收入群体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理论●重要前提●公司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投入品的价格不变●产生的原因●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专业化分工更细劳动生产率提高●种类●内部规模经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的矛盾●技术差距理论●新产品总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最先问世,其他国家进行模仿,最后创新国甚至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主要观点●弗农●产品生命周期: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形成期●开发与投入的最初阶段●主要资源:发达国家的科学知识和大量研发经费●科技知识密集型产品●少数发达国家●成长期●技术成熟生产过程标准化●大量生产成为主要目标●技能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成熟期●技术在世界范围扩散●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一国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原来的发明国开始进口●衰退期●创新国成为净进口国●创新国着手研发新产品●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存在较大的差距和时差●评价●解释了成熟工业从创新国移出进入低成本加工地区的变迁过程●在解释当前的贸易模式方面具有局限性●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钻石模型)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 potter’s diamond●内容●形成当地企业的竞争环境,促进或阻碍竞争优势的建立●要素禀赋●基本要素●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最有意义●需求状况●国内需求的特性对国内制成品的特点以及创新与质量方面特别重要●相关和支持产业●在相关与支持产业中投资与生产的高级要素可以给企业带来连带的好处●有价值的知识能够在地理位置相近的产业群内的企业间流动●企业的战略、组织和竞争●活跃的国内竞争给企业造成压力●政府●创造有利于生产率提高的良好环境●提供高级生产要素●补贴教育投资信贷安排税收政策●刺激国内市场需要,促进竞争优势●制定规章制度●影响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金融规范制度税收政策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机遇●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其他突发事件●意义●积极意义●突破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对单一要素的考察→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消极意义●对产业的选择基于已经存在的产业●对政府在当代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区别和联系●联系●传统是新的基础,本质是各国都具有比较优势●都解释为何一国事国际贸易是有利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贸易发生的原因●都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区别●假设条件不同●贸易政策不同●传统:完全竞争自由贸易●新的:政府干预●研究对象不同●传统:产业间贸易贸易和投资问题孤立研究●新的:产业内贸易贸易和投资问题融合研究●贸易的福利效应不同●传统: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新的: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规模经济,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参与贸易并不总能获利●国际贸易政策与壁垒●政府干预贸易●限制进口●关税措施Tariff Barrier●关税tariff●定义●从量税Specific tariffs●每单位固定的●从量税额=商品计量单位数×每单位从量税率●从价税Ad valorem tariffs●价值的一定比例●从价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作用●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内经济●进行国际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手段●征收关税的影响●有利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护本国生产者●调节进出口贸易●低税免税退税鼓励出口●通过税率的高低和减免调节和控制进口●调节经济生活各领域的发展方向●生产领域●对不同产业给予不同关税待遇●商品流通领域●调节进出口商品的流动●分配领域●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消费领域●调整进口与出口货物的类别●改善国家之间的经贸和政治关系●不利影响●损害消费者利益●降低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资源并未被有效利用●导致贸易战●征收关税的目的●出口关税●增加政府的收入●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进口关税●增加政府的收入●保护国内生产厂商免受外国的竞争●关税的经济效应看b站讲解BV1b5411M7wK BV1By4y137fC●关税的价格效应●小国●国内市场价格=征税前市场价格+关税●大国●国内市场价格=征收关税后的世界市场价格+关税●关税的生产效应●国内生产增加,大国保护作用较小●关税的消费效应●价格提高,消费者福利减少●关税的税收效应●小国●进口关税全部由国内消费者承担●大国●进口关税由国内消费者和出口国生产者共同承担●关税的贸易效应●小国●贸易条件恶化●大国●贸易条件改善●关税的净福利效应●小国●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的增加–消费者福利的损失+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国●不明确,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的力量对比●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的损失+政府的财政收入+贸易条件效应●非关税措施Non-tariff Barriers●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补贴Subsidy●形式●现金补贴●低利率贷款●减税●政府参股国内企业●作用●帮助国内生产商自然成长,增强国际竞争力●效果●帮助企业在新兴产业内取得第一进入者优势●国内就业和税收上升●产生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争议●保护低效率●促进过量生产●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Import quota Voluntary export restrictions●进口配额●关税配额Tariff quota●绝对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影响●有利于国内生产者不利于消费者●价格哄抬上涨●配额租金Quota rent●国产化规定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定义●在国内生产●实物条款●价值条款●目的●发展中国家●使制造业基地从简单装配其他地方生产的部件产品转变为装配在当地制造的部件产品●发达国家●保护当地就业和产业免遭外国竞争●影响●限制外国竞争●国内生产商得益●价格提升,不利于消费者●行政管理政策Administrative trade policies●方式●繁琐的政府规章●影响●有利于生产者而有损于消费者●反倾销政策Antidumping policies●倾销●定义●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低于公平市场价值销售●目的●消化过剩产品●掠夺行为,把竞争者挤出市场●反倾销政策●根本目标●保护国内企业摆脱不公平的国外竞争●歧视性政府采购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进口押金制进口存款制Import deposit system●目的●防止投机限制进口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定义●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相当于征收附加税●海关程序customs procedures●海关壁垒●海关估价壁垒●高估价格,增加关税负担●海关程序壁垒●复杂的清关手续,故意制造麻烦●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控制外汇供应数量●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进口国别●非关税贸易壁垒新趋势●绿色贸易壁垒环境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定义●以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采用绿色包装绿色标志绿色补贴和绿色卫生检疫等手段●原因●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特点●虚假性●不平衡性●隐蔽性●广泛性●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对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缩小●对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减缓●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出口产品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增多,成本提高●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技术贸易壁垒TB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定义●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产品包装和标签●特征●隐蔽性●发展中国家厂商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复杂性●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灵活性●技术不断发展,技术贸易壁垒的形式多样化●合法性●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壁垒social responsibility barriers●以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生产权利为借口●知识产权壁垒IPRB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rriers●定义●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特征●非法性和不合理性●本质是滥用知识产权的合法的垄断权和排他性●无形性时间性和地域性●客体是人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只存在于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歧视性●发达国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区别非关税措施的特性●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关税走立法程序,非关税走行政手续●更具有有效性●出口国采取出口补贴和商品倾销降低商品成本和价格时,关税失效●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更具有合理性●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的区别●两个给定●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更高的国内价格和更多的国内产量●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经济效益不同●关税●增加政府税收●进口配额●不能增加政府税收,给本国经济福利造成较大损失,增加腐败风气●管理方法不同●关税●自动进行,并没有排除价格机制的作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调节机制的区别●关税●价格调节●进口配额●数量调节●对保护性的确定●关税●对生产者的保护是不确定的●进口配额●对生产者的保护是确定的●实施保护而引起国内价格上涨的收入归属的区别●关税●收入归政府财政●进口配额●不一定归政府财政,可能归国内生产商●鼓励出口●出口信贷●定义●出口国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贷款●特点●促进本国商品出口为目的●一年以上中长期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金额占买卖合同的80%左右●贷放和担保相结合●出口补贴●直接现金补贴或间接财政支持●商品倾销●外汇倾销●定义●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实现条件●货币贬值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程度●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货币贬值或报复性措施●设立自由贸易实验区●定义●关境之外●免税自由进出港口●港内或区内开展自由运输储存加工和制造等业务●目的●吸引国外商品转口●外国企业投资生产●政府干预贸易的理由●政治理由●保护就业,保护对国家安全重要的产业,保护消费者免遭危险产品损害,报复外国不公平竞争,推动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保护出口国公民的人权●经济理由●幼稚工业论●批评●免遭外国竞争不是好事●幼稚工业论的假设●企业无法借入资本●战略贸易政策●文化理由●保护民族独特性,保护本国文化认同●国际贸易摩擦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定义●国际贸易摩擦●一国持续顺差,另一国逆差●一国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产业●贸易摩擦的原因●国别差异●保护主义●条款模糊●南北差距●应对措施●预警机制反应机制法规体系贸易救济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技术法规体系产品认证体系●行业协会作用●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多元化战略●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合规性贸易壁垒●反补贴税anti-subsidy●对直接或间接接受出口政府所提供的任何补贴或津贴的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anti-dumping●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都是进口附加税●应对不公平贸易,属于贸易救济方式●不同点●倾销与补贴行为不同●判定方法不同●反倾销的判定条件●倾销存在●损害存在●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存在●反补贴的判定条件●补贴存在●损害存在●补贴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存在●针对的行为主体不同●反倾销●出口国企业●反补贴●出口国政府或其他机关●使用对象不同●反倾销●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或混合经济国家●反补贴●市场经济国家●保障措施safeguard●定义●不可预见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在非歧视原则的基础上●条件●进口产品大量增加●进口增加是由不可预见的情况造成的●进口增加是多边贸易谈判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大量进口对国内生产者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要素收入的分配●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货物贸易及其类型●国际货物贸易的概念International goods trade●又称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国际货物贸易的特点●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风险大●交易数量和金额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受到政治和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过程复杂●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货物贸易类型●按货物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export trade●进口贸易Import trade●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复出口与复进口贸易●复出口Re-export trade●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复进口Re-import trade●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净出口与净进口贸易●净出口Net export●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净进口Net import●进口量和值大于出口量和值●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划分●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直接买卖●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转口贸易entrepot●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按运输方式划分●海运贸易●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陆运贸易●通过陆上各种交通工具运输商品●空运贸易●通过航空器具运送货物●多式联运贸易●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结合运送货物●邮购贸易●通过邮政系统进行贸易●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国际服务贸易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含义●提供方式●跨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通过电讯邮电计算机联网●举例:电子清算与支付国际电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卫星影视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在一国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举例:本国病人到外国就医外国人到本国旅游本国学生到外国留学●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商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投资设立机构并提供服务●举例: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开酒店●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通过自然人实体在另一成员方境内的商业现场提供服务●举例:外国教授工程师或医生来本国从事个体服务●特征●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交易标的物多样化●服务质量的差别性●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服务消费者对服务的特殊要求●涉及法律的复杂性●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呈现复杂性●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比重加大●乌拉圭回合和WTO●范围不断扩展●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国际运输、国际维修和保养、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结算)●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股票债券等形式的证券投资收益●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国际旅游服务,视听产品,知识产权服务●发展不平衡●重视和研究在加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货物贸易发展的需要●服务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定义●外包●服务外包●动因●外部环境动因●技术动因。
第六章国际营销产品策略第一节国际市场产品设计决策一、国际市场的产品整体概念现代营销理论认为,产品整体概念包含核心产品、形体产品、附加产品三个部分。
1.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2.有形产品有形产品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形象。
产品的基本效用必须通过某些具体的形式才能得以实现。
3.附加产品附加产品是顾客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安装、售后服务等。
产品整体概念整合了产品实体性和实质性,将产品的基本利益与非物质形态的效用有机结合起来。
在产品日益丰富的国际市场上,它为企业采用标准化或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提供了依据,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
产品整体概念是现代营销观点的具体体现。
但不同国家对产品整体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较注重产品的核心部分,而发达国家较侧重产品的有形部分和附加部分。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关注和重视产品的有形部分和附加部分。
二、国际市场产品的标准化与差异化设计1.国际市场产品标准化设计国际市场产品标准化设计策略是指企业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其他国家或地区都提供同样的产品。
这是一种产品延伸策略,即企业的产品从国内市场延伸至国外市场。
企业采取标准化设计策略的优点是:(1)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2)有利于树立全球统一的产品形象。
(3)有利于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4)有利于满足流动性较强的顾客需求。
标准化策略的缺点是不能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国际市场产品差异化设计(1)企业采取差异化设计策略的优点国际产品的差异化设计策略是一种产品本土化设计策略,是指企业按照目标市场国的需求特点对产品进行更改的策略。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除了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之外,企业控制市场的能力取决于其产品差异化的成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