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外科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78
浅谈腹腔镜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的148例急腹症患者在普外科手术中运用腹腔镜的临床资料,男患88例,女患60例,平均年龄为33.5±18.6岁。
分为观察组100例(手术中使用腹腔镜)和对照组48例(常规治疗)。
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43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中显效5例。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laparoscopy in acute abdomen has unique advantages, both the diagnosis but also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reliable,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keywords】laparoscopic; lacteal peaceful ;acute腹腔镜具备组织伤害小、恢复期短、术后并发症较少等显著特点,因此在普外科急腹症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也得到了全面的使用,该技术已成为普外科处理临床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的148例急腹症患者在普外科手术中运用腹腔镜的临床资料,男病患88例,女病患60例,平均年龄为33.5±18.6岁。
其中57例结石性胆囊炎,38例属于胆囊颈部结石;57例急性阑尾炎,27例普通阑尾炎,17例化脓性阑尾炎,3例坏疽性阑尾炎;10例胃窦炎,1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不明原因胃肠破裂及肠粘连;7例外伤性肝破裂。
1.2方法常规术前做好准备及适度麻醉,腹腔镜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体位:仰卧体位,需将视手术需要头部或者脚部垫高10-l5°,并且两侧倾斜10-15°,以脐下边缘部位作为手术操作孔,建立co2的人工气腹,维持其压力在1.3-2.2kpa之间。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德国医师Kelling于1901年首次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动物实验。
1987年3月法国的Mouret教授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于1989年在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年会上介绍。
而国内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于1991年由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筍祖武医师独立完成。
同年我国第一个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学习班在广州举行。
随着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外科医师手术操作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与提高,腹腔镜技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范围已逐步扩大,几乎涉及腹腔内所有脏器的外科手术。
现就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作如下评述。
1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常见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腹腔镜手术种类目前已有近百种,主要用于腹部外科,近年来腹腔镜还常用于急腹症、外伤、疝、妇产科、泌尿科等手术。
1.1 胆道外科1.1.1 LC 经实践证明,LC是目前腹腔镜手术中手术例数最多、操作技术最为成熟与规范的手术,已成为金标准术式。
其适应证也已由原来相对单一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扩大到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萎缩性胆囊炎、亚急性胆囊炎甚至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疾患。
其操作术式也由传统的四孔法、逐渐演变为三孔、二孔法,目前在有条件的单位已开展经脐单孔LC,从而达到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更轻、更加美观的微创效果。
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目前在国内许多基层医疗单位均购置了腹腔镜设备,值得注意的是,LC的适应证具有相对性,会因设备器械条件、手术者的经验及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由此而产生的术后并发症也出现较大的差异,应积极预防。
1.1.2 胆总管结石常规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存在住院时间较长、手术创伤较大、带管时间较长等缺点,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熟练掌握,可以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切开胆管的处理可以放置T管引流,也可视情行胆管一期缝合以免术后带管之苦。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临床应用的现状和价值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临床应用的现状和价值。
方法:选择36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
结果:成功实施微创手术359例,成功率99,2%。
结论:可以LC为中心,逐渐增加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标签:腹部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 f2009)12(b)-156-0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经验的不断积累。
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腹腔镜手术的深度及广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乃至腹部外科公认难度最大的Vv3zip,ple手术均有成功施行的报道。
如何在成功技术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和创新。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需求,是每一个外科医生需要深思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沭阳县仁慈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所完成的包括LC在内的362例腹腔镜微创手术,其中,男性137例,女性225例,年龄21-92岁,平均50.4岁。
开展手术类型14种:LC,LCTD,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探查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以及直肠癌根治术。
联合手术4种:LC联合阑尾切除术,LC联合肝囊肿开窗引流术,LC联合卵巢囊肿切除术以及LC联合疝修补术。
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前均检查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及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储备情况。
入室前抗生素冲击,留置鼻胃管抽尽胃内容物。
胆石症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者,常规行肝外胆管CT检查,并给予胰腺炎治疗,病情稳定后实施手术。
所有数据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所得结果用X+s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成功实施微创手术359例,成功率99.2%。
LC 327例占90.3%;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0.6%;腹腔内出血2例,出血率0.6%:胆管损伤1例,胆管损伤率0.3%;切口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的广泛应用(以下从网络上复制而来)微创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外科创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的外科治疗效果。
微创的诞生使传统外科治疗模式受到了冲击,外科传统手术理念被打破,微创外科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渐进和转换,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学和相关学科如材料、信息、医学工程学等的相互融合和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腔镜和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进步,并逐渐形成了微创外科的新理念。
腹腔镜外科可以堪称是微创外科应用的典范。
腹腔镜手术是指应用当代先进的电子、电热、光学设备和技术,以腹腔镜的摄像系统代替肉眼直视、以细小的专用腹腔镜器械代替手指,医师通过电视屏幕完成手术,力求在最小的切口路径、最少的组织损伤,对机体干扰最轻的情况下,完成对体内病灶的探查、诊断、病灶切除、重建及其它治疗。
1987年法国Mouret医生成功地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创了微创外科的先河。
随着外科医生腹腔镜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的不断提高,器械和仪器的不断改进充实,其应用范围日益得到拓展,已在普外、胸外、妇产科和泌尿外科等各个学科领域迅猛发展,部分传统手术已经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为医学界带来诊断与治疗上的巨大革命。
所有的微创技术均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全身反应小、脏器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后遗症少和较美观等特点而受到青睐。
微创外科是继麻醉、无菌、临床营养治疗学、器官移植之后外科发展史中又一个伟大里程碑。
一、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1.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腹部外科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多数不可避免地要伤及体壁神经、撕开或离断腹壁肌肉。
腹腔镜手术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影响运动功能,也不会因为腹壁神经切断引起相应皮肤麻木。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贵州省惠水县中医院外科贵州惠水 5506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4 例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 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成功51例( 94.4% ) ,中转开腹3例( 5.6% ),术后有4例出现腹腔积液,经处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 微创手术; 急腹症; 普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42-01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出表现并需要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 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 虽然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使急腹症在术前诊断率得到提高, 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临床症状.征不体典型等各种原因无法确诊, 造成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或治疗时机延误。
腹腔镜因微创、术后恢复期短和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被越来越多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
我科从2010年5月~ 2011年4月间对 54 例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 取得令人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急腹症患者54例, 男35 例, 女 19例, 年龄 18~ 72 岁, 平均 48. 5 岁。
入院前腹痛发病时间1. 5~ 72h,平均 8. 6h。
其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15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2例, 肠梗阻3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 急性阑尾炎20例, 闭合性腹部损伤6例。
所有病例均以急腹症入院, 伴有不同程度局限性或弥散性腹膜炎体征, 并符合手术探查指征。
1.2 治疗方法:手术方法行连续硬麻或气管插管全麻, 仰卧位, 根据术中需要调整体位, 于脐上或脐下缘穿刺建立 co2气腹, 维持压力于10~14 mmhg., 置入套管以腹腔镜由近至远的顺序全面探查腹腔, 处理腹腔内积血、积脓或渗液, 明确病灶位置并选择合适的操作孔( 2~ 3 个)。
腔镜手术在普外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微创理念,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微创技术同时也日益成熟起来。
在微创外科技术中,最典型也最受关注的就是腔镜技术。
之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微创腔镜手术的创口非常小,并且可以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设计在较为隐蔽的地方。
如此一来,便满足了人们对美观上的一定要求。
并且腔镜技术还有利于伤口的复合,尽最大的可能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
总得来说,腔镜手术不仅具有传统手术中的高超技术,还更有美容效果,技术含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故此腔镜手术在普外科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腔镜手术;普外科;应用;发展趋势普外科中腔镜手术由于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已经在阑尾切除手术等多种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并且以现如今的医学技术而言,腔镜技术不仅仅可以运用到体腔中,还可以运用到人体的颈部等一些封闭的部位。
就比如说常规的乳腺外科手术会对病人的乳房美观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但腔镜手术的出现,会尽最大成都的将美观影响减到最小。
这不仅仅是腔镜手术最好的证明,更代表着当下乳腺手术最先进的技术。
本文根据近年来人们对腔镜手术的呼声,以及腔镜手术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分析。
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一、我国腔镜手术的发展历程腔镜技术在我国医学界发展的历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分别是1990年初、1990年中后期和,1990年后期至2000年初期。
这三个阶段将腔镜手术的发展历程、变化特征都呈现的非常明显。
在第一阶段时期,我国医学界开始利用腔镜手术来进行部分切除胆囊病变器官,这也是腔镜手术在我国发展的最初状态;后来到了第二阶段,医学界便开始将腔镜手术应用到消化道中,这也是腔镜技术在我国医学界发展的一大实质性的进步;再后来我国科技及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腔镜手术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突破,并且也是在这个时期,我国医学界开始进入了微创时代,人们对腔镜手术有了更大的了解和认识。
腹腔镜手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原理腹腔镜手术,也称为腹腔镜下手术或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腹壁小孔插入腹腔镜,利用光学放大系统和操作器械进行内脏操作的外科手术技术。
它是传统开腹手术的一种替代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该手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腹腔镜将操作器械插入体腔进行内脏操作。
手术过程中,首先通过腹壁小孔插入气腹针,向腹腔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或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内产生一个适当的工作空间。
然后,将腹腔镜引入体腔,通过图像传感器传输的图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腹腔内的器官。
最后,通过其他小孔插入操作器械,完成手术操作。
应用范围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人体腹腔内的大部分器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列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于治疗阑尾炎,通过腹腔镜下的小切口进行手术,术后疼痛小,恢复快。
•腹腔镜卵巢妇科手术:包括卵巢囊肿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等,对女性的盆腔疾病进行治疗,比传统手术更为轻微。
•腹腔镜肠道手术:主要包括结肠切除、直肠切除等,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等肠道相关疾病,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
•腹腔镜肝脏手术:包括肝叶切除、肝囊肿切除等,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伤害。
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可以应用于胸腔、盆腔、泌尿系统和消化道等器官的手术。
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腔镜手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其优势。
总结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操作器械,在腹腔内进行内脏操作的外科手术技术。
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肠道手术、肝脏手术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器械的更新,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将继续扩大,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