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水街地块调整论证报告及调整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2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范围内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正文:----------------------------------------------------------------------------------------------------------------------------------------------------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范围内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你局《关于审批〈主城区范围内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请示》(泸市自然资规〔2020〕136号)收悉,经研究,经研究,现批复同意以下优化内容。
一、《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石洞空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内容。
一是石洞街道机场快速路西侧、吉甫大道北侧。
调整前:地块内含M2二类工业用地32.67公顷,1.0<容积率≤2.2;U31消防用地面积0.71公顷,容积率≤0.5,S1城市道路用地1.84公顷。
调整后:取消地块之间的城市道路用地;地块内含M2二类工业用地28.51公顷,1.0<容积率≤2.2;B1商业用地3.95公顷,容积率≤1.0;G1公园绿地2.76公顷。
二是吉甫大道北侧、现状泸富路两侧。
调整前:石C-24地块面积1.7公顷,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5(且>1.0);石D-53-1(部分)地块面积1.4公顷,性质为G1公园绿地;石D-55地块面积6.2公顷,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5(且>1.0);石D-56地块面积0.4公顷,性质为R22服务设施用地,容积率≤1.0;石D-50地块面积2.4公顷,性质为A33中小学用地,容积率≤1.2;石D-41地块面积2.5公顷,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5(且>1.0);石F-27地块面积6.35公顷,性质为A51医院用地,容积率≤1.5。
调整后:石C-24地块性质为G1公园绿地;石D-53-1(部分)地块性质为A51医院用地,容积率≤1.5;石D-55地块性质为A51医院用地,容积率≤1.5;石D-56地块性质为A51医院用地,容积率≤1.5,石D-50地块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5(且>1.0);石D-41地块性质为A33中小学用地,容积率≤1.2;石F-27地块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5(且>1.0)。
XX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受XXX委托,XXX对该公司位于XX县易俗河的已出让土地(国土证号为潭国用(2008)第A号)进行规划用地性质调整的论证。
该地块位于易俗河南岸,地处市区中心区域,周边有多个商业、居住区和工业园区,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
二、现状情况该地块出让总用地面积为.7平方米,原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但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建设。
三、论证调整依据本次规划用地性质调整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XXX关于规范土地用途管制的通知》等文件的规定。
四、规划情况本项目规划调整为商住综合用地(C2/R2),其中商业用地占比为40%,住宅用地占比为60%。
规划建筑总面积为约3.5万平方米,包括商业服务设施和住宅楼。
五、规划调整类型分析本次规划调整属于由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住综合用地的类型,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六、用地性质调整原因原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但由于周边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用地的工业发展前景不明朗,而商住综合用地则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需求。
七、用地性质调整原则本次用地性质调整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原则,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八、用地调整情况经过调查分析论证,本次用地性质调整基本可行,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
九、调整用地性质的可行性分析本次用地性质调整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调整为商住用地后,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办公楼建设以及住宅建设等环境保护要求。
建议作出规划总平面图报规划局审批,在做规划总平面图时应考虑办公楼、住宅以及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的沿街立面与海棠路街道景观协调的关系。
建议按规定到国土部门办理相关的国土手续。
眉山水街项目策划书案在如今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也追求一种时尚、个性的生活方式。
眉山水街是一个商业综合体,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和九里大道交叉口西南角。
本项目以体验式休闲为主题,集餐饮、娱乐、零售、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
我们将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力求为消费者打造一个集商业综合体+文创街区+酒店式公寓+时尚购物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消费体验区!一、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2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
2.项目由2栋塔楼组成,1#、2#塔楼分别于2012年6月6日和2012年7月6日开盘销售,目前已全部售罄。
3.项目内规划有大型商业中心、大型超市、国际品牌购物广场(包含精品酒店式公寓)、餐饮娱乐会所、时尚服饰广场以及多个时尚品牌。
4.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完善:距地铁5号线建设路站300米;离地铁1号线建设路站400米;距机场高速建设路出口约500米;距离成都九里公交站仅300多米。
5.项目地处城东主干道建设路和九里大道交汇处,交通便捷。
6.项目周边的主要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离建设路只有1000余米,离机场高速出口只有100余米;附近的社区人口众多;距离建设路小学和九里中学约500米左右,以及附近的其他大型社区。
7.该地块毗邻成都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未来成都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将分别坐落在此;附近还有四川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众多高校;附近还有成华大道(城市主干道)、九里大道(快速干道)以及成绵高速等道路。
8.周边多个大型小区云集,包括金苹果、万科金域华府、恒大绿洲等众多楼盘聚集于此;9.项目周边商业配套成熟:周边的大型购物中心如九里街,九里春天等;以及一些其他的休闲娱乐设施齐全:如蜀都公园、伊藤洋华堂等。
二、项目功能1、文化体验街区特色文化展示,包括但不限于:戏曲演出,木偶表演,动漫展览等;2、文创街区式商业)创意性的打造和改造,将创意融入到生活之中,将商业、文化、创意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富有人文气息、艺术气息的街区;3、酒店式公寓以年轻人为主的潮流酒店,为年轻人提供最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体验;4、餐饮美食街拥有成都最大的火锅美食广场,将特色火锅与传统串串结合在一起,打造最具特色的成都火锅!5、时尚购物圈——体验式休闲生活。
绵竹市土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解读 (2)(一)规划背景 (2)(二)上层次规划相关解析 (2)二、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2)(一)现状概况 (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三)现状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本次规划重点、难点分析 . (3)三、规划依据、原则、目标和范围 (3)(一)规划依据 (3)(二)规划原则 (4)(三)规划目标 (4)(四)规划范围 (4)四、规划区功能定位和规模 (4)(一)功能定位 (4)五、规划用地布局 (4)(一)布局结构 (4)(二)用地布局 (5)六、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5)(一)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5)(二)用地划分控制 (6)(三)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四)地块控制指标 (6)(五)色线控制规划 (9)七、道路交通规划 (10)(一)现状交通分析 (10)(二)城镇道路布局规划 (10)(三)交通设施规划 (11)八、市政工程规划 (11)(一)给水工程规划 (11)(二)排水工程规划 (12)(三)燃气工程规划 (13)(四)电力工程规划 (13)(五)电信工程规划 (13)(六)有线广播电视规划 (14)(七)管线综合规划 (14)九、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14)(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14)(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15)(三)城镇防灾规划 (15)十、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16)(一)现状 (16)(二)规划原则 (16)(三)规划目标 (16)(四)绿地布局规划 (17)(五)景观系统规划 (17)十一、城市设计引导 (17)(一)引导原则 (17)(二)重点引导元素 (17)(三)重点引导区域 (19)十二、规划实施建议 (19)(一)立法 (19)(二)宣传 (20)(三)控制 (20)(四)建设次序 (20)(五)规划实施 (20)(六)奖励与惩罚 (20)一、规划解读(一)规划背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概念后,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于2004年在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来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绵竹市广济镇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广济镇概况及规划背景 (1)一、广济镇镇域现状概况 (1)二、规划背景 (2)三、本轮规划的重点 (3)第二章规划原则、依据和期限 (3)一、规划原则 (3)二、规划依据 (3)三、规划期限 (3)第三章城镇化目标 (3)一、镇域人口发展预测 (3)二、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4)三、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4)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5)第四章镇域空间利用规划 (6)一、镇域镇村布局现状 (6)二、镇村体系布局规划原则 (7)三、镇村体系布局规划 (7)四、镇域四废利用 (10)五、农业空间 (10)六、生态保护空间 (10)七、镇域水系规划 (10)第五章镇域空间开发管制与区域协调规划 (11)一、镇村建设用地控制 (11)二、空间管制 (11)三、区域协调规划 (11)第六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11)一、城镇性质 (11)二、城镇发展规模 (11)1、人口规模 (11)2、用地规模 (11)第七章城镇建设现状 (11)一、用地现状 (11)二、用地布局形态 (11)三、道路交通 (13)1、对外交通 (13)2、镇区内部道路交通 (13)3、交通问题 (13)四、现状用地综合评价 (13)五、震后综合评估 (14)第八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14)第一节总体布局 (14)一、城镇用地发展方向 (14)二、规划用地范围 (14)三、总体布局 (14)五、建设分区 (15)六、规划用地汇总 (15)第二节居住用地 (15)一、规划布局 (15)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16)第三节公共设施用地 (16)一、行政管理用地 (16)二、教育机构用地 (16)三、文体科技用地 (16)四、医疗保健用地 (16)五、商业金融用地 (16)六、集贸设施用地 (16)第四节生产设施用地 (16)一、生产发展的主导思想 (16)二、规划布局 (16)第五节绿地与水系 (16)一、绿化系统规划 (16)二、水系规划 (17)第六节景观规划 (17)一、景观规划原则 (17)二、城镇景观格局 (17)第九章综合交通规划 (18)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18)一、公路 (18)二、客运站 (18)第二节道路交通规划 (18)一、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18)二、道路等级 (18)三、路网规划 (18)四、交叉口控制要求 (19)五、停车场规划 (19)六、广场规划 (19)七、加油站 (19)第十章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19)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9)一、给水工程现状 (19)二、给水工程规划依据 (20)三、给水工程规模预测 (20)四、水源 (20)五、水厂 (20)六、给水管网规划 (20)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0)一、排水管网现状 (20)二、排水工程规划依据 (20)三、排水体制规划 (21)四、污水工程规划 (21)五、雨水系统规划 (21)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21)一、供电工程现状 (21)二、规划依据 (21)三、负荷预测 (21)四、供电工程规划原则 (21)五、电源规划 (22)六、高压走廊规划 (22)七、配网规划 (22)八、线路规划 (22)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 (22)一、邮政工程规划 (22)二、电信工程规划 (22)三、移动通信工程规划 (23)四、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23)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23)一、燃气工程现状 (23)二、燃气工程规划依据 (23)三、燃气用量预测 (23)四、燃气调压站规划 (23)五、管网系统规划 (23)第十一章防灾减灾规划 (23)第一节消防规划 (23)一、规划原则 (23)二、消防站规划 (24)三、消防给水规划 (24)四、消防通讯规划 (24)五、消防车通道 (24)第二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24)一、防洪排涝工程现状 (24)二、规划原则 (24)三、防洪排涝标准 (24)四、镇区防洪排涝规划 (24)第三节抗震防灾规划 (24)一. 抗震减灾体系建设 (24)二、抗震设防标准 (24)三、防御目标 (25)四、工程抗震规划 (25)五、生命线系统 (25)六、次生灾害防治 (25)七、避震疏散规划 (26)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26)一、规划原则 (26)二、人防工程总规模 (26)三、生命线工程人防要求 (26)第十二章环境规划 (26)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26)一、环境保护现状 (26)二、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26)三、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27)四、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措施 (27)五、生态环境建设 (28)第二节环境卫生规划 (28)一、环卫发展目标 (28)二、镇生活垃圾量预测 (28)三、环卫公共设施 (28)四、环卫工程设施 (28)第十三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28)一、近期规划原则 (28)二、近期规划年限与规模 (29)三、近期用地布局规划 (29)四、近期建设具体项目 (30)第十四章远景规划构想 (31)一、规划期限 (31)二、发展目标 (31)三、远景规划设想 (31)第十五章实施措施与建议 (31)第一章广济镇概况及规划背景一、广济镇镇域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绵竹市广济镇地处川西平原,距绵竹县城16公里,东与本市玉泉镇接壤,南靠石亭江、与什邡市洛水镇隔江相望,西与本市金花镇相邻,北至本市土门镇分界,镇域面积28.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震后人口23098人,全镇耕地21798亩。
目 录文 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策略 (1)第三章产业发展与空间引导 (2)第四章发展规模 (3)第五章空间管制 (3)第六章城镇与村庄建设规划 (4)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4)第八章水系规划 (5)第九章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6)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6)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6)第三节灌溉渠系规划 (6)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7)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7)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8)第十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9)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9)第二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9)第十一章镇域防灾减灾规划 (10)第一节抗震减灾规划 (10)第二节人防工程规划 (10)第三节防洪规划 (11)第四节消防规划 (11)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12)第十三章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15)第十四章附则 (15)说 明第一章总论.....................................................................................................................................17 第二章现状综述. (19)第三章相关规划解读与灾后重建经验借鉴 (23)第四章发展策略与规模预测 (26)第五章产业发展引导 (27)第六章空间管治规划 (30)第七章城镇与村庄建设规划 (32)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34)第九章水系规划 (36)第十章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37)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7)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8)第三节灌溉渠系规划 (39)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40)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42)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4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46)第一节环境保护规划 (46)第二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7)第十二章镇域防灾减灾规划 (49)第一节抗震减灾规划 (49)第二节人防工程规划 (51)第三节防洪规划 (53)第四节消防规划 (54)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56)第十四章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60)专 题专题一:东北镇产业发展研究一.现状解读 (61)二.案例研究 (64)三.产业选择 (66)四.产业布局.....................................................................................................................................68 7.综合交通规划图五.实施策略 (70)8.基础设施布点规划图9.给水工程规划图专题二:东北镇农业观光规划 10.排水工程规划图一、现状分析.....................................................................................................................................71 11.灌排系统规划图二、总体规划 (71)12.电力工程规划图三、旅游规划 (76)13.通信工程规划图四、保障措施 (78)14.燃气工程规划图15.环境保护规划图专题三:东北镇灌溉排水系统规划16.综合防灾规划图一.基本情况 (79)17.近期规划图二、工程必要性分析 (80)三、灌区需水预测与水量供需平衡分析.........................................................................................81 18.近期村庄布点规划图四、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布置 (83)19.近期基础设施布点规划图五、典型田间工程规划设计 (85)20.近期灌排系统规划图六、投资估算 (86)七、环境影响评价 (87)八、结论与实施保障措施 (88)图 纸1.区域位置图2.镇域现状图3.镇域现状风貌图4.空间管制规划图5.镇域规划图6.村庄布点规划图■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1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绵竹市灾后重建村镇规划编制指导意见》江苏省建设厅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第526号令6、《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城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设部7、《四川省建设厅关于灾后重建规划的意见》8、《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9、《绵竹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10、绵竹市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5)11、《绵竹市东北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2008-2010)》12、绵竹市地质灾害评估资料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方针,优先恢复重建关系民生的住房,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路、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
成兰铁路绵竹东站方案1. 引言成兰铁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是连接中国成都和兰州两座城市的关键交通通道。
绵竹东站作为成兰铁路的重要中途站点,在提升区域交通出行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成兰铁路绵竹东站的方案设计以及相关规划。
2. 站点位置和背景绵竹东站位于四川省绵竹市,地处成兰铁路绵阳至绵竹中间的位置。
绵竹市是四川省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铁路交通发展对于绵竹市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绵竹东站的建设旨在提升铁路运输能力,促进区域发展。
3. 车站规模和布局设计绵竹东站规模为中等规模的火车站,设计具有现代化功能和便利性。
总占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包括站房、候车室、站台、货运区等功能区。
站房设计为两层,一层为候车室、售票厅、餐厅、商店等服务设施;二层为办公区、服务设施等。
站房外部设计简洁大方,符合城市美观要求。
站台设计包括两个站台,分别用于上行列车和下行列车的停靠。
站台长度为300米,宽度为10米,能够满足普通列车的停靠需求。
另外,站台设置有盲道、电子显示屏等设施,提高站台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
4. 车站设施和功能绵竹东站拥有完善的车站设施和各项功能,以满足旅客和货物的需求。
4.1 候车室和售票厅候车室面积约为800平方米,设有座椅、电视屏幕、自助售票机等设施,方便旅客购票、候车。
售票厅面积约为200平方米,设置有人工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提供多种购票方式。
4.2 餐饮和商店站房内设置有餐厅和商店,为旅客提供各种饮品、食物和日常用品的购买。
4.3 办公区和服务设施站房二层为办公区,设有站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此外,在站房设置有洗手间、无障碍通道、自动扶梯等服务设施,方便旅客的使用。
4.4 货运区绵竹东站设置有货运区,为货物的装卸、转运提供便利条件。
货运区包括货运站台和货物仓库,配备起重设备和运输车辆,能够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安州区河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批复
正文:
----------------------------------------------------------------------------------------------------------------------------------------------------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安州区河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批复
绵府批复〔2022〕30号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你局《关于审批〈绵阳市安州区河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请示》(绵自然资规〔2022〕5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由四川省骏地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编制的《绵阳市安州区河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以下简称《规划》)。
二、本次规划修编范围东至绵宏路北段—安州大道和观斗山山麓,西至安昌河东岸,北至北环路,南至科创大道,规划总面积为542.78公顷。
三、片区规划定位为以山水生态为特色,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引领的科技城新区“宜居宜游”片区。
四、由你局负责,督促安州区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规划》实施的重点内容和建设时序。
五、由你局负责,督促安州区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组织实施,并做好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
六、该规划范围内的原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废止。
此复。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8日——结束——。
xxx市x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C区C-01-09地块调整说明xxx市xxx镇规划管理所xxx市城建规划设计院2007.4《xxx市x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06年12月开始正式实施。
原规划C-01-09地块性质商业金融地块(C2),为北岸片区袁屋围旧村改造的商业金融地块,根据xxx镇旧村改造压力和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本次规划将C-01-09地块的用地性质改为商住混合用地(R5)。
本次规划调整只涉及到C街区C-01-09 一个地块的调整.二、调整地块区位及范围本次规划调整地块位于xxx大道西侧的C街区C-01-09一个地块,调整范围约13139平方米。
本次规划调整主要把原规划C-01-09地块性质商业金融地块(C2)变为商住混合用地(R5).由此带来地块相关技术指标的调整。
四、规划调整前后对比本次规划调整涉及用地性质调整,调整前后用地控制指标对比如下:地块编码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m 2) 容积率 建筑密度(%) 限高 (m) 绿地率(%) 建筑面积(m 2)居住人口(人) 原规划 C-01-9C2商业金融用地13139 3.5 45 90 20 45986 —— 调整规划R5 商住混合用地131393.5409025459861030由此可见,调整后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发生了变化,其他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建筑密度由45%变为40%,绿地率由20%变为25%。
规划调整前后方案对比五、规划调整影响分析根据前述分析,本次规划C-01-09地块用地性质的调整,带来地块相关技术指标的调整,主要是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发生了变更,总居住人口增加了1030人;按照《xxx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需增加2班小学,2班幼儿园,1班初中和1班高中,在编制《xxx 镇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教育设施配套规划中小学与幼儿园的学位和用地指标略有盈余(详见《xxx 镇教育设施规划汇总表》), 其中北岸片区技术标准要求幼儿园最低用地标准126班,片区规划130班,幼儿园用地3.3公顷,有4个班学位余量,幼儿园配套可以满足本地块教育设施增量的需求;北岸片区技术标准要求小学最低用地标准12.8公顷,片区规划小学用原方案调整后方案地13.3公顷,实际小学有0.5公顷用地的余量,相当于5个班,可以满足本地块教育设施增量的需求;中学可在育英中学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