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制动技术共3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37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1. 引言1.1 概述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运输主要的高速列车之一,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
在动车组的运行中,制动系统被视为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能够确保列车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停车,保障乘客和列车的安全。
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是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核心,通过控制技术实现列车的快速减速和平稳停车。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我们将进行制动系统的整体概述,包括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原理,包括利用信号传输、执行机构和控制器实现制动操作的过程。
然后,我们将分析制动系统控制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系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评估。
我们将讨论技术改进的方向,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控制技术水平。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背景CRH380B型动车组作为中国高铁列车的重要一员,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和运输量的增加,CRH380B型动车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动车组运行速度快、列车重量大、运行环境复杂,使得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何实现列车快速平稳地制动、如何保证列车在不同运行环境下的制动效果均衡等,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铁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对其研究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意义CRH380B型动车组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的重要载体,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摘要: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伴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升级创新,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也实现了蓬勃的发展,并成功跻身于世界前列。
想要实现高速动车的安全运行,制动环节是核心,本文将从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发展规律出发,分析研究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并对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发展作出展望,以期推动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前言在轨道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轨道交通运载工具的要求日益提高,因而对制动系统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革提高。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最早的制动系统,这种制动以人力为根本,而伴随着我国250公里时速以及350 公里时速的完成,微机控制制动系统魅力得以彰显,更加舒适环保、安全可靠的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得以应用。
而未来,整个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必然会朝向更加精准、智能的方向迈进。
一、制动系统发展规律高速动车制动系统由装在车身的供风系统和自动制动阀、分装的制动机和基础制动装置以及贯通全车的刹车管组成,其中的供风系统主要是压缩机、干燥器、总风管以及风缸等成分;基础制动装置则由增压汽缸以及油压盘式制动装置组成。
制动力的源动力发展至今由最初的人力转变为大气压力,再到如今的压缩空气,实现了最大制动力以及制动性能的提高。
不过当前因高速动车组的速度等级不同,各种高速动车型所需要采用的制动系统技术也是有所差异和不同的,例如CRH1动车组的制动系统由电气再生制动以及传统的直通式电控制动进行复合而成,而CRH3 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以再生制动优先,采用的是电气指令微机控制的空电复合制动系统。
尽管各个动车组制动系统在结构、特点以及功能上有所差异,但其核心技术主题原理是基本相同的。
当前,动车组的制度以电制动为优先,空气制动是后补力量。
我国的高速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已经完成了传输制动指令的电气化的转变,随着制动指令传递方式实现了电信号的升级,不但提升了速度,也提高了高速动车组的制动性能以及舒适安全性能,这也标志着列车制动信号智能化的开启。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高速列车之一,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是其运行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文将对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进行浅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这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一、制动系统概述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包括气制动系统、电制动系统和再生制动系统。
气制动系统主要包括空气制动和风压释放系统,用于列车的常规制动。
电制动系统通过调整牵引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列车的制动。
再生制动系统则是通过将列车运行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制动,既减轻了制动系统的负担,又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二、制动系统控制技术1. 制动力分配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制动力分配技术,能够根据列车的加载情况和运行速度自动调整制动力的分配,保证列车在不同情况下的制动性能始终稳定。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在高速运行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提高了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还配备了先进的监控技术,能够对列车的制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制动系统的异常情况,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
监控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的制动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制动系统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三、总结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先进应用,使得列车的制动操作更加精准、安全和稳定,为列车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制动力分配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监控技术和参数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的制动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工况,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和先进,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4章动车组的制动装置与安全制动装置是列车运行的安全保障体系之一,是机车车辆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高速动车组速度的提高,对制动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动车组的运行速度受其制动能力的限制,因此,高速动车组必须装备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制动系统,为列车正常运行提供调速和停车制动的手段,并在意外故障或其它必要情况下具有尽可能短的制动距离。
此外,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对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制动时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性能和组成与普通旅客列车完全不同,它是一个能提供强大制动力并能更好利用粘着的复合制动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主要由电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滑装置、制动控制系统等组成,制动时采用电空制动联合作用的方式,且以电制动为主。
4.2 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方式有多种分类标准,下面主要介绍如下两种:(一)按制动力的操纵控制方式,动车组所采用的制动方式可分为空气制动、电空制动和电制动三类。
(l)空气制动空气制动又分为直通式空气制动和自动式空气制动两种。
直通式空气制动是较早出现的空气制动方式,由于它在列车发生分离事故时会彻底失制动能力且列车前后部制动和缓解发生的时间差大,会造成较强的纵向冲击,故列车的制动操纵后来就改用了自动式空气制动装置。
自动式空气制动机的特点与直通式恰好相反,当列车发生分离事故时,列车可自动产生制动作用;且制动和缓解一致性较好,大大缓解了纵向冲击。
在我国制造的时速200km/h的动车组中,只有CRH1和CRH5动车组将自动式空气制动作为备用的制动方式,所有车型正常情况下的空气制动都采用直通方式。
(2)电空制动电空制动就是电控空气制动的简称,它是在空气制动的基础上于每辆车加装电磁阀等电气控制部件而形成的。
特点是制动的操纵控制用电,制动作用的原动力还是压缩空气;当制动机的电控失灵时,仍可实行空气压强控制,临时变成空气制动机。
(3)电制动操纵控制和原动力都用电的制动方式称为电磁制动,简称电制动,如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
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概述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高速通车,无论是从控制系统或制动系统上都需要实现优化,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动车制动方式,以及制动系统的重要构成,针对当前国内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近年来在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国内高速动车组也实现快速发展,尤其在制动技术等方面能够吸取西方发达达国家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经验,实现自主创新研发,在技术上获得了长远发展。
当前国内动车实现了250公里速度级别以及350公里速度级别甚至更高速度级别的自动系统应用,能够为国内高速通车主提供安全可靠的自动系统。
1 制动方式制动技术是动车组运行中的关键技术,根据制动方式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粘着制动和非粘着制动。
粘着制动是借助轮轨摩擦作用,能够使动车组形成制动力,如果由牵引电机形成电制动和通过制动缸形成空气制动。
非粘者制动是借助外力使其产生制动力,最终达到停车的效果,比如磁轨制动,风阻制动以及涡流制动等。
粘着制动是当前国内高速列车制动重要来源,而非粘着制动大多是一种辅助制动。
在处于高速条件下能够为动车运行提供制动力。
针对当前高速动车组常使用的是粘着制动,因此本研究主要进行相关制动技术的分析,严格制动是由两部分构成,包括空气制动和电制动系统,动车制动常采用复合制动。
在列车制动过程中首先采用电制动,如果在该制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借助空气制动进行辅助,进而能够降低制动装置中对于部分零部件的磨损程度。
2 电制动系统首先为再生制动。
在牵引工况下,动车主会受到电工接受接触网的作用,并且使牵引变流器发生逆变,将电力供给电动机,当列车需要制动时,该电动机会受到牵引交流器的控制,切断电源,并为发电机所使用。
在列车需要制动过程中会由牵引电动机改为三相交流电,之后由牵引电流器转为单相交流电。
最后由主变压器进行升压后反馈给接触网,此时会将动车动能变为电能。
其次,是电阻制动。
制动电阻设置在动车组的主回路中,当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再生电能不能及时反馈给电网时,可由牵引电机和制动电阻共同组成制动回路,然后牵引电机发出的电能经由制动电阻将其变为热能被充分消散。
动车组制动技术综述列车制动的一般概念是指对行进中的列车施行减速或使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
制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还在于它是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决定因素。
列车速度越高,对制动的要求也就越高。
因而,动车组的制动技术成为其高速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动车组制动方式分类1.按动能消耗方式分:(1)摩擦制动: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等;(2)动力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轨道涡流制动、旋转涡流制动等。
2.按制动形成方式分:(1)粘着制动: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旋转涡流制动等;(2)非粘着制动:磁轨制动、轨道涡流制动等;3.按动力的操作控制方式分:空气制动、电空制动、电磁制动。
二、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1.制动能力的要求制动能力表现为停车制动时对制动距离的控制。
在同样的制动装置、操纵方式和线路条件下,其制动距离基本上与列车制动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所以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必须相应地改进其制动装置和制动控制方式才能满足缩短制动距离的要求。
通过国外主要国家高速列车制动能力比较得知:国外300km/h高速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均在3000~4000m之间。
根据制动粘着利用和热负荷等理论计算的结果,我国动车组在初速300km/h条件下的复合紧急制动距离可保证在3700m以内。
2.舒适性的要求从列车动力学的观点出发,旅客的乘坐舒适性包括横向、垂向和纵向三方面的指标,高速动车组纵向运动的特点除起动加速度较快以外,主要是制动作用的时间和减速度远大于普通旅客列车,因此必需有相应措施来控制旅客纵向舒适性的指标,包括对制动平均减速度、最大减速度和纵向冲动的要求,均应高于普通旅客列车。
为满足纵向舒适性的高要求,动车组制动系统必须采用下述关键技术:(1)采用微机控制的电气指令制动系统以实现制动过程的优化控制,并在提高平均减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减速度的变化率;(2)对复合制动的模式进行合理设计,使不同型式的制动力达到较佳的组合作用;(3)减少同编组列车中不同车辆制动力的差别,以缓和车辆之间的纵向动力作用;(4)采用摩擦性能良好的盘型制动装置和强有力的动力制动装置,以提供足够的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