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 格式:docx
- 大小:28.06 KB
- 文档页数:13
【导语】孩⼦们都喜欢种⼦,每天孩⼦们吃⽔果都会遇到种⼦,这个资源易得,种⼦的外形变化多⽽且有趣味,种⼦与植物密切相关,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幼⼉园⼤班科学《神奇的种⼦》教案篇⼀ 【活动⽬标】 1、培养幼⼉提出问题并且⾃⼰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
2、培养幼⼉对种⼦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3、让幼⼉了解各类蔬菜和⽔果及名称。
4、引导幼⼉观察、发现各类蔬菜和⽔果的种⼦,同时了解种⼦的形状、颜⾊、⼤⼩。
5、学习⽤语⾔、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6、激发幼⼉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类⽔果、蔬菜若⼲ 2、盘⼦若⼲ 3、油菜、芹菜、⽩菜、萝⼘、⾲菜、⾹菜、葱等蔬菜的种⼦ 【活动过程】 (⼀)激发幼⼉的学习兴趣 ⿎励幼⼉把⾃⼰带来的蔬菜和⽔果的名称相互介绍⼀下,让幼⼉了解各类蔬菜和⽔果及名称。
(⼆)引导幼⼉将蔬菜、⽔果分类 引导幼⼉按照⾖类、⽠果类、青菜类等进⾏分类。
(三)提出问题,幼⼉分组进⾏找种⼦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你要给什么蔬菜或⽔果找种⼦?它有没有种⼦?种⼦在哪⾥?找到的种⼦是什么颜⾊、形状,⼤⼩如何? 找种⼦的过程中,提醒幼⼉辣椒、葱⽐较辣,注意别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眼睛。
同时提醒幼⼉把找到的种⼦分别装到盘⼦⾥。
(四)各组⼀起讨论找种⼦的情况及结果 1、有的蔬菜有种⼦,如:茭⽠、南⽠、西红柿、茄⼦、黄⽠、辣椒、豌⾖、菜⾖、扁⾖等。
2、有的蔬菜没有种⼦,如:油菜、芹菜、⽩菜、萝⼘、⾲菜、⾹菜、葱等。
3、西⽠、⾹蕉、葡萄、苹果、梨、橘⼦、枣、⼭楂、⽯榴、柿⼦等⽔果都有种⼦。
4、种⼦的颜⾊:有⽩⾊的、红⾊的、⿊⾊的、紫⾊的、黄⾊的,还有带复⾊斑纹的。
5、种⼦的形状:豌⾖的种⼦是圆球形的;菜⾖的种⼦是肾形的;⽽扁⾖的种⼦却像被脚踩扁了似的;西红柿辣椒的种⼦⼀粒粒的⼩、圆⽽且特别多;茄⼦、⾹蕉的种⼦⿊⼜⼩不容易发现;茭⽠、南⽠的种⼦与西⽠种⼦相似,但颜⾊不⼀样;苹果、梨的种⼦⾮常相似等。
幼儿园大班有关种子的科学教案3篇第一篇:种子的成长奇迹引言:在幼儿园大班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特别是种子的成长奇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和实践,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主体:1. 种子的重要性和功能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媒介,它们承载着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和遗传信息。
通过丰富的视觉教具,引导孩子们了解种子的结构和不同种类的种子。
2. 种子的萌发实验分发给每个孩子一颗黄瓜种子,并鼓励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和触感。
之后,将种子放入湿润的棉花或土壤中,观察并记录变化,同时让孩子们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种子需要水和阳光才能生长?”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索。
3. 创意种子的播种方法鼓励孩子们在幼儿园内的合适区域进行小型种植实践。
提供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花草、蔬菜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种子,并与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种植。
通过实践,孩子们不仅了解种子的种植过程,还能培养耐心和责任感。
结论:通过种子的探索和实践,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种科学教案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还培养了观察和实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从小种子到大树的生命之旅引言: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植物的生物特点和生长过程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探索种子和植物的生命之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探索欲望。
主体:1. 种子的壮丽变身通过图文资料和视频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和了解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从土壤吸收水分开始,孩子们可以看到种子中的营养逐渐发挥作用,滋养幼小的幼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植物。
2. 探索种子的营养鼓励孩子们围绕种子的营养成分展开探索活动。
通过自主制作实验,例如将种子置于不同条件下发芽,孩子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营养对于种子生长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体会到种子的营养需求和变化规律。
幼儿园科学活动《种子》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兴趣•知识讲解:种子的结构与功能•实践操作:种植与观察记录•拓展活动:了解植物生长条件•总结回顾与延伸思考01课程介绍与目标Part活动名称及背景活动名称《种子》背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种子在这个季节里开始发芽生长。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可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结构、生长条件及生长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探索欲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教具各类种子(如黄豆、绿豆、花生等)、放大镜、培养皿、土壤、喷壶等。
多媒体资源种子生长过程的动画或视频、相关图片等。
02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兴趣Part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外观特征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如黄豆、绿豆、花生等。
引导幼儿描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外观特征。
鼓励幼儿用手触摸种子,感受其表面质感。
STEP 01STEP 02STEP 03让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种子经验鼓励幼儿描述这些种子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分享,让幼儿了解到种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请幼儿分享自己曾经见过或接触过的种子。
向幼儿提出问题: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问题提出,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03知识讲解:种子的结构与功能Part介绍种子的基本结构保护种子内部结构,防止水分和养分流失。
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
未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未来发育成植物的根。
种皮胚乳或子叶胚芽胚根讲解各部分功能及作用种皮主要起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环境对种子内部结构的破坏,同时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流失。
胚根含有根原基,是植物未来发育成根的原始体。
胚乳或子叶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养分。
胚芽含有叶原基和芽原基,是植物未来发育成茎和叶的原始体。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里的种子一、教学目标:2.引导幼儿观察并探究种子的发芽过程;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4.培养幼儿对植物的保护意识;5.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种子(例如黄豆、花生、玉米等);2.盆子或土豆袋;3.水壶或水杯;4.手套、园艺剪、铲子;5.彩色纸、剪刀、胶水;6.PPT或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2.观察种子(15分钟)大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种子,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大小、颜色和质地,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上。
随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种子发芽(10分钟)教师利用PPT或图片展示种子的发芽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向幼儿讲解种子向阳性的特点。
4.种子发芽实验(20分钟)每个小组将种子放置在盆子或土豆袋中,并适当浇水。
教师解释浇水频率和适宜温度的重要性。
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上。
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5.种子成长地图(3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他们观察到的种子,并绘制种子成长地图,包括种子发芽后的植株形态、根系、叶子等。
然后,幼儿用彩色纸剪出形状各异的叶子、花朵和果实,粘贴在地图上。
鼓励幼儿通过绘图的方式,展示他们对种子成长过程的理解。
6.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并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鼓励幼儿互相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加深对种子发芽过程的理解。
最后,鼓励幼儿讲述一句自己的体会。
四、教学延伸:1.展示生长的植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学校里的花坛或树林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了解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自主观察:鼓励幼儿在家中或外出时,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收集各种植物种子,然后与同伴分享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中。
3.种子的利用:引导幼儿思考种子的利用价值,如何利用种子进行食物生产、植物种植等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3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1科学活动:种子变变变生成背景:在生活区里放着石磨和石臼,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些古老的工具,磨豆浆是孩子喜欢的,因为老师事先把豆子浸软了,但是当我提供了干、硬的豆子时,孩子们发现的现象是不一样的,这里隐藏着一些科学现象,于是,我和孩子一起进行了科学探究。
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比较,找出最合适的使用工具,增强探索意识。
2、能根据操作结果进行记录,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对操作活动感兴趣,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1、干、湿黄豆、稻谷若干(幼儿参与浸泡)。
2、石臼、石磨和擀面棒若干。
全自动豆浆机一台。
3、记录表《“种子的变化”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一)比较干、湿种子的不同。
引导幼儿看看、摸摸,讲述干湿种子的不同,为什么?(二)第一次操作:使用工具后观察种子变化。
1、分别介绍石臼、石磨和擀面棒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幼儿操作,并观察种子会发生什么变化?3、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发现:你使用了什么工具?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浸泡过的种子容易碎,所以磨豆浆一定要浸泡,而为稻谷蜕皮应该把稻谷晒干。
实录:孩子们对这些古老但实用的生活工具显得非常感兴趣,因为生活中幼儿接触得不多,新鲜感非常强,第一次操作让孩子熟悉了这些工具,为下面的科学探究作好了铺垫。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兔妈妈打电话来说,秋天到了,他们收获了许多黄豆和稻谷,它想请他们的朋友到它家喝豆浆和尝到白白的大米饭,但不知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才能做到,请小朋友来帮助它。
2、幼儿猜测:你觉得兔妈妈使用什么工具最合适,才能吃到香香的豆浆?3、幼儿操作:(1)讲解记录要求。
(2)幼儿操作并记录。
实录:第二次操作让幼儿带着科学的问题去实验,通过记录把结果记录下来,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记忆,因为本次操作非常多样,共有12种,因此记录表在这里非常必要,而不是摆形式。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尝试不同方法保存种子尝试不同方法保存种子种子是生命的起源。
保护好种子,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
那么,如何保存种子呢?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来保存种子,以确保它们的生命力。
一、室内阴凉处保存这是最常见的保存种子的方法。
将种子收集起来,放在纸袋中,并放在室内阴凉处,避免直射阳光和潮湿。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种子,但对易变质的种子则不适用。
二、低温冷藏低温冷藏是一种更为专业的保存种子的方法。
适合保存易变质的种子和特殊草本植物的种子。
将种子包装好后,放在属于-18℃以下的冰箱中。
定期检查种子的保质期,以确保其长时间保存。
此种方法保存种子的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的存储。
三、种子冷冻这是一种高效保存种子的方法。
在特殊的低温环境下,将种子保存在冷冻库中。
冷冻使种子中的活性分子减缓,并阻止了细胞结构在温度范围内动态变化而失去生命力。
当我们需要用时,只需将种子从储藏库中取出。
这种方法可以使种子保存10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但操作难度较大,成本也比较高。
四、使用保护材料使用保护材料来保存种子可减少种子受熔融或氧化的风险。
可将种子包装在特殊的材料中,以保护其避免氧化。
材料可以是各种化学物质、金属或塑料等。
储存在这些特殊的材料中,种子可以长期保存下来。
五、开花表现通过开花表现,我们可以知道种子在何时应该收获和保存。
收获时,它必须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采摘,并尽可能快地将其保存起来。
如果种子收获得太晚,种子颗粒可能会原位破裂,并由于未能完全成熟而导致种子损失乃至质量下降。
六、自然储存有些种子在野外自然状态下可以完成持久储存,因此,-些野生成熟的种子可以直接保存在环境中。
以上是一些我们平常可以尝试的种子保存方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种子生命力也至关重要。
无论您使用哪种方法来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它们的质量和保质期。
保存好种子,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健康!。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通过游戏学习种子知识通过游戏学习种子知识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种子的定义及其形态;2)了解种子的种类和特点;3)学习种子的传播过程;4)参与游戏活动,加深对种子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2.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种子资料图片、播种示范用具、游戏背景介绍。
2)学生准备:携带小袋子,准备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
3.教学过程3.1.导入环节一. 通过展示图片和让学感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种子知识。
你们看看这些图片,看看我们平时所熟悉的蔬菜、水果、花草等植物,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没错,都是来自种子。
那种子是什么呢?看看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了解吗?二. 通过游戏环节引入我们通过一个游戏来加深对种子的理解和认识。
现在我们将分为若干组,每组都要找到不同种类的种子。
让我们来组成队伍。
3.2.游戏环节游戏将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15分钟。
3.2.1.游戏阶段一游戏背景介绍:我们将来到一片充满了各种植物的森林,我们需要收集各种不同种子,比如菜籽、红枣、花生等等,还有一些神奇的植物种子,能够让你体验到别样的奇妙体验。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规则介绍:每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集不少于三种不同的植物种子,并根据收集到的不同种类进行标记(编号)。
时间限制:15分钟。
游戏开始:教师划分好分组,引导同学们来到游戏区域,开始收集种子。
学生根据教师指示来到收集区域,透过手中的袋子,持续寻找、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
游戏结束:倒计时结束后,学生在现场进行分类,教师进行检查核实。
检查合格后,通过队伍编号记录分数,并进行互动分享。
3.2.2.游戏阶段二游戏背景介绍:现在我们回到了家里,让我们来将种子进行播种吧!规则介绍:教师发放小床、土壤、播种器、水壶等工具,并引导学生使用。
每组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植物种子,将它们种在土壤里,并进行标注。
记得适当浇水、晒太阳哦。
时间限制:15分钟。
游戏开始:教师分配工具,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种子,将其在土壤内种植、标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二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贴画》含反思二
- 1 -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一
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对植物的兴趣,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种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2、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3、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性。
重点难点
认识黄豆、绿豆和玉米种子。
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和家长把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绿豆、黑豆、玉米等种子带到班里。
2、课前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种子展览会。
在各种种子旁都有介绍种子的标签。
活动过程
1、进入课题:
师:今天吴老师和小朋友到种子展览馆去参观各种各样的种子。
我们出发吧!
2、介绍黄豆(黑豆)
外形是圆形颜色黄色(黑色)的。
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炖着吃,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腐竹、豆腐乳、豆腐果、干豆腐等。
3、介绍绿豆
2 / 2。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种子的形态和功能。
2.能够通过育苗体验,初步认得植物的生长过程。
3.培育同学对植物的喜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种子、土壤、水杯、水、盆、浇灌器等育苗工具。
2.图片、PPT等辅佑襄助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呈现各种形态的种子,引导孩子们讨论察看它们的异同点。
2.通过情境故事,引出孩子们关于种子的问题,如:“种子是什么?”“种子有哪些作用?”“怎样才能让种子发芽?”等。
二、发觉(10分钟)1.老师引导孩子们察看和比较不同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引导孩子们由表及里,了解种子的构成部分,如种皮、种谷、胚芽等。
2.老师带领孩子们实地采集各种种子,让孩子们察看种子的质地、大小、形态等特征,并引导孩子们讨论每种种子的用途和生长环境。
三、探究(15分钟)1.老师呈现育苗过程的图片或PPT,带领孩子们探究种子的发芽过程。
2.老师将种子和土壤等育苗材料供应应孩子们,引导孩子们通过实际莳植活动,感受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成长的过程。
四、总结(10分钟)1.让孩子们共享本身莳植的心得和体会,并呈现本身莳植的植物。
2.让孩子们从本身莳植的体验中,总结种子的作用和发芽成长的要素。
五、延长(10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孩子们探究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
2.让孩子们制作植物标本或植物盆栽,加深对植物自然生长的认得。
六、反思(5分钟)1.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这节课的活动内容,让他们通过互动讨论或表述心得的形式,对育苗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
2.老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低效的地方改正,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得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基本构成,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喜好和保护植被的自然环境的意识。
通过反思发觉,孩子们在察看和探究方面的本领渐渐提升,也能够本身思考和提出问题。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及育苗过程需要耐性,有一些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不耐烦的情况,需要连续改进教学方式,激励孩子们保持耐性和喜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1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
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师总结结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2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
2.请幼儿带各种种子食品
活动过程
1.交流谈话,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1)小朋友知道什么是种子吗?
(2)你知道哪些种子?
(3)种子主要有什么用?
幼儿讨论
告诉幼儿种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种子巡回生长的过程,种子可以食用。
(4)你知道哪些种子可以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