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组织行为学课件 2
- 格式:ppt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节知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为了对他们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这种反应是个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对环境事物作出的主观解释。
知觉在影响组织中的个体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
假如我们所期待的知觉与组织的实际期望是一致的,那么可能产生有效的绩效。
反之,我们的知觉是对现实的歪曲或不准确的描述,那么结果将是不适当的行为和无效的绩效。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知觉者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与他们经验、经历和知识有关,也用他们的性格、性别、情感、好恶有关。
2.知觉对象对象的背景、声音、外型、大小、运动、新奇等等都会影响人的知觉判断一个实体越实在,人的知觉受物质实体的影响就越大,就越接近实际,个体知觉的差异就越小。
一个实体越抽象,或了解越不充分,人的知觉受实体的影响就越小,而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就越大。
对那些外观比较相似,或在时间、空间上比较接近的知觉对象,人们常常会将他们归为同一类,而它们可能毫无相关或仅仅在于外表比较相似。
3.情景在不同的情景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知觉感受也不一样。
当一个人在高压之下,如时间压力、环境条件限制下,他的知觉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将会减弱,知觉判断就容易发生偏差。
对比也是影响人的知觉差异的原因之一。
作为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员工是根据知觉而不是客观现实作出反映的。
当知觉歪曲或不准确时,人们会作出以组织的观点来看不适当的或不受欢迎的行为。
管理者要想使下属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必须保证下属正确得感知信息;为了使组织成员更有效地工作,必须确保其成员准确的理解组织对他们的期望。
三、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行为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
人们总是试图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做出解释,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或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