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消防员理论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08.47 KB
- 文档页数:52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一、判断题1、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得类型与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 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得类别.(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与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 )3、A类火灾就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得火灾。
(×)4、B类火灾就是指液体或可熔化得固体物质火灾。
(√)5、乙烷引起得火灾属于B类火灾。
( ×)6、煤油引起得火灾属于C类火灾。
(×)7、消防安全就是公共安全得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就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得重要内容。
(√)8、单位得主要负责人就是本单位得消防安全责任人。
( √)9、“防消结合",就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得两个基本手段-—防火与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0、消防工作得原则就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 √ )二、选择题(四选一)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得火灾属于(A)特别重大火灾。
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得火灾属于(B)重大火灾.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得火灾属于(C)较大火灾。
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得火灾属于(D)一般火灾。
5、按可燃物得类型与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得就是(B)乙炔6、按可燃物得类型与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得就是(A)木材7、按可燃物得类型与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得就是(C)赛璐珞片8、按可燃物得类型与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得就是(A)甲醇.9、按可燃物得类型与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得就是(D)金属锂。
消防中级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消防工作的原则是()。
A.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 综合治理,群防群治C.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 防消结合,综合治理答案:A2. 根据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以下哪项不是燃烧的必要条件?()A. 可燃物B. 氧化剂C. 点火源D. 燃烧产物答案:D3. 在火灾发生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 立即报警B. 使用灭火器或消防设施进行灭火C. 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组织人员疏散答案:C4. 干粉灭火器不适用于以下哪种火灾?()A. 固体物质火灾B. 液体火灾C. 气体火灾D. 电气火灾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是灭火剂?()A. 汽油B. 酒精C. 干粉D. 木材答案:C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属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A.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B. 组织防火检查C. 消除火灾隐患D. 组织消防培训答案:A, B, C, D7. 火灾报警后,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B. 立即使用最近的灭火器或消防设施进行灭火C. 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D. 等待消防队到来答案:A, B, C8.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A. 电气线路老化B. 随意堆放易燃物品C. 消防设施维护不当D. 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答案:A, B, C, D9. 以下哪些行为是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A. 在禁烟区吸烟B. 擅自拆除消防设施C. 遮挡消防器材D. 未经许可使用明火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些是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 沿疏散指示标志逃生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尽量保持低姿态,避免吸入有毒烟雾答案:A, B, D三、判断题11.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答案:正确12. 火灾发生时,应尽快打开所有门窗,以利于烟雾散去。
()答案:错误13. 使用灭火器时,应站在火源的下风向。
中级理论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1、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一是冷却灭火法;二是隔离灭火法;三是窒息灭火法;四是(D)灭火法。
(A)分离(B)关阀断料(C)开阀导流(D)抑制2、在火场上用“1301”灭火属于(C)灭火法。
(A)冷却(B)隔离(C)抑制(D)窒息3、低温状态下具有较好冷却灭火效果的是(B)。
(A)—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氢气(D)氧气4、气体的燃烧有两种形式:一是扩散燃烧;—是(A)燃烧。
(A)动力(B)稳定(C)蒸发(D)混合5、液体物质的燃烧速度取决于液体的(C)速度。
(A)分解(B)氧化(C)蒸发(D)汽化6原有在燃烧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A)会逐渐向液体深层延伸。
(A)加热层(B)分离层(C)液化层(D)隔离层7、在火场上,燃烧产物大部分以(A)状态出现。
(A)气体(B)液体(C)固体(D)蒸气8在火场上,可以根据烟雾的流动方向、温度和(C)来寻找火源。
(A)风向(B)风力(C)浓度(D)湿度9、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物质,这种燃烧称为(B)。
(A)完全燃烧(B)不完全燃烧(C)完全燃烧产物(D)不完全燃烧产物10、燃烧过程有两种形式:一是无火焰型燃烧;二是(A)。
(A)火焰型燃烧(B)动力燃烧(C)表面燃烧(D)扩散燃烧11、可燃气体和液体只发生(C)型燃烧。
(A)炽热(B)无火焰(C)火焰(D)表面燃烧12、硫黄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A)色。
(A)蓝(B)黄(C)红(D)橙红13、石油的燃烧温度为(A)(A)1100°C(B)1200°C(C)700°C (D)900°C14、可燃物质的(C)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温度。
(A)密度(B)比热(C)发热量(D)颜色15、物质的燃烧温度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和发生燃烧的条件,主要是(A)的供应强度。
(A)氧化剂(B)化学组成(C)温度(D)湿度16、衡量可燃烧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C)。
消防员考试:中级消防员理论知识测试题(强化练习)1、单选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5~82%,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氨的爆炸极限为15~27%,其火灾危险性比较正确的为()。
A、乙炔>氢气>氨B、乙炔<氢气<氨C(江南博哥)、氢气>氨>乙炔D、氨>乙炔>氢气正确答案:A2、单选下列不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A、磷化氢B、硫化氢C、甲烷D、氨气正确答案:C3、单选一级自燃物品是指自燃点在()℃以下的物质。
A、100B、150C、200D、250正确答案:C4、单选lel%的含义是()A、爆炸下限B、爆炸上限C、爆炸下限百分比D、爆炸上限百分比正确答案:C5、单选现场侦察是准确迅速,果断灵活地运用灭火战术原则,实现尽快扑灭火灾,减少损失的必要()。
A、目的B、手段C、内容D、意义正确答案:B6、单选公安消防部队必须昼夜执勤,接到报警或者命令迅速出动,坚持救人第一和积极保护财产的原则,控制和消除险情,减少灾害损失,是灭火和抢险救援的()。
A、原则B、指导思想C、战术原则D、战术方法正确答案:B7、单选扑救困难是指汽车发生火灾的地点不确定,极易出现()等不利因素。
A、报警晚B、水源缺乏C、报警晚、水源缺乏D、道路不熟正确答案:C8、单选()不是轻便泵浦消防车的结构组件。
A、底盘B、水路系统C、车厢D、器材箱正确答案:D9、单选闪点越低的可燃液体,其燃烧速度()。
A、越慢B、越快C、与闪点无关D、不确定正确答案:B10、单选有毒区域火灾易于扩大,扑救困难,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有毒物质,都具有爆炸性B、有些有毒物质,不能用水来扑救C、着火初起阶段,不易被人发现D、火场烟雾大,能见度低正确答案:B11、单选压缩空气泡沫产生系统与普通泡沫相比有下列优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AFS技术的泡沫产生流程B、机理不同C、产生泡沫原理一样D、泡沫的结构不同正确答案:C12、单选影剧院火灾具有()、房屋易倒塌、人员伤亡多、扑救困难等特点。
中级消防员理论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消防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应如何行驶?A. 随意超车B. 逆向行驶C. 按照交通规则行驶D. 以最快速度行驶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易燃物质?A. 汽油B. 酒精C. 面粉粉尘D. 石头3. 灭火的基本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窒息B. 冷却C. 隔离D. 增强4. 消防泵的最大扬程主要取决于哪个部件?A. 泵体B. 叶轮C. 泵轴D. 电机5. 以下哪种火灾不适合使用水进行扑救?A. 木材火灾B. 纺织品火灾C. 电气火灾D. 纸张火灾6. 消防电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快速运送消防队员B. 运送消防设备C. 疏散被困人员D. 作为消防水源供应7. 消防水源的分类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市政给水B. 消防水池C. 天然水源D. 雨水收集系统8. 以下哪种类型的灭火器不适于扑救液体火灾?A. 干粉灭火器B. 泡沫灭火器C. 二氧化碳灭火器D. 湿化剂灭火器9. 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应由哪个部门负责?A. 物业管理部门B. 消防部门C. 建筑施工单位D. 消防设施安装单位10. 消防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多少米?A. 2米B. 3米C. 4米D. 5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A. 定期检查电线电缆B. 随意丢弃烟蒂C. 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于安全区域D.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2. 消防队员在进行灭火救援时,应考虑哪些因素?A. 火势大小B. 建筑物结构C. 现场风向D. 观众情绪3. 以下哪些属于建筑物消防安全设施?A. 消防电梯B. 疏散指示标志C. 消防栓D. 停车场4. 灭火剂的选择应根据哪些条件来确定?A. 火灾类型B. 灭火剂的价格C. 灭火剂的环保性D. 现场水源情况5. 以下哪些是消防队员的基本职责?A. 扑救火灾B.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C. 参与火灾事故调查D. 维护消防设施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将自身安全放在首位。
中级灭火员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3题,每题1分,共43分)1.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 )命令。
(易)A、避险B、掩护C、停止进攻D、撤离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穿着要求,错误的是( )。
A、穿着前,应检查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接缝部位是否有脱线、开缝等破损,衣扣、背带是否牢固齐全。
如有破损,应停止使用。
B、穿着时,首先应佩戴好防护头盔、防护手套、防护靴和空气呼吸器。
然后穿着消防员隔热防护服,并将隔热头罩、隔热手套、隔热脚盖分别穿戴在防护头盔、防护手套和防护靴的外部,将空气呼吸器储气瓶放在背囊中。
C、穿着前,应检查消防员隔热防护服表面和面罩是否有裂痕、炭化等损伤。
D、在灭火战斗中,穿着消防员隔热防护服可以进入火焰区或与火焰直接接触。
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空气呼吸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关闭空气呼吸器瓶阀时,不要猛力旋转手轮,否则可能导致瓶阀阀垫的损坏,影响瓶阀的密封性能。
B、清洗、消毒面罩时,在温水(最高温度43℃)加入中性肥皂液或清洁剂(如:餐具用洗洁剂)进行洗涤,然后用净水彻底冲洗干净。
C、备用的空气呼吸器必须每月进行检查,或按能确保呼吸器在需要使用时能正常工作的频率检查。
D、空气呼吸器应放入器材箱或存放于专用储存室,室温0℃~30℃,相对湿度40%~80%,并远离腐蚀性气体。
正确答案:C4.当消防主泵未动作时,采用水泵接合器供水,每启动一个水泵接合器一般可以同时启用几个室内消火栓。
( )( 中 )A、两个B、三个C、一个D、四个正确答案:A5.( )缓降器不能往返使用,其绳索固定,速度控制器随使用人从上而下,下降速度由人控制。
A、摩擦式B、制动式C、自救式D、往返式正确答案:C6.消防员避火防护服被使用后,表面烟垢、熏迹可用( )擦净。
A、干棉纱B、毛巾C、纸巾D、清水正确答案:A7.一般火场设置警戒区,其警戒工作主要由( )负责,如果需要占用街道,对车辆及行人实施交通管制时,可由公安交巡警协助完成。
中级灭火员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3题,每题1分,共43分)1.下列关于火场警戒实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通常在事故现场的上风方向停放警戒车,警戒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后,按确定好的警戒范围实施警戒,在警戒区上风方向的适当位置建立各相关工作区域,B、消防力量到场后,必须尽快控制火场秩序。
C、消防队到场后,由火场指挥员确定是否需要实施火场警戒。
D、进行外围疏导控制主要依靠消防部门来实施。
正确答案:D2.抢险救援头盔的设计,主要考虑了防止坠落物的( )穿透、防电击、防侧向挤压等性能要求。
(易)A、掉下B、冲击C、掉落D、撞击正确答案:B3.一般火场设置警戒区,其警戒工作主要由( )负责,如果需要占用街道,对车辆及行人实施交通管制时,可由公安交巡警协助完成。
A、武警B、消防人员C、属地民警D、交巡警正确答案:B4.容积为6升,最高工作压力为30MPa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理论上最大使用时间是( )分钟。
(中)A、30B、60C、50D、40正确答案:B5.特级化学防护服在使用中说法错误的是:( )(易)A、一旦本服装在染有军用生化毒剂的事故现场使用后,可以保留再次使用B、避免在太阳下曝晒,严禁裸露贮存,应室内存放。
C、避免与油、酸、碱等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学品混装。
D、穿着本服装退出事故现场,需脱下本服装前,必须经过严格冲洗洗消正确答案:A6.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
每根水带的长度不应超过( )m。
(易)A、25B、15C、10D、20正确答案:A7.防化手套适用于消防员在处置( )事故现场作业时的手部和腕部防护。
(易)A、火场灾害B、有毒灾害第二篇应急救援一、单项选择题C、化学灾害D、辐射灾害正确答案:C8.施救5楼被困人员,不宜使用的装备器材是( )。
(易)A、举高消防车B、救生气垫C、15米金属拉梯与挂钩梯联用D、救生绳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电动消防排烟机使用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一、判断题1、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 √)3、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 ×)4、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 √)5、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 ×)6、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
( ×)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 √)8、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9、“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1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 √)二、选择题(四选一)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特别重大火灾。
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B)重大火灾。
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C)较大火灾。
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D)一般火灾。
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B)乙炔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A)木材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C)赛璐珞片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A)甲醇。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一、判断题1、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 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 √ )3、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 ×)4、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 √)5、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 ×)6、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
( ×)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 √ )8、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 )9、“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1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 √ )二、选择题(四选一)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特别重大火灾。
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B)重大火灾。
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C)较大火灾。
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D)一般火灾。
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B)乙炔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A)木材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C)赛璐珞片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A)甲醇。
消防员(消防战斗员)(中级)理论试题1、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叫做( )。
(A)化学爆炸(B)爆燃(C)爆炸(D)爆轰答:C 2、爆炸按其爆炸过程的性质,通常分为:( )三种爆炸。
(A)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B)核爆炸、爆燃、爆轰(C)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爆震(D)爆然、爆轰、爆震答:A 3、爆炸按其( )的性质,通常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A)爆炸传播速度(B)爆炸形式(C)爆炸破坏力(D)爆炸过程答: D 4、常见的是( )两大类。
(A)核爆炸和物理爆炸(B)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C)核爆炸和化学爆炸(D)物理爆炸和人为爆炸答:B 7、由于( ),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气,使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增高,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从而发生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
(A)热作用(B)压力作用(C)压强作用(D)机械作用答:A 8、下列( )不属于物理性爆炸。
(A)液化气钢瓶爆炸(B)炸药爆炸(C)轮胎爆炸(D)蒸汽锅炉爆炸答文:答:B 9、由于热作用,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气,使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增高,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从而发生的爆炸,称为( )。
(A)化学爆炸(B)核爆炸(C)物理爆炸(D)人为爆炸答:C 10、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 )没有发生变化。
(A)体积(B)形态(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答:D 13、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伴有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 )。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爆震(D)人为爆炸答:B14、( )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变化。
(A)化学性(B)物理性(C)人为(D)自然答:A15、下列( )属于化学性爆炸。
(A)液化气钢瓶爆炸(B)轮胎爆炸(C)炸药爆炸(D)蒸气锅炉爆炸答:C16、下列( )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A)炸药爆炸(B)氢气爆炸(C)天然气爆炸(D)液化气钢瓶爆炸答:D19、化学爆炸按照( ),分为爆燃、爆炸、爆轰三种。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一、判断题1 、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 类、C 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V )2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V )3 、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x )4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V )5 、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x )6 、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
(x )7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V )8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V )9 、“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一一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V )10 、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V )二、选择题(四选一)1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特别重大火灾。
2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B)重大火灾。
3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C)较大火灾。
4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D)—般火灾。
5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6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7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B)乙炔A类火灾的是(A)木材A类火灾的是(C)赛璐珞片B类火灾的是(A)甲醇D类火灾的是(D)金属锂10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11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12、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D)铝粉A类火灾的是(C)赤磷B类火灾的是(A)乙醚叮叮小文库4、 5、6、19、 20、 21、 22、 23、1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_(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_的方针。
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负责。
B 类火灾的是(B )汽油 A 火灾类的是(D )棉纱。
c 类火灾的是(C )乙炔 B 类火灾的是(B )沥青 燃烧基础知识判断题1、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2、 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3、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4、 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 产物两类。
(X )5、 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
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V )6、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7、 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X ) 9、 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V ) 10、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 11、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V )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V ) 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岀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V ) 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V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室熄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X ) 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
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
选择题(四选一) 燃烧是可燃物与(A )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有火焰、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 (A )助燃物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 (A )助燃物。
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 (B )闪燃。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 第二章 12、13、14、15、 16、 17、 1819、20、21、22、23、1、 2、 3、 (或)发烟的现象。
(V )(X )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X ) 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火灾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 则越小。
(X ) (V ) 发光和 (B )可燃物。
(或)发烟现象。
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C )着火。
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B)闪点。
8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D)燃点。
9、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B)<28 °C。
10、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液体,其闪点(C)>60C。
11、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B)阴燃12、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D)热辐射。
13、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称为(B)化学爆炸14、阴燃是(A)固体的燃烧特点。
15、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A)燃点以下。
16、窒息灭火其主要灭火机理是(C)降低氧浓度17、(D)氧指数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主要参数。
18、可燃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D)生物、物理、化学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
19、热辐射是以(B)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
20、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热传导的性能。
它们的强弱顺序为(A)固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21、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A)冷却法22、利用消除助燃物的原理,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B)窒息法23、利用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C)隔离法。
24、利用中断燃烧链反应的原理,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履盖火焰,中断燃烧等。
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D)抑制法25、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液体的(C)闪点分类的。
26、可燃气体爆炸属于(B)化学爆炸27、蒸汽锅炉爆炸属于(A)物理爆炸28 、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A)完全燃烧29、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但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如(B)硫磺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
30、根据闪点可讦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A)大31、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热传播过程。
32、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B)扩散燃烧33、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C)热对流34、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C)阴燃35、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C)蓝白色36、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有关。
当含氧量达到(B)50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几乎无光。
37、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碳量也有关。
当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D)60% 以上,火焰就显光,而且带有大量黑烟,会岀现烟熏。
38、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称为_C ______。
(C)本身自燃39、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C 。
(C)自燃点40、棉、麻、煤等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发生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D ___ 。
(D)阴燃第二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危险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V )2、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V )3、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
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V )4、自燃液体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 5 min之内引燃的液体。
(V )5、自燃固体指能在与空气接触后 5 min之内引燃的固体。
(x )6、氧化性液体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岀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
(V )7、氧化性固体指因放岀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
(x )8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
另外,它们可能易于爆炸分解:迅速燃烧;对撞击或摩擦敏感;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V )9、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x )10、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