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行为反应适度:
人和人在行为反应上有差异,一个人在人 生的不同阶段反应也有差别。但反应敏捷不 等于反应过敏;反应迟缓不等于不反应。
总之,心理健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 受精神”
二、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1、职业原因:
(1)培养人的成就动机:学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的进 步是老师工作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仅凭老师的 主观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再者,老师的工作具有长期 性和滞后性。特别现在的教育急功近利,抓分数,排 名次。
(3)情绪的机体表现:
呼吸: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深浅、快 慢等都不同。平静时每分钟呼吸20次,恐惧时64次,悲痛 时9次。
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是肌体唤醒状态的标志之一。
脑电反应: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脑电图是不同的。
皮肤电反应:不同的情绪状态,皮肤血管容积及汗腺 分泌变化有关,从而引起皮肤的导电性发生变化。
(2)学术研究上的成就动机:教师工作时间长,劳动强 度大,业务水平常停留在经验层面,很难上升到理论 高度。
(3)晋升职称的动机:职称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标 志,不仅可以满足精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 的物质需要,但条件够,名额不够。
2、教师自身的原因:
(1)自我意识不正确,没有职业认同感。表现为怨 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指教师专业能力熟练 程度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过程。 二、专业的标准: 1.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 2.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 3.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 4.不断的学习和进修 5.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 6. 形成专业团体
三、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 1.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