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
- 格式:doc
- 大小:26.56 KB
- 文档页数:20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警句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上》)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序》)口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飞。
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误;同清正廉洁“长相守”,方可成才。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
--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言行汇纂》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清·朱圭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古格言联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清·周凤楞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
当代清正廉洁格言警句精选80句_关于清正廉明的名言警句把廉洁勤政记心中,会感到一生充实。
关于清正廉明的名言警句有哪些?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当代清正廉洁格言警句,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更多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有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精选80句有关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80句关于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警句80句当代清正廉洁格言警句精选80句当代清正廉洁格言警句1、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2、恣欲纵行得意失终生;慎始慎终律己得康宁。
3、苍蝇不叮无缝蛋;腐败专找贪心人。
4、按下贪婪的开关、掉进人生的黑洞,打开贪欲的盒子、拉响自毁的引信。
5、要严于律己不得私利,顶得住歪理,耐得住艰苦,抗得住**,管得住小节。
6、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为贵,贵在**协力共建和谐社会。
8、清洁健身,廉洁净心;依法审计,有益身心。
9、吃喝嫖赌财,请君莫贪恋:酒是穿肠之箭,色是削骨钢刀,赌是万恶之源,财是迷魂毒药。
10、言则必果踏实办事,为国为民赤胆忠心;言而无信浮而不实,害人害已祸国殃民。
11、贪官落马,声泪俱下,痛一失足成千古恨;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树万世英名昭后人。
12、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实实在在的勤政为民。
13、自信能挖掘自己巨大潜能,进取能实现自己非凡抱负,律己能展示自己精神品格,无私能坦荡自己宽广胸怀。
14、金钱来了挡得住,**来了忍得住,责任来了扛得住,困难来了顶得住,幸福生活必定留得住。
15、廉政建设树新风,干部楷模起作用,祸无穷,铲除毒瘤保太平。
16、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7、廉洁乃立身之本,贪婪是万恶之源。
18、宁愿国库金成山,不把贪银家中搬。
19、只要当一天干部,就要做一天清官。
20、德如静水才似舟,廉是和风勤为桨。
21、酬薄酬厚皆为百姓血汗位卑位尊同是人民公仆。
22、图一时贪念,必毁一生清誉;扬一身正气,定留一世美名。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警句第一篇:关于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警句[古代廉吏治家故事]书诫训子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其父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
他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房玄龄继承其父素俭清白的家风,深得皇帝李世民器重,任宰相15年之久,位高权重,其女为王妃、子为驸马。
房玄龄为官谨慎,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训,逐条书写在屏风上,用这些家训来约束子孙后代的行为。
家训勒碑宋代包拯认为清廉是为人做官的根本。
他曾写了一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立在庐州老家的堂屋前面。
全文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廉政格言警句] 用真心汇成凝聚力,用真诚造就向心力。
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安康莫贪心。
官是舵手,公正为桨,廉洁为舵,勤政为帆。
识大体保勤廉为官硬硬朗朗,顾大局守规矩做人堂堂正正。
诚信是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比第一张身份证更为重要。
第一张失去了可以申请补发,第二张丢失了,则人格殆毁。
清贫与富有本身都不值得赞美,值得赞美的是在清贫和富有面前,都能挺直腰身,保持尊严。
公生明,廉生威。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利千秋;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名传万古。
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己为人不值一文。
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失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
手莫伸,心莫贪,嘴莫馋;脑要清,脚要勤,胸要宽。
德高方能聚人,公道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心清才能志高,心浊必然气短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俭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
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名言警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
究竟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警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欢迎大家分享。
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 11、高举反腐旗帜,弘扬时代正气。
2、忠肝义胆不事苟且,傲骨丹心专为正大。
3、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4、树一身正气恪循正道,盈两袖清风甘作清官。
5、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6、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7、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
8、洪涛倒海砥柱屹然,阴风四起皓月朗然。
9、反腐倡廉乃立身之本,私心贪欲乃祸害之源。
10、从政不为己,掌权不谋私。
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11、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
12、清正廉明,树师者风范;刚正不阿,扬中华正气。
13、俯仰无愧,堂堂正正。
14、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
15、官品源于人品,政绩来自政德。
16、作风是生产力,作风是凝聚力,作风是战斗力。
17、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8、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19、民主集中,民族复兴;独断专行,自毁前程;党风正,世风日正;勤政爱民,国运昌盛。
20、壬午年马到成功,倡廉政两袖清风。
21、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源头治腐,功效长久。
2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功在千秋。
23、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24、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25、用真诚赢得信任,以党性凝聚人心。
26、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27、奉献无止境,宗旨在心中。
28、扶正祛邪,扬公抑私。
29、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30、党纪国法,至高无上;社情民意,不可看轻。
31、干部廉洁为人民,人民与党心连心。
32、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警句80句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之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尽是警笛之声。
下面是给大家准备的关于清正廉洁格言警句,欢迎大家来参阅。
更多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有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精选80句有关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80句关于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警句80句当代清正廉洁格言警句精选80句清正廉洁格言警句1、清廉则民近,腐败则民疏。
公正则民服,偏颇则民怨。
2、落实责任,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增强组织活力。
3、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4、廉洁奉公为官之道,诚实守信做人之本。
5、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之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尽是警笛之声。
6、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
7、倡导廉洁新风,营造幸福家园。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10、廉洁人品磨砺出,壮丽人生干中来。
11、贪婪使人堕落,廉洁催人奋进。
12、钱字两把刀,贪了就折腰。
13、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
14、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5、从政,应德厚才高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
16、立警以公为本,倡廉以慎为要。
17、秉廉政精神,中国中铁高歌猛进;承创新风气,中隧儿女再铸辉煌。
18、人因寡欲颜常好,官因清廉梦亦闲。
19、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
20、规范服务,规范牧费,规范管理。
21、为人要正直,为官要正气,作风要正派。
22、强化政风行风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23、业医廉为先,身正心自宽;一心为患者,素者也心安。
24、修德业,守清贫,淡名利,步步舒心;颠黑白,纵贪婪,谋私利,步步惊心。
25、脚踏实地做人,创先争优做事,勤俭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民。
26、廉洁让你睡得踏实,自律让你说得硬气,公道让你做得开心,正派让你过得愉快。
27、牢里忏悔方觉晚,平时要做清醒人。
28、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通用310句)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 11、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财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剑。
3、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4、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5、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6、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7、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8、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9、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10、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夫害国殃及子孙。
11、奢欲贪俭生廉。
12、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13、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14、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15、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6、不勤,无以成就事业;17、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18、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19、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20、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21、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22、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23、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24、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25、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6、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27、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28、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29、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30、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31、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32、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33、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34、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35、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36、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37、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38、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39、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40、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
41、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42、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43、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44、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清正廉洁格言警句二十则80句1. 守正不倚,廉洁奉公。
2. 做人要有良心,做官要有担当。
3. 廉洁为政,不贪不占。
4. 清正廉洁,为民造福。
5. 贪污腐败,败坏国风。
6. 以德为先,以廉为本。
7. 天理不容,人神共愤。
8. 赃款贪污,终将败亡。
9. 司法廉洁,正义无偏。
10. 拒受贿赂,守住原则。
11. 一碗水端平,公私不徇。
12. 清正即坚,廉洁即存。
13. 志存高远,廉政为先。
14. 懒政腐败,民心难安。
15. 公平正义,廉洁无私。
16. 忠诚廉洁,举案秉公。
17. 廉政如水,见底见本。
18. 官清为民稳,官贪为民忧。
19. 法律为戒,廉政为魂。
20. 清正公平,政风为真。
21. 贪欲薰心,公正线消。
22. 廉洁之风,正义永存。
23. 贪墨践踏,正气难存。
24. 清明廉洁,民心所向。
25. 升官发财,不贪官衔。
26. 道义廉洁,心清如水。
27. 忠诚正直,民心所向。
28. 廉洁奉公,助力发展。
29. 腐败荼毒,公信力丧失。
30. 以德为师,以廉为表率。
31. 权贪腐败,民怨沸腾。
32. 做人要有底线,做官要有原则。
33. 坚守廉洁之道,不为私欲所动。
34. 公道正义,廉政为先。
35. 推行清廉,不容贪赃。
36. 以廉治政,以清质朴。
37. 纪律严明,清正廉洁。
38. 忠诚奉公,秉公执法。
39. 正直廉明,勇于拨乱。
40. 廉洁德政,无往不利。
41. 诚实守信,方能立身。
42. 立身行事,以清为本。
43. 曝光腐败,净化政风。
44. 坚守廉洁,履职尽责。
45. 追求公正,摒弃腐败。
46. 逆流而上,坚守廉洁。
47. 自律自省,守正养廉。
48. 诚信奉公,廉政铸魂。
49. 廉洁不取,清廉为重。
50. 廉洁政风,人心所向。
51. 纪律约束,廉政为先。
52. 忠于职守,谨言慎行。
53. 廉洁正直,理想之光。
54. 清白无畏,公正无私。
55. 拒腐防变,保持清正。
56. 正直廉洁,走向光明。
57. 廉洁自律,政治底线。
清正廉洁的典故清正廉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典故。
本文将介绍包拯无私、孙叔敖为相、羊续悬鱼、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清乾隆帝勤俭节约、郑板桥画竹、诸葛亮勤俭治国、夏明翰砍头等八个方面的典故,以展现清正廉洁的力量和影响。
1.包拯无私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他一生为官清廉,铁面无私。
他曾经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在家乡为官时便以清正廉洁著称。
据史书记载,他处理案件时总是秉公执法,不畏权势,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他进入中央政府担任要职,依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形象。
2.孙叔敖为相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丞相,他以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著称。
据史书记载,他担任丞相后,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治理国家。
他特别关注国家财政,主张开源节流,杜绝浪费,使国家财富得以充盈。
同时,他还严格要求官员廉洁奉公,使楚国政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
3.羊续悬鱼羊续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
据史书记载,他担任南阳太守时,看到前任太守留下了许多腐败问题,便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
他将自己的财产全部公布于众,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清正廉洁。
同时,他还用实际行动来杜绝奢侈浪费,例如他将自己的鱼一条条挂起来晒干,直到鱼肉全部烂掉才扔掉。
他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百姓,使他们逐渐摒弃了奢侈浪费的恶习。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官员,他以清正廉洁、耿直为人所称赞。
他不愿意与当时的官场腐败同流合污,便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据史书记载,他曾担任彭泽县令时,发现官员们的贿赂成风,而自己的生活又异常困难,于是他在任职八十一天后愤然辞职。
他的这一行动彰显了他的清正廉洁和独立人格。
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揭露和对清正廉洁的向往。
5.清乾隆帝勤俭节约清乾隆帝是清朝的一位皇帝,他以勤俭节约、励精图治著称于世。
他在位期间,努力推行勤俭节约的政策,以此来治理国家。
据史书记载,他自己的生活非常简朴,从不追求奢侈和享乐。
【国学经典】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警句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滕⽂公上》) ⽼当益壮,宁移⽩⾸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序》) ⼝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永不能振翅⾼飞。
与声⾊⽝马“零距离”,难免失误;同清正廉洁“长相守”,⽅可成才。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难。
--[⾦]元好问《元遗⼭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赃吏疏》 ⽂⾂不爱钱,武⾂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世路⽆如贪欲险,⼏⼈到此误平⽣。
--[宋]朱熹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正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物必先腐也,⽽后⾍⽣之;⼈必先疑也,⽽后谗⼊之。
--[宋]苏轼《范增论》 财能使⼈贪,⾊能使⼈嗜,名能使⼈矜,势能使⼈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宋]邵雍《男⼦吟》 ⽼当益壮,宁移⽩⾸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 ⼈只⼀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品,故古⼈以不贪为宝。
--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汇纂》 铁⾯⽆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普照,但凭⽂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清·朱圭 两袖⼊清风,静忆此⽣宦况; ⼀庭来好⽉,朗同吾辈⼼期。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壁⽴千仞,⽆欲则刚。
----林则徐 廉吏⽆宦乐,达⼈不折腰。
----古格⾔联 ⼈谁⽆过,⼩事糊涂,⼤事不糊涂,是亦⾜矣; 我⾮爱财,来得明⽩,去得更明⽩,吾何慊乎!----清·周凤楞 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都为羞。
----明朝某吏部⾃署门联 ⼼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要留好样与⼉孙。
----明·袁崇焕联 廉不⾔贫,勤不⾔苦;尊其所闻,⾏其所知。
清正廉洁典故典故一南北朝北齐年间,苏琼受命担任清河太守,上任伊始,即向全郡告示,不接受任何名目的馈赠。
不日,属下府丞送他鲜鱼,苏琼接受后悬挂在门边。
府丞再送,苏琼仍将鱼挂上以示谢绝之意。
时郡内有一八十余岁赵姓老者,仗着年纪大又以鲜鱼相送,苏琼仍将鱼挂在门梁,始终不吃。
之后,但凡有送礼者,苏琼均以门梁的悬鱼相拒,以示不受之决心。
后再也无人送礼给他,整个郡内贿送之风大大收敛。
典故二汉代华阴人杨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
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
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
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
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
”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一时传为美谈。
典故三明代,于谦文才过人,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为官清廉。
据说他任兵都侍郎时,有一次奉旨去河南巡抚,办完公事回京之日,空着两手入朝回见皇帝。
人们传说他还作了一首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意思是说,绢帕、蘑菇与线香,都是民间的土特产,本是供人民享用的,但由于贪官的大肆搜刮,反使人民遭殃了。
所以他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皇帝,免得老百姓们说长道短。
(都穆《都公谭纂》)后用此典形容官吏清廉,也用来形容文人清贫,什么也没有。
典故四荷花之歌荷花——留给人们的印象永远都是“出淤污泥而不染,淡雅、正直、高洁,具有君子气质”的形象。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对荷花写下由衷的赞美之词,从李白的“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到白居易的“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从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我们吟诵起这些鲜活清丽的佳句,就会穿过时空的隧道,看到诗人们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毕生追求山高水长的风范。
他们犹如一朵朵永不枯败的荷花,是那么的冰清玉洁,又是那么的鲜亮照人。
中国人之所以对荷花品格的情感难以泯灭,是因为它象征着中华儿女洁身自爱的好品质。
荷花具有仙子般的灵性,在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
与人但求有益,与地不争肥田,即便是生于淤泥沼泽,也固守着她碧玉般的纯净,释放着自己的芬芳。
它的色泽、形态,既没有那种雍容华贵的气息,也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自然大方,朴实憨厚。
无论淤泥深浅,水质恶劣,它都能昂首挺艳、绽放异彩;它高洁、清白的品格更鞭挞世俗人中那些肮脏、卑鄙、狡诈的阴暗劣迹。
在我们莞邑大地,东江之畔,就有这样一位历史名人——民族英雄袁崇焕,他救民水火、处理冤狱、关心辽事、聚会奎英的故事至今仍被广为流传。
他“不怕死、不爱钱”的廉洁风范深受后人的敬仰。
因此,也就有了康有为题书的“袁督师庙”匾额和对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
有了梁启超《袁督师传》中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
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袁崇焕是值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坚忍不拔、隐忍伸志,即使含冤入狱,都能在上刑场前写下“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的悲壮豪歌,那是一种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
他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袁崇焕是值得赞美的清官,“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执法人难恕,招犹我自知。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一种蕴藏诗中的自信与孤高,他留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
这正是荷花品格的真实写照: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在纷纷扰扰中坚定自己的方向,于浮浮沉沉中恪守自己的誓言。
典故五毛泽东清正廉洁的故事腐败,既是革命的死敌,更是社会主义的死敌。
毛泽东生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取得了许多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成功经验。
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打铁先须自身硬。
只有自身清正廉洁者,才能自觉而坚决地反腐败。
大量事实说明,在清正廉洁与反腐败斗争上,毛泽东有超人之勇气,真乃古今之罕见,全党之表率!在旧社会,当官者,一般都是为了个人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过着骄奢淫逸之腐朽生活。
即使有清官,也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毛泽东的一生,大部为官。
但他当官,从来不见为了个人发财,而是报国为民、甘作公仆。
其清正廉洁,有口皆碑。
早在井冈山时期,身为井冈山最高领导者的毛泽东,就毅然废除中国数千年旧军队官兵不平等的腐败恶习,在红军中带头实行官兵一致。
瑞金时期,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个儿又高饭量又大,但他的粮食定量只及普通战士的3/4。
长征道上过草地时,辣椒是个宝。
警卫员设法为酷爱吃辣子的毛泽东多领了20个红辣椒,被毛泽东严令其如数退回。
警卫员不以为然,毛泽东严肃指出:我们是红军,作为领袖怎么能搞特殊?警卫员没法,只好照办。
新中国诞生后,功高盖世的毛泽东,虽已进入人生暮年,但他依然廉洁如故,艰苦奋斗依旧,不仅吃穿还是那么省俭,而且在工作上,不分什么昼夜。
抗美援朝爆发,毛泽东带头送子参军。
不幸老年丧子。
女儿上学,不准用公车接送。
礼品一律交公。
对亲友从不循私。
警卫人员在外面多吃多占,毛泽东用私款退赔,并就此对警卫人员开展整风,一整就是半月。
正因为毛泽东本人十分注意清正廉洁,为全党树立了表率,所以,在他当政时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党风军风政风,都十分纯正和清廉,受到中国人民的称赞。
疾恶如仇亲抓大案在反腐倡廉问题上,凡是大案、要案,他都亲自去抓,而且一抓到底。
只要是腐败分子,无论是谁。
不问亲疏,他都铁面无私、严惩不贷。
在瑞金时期,毛泽东严惩了于都县一个集团贪污案。
将贪污数额最大的县委军事部长等4人,公审之后,执行枪决,余者一律依法严办。
延安时期,边区贸易局副局长肖玉壁,是个劳苦功高、体无完肤、身上有80多处伤疤的老红军。
为给其治病,毛泽东在供给上给他以特别关照。
但他出院之后,功高自傲,无视法纪,公然贪污大洋3000多元。
案发后,毛泽东执法如山,严令枪决。
肖犯一死,形势大变,陕甘宁边区政风明显好转。
红军旅长黄克功,为恋爱而杀人。
为整肃军纪,申张正义,爱将如命的毛泽东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建国后,刘青山、张子善。
都是30年代入党,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青年领导干部。
但他们经不起执政之考验,双双成了大贪污犯。
毛泽东怒不可遏,不顾劝阻,将他们公审后枪决。
震动了全国,教育了全党。
典故五曾国攀的“清”与“廉”一想到清官,我们总认为必须“清可见底”。
以此标准,曾国藩算不上清官。
他入仕之前,曾家是小地主。
而晚年,曾氏家族是湘乡巨族。
不但自己没有做到“一贫如洗”,对他人,曾国藩也没能做到“一身正气”。
曾国藩十分尊重官场潜规则,庆吊往来,礼数十分周到。
和大部分官员一样,他也请客送礼,有时用的也是公款。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曾国藩确实又是清官。
他终生生活俭朴,“夜饭不荤”。
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
他经常以自己的养廉银来周济他人,或者垫补公款之不足。
一般来讲,清官往往很在乎“清誉”,然而曾国藩却唯恐得到“清官”之名。
他多次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散财最忌有名”,“一有名便有许多窒碍”。
身跻高位之后,他一直以清廉之名为惧:“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
”所以他的“清廉”,只求问心无愧,不求为人所知,内心操守坚定,表面上和光同尘。
曾国藩的一生,既“清”又“浊”,以“浊”为表,以“清”为里。
这种居官行事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典故七.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典故八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典故九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典故十一兄劝弟廉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时,操守清正。
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
侯抒愫为官清正与其哥哥的劝导是分不开的。
当初,侯抒愫任知县时,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
”典故十二老劝新廉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叫王廷相。
有一次,他给新上任的御史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坐轿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
雨后再上路时,一个穿着新鞋的轿夫小心翼翼,后来还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洼里,鞋面被弄脏了。
于是,这个轿夫便不再顾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满不在乎地踩上去。
御史是负有弹劾、纠察官员过错之责的人,王廷相讲的这个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劝戒御史引以为戒,坚持防微杜渐,以保清廉本色。
典故十三下劝上廉金海陵王执政时,刘焕任任丘县县尉。
任丘县县令是个贪财的人,刘焕遇事就提醒他“收敛贪财之心,少干贪占之事”。
这个县令还能听进他的劝告,与刘焕共事期间真的多干实事,不搞贪占。
后来,朝廷考核官员时,县令受到奖赏。
县令置酒感谢刘焕:“你有廉慎之德,使我获得了奖赏,感谢你的提醒和规劝。
”典故十四晏婴一裘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良相晏婴一生崇尚节俭。
他平日粗茶淡饭,妻室只着布衣,从不奢望丝绸。
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
景公称赞他勤政廉洁,并赐给他千金之裘,但他却坚辞不接受。
典故十五悬鹅示众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
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