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考点大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41.43 KB
- 文档页数:38
2019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开展的必然结果。
2、原因:工厂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3、概况(1)最先开场:英国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创造珍妮纺纱机(2)特点:从棉纺织业开场;从创造和使用机器开场(3)瓦特改进蒸汽机:1785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4)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创造:美国人富尔顿创造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创造火车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后扩展到法、美等国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东方附属于西方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固与扩大一、美国南北战争1、原因:(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开展;(2)南部种植园经济和黑人奴隶;(3)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中选为总统3、经过:①战初期,南方准备充分,林肯政府妥协,北方连败;②?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北方反攻并取得胜利4、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开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开展创造了条件二、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1、背景: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开展;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2、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预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购置3、评价: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开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留下了大量封建剩余三、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幕府统治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矛盾;③一局部中下级武士主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2019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一)1、人类的形成和最初的人类社会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三大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氏族。
2、亚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前后约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与同时期的中国秦朝和西汉一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4、大化改新:前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大化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5、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至632年他去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西欧封建社会: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宫相实行改革,对贵族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7、西欧城市的再兴:10世纪始,西欧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
法国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权的斗争最典型。
8、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末,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占领,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廷灭亡。
2019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二)经济和社会生活一.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1.张謇兴办实业:《马关条约》签定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过程:(1)洋务运动到清末:出现民族工业;(2)辛亥革命后:实业团体雨后春笋,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因为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未能很好恢复。
2019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整理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理解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增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增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点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防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实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增强友好往来。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一、 中国古代史【考点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目的:周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2、内容:A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战时代并随天子作战。
3的国家。
4 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根源。
)5、示意图:6、西周的制度:世袭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等级制、宗法制。
【考点2】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统一的国家的建立)一、秦统一六国(六国指齐、楚、燕、韩、赵、魏,灭亡顺序:韩、赵、魏、楚、燕、齐)1、灭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2、秦朝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21年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都城:咸阳5、秦朝统一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司法、军事;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尺寸、升斗、斤两),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后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4、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
(A 目的:统一思想。
B 提出者:李斯。
C 具体做法:除有关医药、占卜和有关医学的书籍外,其他书籍都要烧掉。
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D 严重影响:①摧残了中国古代文化;②嵌制了人们的思想感情;③制约了活跃的学术思想)5、军事上:⑴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⑵开发南疆,开凿灵渠。
三、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1)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乱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2)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3)秦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4)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点大全精华版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历史的基本特点和时期分布;2. 周代的分封制度和天子的“宗法思想”;3.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诸子百家思想、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4. 秦朝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军事、对外战争和统一中国等方面;5. 汉朝的政治制度、官制、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变化;7.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对外关系、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8.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对外关系、科技、商业、手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变化。
二、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3.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结果;4.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5.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社会矛盾和国际地位;6.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思想及其影响;7.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影响和意义;8. 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历史地位和思想基础;9. 国共内战的起因、经过及其结果;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发展、历史地位和军事思想;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建、政治制度、对外关系、改革开放及其成就;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体系。
三、世界史1.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2. 农业革命的起因、内容、特点和影响;3.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4.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5.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文化、宗教、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6.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起、内容、特点和影响;7.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10. 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冷战的形成和结束;11.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2. 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热点问题及其影响。
2019年中考历史十大热点考点专题重点一: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新航路的开辟⑴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⑵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开辟新航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⑶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⑷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重点二: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日不落帝国”——英国⑴主要原因:①经济:工场手工业发达;利用处于大西洋贸易中心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②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③军事:大力发展海军,进行殖民扩张。
⑵殖民扩张: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
③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④18世纪中期,英法殖民争霸战争,打败法国,夺取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地。
2019中考历史考点大汇总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出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836年~1848年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财富阶级越来越富饶,工人待遇却很差。
广大工人为改进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中心内容:工人们要求获取普选权,以便有机遇参加国家的管理。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公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点:规模弘大、连续时间长久、有明确的目的。
结果: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历史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出生供应了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出生产生条件:①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出生提供了政治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③吸取先人的精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想象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部较为完满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根源理的伟大著作)①内容:《共产党宣言》解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穿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结合起来,为获取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影响: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公布标志住马克思主义的出生。
今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财富阶级政府对外投诚,对内镇压人民;建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1.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试一试,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辈。
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美国南北战争一、战争的爆发时间:1861年4月原因:美国南北双方在原料、市场、劳动力以及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推行什么制度几方面各自的不相同需求,根本差异是两种不相同的经济形式所造成的,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劳动力问题,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阻拦美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成为以致美国分裂的潜藏因素。
2019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心整理XXX有哪些代表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爆发的事件是什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什么?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谁?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谁?你知道“五月流血周”事件的原因吗?这些问题或许会一时间让你反应不过来,但是要知道这些都是2019中考历史世界史选择题必考知识点,一定要掌握。
1.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是: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义)4.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XXX。
代表作是《》。
5.XXX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6.1492年,到达古巴、海地,发现美洲大陆的XXX家是:XXX。
7.1498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XXX。
8.1519-1522年,实现人类第一次全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科学谬误的是:XXX。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人:XXX。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射中正法的国王是:XXX一世。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竣事的标志是:1688年6的名誉革命。
13.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是《权利法案》。
14.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的是:《权力法案》的公布。
15.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爆发的事件是:列克星顿的枪声。
16.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XXX。
17.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事件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1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XXX。
19.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XXX。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叛逆攻占巴士底狱。
鸦片战争(1840—1、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1)19世纪前期,英国侵略中国的根业品,③掠夺原料。
(2)鸦片的危害: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产力。
第21、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4、5、请求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深刻教训。
4侵华战争。
5、央是奕,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3、前期内容: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4)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5、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荣禄的部下袁世凯身上,结6、戊戌政变:1898顽固派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动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传动(性质)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11、结束:1936年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P70红)。
1937——1945年)1、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沈阳事变”,占领沈阳。
2石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三省沦陷。
3、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抗日义勇军,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4、日军策划华北事变,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5、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示威游行,史,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
彭德105个团对华北日伪军据6、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真备战”2、(目在周恩来、王若飞3、1949年4江西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
1949年4月京,统治中国台(1927—第231、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提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天(3(4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20世纪世界伟大的事财政,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等。
【内容要点】一、中国古代史(一)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①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②知道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 原始农耕生活①知道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分别代表了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②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 远古的传说①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4.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①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②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③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5. 青铜器与甲骨文①知道司母戊鼎。
②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6. 动荡的春秋时期①知道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社会变化。
7.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①知道“战国七雄”;②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③了解都江堰。
8. 百家争鸣①知道老子和孔子②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9. 秦统一中国①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②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①知道秦朝因暴政而亡;②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①知道西汉的建立;②了解“文景之治”。
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①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3. 东汉的兴亡①了解东汉的建立、刘秀和光武中兴。
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①知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②知道西域都护的设置(涉及新疆问题)。
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①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对世界文明的贡献;②知道华佗和张仲景③知道司马迁和《史记》;④知道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 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6.三国鼎立①知道赤壁之战;②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①了解西晋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
最新2019年中考---中国古代史部分知识点汇总一、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点: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社会的开端1、政治:西周: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齐桓公首霸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军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东周春秋争霸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出现了疆域较大的国家有了统一的趋势。
①“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②混战: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无力抗秦背景:春秋以来,出现了地主和农民,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战国七雄③商鞅变法内容奖励耕战前356年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秦孝公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④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后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经济:①铁农具的使用:春秋时出现,战国时扩大②牛耕的推广: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时进一步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③水利兴修:都江堰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于成都平原(天府之国)3、科技文化①文字甲骨文比较成熟的文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秦朝:小篆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封建正统思想⑤思想:孔子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要谦虚好学《论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老子《道德经》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战国儒家:孟子,“仁政”,反对一切战争,有“可持续发展”思想“春秋无义战”道家:庄子,“无为而治”百家争鸣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被秦国国君所欣赏春秋兵家:孙武,《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兵书)二、秦汉时期时代特征:我国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统一和强盛时期。
1、政治:秦朝:前221-前20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军政大权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设丞相、太尉。
2019中考历史专题分类归纳汇总过去的努力决定你现在的成绩。
小编整理了2019 历史专题分类归纳汇总汇总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2019中考历史专题分类归纳汇总一、最早类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3.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
5.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7.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13.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1.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2.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
5.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
6.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7.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
2019年中考历史必背考点中国近代史部分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评价=地位+作用)(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1)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发展近代工商业)——最能体现运动的性质(2)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即北大的前身)——唯一保留下来的成果3、百日维新的影响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化进程中政治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在社会上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促进了社会风俗的改变。
(剪辫、易服、禁缠足、改称谓、变礼节等)。
5、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地位+作用)(1)历史地位: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2)作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解放。
6、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2、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019盘点中考历史高频考点距离今年的中考只剩下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了,历史是一门对同学们识记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很多同学常常记不住,或者记住了,在做题时又常常混淆或者出错,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部分中考历史的考点,赶紧看看吧!中考历史考点2019 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中考历史考点2019考点一、中国早期的人类、原始农耕生活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能够直立行走,已会使用火、保存火种,打制石器。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浙江余姚,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种植水稻。
4.半坡居民(黄河流域):距今6000年,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种植粟。
考点二、远古的传说1.炎帝和黄帝组成炎黄联盟,在逐鹿大败蚩尤,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黄帝后,尧舜禹通过禅让制被选举为联盟首领。
考点三、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遗址)。
启继承禹的位子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考点四、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商鞅变法1.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末期,吴越两国先后争霸。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2.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2)内容:①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考点五、秦朝的兴亡1.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2019中考历史考点大汇总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836年~1848年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
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中心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有明确的目的。
结果: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历史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生条件:①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③汲取前人的精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①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影响: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2.建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4.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美国南北战争一、战争的爆发时间:1861年4月原因:美国南北双方在原料、市场、劳动力以及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实行什么制度几方面各自的不同需求,根本区别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所造成的,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劳动力问题,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分裂的潜在因素。
根本原因:南(种植园经济)北(资本主义工业)两种经济制度不可调和。
矛盾的表现:①关税问题;②劳动力不足;③在西部新增的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
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
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裂开的房子”指——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分裂。
“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美国并存的两种经济形式:半奴隶: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主经济;半自由: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林肯的主张:维护美国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希望和平解决。
最终解决方式:武力。
二、北方的胜利战争经过:①1861年3月,南方十一个州脱离联邦,组成“南部联盟”;②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转折:③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之前还颁布了《宅地法》,战争出现重大转折;④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占“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取得战争的胜利。
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1865),林肯在剧院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三、战争初期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①南方对战争已准备很久;②南方有强大的后盾——英国支持;③南方将领具有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作战经验;军队在装备上和组织上都比较好。
四、北方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①北方实力雄厚,在经济方面、军队人数方面、军事力量方面、交通运输方面占优势;②美国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文件颁布的意义:林肯政府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又解放了所有叛乱州的奴隶成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这样广大的工人、农民和黑人都积极参加战争,使战局得以扭转。
五、美国内战的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启示:1.有奋斗才会有成功;2.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所有种族制度都是不公正的,制度要符合国情不断创新;3.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4.国家统一,民族和谐,促进国家发展富强。
美国南北战争给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启发:①制定法律,坚决反对“台独”,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和平统一;③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华势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为什么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这就意味着美国在政策的制定上,林肯必将行使总统的权力,反对奴隶制的扩张,南方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展到西部的希望化为泡影。
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发动叛乱,脱离联邦。
因此,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
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方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关于美国南北战争与美国独立战争异同点的比较。
①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②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③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④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为什么称林肯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如何评价林肯?林肯在内战最危急的关头,顺应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隶制,解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林肯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评价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又一位著名的总统。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另一方面农奴制的严重阻碍还表现在农奴没有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还有沉重的封建剥削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直接原因: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统治。
﹡前提:不损害地主的利益。
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奴隶制的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解放”农奴;收取份地赎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日本明治维新(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中国的戊戌变法)背景: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1853年西方势力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主力军:中下级武士。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成功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倒幕派掌握政权后,全面有效的改革。
列强忙于镇压亚洲其他国家革命,无暇干预。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改革社会中某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只有以奋进的精神实施改革开放,吸取先进文化、科技,才能使一个民族实现自强。
改革是推动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才能充满活力。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相同点: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统治者的改革。
方式: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性质局限性: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结果: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从国际环境上看: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改革阻力上看: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经被推翻,而中国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力量强大;从领导力量上看: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政治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的光绪帝没有实权;从群众基础上看:日本重视利用群众力量,社会基础好,而中国的维新派没有发动群众力量,社会基础弱。
政治是要靠军事来支持的,明治天皇靠人民从幕府手中夺回了军权,所以维新胜利了;而光绪不发动群众,手上又没实权,所以维新失败了。
日本因为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①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②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
③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等等。
从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提示: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平发展,反对战争。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4)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