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思品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 格式:ppt
- 大小:10.88 MB
- 文档页数:32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
识记:先进文化的判定标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努力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本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首先指出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指明我国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结构清晰,内容环环相扣,活动操作性强。
主题词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探究园通过两个活动激起学生探究本课知识的兴趣。
活动一是经典透视,通过马克思在互联网上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这一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被高票评为“千年思想家”,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先进文化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出一组体现和谐社会的照片,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
国情导读同样是由一段引言加上四个目构成。
引言承上启下,首句以形象的比喻句形容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接着指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引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一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首先介绍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人人有责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的社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什么?创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 、社会 、国家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5.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法有哪些?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二、我们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1.我们应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作贡献。
意识,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出一份力,添一分彩。
探究点1 共建和谐社会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问题探究】 (1)漫画反映了哪些不和谐现象?(2)请写出你心目中和谐社会的样子。
探究点2 共建和谐校园材料一2014年2月26日,春季新学期开学伊始,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高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某某北碚交巡警支队二大队民警走进北碚区状元碑小学,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做好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材料二2014年3月3日早,某某市江津二中学生在升国旗仪式上作了题为《学雷锋精神,创和谐校园》的旗下演讲。
演讲号召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学习雷锋精神,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贡献。
【问题探究】构建和谐校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假如你所在的学校也要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列举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为消除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提几条建议。
课前---【结构化预习】【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宏扬民族精神,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明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重点: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共建和谐社会。
难点: 为何要增强思想道德建设。
【预习提纲】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内容:关系: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3、公民大体道德规范是什么?4、如何增强思想道德建设?9、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内容:10、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地位:1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是什么?1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特征):课中---【合作探讨】(一)【向往未来给力幸福】(8分)观察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安徽中考试题)(1)请在A、B处填上你的幸福期盼。
(4分) A:。
B:。
(2)请简要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你上题中所写的两个幸福期盼。
(4分)A:B.(二)【心动你我启迪人生】(8分)背着妈妈上学的安徽医科大学学生金书家被选为“心动2010.安徽年度新闻人物”。
1991年诞生的金书家,母亲自幼残疾,双腿不能走动,2004年父亲又意外归天,家里生活陷入窘境。
2008年,上县高中后,他克服重重困难,把母亲带到学校生活,以便照顾。
考上大学后,他继续带着母亲,一边学习,一边勤工助学。
(1)请你结合材料,说一说金书家获此殊荣的原因。
(答出两方面即可)(4分)(2)人生不免会碰到困难和挫折。
同为90后的你,应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4分)【学以致用明理践行】【构建知识体系】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课后---巩固提高一、“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又一代‘四有’公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A 中心环节B 指导思想C 基础工程D 根本任务二、2009年4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耗资8500亿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将为13亿中国人取得平等的大体医疗服务打下基础,这()(1)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进展功效(2)说明我国此后三年的工作重点将会转移到医疗卫生改革上来。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明确先进文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难点:如何大发展文化产业【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大家看一下时政材料:1、2009年2月28日上午9时,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
3、2009年党和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好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扶贫标准上调;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家电下乡,购全4项补贴近千元;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等。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二、自主学习(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5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_____,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_____,是_______竞争的重要因素。
3、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如何?(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生阅读课本P53下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有_____的文化,有_____的文化,也有_____的文化。
2、什么是先进文化?3、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4、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道学生阅读课本P54—55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