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种分类标准在概括题中的运用

三种分类标准在概括题中的运用

三种分类标准在概括题中的运用
三种分类标准在概括题中的运用

三种分类标准在概括题中的运用

概括题不但是申论的必考题型,更是作为一种能力被广泛的运用在申论的答题过程中,某种程度上说,概括能力决定着申论考试的成败。很多概括题答题要求“有条理”、“条理清晰”等,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能够概括出答案,而且还需要对答案进行处理,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处理。这里华图公务员(微博)考试研究中心介绍三种常见的分类标准:并列原则、辩证原则和系统原则。

一、并列原则:按不同主体分,在所采到信息中寻找典型的主体,再将同一主体的信息归纳在一起,最后整合成为答案。

例1: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要点:

①农民工子女学校数量有限,众多子女无学可上。

②公立小学费用高,门槛高。

③农民工子女学校收费较低、条件简陋、没有许可证、经费紧张、不敢加大硬件投资,教师队伍不稳定。

④学生交不起学费辍学。

⑤学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但学费太高。

⑥公办学校使用地方实验教材。没有户口,必须回乡高考(微博)。

⑦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孤独、自卑,心理“边缘化”。

⑧农民工希望子女和城里孩子同样待遇,希望降低收费标准,希望有专门学校。

⑨子女因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遇到的最大困难,费用太高,没有城市户籍,住处附近没有学校,受城里人的歧视,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8000元的赞助费。

⑩孩子在上学时曾遭受到拒绝,做了很多努力学校才接受,子女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不好,家长没有辅导子女学习。

观察所得到的十个答案要点,涉及学校方面的有①②③⑥⑦,其中又可以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个部分;涉及学生方面的有④⑤⑦⑨⑩;涉及家长方面的有⑧⑩。再将同一主体相同内容的归纳得到:

民办学校:没有许可证,经费少,条件差,师资和生源都不稳定。

公立学校:门槛高,收费高,教材不统一;

子女:流动性强,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居住地户口,不能享受当地义务教育、参加当地升学考试,感觉受歧视;

家长:付不起学费,没时间辅导孩子,获取教育信息的渠道狭窄。

二、辩证原则:材料中明显的两个方面的可以运用辩证原则进行分类。常见的辩证原则运用如下:

影响分为消极、积极;

原因分为内因、外因;主因、非主因

观点分为支持、反对;

意义分为近期、长远;……

例2:2009年四川省考

概括出高校扩招产生的影响如下:

①我国大学招生规模扩大

②高校扩招促进经济增长

③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降低

④高校扩招提高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

⑤高校扩招有利于拉动消费

⑥大学生数量增多增加了就业难度

观察这六个答案要点可以发现①是发生的现状,其他五个由此现状产生的影响明显分为两个部分,积极影响:②④⑤;消极影响:③⑥。再将答案整合可得: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同时有利于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难度,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降低。

三、系统原则:按事物发展或认识事物或工作流程来进行分类,应用在对于主要内容概括的题目中。常见的系统原则有:问题的现状、影响、原因、对策。

例3:2009年四川省考,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我国大学招生规模扩大

②高校扩招促进经济增长

③高校招生门槛降低

④高校扩招提高了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

⑤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降低

⑥普通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增大

⑦高校扩招有利于拉动消费

⑧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⑨大学生数量增多增加了就业难度

观察所得的九个答案要点可以发现:①是问题的现状;③⑥是问题的原因;

②④⑤⑦⑨是问题产生的影响(其中②④⑦是积极影响;⑤⑨是消极影响);⑧是采取的对策。再将答案整合可得:

近年来,我国大学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其原因主要包括部分高校招生门槛降低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加大等。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比例,有利于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增加了就业难度,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降低。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针对不同的答案要点灵活运用,具体的运用中可能需要穿插使用。对于有“条理清晰”、“有条理”要求的题目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分类,假如题目中没有类似的要求,可以简单的观察,在不浪费时间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分类,题目没有要求且答案要点分类不明显,可以不使用分类,不可在不要求的题目的分类上过于浪费时间。

2007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附件: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表A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级类二级类 含义 编码名称编码名称 01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 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 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 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 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 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 的耕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011 水田 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012 水浇地 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013 旱地 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 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 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1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2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023 其它园地 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03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 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1 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032 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033 其它林地 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04 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草地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043 其它草地 于畜牧业的草地。

分式方程应用题总汇及答案

分式方程应用题总汇及答案 1、A、B两地的距离是80公里,一辆公共汽车从A地驶出3小时后,一辆小汽车也从A地出发,它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3倍,已知小汽车比公共汽车迟20分钟到达B地,求两车的速度。 【提示】设共交车速度为x,小汽车速度为3x,列方程得:80/(3x) +3=80/x +20/60 2、为加快西部大开发,某自治区决定新修一条公路,甲、乙两工程队承包此项工程。如果甲工程队单独施工,则刚好如期完成;如果乙工程队单独施工就要超过6个月才能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先共同施工4个月,剩下的由乙队单独施工,则刚好如期完成。问原来规定修好这条公路需多长时间? 【提示】设时间为x个月,列方程得:[1/x+1/(x+6)]*4+(x-4)/(x+6)=1 3、某工人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恰好加工1500个零件,改进了工具和操作方法后,工作效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因此加工1500个零件时,比原计划提前了五小时,问原计划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提示】设原计划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列方程得:1500/2x +5=1500/x 4、甲、乙两组学生去距学校4.5千米的敬老院打扫卫生,甲组学生步行出发半小时后,乙组学生骑自行车开始出发,结果两组学生同时到达敬老院,如果步行的速度是骑自行车的速度的1/3,求步行和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提示】设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则4.5/3x +0.5=4.5/x 5、某质检部门抽取甲、乙两个相同数量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结果甲厂有48件合格产品,乙厂有45件合格产品,甲厂合格率比乙厂高5%,求抽取检验的产品数量及甲厂的合格率。 【提示】设抽取检验的产品数量为x,则(48/x -45/x)*100%=5% 6、某车间加工1200个零件后,采用了新工艺,工效提高50%,这样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就少用10小时,采用新工艺前后每小时分别加工多少个零件?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 土地分类是指在研究分析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类型。 土地分类成果可直接用于生产和土地科学的研究。土地分类的目的是如实反映土地的利用现状,分析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依据。 一,我国主要采用三种土地分类系统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性分类,也可以依据土地的某一自然特性分类,还可以依据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分类;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 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分类。 我国城镇土地的分类是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利用的方式、经营的特点和覆盖的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分类。 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土地分类体系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984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1989 年9 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

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在研究、分析两个现行土地分类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并于2002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老八类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 年9 月颁布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8 类,二级分46 类。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含义 代码名称代 码 名称 1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荒地、休闲地、 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 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m,北方宽小于2.0m的沟、 渠、路和田埂。 11灌溉水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 于种植水稻、莲藕、席地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 的水旱轮作地。 12望天田 指无浇灌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种植水稻、 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13水浇地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固定灌溉设施,在一

第十五章---分式方程(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专题复习:分式 【基础知识回顾】 一、分式的概念 若A,B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那么式子就叫做公式 提醒:①:若则分式A B无意义 ②:若分式A B=0,则应且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1、a m a m ? ?= a m b m ÷ ÷= (m≠0) 2、分式的变号法则 b a - = 3、约分:根据把一个分式分子和分母的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约分的关键是确保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的,约分的结果必须是分式。 4、通分:根据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为分母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各分母的 提醒:①最简分式是指 ②约分时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公因式应取系数的应用字母的当分母、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再进行约分。 ③约分通分时一定注意“都”和“同时”避免漏乘和漏除项。 三、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①分式的乘法:b a? d c= ②分式的除法:b a÷ d c= = 2、分式的加减 ①用分母分式相加减:b a± c a=

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b a± d c= = 3、分式的乘方:应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即(b a) m = 四、分式方程的概念 分母中含有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提醒: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是区分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根本依据】 二、分式方程的解法: 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①、②、③、 3、增根: 在进行分式方程去分母的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使原方程分母为的根称为方程的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验根的方法是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为的根是增根应舍去。 【提醒:1、分式方程解法中的验根是一个必备的步骤,不被省略 2、分式方程有增根与无解并非用一个概念,无解既包含产生增根这一情况,也包含原方程去分 母后的整式方程无解。如: 1 3 1 = - - -x x a x 有增根,则a= ,若该方程无解,则a= 。 三、分式方程的应用: 解题步骤同其它方程的应用一样,不同的是列出的方程是分式方程,所以在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同样必须,既要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提醒:分式方程应用题常见类型有行程问题、工作问题、销售问题等,其中行程问题中又出现逆水、顺水航行这一类型】

201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8代替GBT21010-2007)

精彩文档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17 代替GB/T21010-2007 2017年11月1日发布、实施 一级类 二级类 含 义 类别编码 类别名称 类别编码 类别 名称 0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 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林木且耕作层未破坏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10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0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0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家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枝、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3 橡胶园* 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0204 其他园地* 指种植桑树、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03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01 乔木林地* 指乔木郁闭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0302 竹林地* 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0.2的林地 0303 红树林地* 指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 0304 森林沼泽* 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5 灌木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0306 灌丛沼泽* 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7 其他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圊等林地 0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包括实施禁牧措施的草地,不包括沼泽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指人工种牧草的草地 043 其他草地** 指树林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放牧的草地

分式方程应用题分类练习

分式方程应用题分类练习 一、【行程中的应用性问题】 1.电力维修工要到30千米远的郊区进行电力抢技 术工人骑摩托车先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着 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1.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A、B两城沿同一条高速 公路驶向C城.已知A、C两城的距离为450千米, B、C两城的距离为400千米,甲车比乙车的速度 快10千米/时,结果两辆车同时到达C城.求两车的速度. 3.某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走全长480Km的高速公路,从乙地到甲地走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又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乙地到甲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要的时间。 4.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钟后,B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已知B的速度是A的速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 二、【工程类应用性问题】 1、一台甲型拖拉机4天耕完一块地的一半,加一天乙型拖拉机,两台合耕,1天耕完这块地的另一半。乙型拖拉机单独耕这块地需要几天? 2、A做90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和B做12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又知每小时A、B两人共做35个机器零件。求A、B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3、某项工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由甲队 去做,恰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需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现在由甲乙两队共同做2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乙队独自去做,恰好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求规定的日期是多少天? 4.甲乙两个水管同时向一个水池注水,一小时能注满水池的 8 7 ,如果甲管单独注水40分钟,再由乙管单独 注水半小时,共注水池的 2 1 ,甲乙两管单独注水各需多少时间才能注满水池? 三、【营销类应用性问题】 1、某商厦进货员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万元购进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厦又用17.6万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4元,商厦销售这种衬衫时每件定价都是58元,最后剩下的150件按八折销售,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厦共赢利多少元。 2、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0枝以上,(不包括300枝),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枝以下,(包括300枝)只能按零售价付款。小明来该店购买铅笔,如果给八年级学生每人购买1枝,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用120元,如果购买60枝,那么可以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要120元,(1)这个八年级的学生总数在什么范围内? (2)若按批发价购买6枝与按零售价购买5枝的款相同,那么这个学校八年级学生有多少人? 3、小明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书,他们先用15元买了一种科普书,又用15元买了一种文学书,科普书的

分式方程典型例题

三人行教育陈老师教案——分式方程典型例题 题型一:解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 例1.解方程(1) 2223-=---x x x (2) 11 4 112=---+x x x 专练一、解分式方程 (1)14-x =1; (2)3 5 13+=+x x ; (3) 30120021200=--x x (4)255 522-++x x x =1 (5) 2124111x x x +=+--. (6) 222746 1x x x x x +=+-- (7)11322x x x -+=--- (8)512552x x x =--- 题型二:关于增根: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整式,并越去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根,这种根通常称为增根. 例2、 若方程x x x --=+-34 731有增根,则增根为 . 例3.若关于x 的方程3 1 3292-=++-x x x m 有增根, 则增根是多少?产生增根的m 值又是多少? 专练习二: 1.若方程 33 23-+=-x x x 有增根,则增根为 . 2.当m 为何值时,解方程115122-=-++x m x x 会产生增根?

题型三:分式方程无解①转化成整式方程来解,产生了增根;②转化的整式方程无解. 例4、 若方程x m x x -=--223无解,求m 的值. 思考:已知关于x 的方程 m x m x =-+3 无解,求m 的值. 题型四:解含有字母的分式方程时,注意字母的限制. 例5、.若关于x 的方程 81=+x ax 的解为41 =x ,则a = 例6、.关于x 的方程 12 -=-+x m x 的解大于零, 求m 的取值范围. 注:解的正负情况:先化为整式方程,求整式方程的解 ①若解为正???>去掉增根正的解0x ;②若解为负? ??<去掉增根负的解0 x 解: 专练三: 1.若分式方程 5 2 )1()(2-=--x a a x 的解为3=x ,则a = .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3 23-=--x m x x 解为正数,求m 的取值范围. 4.若方程k x x +=+233有负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

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6章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一、行程问题 解题策略:在解行程问题的分式方程应用题时,可以依据时间=路程 速度 ,利用分式来表示时 间,根据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分式方程。 例:马小虎的家距离学校1800米,一天马小虎从家去上学,出发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的数学课本忘记拿了,立即带上课本去追他,在距离学校200米的地方追上了他,已知爸爸的速度是马小虎速度的2倍,求马小虎的速度. 分析:设马小虎的速度是x米/分,列表分析如下。 依据马小虎多走10分钟建立方程。 解:设马小虎的速度是x米/分,根据题意列方程, 1600 x - 1600 2x =10 解得:x=80 经检验,x=80是原方程的根. 答:马小虎的速度是80米/分. 练习: 1、为了迎接北京和张家口共同申办及举办2020年冬奥会,全长174千米的京张高铁

于2014年底开工. 按照设计,京张高铁列车从张家口到北京最快用时比最慢用时少18 分钟,最快列出时速是最慢列车时速的 29 20 倍,求京张高铁最慢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设京张高铁最慢列车的速度是x 千米/时. 由题意,得 17417418 296020 x x -= , 解得 180x = 经检验,180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京张高铁最慢列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 2、早晨,小明步行到离家900米的学校去上学,到学校时发现眼镜忘在家中,于是他立即按原路步行回家,拿到眼镜后立即按原路骑自行车返回学校.已知小明步行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比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多10分钟,小明骑自行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 (1)求小明步行速度(单位:米/分)是多少; (2)下午放学后,小明骑自行车回到家,然后步行去图书馆,如果小明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不变,小明步行从家到图书馆的时间不超过骑自行车从学校到家时间的2倍,那么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最多是多少米? 解:(1)设小明步行的速度是x 米/分,由题意得:900900 103x x =+, 解得:x=60, 经检验:x=6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 (2)设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是y 米, 根据题意可得:900 260180 y ≤? 解得:y ≤600, 答: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最多是600米.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实用标准84、89、02、07各版(全)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 土地分类是指在研究分析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类型。 土地分类成果可直接用于生产和土地科学的研究。土地分类的目的是如实反映土地的利用现状,分析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依据。 一,我国主要采用三种土地分类系统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性分类,也可以依据土地的某一自然特性分类,还可以依据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分类;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 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分类。 我国城镇土地的分类是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利用的方式、经营的特点和覆盖的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分类。 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土地分类体系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984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1989 年9 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在研究、分析两个现行土地分类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并于2002 年1

月1 日起在全国试行。 中华人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老八类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 年9 月颁布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分8 类,二级分46 类。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分式方程(经典题型)

分式方程应用题分类解析 分式方程应用性问题联系实际比较广泛,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有助于解决应用问题中出现的分式化简、计算、求值等题目,运用分式的计算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 一、营销类应用性问题 例1 某校办工厂将总价值为2000元的甲种原料与总价值为4800元的乙种原料混合后,其平均价比原甲种原料0.5kg 少3元,比乙种原料0.5kg 多1元,问混合后的单价0.5kg 是多少元? 分析:市场经济中,常遇到营销类应用性问题,与价格有关的是:单价、总价、平均价等,要了解它们的意义,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步骤:①这个问题涉及到的量有 ②等量关系是 ③设 ⑤列方程为 二、工程类应用性问题 例2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付甲、乙两队共8700元,乙、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厂家需付乙、丙两队共9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3 2 ,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5500元. ⑴求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 ⑵若工期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由哪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 分析: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生活的工程应用题,涉及工期和工钱两种未知量.对于工期,一般情况下把整个工作量看成1,设出甲、乙、丙各队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分别为x 天,y 天,z 天,可列出分式方程组. 步骤:①这个问题涉及到的量有 ②等量关系是 ③设 ④列表为 ⑤列方程为 三、行程中的应用性问题 例3 甲、乙两地相距828km ,一列普通快车与一列直达快车都由甲地开往乙地,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快车平均速度的1.5倍.直达快车比普通快车晚出发2h ,比普通快车早4h 到达乙地,求两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这是一道实际生活中的行程应用题,基本量是路程、速度和时间,基本关系是路程= 速度×时间,应根据题意,找出追击问题总的等量关系,即普通快车走完路程所用的时间与直达快车由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相等. 步骤:①这个问题涉及到的量有 ②等量关系是 ③设 ⑤列方程为 四、轮船顺逆水应用问题 例4 轮船在顺水中航行30千米的时间与在逆水中航行2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很明显:顺水航行30千米的时间= 逆水中航行20千米的时间,即 顺水航行速度千米30=逆水航行速度 千米 20.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又知水流速度,于是顺水航行速 度、逆水航行速度可用未知数表示,问题可解决. 步骤:①这个问题涉及到的量有 ②等量关系是 ③设 ⑤列方程为

分式方程应用题精选

八年级分式方程的应用题精选 1、有两块面积相同的试验田,分别收获蔬菜900千克和1500千克,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比第二块少300千克,求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多少千克? 解:设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x 千克,则 300 1500900+=x x 解,得x =450 经检验:x =450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蔬菜450千克。 2、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设步行速度是x 千米/时,则 247197=-+x x 解,得x =5 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进尔4x =20(千米/时) 答:步行速度是5千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 3、小兰的妈妈在供销大厦用12.50元买了若干瓶酸奶,但她在百货商场食品自选室发现,同样的酸奶,这里要比供销大厦每瓶便宜0.2元,因此,当第二次买酸奶时,便到百货商场去买,结果用去18.40元钱,买的瓶数比第一次买的瓶数多五分之三,问: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几瓶酸奶? 解:⑴设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x 瓶酸奶,则 2.053140.185.12+?? ? ??+=x x 解,得x =5 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解。 答:她第一次在供销大厦买了5瓶酸奶。 4、某商店经销一种纪念品,4月份的营业额为2000元,为扩大销售,5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九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20件,营业额增加700元。 ⑴ 求这种纪念品4月份的销售价格。 ⑵ 若4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800元,问:5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多少元? 解:⑴设4月份销售价为每件x 元,则 x x 9.07002000202000+=+ 解,得x =50 经检验:x =50是原方程的解。

土地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1.概述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土地的特性,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利用。土 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的深刻反映。土地利用划分具有如下特点: b5E2RGbCAP 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人类的劳动所形成的产物。 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它们在地域分布上不一定连成片。 种类、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 1.1.1.土地分类方法 土地分类是国家为掌握土地资源现状、制定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基础工作 之一。土地分类由于目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p1EanqFDPw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一般按地貌、土壤、 植被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其目的是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遵循土地构成要素 的自然规律,最佳、最有效地挖掘土地生产力。DXDiTa9E3d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一些评价指标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一般按土地生产力水 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土地适宜性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也称为土地的经济特 性分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其目的是为开展土地条件 调查和适宜性调查服务,为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服务。RTCrpUDGiT 3.土地综合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管理特性及其他因素对土地进行综合分 类。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综合分类主要形式。土地利用分类一般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覆 盖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土地经营特点、土地利用效果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 类。其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反映国家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国家和地 区宏观管理和调控服务。5PCzVD7HxA 在这三种分类中,土地利用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最广、全覆 盖的基础分类。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资源在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 要基础。jLBHrnAILg 1.1. 2.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 国外土地分类工作至今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出 现了各种土地分类系统。国外土地利用分类多数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分类依据,具体到各 国又有差异,如美国主要以土地功能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英国和德国以土地覆盖(是否开发用于建设用地>作为分类依据,俄罗斯、乌克兰和日本以土地用途作为分类的主要依 据,印度则以土地覆盖情况(自然属性>作为划分利用分类的依据。xHAQX74J0X 国内土地分类研究起步较迟,而且主要工作是在解放以后。国内土地利用分类依据与 国外基本相同,也是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分类依据,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详查>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为分类依据,城镇地籍调查 采用的城镇土地分类以土地用途为分类依据,中科院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以利用方式和土地 覆盖为分类依据。LDAYtRyKfE 虽然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依据基本相同,但由于国情差异,在具体划分的类型上却不 尽相同,如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因此对农用地的分类较细,而国外则相对较粗。 1 / 29

分式方程题型分类练习

分式练习 题型一、分式化简 1. m n m n m n m n n m ---+-+22 2.112---a a a 3. )1(232)1(21)1(252+-++--++a a a a a a 4.a b ab b b a a ----222; 5. 2 121111x x x ++++-; 6.11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02=-a a .

7.2322123)5()3(z xy z y x ---? 题型二、解分式方程 (1) x x 311=-; 231+=x x (2) 0132=--x x (3) 11 4112=---+x x x (4) x x x x -+=++4535 (5)1713 7 22 22--+=--+x x x x x x

(6) 22 322=--+x x x 012112=---x x (7) 3 423-=--x x x 题型三、求正解负解无解 1. 当k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 1) 2)(1(23++-=++x x k x x 的解为非负数. 2. 若分式方程 122-=-+x a x 的解是正数,求a 的取值范围. 变式 1.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正数,那么字母a 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2.已知关于 3.若关于x 分式方程 432212-=++-x x k x 有增根,求k 的值。 4.若1044m x x x --=--无解,则m 的值是 ( ) A. —2 B. 2 C. 3 D. —3 5.若关于x 的方程 1151221--=+-+-x k x x k x x 有增根1=x ,求k 的值。 求待定参数 的取值范围。的解是正数,求的方程 m x m x x x 323-=--

2017年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017年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出台共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志着我国土地资源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确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严格按照管理需要和分类学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一是区分“类型”和“区域”,按照类型的唯一性进行划分,不依“区域”确定“类型”;二是按照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四个主要指标进行分类,一级类主要按土地用途,二级类按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续分,所采用的指标具有唯一性;三是体现城乡一体化原则,按照统一的指标,城乡土地同时划分,实现了土地分类的“全覆盖”。这个分类系统既能与各部门使用的分类相衔接,又与时俱进,满足当前和今后的需要,为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基本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还可根据管理和应用需要进行续分,开放性强。本分类系统能够与以往的土地分类进行有效衔接,不至于由于新分类造成土地基本信息的“断档”。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多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分类标准不统一,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数出多门、口径不一、数据矛盾,对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和国家宏观管理科学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的统一,将避免各部门因土地利用分类不一致引起的统计重复、数据矛盾、难以分析应

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题

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题 专题一、营销类应用性问题 1、 某校办工厂将总价值为2000元的甲种原料与总价值为4800元的乙种原料混合后,其平均价比原甲种原料每千克少3元,比乙种原料每千克多1元,问混合后的单价每千克是多少元? 2、A 、B 两位采购员同去一家饲料公司购买同一种饲料两次,两次饲料的价格有变化,但两位采购员的购货方式不同.其中,采购员A 每次购买1000千克,采购员B 每次用去800元,而不管购买饲料多少,问选用谁的购货方式合算? 3、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一月份销售了若干件,共获得利润30000元;二月份把这种商品的单价降低了 0.4元,但是销售量比一月份增加了5000件,从而获得利润比一月份多2000元,调价前每件商品的利润为多少元? 专题二、工程类应用性问题(难点) 1、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一项工程,两队合作2天后,由乙队单独做1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已知乙队单独做所需天数是甲队单独做所需天数的 倍,问甲乙单独做各需多少天? 2、甲、乙两个学生分别向计算机输入1500个汉字,乙的速度是甲的3倍,因此比甲少用20分钟完成任务,他们平均每分钟输入汉字多少个? 11 2

3、 某农场原计划在若干天内收割小麦960公顷,但实际每天多收割40公顷,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试求原计划一天的工作量及原计划的天数。 4、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付甲、乙两队共8700元,乙、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厂家需付乙、丙两队共9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3 2,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5500元. ⑴求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 ⑵若工期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由哪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 5、 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6、 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 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 专题三、行程中的应用性问题(难点) 1、 甲、乙两个车站相距96千米,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站开出,1小时后快车在慢车前12千米,快车比慢车早40分钟到达乙站,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初二数学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

行程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三个数量:路程、速度和时间。它们的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列分式方 程解决实际问题要用到它的变形公式: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1、走完全长3000米的道路,如果速度增加25%,可提前30分到达,那么速度应达到多少? 2、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Km的告诉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要的时间。 3、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钟后,B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已知B的速度是A的速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 4、假日工人到离厂25千米的浏览区去旅游;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出发1小时20分钟后,其余的人乘汽车出发,结果两部分人同时到达,已知汽车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求汽车和自行车速度 5、我部队到某桥头阻击敌人,出发时敌人离桥头24千米,我部队离桥头30千米,我部队急行军速度是敌人的1.5倍,结果比敌人提前48分钟到达,求我部队的速度。 水流问题 1、轮船顺流航行66千米所需时间和逆流航行48千米所需时间相等,已知水流速度每小时3千米,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2、轮船顺水航行80千米所需要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其他问题 1、为了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重建家园,某学校号召同学们自愿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为4800元,第二次捐款为5000元,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20人,而且两次人均捐款额相等,如果设第一次捐款人数X人,那么X应满足怎样的方程? 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72度,求它的边数N应满足的分式方程。 3、某质检部门抽取甲、乙两厂相同数量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结果甲厂有48件合格产品,乙厂有45件合格产品,甲厂的合格率乙厂高5%,求甲厂的合格率? 4、对甲乙两班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检查,结果甲班有48人合格,乙班有45人合格,甲班的合格率比乙班高5%,求甲班的合格率? 工程问题:这类问题也涉及三个数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它们的数量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 作时间。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用它的变形公式: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特别地,有时工作总量可以看作整体“1”,这时,工作效率=1/工作时间。 1、某项紧急工程,由于乙没有到达,只好由甲先开工,6小时后完成一半,乙到来后俩人同时进行,1小时完成了后一半,如果设乙单独x小时可以完成后一半任务,那么x应满足的方程是什么? 2、某运输公司需要装运一批货物,由于机械设备没有到位,只好先用人工装运,6小时后完成一半,后来机械装运和人工同时进行,1小时完成了后一半,如果设单独采用机械装运X小时可以完成后一半任务,那么应满足的方程是什么? 3、某车间加工1200个零件,采用新工艺,工效是原来的1.5倍,这样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就少用10小时,采用新工艺前后每时分别加工多少个零件? 4、某人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33个零件,已知现在加工3300个零件所需的时间和原计划加工2310个零件的时间相同,问现在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5、一台甲型拖拉机4天耕完一块地的一半,加一天乙型拖拉机,两台合耕,1天耕完这块地的另一半。乙型拖拉机单独耕这块地需要几天? 耕地问题 1、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的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分别求这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 2、某农场原有水田400公顷,旱田150公顷,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准备把部分旱田改为水田,改完之后,要求旱田占水田的10%,问应把多少公顷旱田改为水田。

(完整版)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项练习50题

分式方程应用题专项练习 1、老城街道改建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从投标书中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32;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可以完成.;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2.某工厂为了完成供货合同,决定在一定天数内生产原种零件400个,由于对原有设备进行了技术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天比原计划增产25%,结果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3、某项工程如果甲单独做,刚好在规定的日期内宛成,如果乙单独做,则要超出规定日期3天,现在先由甲、乙两人合做两天后,剩下的任务由乙完成,也刚好能按做时完式,问规定的日期是几天? 4、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会甲、乙两队共8700元;乙、丙两队合做10天完 成,厂家需付乙、丙队共9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3 2,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5500元。 (1) 求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 (2) 若工期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可由哪个单独承包此项工程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 5.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甲管注满水池比乙管快4小时,如果单独放甲管5小时,再单独开放乙管6小时,就可以注满水池的一半,求单独开放一个水管,注满水池各需多长时间? 6、 轮船顺水航行80千米所需要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7.一列客车长200米一列货车长280米,在平行轨道上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一共经过8秒钟.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3.求两车的速度. 8、如图,小明家、王老师家、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到王老师家的 路程为3km ,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为0.5km ,由于小明的父母战斗在抗“非 典”第一线,为了使他能按时到校,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接小明上学.已知 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每天比平时步行上班多用了20min , 问王老师的步行速度及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9、一小船由A 港到B 顺流航行需6小时,由B 港到A 港逆流航行需8小时,小船从早晨6时由A 港到B 港时,发现一救生圈在途中掉落水中,立即返航,2小时后找到救生圈。

(完整版)分式及分式方程题型分类讲义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 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 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 ,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 ,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3.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 设辅助未知数,并用含辅助未知数的代数式去表示方程中另外的代数式;② 解所得到的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新方程,求出辅助未知数的值;③ 把辅助未知数的值代入原设中,求出原未知数的值;④ 检验作答. 4.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类似,不同的是要注意检验: (1)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所列 ;(2)检验所求的解是否 . 二、题型分类 考点一:分式方程 题型(一)分式方程去分母 1、解分式方程 时,去分母后变形为( )。 A . ()()1322-=++x x B .()1322-=+-x x C .()()x x -=+-1322 D .()()1322-=+-x x 2、下列方程是分式方程的是( ) A .0322 =--x x B . 13-=x x C .x x =1 D .12=-π x 题型(二)解分式方程 用常规方法解下列分式方程:25211 111 332552323 x x x x x x x x x -+=+==+---++();(2);(); 题型(三)分式方程的解 1.已知方程 26 1=311x ax a x -=+-的解与方程的解相同,则a 等于( ) A .3 B .-3 C. 2 D .-2 2.方程134 622 32622+++++++x x x x x x -5=0的解是( ) A. 无解 B. 0 , 3 C. -3 D. 0, ±3 22311x x x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