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第六讲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107
《珠宝鉴定与鉴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珠宝鉴定/Jewelry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全院
课程学时/学分:24/1.5
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20/1
审定人:
开课部门: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珠宝鉴定与鉴赏是为全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珠宝的鉴定特征和鉴赏方法。
通过讲授珠宝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常见天然宝石、天然玉石、有机宝石的鉴定方法,重点掌握各类宝石的评价鉴赏方法。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本课程首先简单讲授珠宝的基础知识和珠宝的基本鉴定特征,在此基础上讲授常见天然宝石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金绿宝石、碧玺、橄榄石、石榴子石、尖晶石、黄玉、水晶等,天然玉石包括翡翠、软玉、岫玉、绿松石、石英岩玉等,天然有机宝石包括珍珠、珊瑚、琥珀等,二十几种常见宝石品种的简单鉴定特征、评价依据和鉴赏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珠宝的基础知识。
2、了解各类珠宝的简单鉴定方法及评价鉴赏依据。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总学时分配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1篇不少于2000字的相关论文
成绩评定方式:出勤学习态度40%、论文成绩60%的综合评定。
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系统宝石学》课程标准.张倍莉.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年
2.《宝石学》课程标准.周国平.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年
3.《宝石学基础教程》课程标准.陈钟惠.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年。
高等教育课程教育研究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需要,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视角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1]。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即是在此背景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
一、课程定位宝石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科学,内容覆盖文、理、工科的诸多领域[2]。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程,从宝石学的基础知识入手,以世界著名珠宝的鉴赏为引,向学生介绍不同珠宝的鉴定和评价方法,并将知识点延伸到珠宝从形成、开采、加工、镶嵌、到购买和保养的全部过程。
课程涉及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采矿学、地理学等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宝石优化处理、人造宝石、合成宝石等材料科学的相关内容,各种珠宝鉴定仪器的原理和使用,以及加工工艺、美学设计、历史价值、文化艺术、商贸等学科的广泛内容,包含了较大的知识量,能够与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产生广泛的交集。
学生以自身专业作为切入点进行学习,不但降低了入门的难度,而且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思考、融合,最终对宝石学有所认识,形成珠宝鉴赏所需的综合思维方式。
二、内容设置与教学目标《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程在内容编排上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宝石学基础知识、宝石各论、中国玉文化、玉石各论。
宝石学基础知识主要讲述宝玉石的基本概念、物质基础、结晶学基础、分类、命名、基本性质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宝玉石的基本概念,理清分类,知晓珠宝鉴赏的一般内容,为宝玉石各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宝石各论主要讲授各种名贵宝石和常见宝石的概述、赏析、基本特征、成因、产地、鉴定及评价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依据不同宝石的基本性质,掌握宝石鉴定的步骤和方法,正确区分天然宝石、经过优化处理的宝石、合成宝石、人造宝石和仿制宝石,了解鉴定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宝石鉴定仪器。
在正确鉴定的基础上,掌握宝石评价的方法,结合世界著名宝石赏析和近年来国际上宝石的拍卖情况,形成对宝石的材料价值以及文化、艺术、历史等附加价值的基本判断,开拓国际视野。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课程教学大纲JEWELRY APPRECIATION AND JEWELRY CULTURE(全校任选课)总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对珠宝玉石主要品种的基本特点、评价鉴别、美学欣赏以及我国玉器发展以及玉雕艺术的讲授、讨论,使学生们掌握或了解珠宝玉石的基本概念、主要种类、加工工艺、评价鉴别方法、美学赏析,熟悉古玉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各个历史时期玉器制作的风格、工艺特点及其与历史背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了解我国玉雕艺术的特点和现代珠宝文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普及珠宝玉石知识,提高广大学生的珠宝和玉文化素质;认识了珠宝在我国经济、文化和艺术中的地位;了解我国悠久的宝玉石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另外,大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集自然美和人工艺术美于一身的珠宝,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一种高尚的意趣,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素质和修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珠宝与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关系,明确学习珠宝知识的实际意义。
2、了解和掌握宝石的一般概念、分类和评价标准。
3、了解与宝石有关的地球科学知识。
4、了解和掌握宝石和各种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及其在鉴别中宝石中的意义。
5、了解和掌握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翡翠、软玉等珍贵宝(玉)石的基本性质、评价标准、重要产地。
6、了解和掌握部分常见中低档宝(玉)石的基本特征、品种类型、识别和评价方法。
7、了解一般金银饰品知识,及人造宝石、宝石优化方法。
8、了解和掌握中国玉文化。
9、了解和掌握珠宝的购买、佩戴和保养等知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基本内容:1、宝玉石的基本概念;2、宝玉石分类;3、宝玉石命名与象征;4、珠宝的属性;5、珠宝的价值。
二、基本要求:了解宝玉石的基本概念、宝玉石分类、宝玉石命名与象征、珠宝的属性、珠宝的价值及宝石文化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