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制图图例(试行)》技术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20.59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一:《城市规划制图图例(试行)》技术说明一、图例的适用范围与作用第1条.该图例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现状图、规划图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现状图、规划图,该图例可作为规划总图CAD图例绘制的统一技术标准。
二、图例的分类依据第2条.该图例的建设用地分类依据为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三、图例的分类范围与精度第3条.该图例分类范围涵盖《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规定中的“H”类的全部用地类别(“H1—H9”)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规定中的全部用地类别。
第4条.该图例分类深度涵盖《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规定中的大、中、小全部类别。
四、图例的绘制原则第5条.颜色选择以AutoCAD颜色索引为基础。
第6条.图例中相同大类的图例颜色应尽量处于同一色系。
第7条.当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与旧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涉及的用地性质相同或相近时,应尽量沿袭旧版图例绘制的习惯。
第8条.图例中大类以“颜色”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中类和小类出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中类以“颜色”为主,其中部分以“颜色+符号”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小类以“颜色”、“颜色+符号”或“颜色+用地代码”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注:“颜色+符号”的小类用地性质亦可用“颜色+用地代码”代替);另一种版本是中类以“颜色”为主,其中部分以“颜色+文字符号”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小类以“颜色”、“颜色+文字符号”或“颜色+用地代码”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注:“颜色+文字符号”的小类用地性质亦可用“颜色+用地代码”代替)。
第9条.当总图中某一类用地仅划分到“大类”时,应使用“城市建设用地(大类)制图图例”,且该类用地的“大类”与“中小类”不得同时出现。
附件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在宣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有关新、老标准在具体规划中的衔接意见与建议一、城市总体规划为保证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建议在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以下简称“新标准”)上按照不同工作阶段,区别对待:1、总体规划已经批复实施的,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向前追溯执行的原则,不必按照新标准重新修订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一、引言城市规划制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城市的空间布局、用地分配以及各类设施的位置等信息。
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制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相应的标准格式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详细描述城市规划制图的标准格式要求,以便规范城市规划制图的过程和结果。
二、标准格式要求1. 图幅城市规划制图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图幅进行,常见的图幅有A0、A1、A2、A3等。
具体选择何种图幅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范围和内容进行合理确定。
2. 图例城市规划制图应包含清晰明确的图例,用以解释图中各种要素的含义。
图例应包括图例标题、图例符号及其对应的含义。
图例符号的设计应简洁明了,符合规范要求。
3. 坐标系统城市规划制图应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以确保不同图幅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常用的坐标系统有经纬度坐标系统和平面坐标系统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4. 比例尺城市规划制图应标明比例尺,以便读者准确了解图中要素的相对大小和距离。
比例尺的选择应根据图幅和图中要素的尺度进行合理确定。
5. 标题和副标题城市规划制图应包含清晰明确的标题和副标题,用以描述图中要素的内容和范围。
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图的主题;副标题可以进一步补充说明图的具体内容。
6. 图框和边框城市规划制图应包含规范的图框和边框,用以界定图的范围和边界。
图框应包括图幅编号、图幅比例尺、制图单位、制图日期等基本信息;边框应整齐划一,不得有破损或模糊不清的情况。
7. 图形要素城市规划制图应准确表达各类图形要素,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
图形要素的表达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线型、线宽、填充色、文本标注等方面。
8. 文本标注城市规划制图应包含必要的文本标注,用以解释图中各种要素的含义。
文本标注应清晰可读,字体大小适宜,与图中要素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9. 图件编号和图件名称城市规划制图应包含唯一的图件编号和图件名称,以便对图件进行唯一标识和识别。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引言概述: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图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读性,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图形符号的使用、比例尺的确定、图例的设计等。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的正确应用对于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
1. 图形符号的使用
1.1. 线条符号的规范使用
1.2. 面积符号的设计原则
1.3. 点符号的选择与应用
1.4. 文字符号的规范要求
2. 比例尺的确定
2.1. 比例尺的选择与适合范围
2.2. 比例尺的标注与表示方法
2.3. 比例尺的准确度要求
3. 图例的设计
3.1. 图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3.2. 图例的罗列和标注方式
3.3. 图例的更新和维护
4. 图件布局的要求
4.1. 图件的整体布局和分区
4.2. 图件的标注和注释
4.3. 图件的比例和尺寸要求
5. 印制品质量控制
5.1. 印刷色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2. 纸张的选择和质量要求
5.3. 印刷工艺的控制和管理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制图标准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正确应用城市规划制图标准可以保证城市规划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图件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制图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图形符号的使用、比例尺的确定、图例的设计、图件布局的要求以及印制品质量的控制。
惟独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制图,才干确保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城市规划从业者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自身制图水平,为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图件支持。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制图标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为了保证制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城市规划图纸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规划师、设计师和决策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图纸。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的五个部分。
一、图纸尺寸标准1.1 纸张尺寸:城市规划图纸通常采用国际标准尺寸,如A0、A1、A2等,以确保图纸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1.2 边框和边距:图纸边框和边距的标准化有助于保持图纸的整洁和统一,同时方便制图人员进行标注和修订。
1.3 比例尺:城市规划图纸应使用适当的比例尺,以便准确地表达地物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二、图形符号标准2.1 建筑符号:城市规划图纸中的建筑符号应符合行业通用标准,以确保各类建筑物在图纸上的一致性和易识别性。
2.2 道路符号:道路符号的标准化有助于准确表达道路的类型、宽度和交通流向,以便规划师和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
2.3 绿地符号:城市规划图纸中的绿地符号应明确表示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花坛等,以便决策者和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进行绿地规划和设计。
三、颜色标准3.1 建筑物颜色:城市规划图纸中的建筑物颜色应符合行业通用标准,以便准确地表达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建筑等。
3.2 道路颜色:道路颜色的标准化有助于准确表达道路的类型和功能,如主干道、次干道等。
3.3 绿地颜色:城市规划图纸中的绿地颜色应明确表示不同类型的绿地,如草坪、树木等,以便决策者和设计师能够更好地进行绿地规划和设计。
四、文字标注标准4.1 字体和字号:城市规划图纸中的文字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并根据图纸的比例尺选择适当的字号,以便准确地传达信息。
4.2 标注内容:图纸中的标注内容应明确、简洁,包括地物名称、尺寸、功能等,以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和使用图纸。
4.3 标注位置:标注的位置应与相应地物相对应,并采用统一的标注规则,以便用户能够准确地理解图纸中的信息。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一、引言城市规划制图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绘制标准化的城市规划制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各类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等信息。
本文旨在制定城市规划制图的标准格式,以确保制图内容准确、清晰、易读,并提高规划图件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制图要求1. 图幅要求a. 采用国家标准的A系列纸张,如A0、A1、A2等,根据规模和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b. 图幅比例普通为1:1000、1:2000、1:5000等,根据规划的具体要求确定。
2. 标题要求a. 图幅顶端居中位置标注城市规划图名称,字体为黑体,字号为16号;b. 图幅底端居中位置标注制图单位、日期和图号,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2号。
3. 坐标要求a. 采用国家标准的大地坐标系,如1980年国际椭球体;b. 坐标原点应选取规划区域内的具体地点,并在图幅左下角标注坐标原点的具体位置;c. 坐标轴线应清晰、粗细适中,坐标刻度应与图幅的大小相适应。
4. 图例要求a. 图例应包含规划图中所使用的各种符号、颜色和线型的说明;b. 图例应位于图幅的右下角,清晰明了,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0号。
5. 建造物标注要求a. 建造物应采用统一的符号标注,符号应与实际建造物相符;b. 建造物标注应清晰、易读,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0号。
6. 道路标注要求a. 道路应采用统一的符号标注,符号应与实际道路相符;b. 道路标注应清晰、易读,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0号。
7. 绿地标注要求a. 绿地应采用统一的符号标注,符号应与实际绿地相符;b. 绿地标注应清晰、易读,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0号。
8. 比例尺要求a. 比例尺应位于图幅的右上角,清晰明了,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0号。
9. 图件边框要求a. 图件边框线应清晰、粗细适中,与图幅的大小相适应;b. 图件边框上应标注图幅的名称、日期和图号,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0号。
三、制图流程1. 采集规划数据a. 采集规划区域的基础地理数据,如地形地貌、水系、交通网络等;b. 采集规划区域的人口、经济、环境等相关数据。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一、引言城市规划制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城市的空间布局、道路网络、绿地分布等信息。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制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标准,规范城市规划制图的格式、内容和要求。
二、制图标准1. 文件格式城市规划制图应采用常见的图形文件格式,如JPEG、PNG或者PDF等,以便于查看和传输。
2. 图幅及比例尺根据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确定制图的图幅大小和比例尺。
常见的图幅大小有A0、A1、A2等,比例尺常用的有1:500、1:1000、1:2000等。
3. 图面布局城市规划制图应具有清晰的图面布局,包括标题、图例、比例尺、北箭等要素。
标题应准确描述图面内容,图例应明确标示各种要素的代表符号和颜色。
4. 地理坐标系统城市规划制图应采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如WGS84或者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坐标应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
5. 地形图城市规划制图中的地形图应准确反映城市地势的高低变化,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要素。
地形图应标注等高线、高程值和地势图例,以便于分析和评估。
6. 道路网络图城市规划制图中的道路网络图应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道路等级的划分。
道路应标注道路名称、道路宽度、车道数、交叉口等重要信息。
7. 绿地分布图城市规划制图中的绿地分布图应标示城市中的公园、广场、绿化带等绿地要素。
绿地应标注名称、面积、植被类型等信息。
8. 建造分布图城市规划制图中的建造分布图应标示城市中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建造要素。
建造物应标注名称、用途、高度等信息。
9. 设施分布图城市规划制图中的设施分布图应标示城市中的学校、医院、交通站点等公共设施要素。
设施应标注名称、地址、服务范围等信息。
10. 标注和注释城市规划制图中的标注和注释应清晰、准确,字体大小适宜。
标注和注释应包括地名、道路名称、设施名称等重要信息。
11. 颜色和线型城市规划制图中的颜色和线型应统一,以便于区分不同要素。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一、引言城市规划制图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图可以直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制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相应的标准格式对于规范城市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的要求和内容。
二、制图标准要求1. 布局要求制图应采用直观明了的布局,以便观察者能够快速理解和获取信息。
布局应合理安排各要素的相对位置,以突出重点内容。
2. 符号标注要求制图应使用统一的符号标注系统,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易读性。
符号应具备明确的含义,不得产生歧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要素,应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
3. 比例尺要求制图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确保制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比例尺应明确标注在图纸上,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 标题要求制图应具备清晰明了的标题,以便快速了解图表内容。
标题应准确反映图表的主题,并具备一定的描述性,便于观察者理解。
5. 图例要求制图应配备相应的图例,以便观察者能够理解和解读图表中的符号含义。
图例应简洁明了,与图表内容相符,并标明单位和比例。
6. 数据要求制图应使用准确的数据,数据来源应明确标注。
数据应具备一定的时效性,以确保制图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7. 标注要求制图应标注必要的注释和说明,以便观察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
标注应简洁明了,与图表内容相符,并标明单位和比例。
三、制图标准内容1. 基础地形图基础地形图应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系分布等基本信息。
其中,地理位置可以使用坐标标注,地形地貌可以采用等高线、阴影等方式进行标注,水系分布可以使用蓝色线条进行标注。
2. 交通规划图交通规划图应包括城市的道路网络、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线路等信息。
道路网络可以使用不同线型进行标注,交通枢纽可以使用特殊符号进行标注,公共交通线路可以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
3. 用地规划图用地规划图应包括城市的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情况,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附件一:
《城市规划制图图例(试行)》技术说明
一、图例的适用范围与作用
第1条.该图例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现状图、规划图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现状图、规划图,
该图例可作为规划总图CAD图例绘制的统一技术标准。
二、图例的分类依据
第2条.该图例的建设用地分类依据为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三、图例的分类范围与精度
第3条.该图例分类范围涵盖《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规定中的“H”类的全部用地类别(“H1—H9”)和《城市建设用
地分类和代码》规定中的全部用地类别。
第4条.该图例分类深度涵盖《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规定中的大、中、小全部类别。
四、图例的绘制原则
第5条.颜色选择以AutoCAD颜色索引为基础。
第6条.图例中相同大类的图例颜色应尽量处于同一色系。
第7条.当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与旧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
地标准》(GBJ137-90)涉及的用地性质相同或相近时,
应尽量沿袭旧版图例绘制的习惯。
第8条.图例中大类以“颜色”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中类和小类出两种版本:
一种版本是中类以“颜色”为主,
其中部分以“颜色+符号”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小
类以“颜色”、“颜色+符号”或“颜色+用地代码”作为
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注:
“颜色+符号”的小类用地性
质亦可用“颜色+用地代码”代替);另一种版本是中类
以“颜色”为主,其中部分以“颜色+文字符号”作为用
地性质的表达形式;小类以“颜色”、“颜色+文字符号”
或“颜色+用地代码”作为用地性质的表达形式(注:
“xx
色+文字符号”的小类用地性质亦可用“颜色+用地代码”
代替)。
第9条.当总图中某一类用地仅划分到“大类”时,应使用“城市建设用地(大类)制图图例”,且该类用地的“大类”
与“中小类”不得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