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58.72 KB
- 文档页数:2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癫痫患者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本演练旨在模拟癫痫患者突发状况,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组织与实施1. 演练组织:(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全面协调与指挥。
(2)成立演练实施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
2. 演练实施:(1)演练前准备:组织参演人员学习癫痫相关知识,熟悉应急预案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
(2)模拟场景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模拟场景,如病房、急诊室等。
(3)演练实施:按照预案流程进行演练,各参演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三、演练流程1. 发现患者癫痫发作:(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癫痫发作症状,如意识丧失、抽搐、口吐白沫等。
(2)立即通知演练实施小组。
2. 紧急处理:(1)演练实施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解开患者衣领、衣扣,清除口腔异物,如假牙、义齿等。
(4)使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者口腔一侧,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5)对抽搐的肢体不能用力按压,以免造成骨折、脱臼等。
3. 确保呼吸道通畅:(1)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进行吸痰。
(2)如患者出现窒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通知医生:(1)演练实施小组通知医生,医生迅速到达现场。
(2)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5. 静脉通道建立:(1)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抗癫痫药和脱水剂等。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给药。
6. 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2)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
7. 救治结束:(1)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观察,确保患者安全。
(2)整理现场,清理用物。
四、总结与评估1.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提高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演练背景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指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癫痫持续状态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2. 熟悉癫痫持续状态救治流程,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科室间的协作,提高整体应急处理能力。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2年X月X日2. 地点:XX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四、演练人员1. 指挥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
2. 演练小组:由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及部分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3. 观摩小组:由其他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五、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设定患者,男,45岁,因“突发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入院。
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全身抽搐,持续约5分钟,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
2. 演练步骤(1)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立即报告护士长。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指挥小组及演练小组。
(3)指挥小组迅速到位,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等。
(4)演练小组根据患者病情,按照癫痫持续状态救治流程进行救治。
(5)救治流程: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解开患者衣领,取下假牙,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抗癫痫药和脱水剂等。
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瞳孔变化,防止窒息、尿失禁等并发症。
5)做好基础护理,如保暖、防坠床等。
6)病情稳定后,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及家属。
(6)演练结束后,指挥小组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评估1. 评估参演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救治流程熟练程度。
2. 评估科室间的协作能力。
3. 评估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评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七、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应急预案目标1. 保障癫痫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癫痫发作对患者的伤害。
2. 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对癫痫发作的应急处理能力。
3.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
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癫痫发作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医护人员、癫痫病患家属等组成。
2. 设立癫痫发作应急处理值班室,负责接收、处理癫痫发作相关信息。
三、应急预案措施1. 发作前:(1)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2)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 发作时:(1)迅速将患者置于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如床铺或地面。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患者口中有异物,立即取出。
(3)解开患者衣领、领带、腰带等,防止压迫呼吸道。
(4)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5)取下患者假牙,以防误吸。
(6)避免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脱位。
(7)为患者提供吸氧,必要时使用氧气罩。
(8)在患者发作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 发作后:(1)患者意识恢复后,给予安慰,避免紧张情绪。
(2)告知患者家属癫痫发作的紧急处理方法。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过长,立即通知医生。
(4)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患者治疗方案。
四、应急预案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癫痫病患家属进行癫痫发作应急处理培训。
2. 提高应急处理小组成员的急救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救治效果。
通过以上癫痫发作应急预案的实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癫痫发作对患者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的危害。
癫痫持续状态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背景介绍癫痫持续状态指的是持续30分钟以上的癫痫发作,或者连续多次癫痫发作之间没有完全意识恢复的时间间隔。
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本文将介绍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处理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二、应急预案1. 执行人员的准备工作1.1 熟悉癫痫持续状态的特征执行人员需要了解癫痫持续状态的一些特征,包括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以便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处于癫痫持续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1.2 保持冷静和沟通顺畅在处理癫痫持续状态时,执行人员需要保持冷静,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2. 应急设备准备2.1 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执行人员需要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包括氧气、呼吸支持设备、静脉给药设备等,以备在处理过程中使用。
2.2 准备药物及其他物品执行人员需要准备常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地西泮等,以备在应急过程中使用。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常用的医疗物品,如消毒纱布、钳子等。
3. 环境准备3.1 保持安全的环境在处理癫痫持续状态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将患者转移到开阔、无障碍的区域,并清除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物品。
3.2 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处理癫痫持续状态时,应尽量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三、处理流程1. 确认癫痫持续状态当医务人员接到癫痫持续状态的紧急呼叫时,首先需要确认患者是否处于癫痫持续状态。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发作的时间和频率,以及患者表现出来的癫痫特征来判断。
2. 急救处理2.1 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在癫痫持续状态期间,患者的呼吸道可能受到阻塞,导致缺氧。
医务人员需要通过抬高患者的下颌或使用吸痰管等方法,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2.2 辅助通气和氧气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缺氧的情况,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辅助通气和氧气治疗,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2.3 给予抗癫痫药物医务人员在处理癫痫持续状态时,需要尽快给予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或地西泮等。
一、目的为提高医疗机构对癫痫患者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癫痫患者的现场处置。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癫痫患者现场处置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医疗救援组负责对癫痫患者的现场救治,包括初步评估、紧急处理、病情监测等。
3. 护理保障组负责对癫痫患者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心理支持等。
4. 消防保卫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消防设施检查、应急疏散等。
5. 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现场处置信息,协调各部门工作。
四、应急预案1. 初步评估(1)发现癫痫患者后,立即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观察患者发作症状,如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等。
2. 紧急处理(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异物。
(2)解开患者衣领、腰带,避免束缚。
(3)防止患者跌倒,避免碰撞硬物。
(4)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防止自伤。
3. 药物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
(2)如患者发作持续5分钟以上,或出现呕吐、抽搐加剧等情况,立即给予吸氧、补液等支持治疗。
4. 病情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发作频率等。
(2)监测患者血常规、电解质、血糖等指标。
5. 心理支持(1)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提供心理疏导。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信息上报(1)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现场处置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患者发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医疗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3. 护理保障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等。
4. 消防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患者安全。
5. 信息联络组收集、整理、上报现场处置信息。
6.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六、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一、引言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频繁再发,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为有效应对癫痫持续状态,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1. 患者发现与处理(1)家属或身边人发现患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2)迅速解开患者衣领、领带、腰带等,防止束缚。
(3)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如假牙、食物等,防止误吸。
(4)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置于患者口腔一侧,防止舌咬伤。
(5)松开患者裤带,防止肢体抽搐时受伤。
2. 现场急救(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助。
(2)若患者意识不清,可轻拍患者肩膀或大声呼唤,以判断意识状态。
(3)若患者出现窒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 医疗救治(1)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2)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抗癫痫药物、脱水剂等。
(3)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抗抽搐、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术后护理(1)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基础护理,如保暖、营养支持等。
(2)加强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指导患者家属正确护理患者,如饮食、用药、生活起居等。
(4)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 家属及身边人应了解癫痫持续状态的基本急救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2. 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时,切勿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脱臼等。
3. 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
4.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劳累、情绪波动、饮酒等。
5. 定期参加癫痫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总结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严重的危急重症,需引起广泛关注。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各界对癫痫持续状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应急预案
一、定义与识别
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指儿童在癫痫发作后,意识未能完全恢复,且再次发作或连续发作超过30分钟的情况。
医护人员需准确识别此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二、立即评估
一旦识别出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包括心率、呼吸、血
压等,并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同时,记录发作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及发作类型等信息。
三、紧急处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置于侧卧位,避免误吸。
如有必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使
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2. 静脉通路建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药和补液。
3. 抗癫痫药物应用: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给予适当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避免过量或过快导致不良反应。
4. 监测与支持:持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和血气分析。
同时,给
予营养支持和液体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四、后续治疗与护理
1. 病因诊断:在控制癫痫发作后,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如脑电图、头颅影像学等。
2. 长期抗癫痫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病因,制定个体化的长期抗癫痫治疗方案。
3. 康复与心理支持: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其生活质量。
同时,关注患儿及其家庭的
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五、预防与教育
加强患儿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癫痫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随访,及时发现
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复发风险。
一、背景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患者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为了保障癫痫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癫痫急救领导小组:负责癫痫急救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
2.癫痫急救小组:负责癫痫患者的现场急救、转运等工作。
3.癫痫患者家属联络小组:负责与患者家属沟通,协助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康复工作。
三、应急预案1.癫痫发作时的现场急救:(1)保持冷静,立即将患者平躺于安全地面,头部偏向一侧,以防窒息。
(2)解开患者衣领、领带、腰带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3)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置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4)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避免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损伤。
(6)癫痫发作时,避免强行喂药或饮水,以免呛咳。
(7)发作结束后,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2.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急救:(1)立即呼叫急救中心,报告患者病情及所在地。
(2)根据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镇静剂等。
(3)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进行抢救。
(4)如患者出现高热,给予物理降温。
(5)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6)癫痫持续状态期间,禁止强行喂药或饮水。
3.癫痫患者转运:(1)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2)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与接诊医院保持联系,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四、后续处理1.癫痫患者家属应了解癫痫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癫痫患者家属应掌握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方法,提高应对能力。
3.医院应定期开展癫痫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水平。
4.加强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5.建立健全癫痫患者档案,做好随访工作。
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癫痫患者的急救效率,降低癫痫发作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责任人 (2)4.依据 (2)5.定义 (2)6.内容 (2)7.附件 (3)1.目的防范和处理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突发的癫痫持续状态。
2.范围适用于II~IV期所有临床试验中癫痫持续状态处理过程。
3.责任人产科专业负责人。
4.依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临床急救指南》、医院相关急救制度。
5.定义一次持续发作持续30分种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或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
6.内容6.1辅助呼吸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护。
6.2加强护理防止跌伤和碰伤,用包有沙布的压舌板或毛巾折叠成条状塞于上下臼齿间,以免舌咬。
抽搐停止后,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人性肺炎或窒息。
6.3从速控制发作6.3.1安定为首选药.静脉用药后数分钟有效, 用量为5-10mg,以每分钟3-5mg速度静注,15分钟后如复发可重复给药。
如呼吸抑制,停止注射。
6.3.2 氯硝安定:其作用较地西泮强5倍.0.03—0.06mg/kg/次静注,数分钟有效,用于各种癫痫发作,注意呼吸抑制。
6.3.3丙戊酸钠注射剂首剂15 mg/kg静脉推注,以后按每小时1 mg/kg的速度静脉滴注,达到总量每日20~30 mg/kg。
6.3.4、器官插管:上述处理后仍不缓解者,器官插管。
6.4维持生命体征6.4.1处理脑水肿可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
6.4.2 降温给与冰袋或冰毯机物理降温。
6.4.3防止感染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6.4.4以及其它对症处理如酸中毒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
6.5病因治疗鉴别有无脑炎、脑膜炎、代谢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预防癫痫发作:惊厥完全控制后,根据临床诊断及时开始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睡眠剥夺、长时间玩游戏机。
7.附件无。
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或频繁发作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立即吸痰、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备气管切开包、呼吸机于床旁,做好随时行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准备。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控制发作。
遵医嘱用药,微量泵入地西泮、丙戊酸钠等镇静剂。
4、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度的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尿失禁等。
5、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
6、头部放置冰袋或冰帽,防治脑水肿,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7、放置床档,以防坠床,避免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防发生骨折。
8、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9、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流程】
↓
↓
↓
↓
↓
↓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时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效果,特制定以下癫痫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癫痫的认识,增强应急处理能力;2. 及时、有效地救治癫痫患者,降低患者伤害;3. 减少因癫痫发作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不便。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与职责1. 成立癫痫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神经内科医生、护士、保卫科、医务科等相关人员组成;2. 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应急预案的流程1. 发作初期:(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2)对患者进行安全防护,防止摔伤、碰伤;(3)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保持呼吸道通畅;(4)解开患者衣领、腰带,防止窒息;(5)如患者有假牙,及时取下,防止误吞;(6)对患者进行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7)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8)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 发作中期:(1)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2)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3)对患者进行吸痰、吸氧等护理措施;(4)如患者出现高热,给予物理降温;(5)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发作后期:(1)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掌握癫痫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方法;(4)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四、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1. 加强对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应急处理能力;2. 定期开展癫痫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癫痫的能力;3. 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4.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五、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2. 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和完善;3.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作,提高癫痫救治水平。
三甲医院癫痫发作状态患者应急抢救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1. 患者发生癫痫发作状态时,立即让患者平卧,解开衣领衣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
2. 对于癫痫失神发作等其他不伴有明显肢体抽搐成分的分作,若发作持续时间短暂(短于5分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3. 癫痫患者发作持续状态,由于突发意识丧失,患者不能保持发病前的体位,容易突然倒地。
如发病时旁边有人,应尽量做好保护,不要让患者头部突然着地,避免跌倒或者摔伤。
4. 抽搐发作时患者牙关紧闭,此时不要强行撬开患者的牙关,以免牙齿脱落阻。
塞呼吸道,可用力抵住患者的下颌,减少舌咬伤的发生。
尽快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手帕卷置于患者口腔一侧,上下臼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和颊部,对抽撞的肢体不能用暴力按压,以免骨折,脱臼等。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5. 及时吸痰和给予氧气吸入,保存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在给氧,防护的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控制发作,首选地西泮(安定)10mg静脉缓推(速度不宜超过2~5mg/min),如无效,10分钟后再给药一次。
6.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尿失禁等。
7. 随后提醒患者及时就诊,进行检查和治疗。
二、流程
立即平卧→通知医生→加强防护→吸痰、吸氧→静脉用药→观察病情变化→提醒患者及时就诊。
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时应立即让患者平卧,防止摔伤,并通知医生。
2.解开患者衣领、衣扣,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和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 取下义齿, 尽快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手帕卷置于患者口腔的一侧、上下臼齿之间, 以防咬伤舌和類部, 对抽搐的肢体不能用暴力按压, 以免引起骨折、脱臼等。
4.放置床档以防坠床,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5.在给氧、防护的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抗癫
痫药和脱水剂等。
6.在患者癫痫发作期护士需守护在床旁, 直至患者清醒。
7.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尿失禁等,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8.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9.待患者意识恢复后,护士应给患者做好: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向患者讲述疾病的性质、特点及相应有效控制措施, 解除患者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3 ) 指导患者按医嘱正规用药, 避免自行减量、加量、停药等,以免加重病情。
(4)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
地记录抢救过程。
急诊科
2016年1月修订
(二)护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