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中将张池明
- 格式:pdf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5
张池明是从鄂豫皖走出的开国中将。他10岁参加革命,15岁加入红军,18岁任红
15军团作战科代科长,31岁任军政委,38岁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
中将。战争年代,他转战南北,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和平时期,他转岗后勤,为军队
后勤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共和国鼉年轻的幵国中将
嫌池明
文丨陈乔桂
少年驰名鄂豫皖
张池明,1917年8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 光山县泗店乡傅山村一贫苦农民家庭。1927
年,他加入儿童团,经常随担任乡农协主席的 堂叔张柱邦走村串乡,宣传革命。他外出时总 背个包袱,里面装着纸笔,每到一地,都写几
条标语张贴在农舍屋檐下。由于他聪明好学, 念过两年私塾,练得一手好字,一投入农民运 动就大显身手,在乡里小有名气,乡亲都夸他 是“童子学士"。没多久,他被选为乡儿童团
中队长、区儿童团大队长。1929年1月,他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任命为光山县儿
童团总队长。为培养他,组织送他到鄂豫边苏 维埃政府创办的列宁小学学习半年,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文化水平。任儿童团总队长期间,他 积极带领儿童团员慰问红军部队、清查反动分 子、维护社会秩序、宣传鼓动群众,出色完成 中共光山县委交给的各项任务。1931年5月,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
陈昌浩兼书记,张池明任委员。他除做些抄写
工作外,还多次到郭家河、宣化店、河口镇、 七里坪等地巡视,动员和督促少年儿童入学,
教儿童团员检查路条、唱革命歌曲,检查儿童 团站岗放哨情况。12月,成立少共鄂豫皖中央
分局儿童局总队部,王正乐任儿童局书记兼总
队长,张池明任儿童局常委兼秘书长。1932年2月,张池明受儿童局指派到皖西
♦
65命将帅传奋
♦张池明
北巡视。时值红四方面军发起苏家埠
战役,他先后到六安县独山、霍邱县 顾店、霍山县流波疃等地,了解群众
参军参战支前情况,帮助组织运送伤 病员。9月,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
失利,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鄂豫皖 省委、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主力 被迫弃守新集,向皖西北转移。途中, 张池明被任命为英山独立第13团少
共团委书记,正式参加红军。10月, g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张
1池明随所在团留下坚持,度过了一段 f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物资奇缺、饥寒
=交迫的极为艰苦的游击斗争生活。° 1933年4月,红25军进行“肃|反”,时任红25军73师219团少共 |团委书记的张池明也被当作“AB团”
逮捕。他大声申辩:"我不是反革命! 不是‘AB团M ”但他的辩白无人理
会,被带到新集原中共鄂豫皖分局政 治保卫局禁闭室关押。被关次日,军 长吴焕先到73师检查工作,意外发
现这个少年“囚犯”,大感诧异,将 他叫来仔细询问,随后对政治保卫局
人员说:"他还是孩子,出身好,革 命早,哪会反革命? 在吴焕先干预 下,张池明被释放。随后,吴焕先将 他调到军部任秘书,后又让他兼作战 参谋。1934年11月16曰,红25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西实
行战略转移,张池明随队踏上漫漫 长征路。1935年8月21日,红25
军在甘肃泾川涉水过河时,后卫部 队遭国民党军第35师208团突袭。
危急之中,吴焕先迅速跑回指挥部 队反击,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见到自己爱戴的首长倒下,张池明
无比悲痛。他和全军将士怀着对敌 人的深仇大恨,奋勇冲杀,激战数 小时,全歼第208团,击毙团长马 开基。9月15曰,红25军到达陕北
延川县永坪镇,次日与陕北红军会 师,胜利结束长征。9月17曰,红 15军团成立,张池明任军团司令部 秘书兼作战科参谋。11月21曰, 红15军团会同红1军团发起直罗镇 战役,歼国民党军第109师大部。
战斗中,张池明及时准确地传达徐 海东等军团首长的作战命令。11月
30曰,红军召开庆祝直罗镇战役胜
利大会,张池明与会,聆听了毛泽东 的讲话。毛泽东对此战给予高度评 价,称这次胜利为中共在西北建立 广大的革命战争根据地举行了一个 奠基礼。1936年4月,张池明任红 15军团司令部作战科代科长,担负
辅佐军团领导拟制作战计划、协调
部队行动的重任,先后参加了东征、 西征战役。1937年1月,张池明被
选派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
学学习。
木船勇战铁甲艇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15军团改 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开赴抗 曰前线。张池明先后任第344旅作战 科科长、第688团参谋长、第344旅
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等职,率部转战敌 后,先后参与平型关、温塘、张店、 曹县等战役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 击。1940年2月,张池明任第344旅 687团政委。5月,他率团随黄克诚南进,转战皖东北,开辟了淮(安} 宝(应)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
军重建军部、整编部队,张池明任 新四军第3师8旅22团政委。9月
20曰,张池明与团长张天云奉命率 第22团攻打郑潭口日伪军据点。郑
谭口是苏北涟水县东北一个小村,居 盐阜和淮海两地要冲,日伪在此驻有
五六百人,修筑了坚固防御工事,是 敌钉在我根据地的一颗大钉子。战斗
打响后,张池明亲到担任主攻任务的 3营,指挥平射炮轰击敌阵地和碉堡 群。在大炮和机枪掩护下,3营营长 郑本炎率突击组爬上围墙,占领了郑
谭口东南部分,但敌困守西北部的地 道拒不投降。入夜,张天云、张池明 指挥部队发起总攻,逐段肃清地道 内的敌军。至21日下午,全歼郑潭 口敌600余人,还歼灭增援的300余
人,拔除了敌插在根据地内的这颗钉 子。这是第8旅在盐阜区首次取得攻
坚战胜利。1942年11月,张池明任新四 军第3师8旅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
任。他协助旅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 等,领导所部开展反"扫荡”、反‘‘清 乡”、反“蚕食”斗争。在此,他结 识女干部张明并于不久后结为夫妻。1943年初,新四军第3师根据
中共中央关于选派大批有培养前途 的干部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的指示, 抽调师参谋长彭雄、第8旅旅长田
守尧和张池明等团以上干部及张明 等女干部共20余人,组成干部队赴 延安学习,彭雄为队长,田守尧为副
队长,张池明为党支部书记。抽调干 部尚未到齐,敌已开始大"扫荡"。2 月11曰,干部队由第22团1营护
送,从师部阜宁启程,拟于当夜渡过 运河到淮海区。到河边时,发现“扫 荡”之敌早已集中控制船只,封锁运 河,只好折返阜宁。他们数次试图渡 河,都未成功,还几次遭遇日军,展
♦
66令将M梅奇
开激战。如此辗转一个多月,仍未走 出根据地。考虑敌“扫荡”不会马上 收场,必须尽快跳出敌合围圈,干部 队决定从海上坐船到山东,再从山东 赴延安。经精心准备后,3月16曰下午,
干部队从阜东县三灶镇旧黄河入海
口登上一艘木帆船,进入黄海,向北 驶去。深夜,木帆船刚到连云港以东 水域,风竟然停了,木帆船像抛了锚 似的一动不动。张池明等心里着急, 却无可奈何,只能耐心等待。17日拂晓,海面出现曰军巡逻
艇,它径直向木帆船驶来。彭雄、田 守尧、张池明商定:敌若盘问,由 船老大应付;敌不上船,我们不动; 敌若上船,坚决打击。这时,敌艇靠
近,要求登船检查。顷刻,干部队驳 壳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日军措手不 及,死伤近半。敌艇慌忙拉开距离, 远远地用机枪猛烈扫射。干部队只有 短枪,没有抗击能力,不久就有多人 牺牲,彭雄胸部中弹,身负重伤,田 守尧晕船不醒。张池明沉着冷静地指 挥干部队进行抵抗,他大声鼓励,坚 决打到底,把手榴弹准备好,敌人若 上来,就与敌同归于尽,决不做俘 虏!下午,起风了,木帆船又开始慢 慢移动,敌艇也不敢靠近,继续远远 地跟着扫射。17时,木帆船在海头
镇曰军据点附近小沙东海上搁浅。张 池明判明形势后,组织干部队下船涉 水登陆。这时,另有3艘日军巡逻艇
赶来用机枪封锁海面,干部队又有数 人牺牲在海水中,包括田守尧和张池 明的妻子张明。危急时刻,八路军山 东滨海军区独立团警戒海头日军的
一个连赶到,掩护干部队上岸,并将 他们连夜护送至赣榆县柘汪。在滨海军区帮助下,张池明含着
巨大悲痛,将彭雄、田守尧及妻子张 明等16位烈士的遗体,送到马鞍山
(今赣榆县抗曰山)烈士陵园安葬,将 伤员送至山东军区医院治疗。他还到第115师师部,向代师长陈光、政委 罗荣桓汇报,并给新四军第3师师长
兼政委黄克诚发报报告情况。3月底,张池明率千部队幸存人
员继续西行,途中数度通过敌封锁 线、封锁墙,于6月中旬到绥德,9月 底到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
年4月下旬,中共七大在延安开幕,
张池明作为华中正式代表参加会议。
纵横驰骋黑土地
抗曰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制 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 针,从各解放区抽调大批部队和干部 进入东北。张池明也在从延安赴华中 途中,奉命转赴东北,从1945年11
月始,先后任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 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副政委、中共哈东
地委第一书记兼哈东军分区政委、东 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政委。1947 年1月初至3月底,为策应东北民 主联军南满部队举行的“四保临江”
作战,北满部队发起“三下江南”作 战,张池明和师长温玉成率独2师配
合第2、6纵队等主力部队,歼灭国
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锻炼了部队。1947年5月,张池明接到任第6
纵队16师政委的命令。该师前身是
北伐时的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南昌起 义,上了井冈山,是中央红军主力之
一。张池明担心带不好这支声名显赫 的老部队,专程赶到哈尔滨,欲向林 彪、罗荣桓汇报想法。张秀山将张池
明介绍给林、罗,林、罗见面就说, 这个部队需要你去。张池明话到嘴边 也无法说出,只好赶快回去赴任。从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
东北民主联军连续进行夏秋冬三季
攻势作战。在夏季攻势中,张池明 与师长梁兴初率第16师在纵队编成
内,沿拉吉线进攻,横扫老爷岭、尤
家屯、天岗、江密峰、棋盘街等国民 党军据点,歼敌2个保安团及新1军38师1个团,控制了拉吉线。然后
向沈(阳)吉(林)线进攻,歼敌第 60军暂编第21师,打通东满与南满
的联系。在秋季攻势中,梁兴初、张 池明率第16师奔袭伊通、伊巴丹站,
迫敌逃往长春。接着奔袭北宁铁路四 平至铁岭段,毁路炸桥,削弱敌机动 能力。随后,张池明与新任师长王东 保率第16师会同第17师等部,在口 前、九站、桦皮厂等地,歼敌第60军
暂编第52师4个营。在冬季攻势中, 张池明、王东保率第16师,先在沈 阳西北万金台歼敌第207师1个团,
在行军途中击落敌机1架,在公主 屯以南歼敌新5军2个团。随后冒严 寒向辽南进军,配合4纵等部,先克 辽阳,再克鞍山,全歼敌第52军25
师。尔后回师北上,担任打援任务, 配合第1、3、7纵等部攻克四平。
战斗间隙,张池明组织整顿,补 充兵员,准备物资,进行思想作风、 组织纪律教育,有效恢复、巩固和提 高了部队战斗力。从1948年3月底
开始,张池明、王东保根据野战军和 纵队统一部署,用45天时间,组织g
部队开展新式整军运动,通过"五整|
一查"和土改教育,提高了指战员的S 阶级觉悟,改善了部队内外关系。9月12曰,东北野战军发起具有! 战略意义的辽沈战役。29日,张池明| 和6纵副司令员兼第16师师长李作兹
鹏率部随纵队南下通江口地区待机,_ 防止长春之敌逃往梅河口或四平,同 时阻止沈阳之敌西援。10月9日,东
野主力向锦州外围据点发起攻击,敌 组成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东西对进 增援锦州。西进兵团(廖耀湘兵团)5个军进占彰武以南地区,直接威胁 东野后勤补给线。李作鹏、张池明奉 命率第16师和第18师,协同第5、10纵队等部阻击西进兵团。第16师
采取运动防御战法,与敌保持接触,择机出击,即打即离,大量消灭敌有
生力量,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
67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