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2 人口合理容量7-湘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73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起新知识。
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像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
1.2 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湘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一、“人口爆炸”1.描述对象:20世纪显现的近100连年来世界人口①______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加:即世界人口的“②__”形曲线增加,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③____,但专门快就会④________________。
二、环境的限制性1.缘故⎩⎪⎨⎪⎧ ⑤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⑥ 的 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⑦ 增加2.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1)缘故:自然资源是⑧________的。
(2)要求:人类与自然之间应当做立⑨________________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表现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必然的自然资源和____________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域所能容纳的________人口数量。
(2)特点:__________、相对性、__________。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______地利用资源、环境并取得最大______效益的情形下,必然地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指一按时期内,在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______规模的大小。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人口爆炸”1.以下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评判,正确的选项是( )A.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活着界人口增加进程中全然不存在B.马尔萨斯成心夸大人口繁衍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庞大不同C.马尔萨斯人口学说荒唐至极,毫无心义D.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按时刻、地址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考查点2 环境的限制性2.环境对人口增加的限制性,要紧表现为(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B.资源供给相对有限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考查点3 人口容量3.人口容量的特点有( )A.相同性、临界性、警戒性B.绝对性、临界性、可变性C.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D.相对性、季节性、警戒性考查点4 人口的合理容量4.以下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它是指在必然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域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B.它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形下,一个地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C.它是指地球空间能容纳的人口数量D.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确实是人口合理容量方式技术练图示法巧记阻碍人口容量的因素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都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人口爆炸”1.“人口爆炸”的概念“人口爆炸”指人口剧增,通常是指数式增长,给环境带来压力。
人口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出生率大大超过世界人口死亡率的情况。
2.人口膨胀的三大原因(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计划生育要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发展中国家至少有1.2亿已婚妇女和相当一大批未婚育龄妇女,她们迫切希望有更多、更先进、更方便的手段来控制生育,却无法得到良好的计划生育服务。
据估计,在今后50年里,由这一原因而导致的人口增长将占新增人口的1/3。
(2)很多国家的家庭由于受传统观念、宗教势力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希望有一个或保持一个大家庭。
据估计,今后50年里因为这一原因而多增加的人口约占20%。
(3)育龄妇女的绝对数很高。
近年来,人们普遍有一种误解,不少人只从统计数字中看到全球人口的增长率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2.2%下降到现在的1.4%,妇女的平均生育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5个孩子减少到约3个孩子,却不知由于现在全球的总人口已大大多于以前,育龄妇女绝对数很高,世界总人口的绝对增长数也很高。
3.人口的指数增长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显然,人口如此爆炸式的增长决不能长时期持续下去,如图1-9所示。
图1-9知识拓展马尔萨斯人口学说马尔萨斯并不认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为人类提供衣食来源的动植物以算术级数增长是一个一般规律。
相反,他反复指出,如果从抽象可能来看,一切生物,不仅包括人类,同时也包括动植物,都具有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内在趋势;而如果从实际可能来看,人类不可能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到“人口将按1、2、4、8、16、32、64、128、256、512这样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将按1、2、3、4、5、6、7、8、9、10这样的比率增加”,但马尔萨斯同时也强调人类对自身繁衍进行“抑制”的极端必要性;尽管生物的繁衍具有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内在趋势,但“因空间与营养的缺乏而受到抑制”,这一趋势实际上仅仅是一种不可实现的可能性。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教学过程一、播报《新闻集锦》导入新课教学主持:你一眼,我一眼。
全体同学:你一言我一言。
主持加全体同学:《“地理眼(言)”新闻集锦》每课播报,准点开播。
主持:请看投影(多媒体播放),“零距离”接触——“五一”周庄游客如潮无暇顾及——“某风景区”售票处涌动的人头和挥舞的手臂。
主持:这真是“江山如此多娇,这边‘人头'独高!”,不难看出,这样的游览,既来不了雅兴,也损坏了风景。
为此,《杭州市政府批复西溪湿地保护总体规划》中就规定:“严格限制游客容量。
据计算,景区游人合理日容量为6340人。
对于超出景区高峰日容量的游人,规划建议采取早期预报、劝阻分流、控制进入等手段进行限制”。
……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和资料。
课后链接:论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师:今日的《新闻集锦》播报,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一句话概括。
生:学生概括回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共同点都是风景区游人的合理容量问题,的确,各大风景区要想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调查论证执行“游人的合理容量”,同样,生活在地球的我们,对地球母亲来讲,也有一个“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
多媒体显示: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背景:人头涌动、人如潮水的场景)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教会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的面向未来。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提取地理问题,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象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拥有了一双地理眼。
第三节人口容量一、人口增长1.概况:(1)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2)根本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指标:(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2)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正增长②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负增长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表现原因影响矿产资源枯竭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森林植被破坏乱砍滥伐限制人类草原退化过度放牧的生存和发展土地沙漠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大气、水环境恶化工业生产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作用: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18世纪中叶后,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就会下降。
(×)4.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020年3月9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至2019年年末,全市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人,较上年增加2.8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