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下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 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发现并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规律。
- 运用口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增强口算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方法的原理,灵活运用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口算题卡。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整十数怎么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二、探究(15分钟)1. 出示例题:23 × 20 =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20看作几个十?23 × 20相当于23个20相加,怎么计算呢?3. 学生尝试口算,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
5. 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先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然后乘以两位数,最后在乘得的积后面添上1个0。
三、练习(15分钟)1. 出示口算题卡,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集体交流,核对答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10分钟)1. 出示计算题,让学生用口算方法计算。
2. 教师选择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强调口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 强调口算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口算练习。
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本上的口算题目。
2. 家长签字,检查口算正确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口算规律,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是本学期数学学习的第一课,也是整数乘法估算的起始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乘法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使用估算方法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教学难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2.探究口算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学习估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方法。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口算和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5.总结提升: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强调运算定律的应用。
6.课堂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第一单元 10乘两位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0乘两位数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以情境教学为基础,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交流能力,增强记忆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适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0乘两位数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教师放一张黑板报,要求学生算出下面的算式。
10×5、10×15让学生发言报答,以锻炼学生口算的能力。
2.提出如下的问题:当我们碰到这种乘法题目时,我们应该如何快速计算呢?3.由此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10乘两位数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Step2. 学习1.教师提供一组例题:10×27让学生通过把27折成20和7相加,再乘以10,最后再加上原来的27,便可算出答案。
即:(10×20)+(10×7)+27=200+70+27=2972.教师出示一组算式:10×31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出答案,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3.教师提出整十数的乘法口诀:十位数相乘,个位补零。
示例:30×40=(3×4)0=12004.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出以下算式的答案:20×40、60×90、70×50、80×20Step3. 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2.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可以使用做笔记等方式,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为稳固。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徐鹏举)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徐鹏举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计算过程,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严谨、细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用整十数乘的算理。
难点:选择口算方法最优化。
对策:在关键处进行讨论,并在对比中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徐老师早就听你们班的孩子观察问题非常仔细,解决问题能力非常强。
我们学校去年开始订了课间奶,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一下三年级搬牛奶的问题吗?(分层出示情景图)2、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来说一说?(并提问搬下9箱够不够)3、9箱不够那再搬下一箱就是10箱,10箱够不够?要知道10箱够不够,我们就要先算出10箱有多少瓶?二、新课1、列出算式:12×10=(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报出12×10=120的结果,可“欲擒故纵”地在120下面用红色粉笔打一个“?”号)2、探究算法是不是120?口说无凭,你得用理由说服人家。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想法多!刚刚老师在下面转了一下发现同学们的想法和算法真多,现在找同学来汇报一下看看你是怎么想的?(1)先算9箱有多少瓶,再加上1箱的12瓶。
12×9=108 108+12=120(2)先算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
12×5=60 60×2=120(3)因为12 × 1=12,12× 10就是把10看作1个十,我们先算12 × 1=12,再想12个十就是12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1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说出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诀。
2.能够利用估算法快速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结果。
3.能够应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方法。
2.数学思维的培养,如推理、分析与判断等。
教学准备1.教师:黑板、彩色粉笔、教案。
2.学生:练习册,铅笔,橡皮,书包。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1.请学生列举一些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例子,如:32 × 40 = 1,280;57 × 50 = 2,850。
2.推导出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法则:1.首先,将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以整十数的个位数,得到积的十位数。
2.再将两位数的十位数乘以整十数的个位数,得到积的百位数。
3.最后,将这两个积相加即可得到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结果。
自主学习1.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在黑板上讲解自己的答案,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口算法则。
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练习和对比口算结果,分享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计算准确性。
拓展延伸1.张三想买25袋米,每袋米20元,他算了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呢?2.过年了,小李的家里要做500个饺子,请问需要多少面粉?3.等等类似的实际问题。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并且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们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掌握了更多的计算技巧和思维方法。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学生们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一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
2.。
3.。
4.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备注自主质疑自主探索1.看课本例题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是不是等于120个呢,口说无凭,拿出理由和算法啊?)拿出学案,在小组里交流,你想到了哪些方法。
开始。
2.探究学习12×10的口算方法。
先来看看智慧小博士有什么要说的:恭喜小朋友顺利通过“智慧桥”,欢迎你们来到“探索屋”,我们一起来探索12×10= 怎样算?看谁的想法多。
师:谁来说说,这种(特指新的方法)方法是怎样思考的?(12×10,可以写成12×1=12、12×10=120。
12乘1个十是12个十,12个十是120。
)师: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那种?刚才的题目我们解决好了,(这个问号就可以消去了)但是做题目还没完整,还要怎么样?(学生口答)3.探索尝试,类推算法谈话引出问题:如果搬来30箱,送给敬老院多少个菜椒?你是怎样算的?列出算式:12×30=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口算,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得出最佳方案)12×3=36,12×30=36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10和12×30,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位数乘什么数?(结合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会了么?说说看!(学生说后教师小结)师: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面添写1个0。
4.师:王大伯把去年收获的蒜头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60 袋。
为了估算总产量,他从中任意抽出5 袋称一称,结果如下表:第一袋第二袋第三袋第四袋第五袋28千克31千克31千克29千克33千克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师: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1)师:请你们估一估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同桌位先交流一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整数乘法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数乘法基础,但是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这种类型的题目,还是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才能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运算规律和技巧还不是很清晰,需要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整数乘法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整数乘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讲解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整数乘法运算能力。
3.采用提问法,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案一份。
2.PPT课件一份。
3.黑板一块。
4.粉笔若干。
5.练习本若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课件,呈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然后老师进行讲解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老师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老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运算,检查学生对运算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巩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1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概念。
- 学生能够运用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结果。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概念。
- 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口算和估算的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 提问: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那么两位数乘整十数怎么计算呢?2. 讲解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概念:- 解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含义,例如:23乘以10,表示23加上自己一次。
3. 讲解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口算方法:将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十位数,再在结果后面添一个0。
- 估算方法:将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十位数,再估算结果的个位数。
4. 演示实例:- 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计算方法。
5. 练习:- 让学生进行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经验。
6.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 提醒学生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常见的错误。
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28-29例题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不进位)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出用整十数乘的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水平。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不进位)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出用整十数乘的计算结果。
教学难点:(不进位)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出用整十数乘的计算结果。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促动迁移: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的口算,现在来练习一下,看谁回答的又对又快,准备好了吗?1、课件出示: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2×3= 4×21= 11×5=20×3= 12×4= 100×5=7×300= 13×3= 30×3=(选两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2、电脑屏幕显示(情景图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乘法,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声音:三年级教室外有一辆运奶车,一个搬奶工正向下搬牛奶。
)(1)提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提问:9箱有多少瓶怎样计算?(拿出自备本算一算,汇报答案;提问:9箱牛奶一共108瓶,每人一瓶,能够分给多少人呢?)(3)课件出示问题:如果将这108瓶牛奶每人一瓶分给117名同学,够不够?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够,并演示108<117。
二、探索交流,建构新知谈话:如果再添一箱,10箱呢?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2)(1)提问:这次从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2)课件出示问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你怎么想的?(3)提问:要知道够不够先要知道什么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就是要求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并追问怎么列式?板书算式:12×10=(4)谈话:请大家看一看图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出10箱有多少瓶?(5)指名汇报算法,师选择合适的板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能够对两位数乘整十数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能理解估算的意义和实用性。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其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估算方法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教师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
2.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两位数相乘的口诀,如“竖式计算”等。
3.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图:410×10—-———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出这个乘法式的答案?请学生自己试着进行计算。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第二步:传授新知识1.让学生自己完成如下乘法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口算计算方法。
1.35 × 20 =2.47 × 60 =3.59 × 30 =4.48 × 70 =5.28 × 80 =2.引导学生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例:34 × 50 ≈ 30 × 50 = 15001.让学生回忆并解释一下,为什么可以用30 × 50 估算34 × 50?2.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一些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估算练习。
第三步:练习巩固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些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计算。
2.让学生分组进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让学生进行一些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实际问题解答,如:1.小明一共买了 38 本课外书,每本书的价格是 20 元。
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元?2.班里有 68 名学生,每人需要 30 元,用来购买礼物送给老师。
班里一共需要准备多少元的购物款?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教版数学三下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口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研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
请同学们一起说说这几题的积。
出示:6×10= 3×32=
10×10= 6×20=
5×11= 20×5=
择几题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复习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的口算,为新知做铺垫。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某学校的三年级学生每天都喝牛奶,想不想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分配牛奶?
出示情境图,补充读文字信息: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这些牛奶够分嘛?
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全班交流,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三、探索算法,拓展思维。
1、要求算出10箱有多少瓶?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左下角的牛奶摆放特点来说。
)
(1)横看,先算2箱,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瓶)24×5=120(瓶)
(2)竖看,先算5箱,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瓶)60×2=120(瓶)
(3)先算9箱,再加1箱。
12×9=108(瓶)108+12=120(瓶)
(4)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5)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
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学生一般会选择最后一种,计算最简便。
教师提问简便在哪儿?
2、即时巩固。
35×10 86×10 57×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想出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考考其它同学吗?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
()×10=
()×10=
……
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教师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个0就可以得到积了。
(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时,学生自已出题自己答,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有兴趣,学习也更加主动了。
)
3、试一试: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
交流解决方法。
12×30
与同桌交流,怎样计算12×30?
全班交流。
(1)可以看成12×3×10=36×10=360(瓶);
(2)12×30有0先不看,先算12×3=36再在末尾加个0就是360。
(有了两位数乘十的口算基础,学生很容易能说出12×30的口算方法。
)
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整十数人会了吗?想不想试试?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1、对比:32×3 4×21 11×5
32×30 40×21 ( )
学生口算上面各题,猜猜最后一题是什么算式?
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联系?
通过计算,你能说说整十数乘两位数口算怎么算?
总结:两位数乘整十位,只要把0前面的数乘以两位数,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即可。
2、对比:20×3 3×50 40×5 6×70
20×30 30×50 40×50 60×70
这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一个乘法相同,另一个乘法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添一个0,第二行的结果应该有两个0。
学生独立完成后观察,你觉得在做第二行时要注意什么?
在口算整十数乘法的时候,你有什么高招?
(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自己总结出整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
3、想想做做4:大家这节听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想进行一场口算竞赛,拿出老师课前发出纸,完成题纸上的口算,限时一分钟,前五名全对,老师有小奖品奖励。
13×20 22×40 60×40 0×20
10×70 74×10 50×20 30×33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前五名发放小奖品。
22×40 60×40 50×20 让学生重点说说口算的方法。
0×20=0,50×20=1000,这两题让你想到什么了,能不能说两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有几个0呢?
4、口算比较大小。
电脑出示:13×30○40×10(口算左右两边的积)
50×40○30×40(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越大的积越大)
600×0○80×10 (0乘任何数都等于0)
72×10○80×90(72×10=720,80×90=7200)
30×10○50×60(50×60=3000,30×10=300,貌似末尾都有两个0,但5×6=30还有一个0)
5、根据18×4=72定出下面算式的积。
18×40= 180×4= 1800×4=
18×400= 180×40= 180×400=
(这题是拓展练习,学生运用今天所总结的两位数乘整十的口算方法,解决一些没有学过的问题,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对学数学也更有信心,更有兴趣了。
)
五、课时小结
通过这节话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
么?
六、布置作业:想想做做3
板书设计:
2×10 12×3 20×3
12×10 12×30 20×30
40×50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知识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板书将新旧知识相结合,学生能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总结口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