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0课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剪剪撕撕贴贴画画》教学设计单位:管城回族区阳光实验小学姓名:常旭巧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各种质材,并能利用这些纸材,通过剪、撕、贴、画的方法,大胆想象,创作出一幅作品。
2、初步学习颜色深浅的对比知识,能够运用深浅对比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特征、大胆想象的能力,感受撕纸、粘贴与绘画结合进行创作的乐趣,感受大师的艺术创想。
4、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剪、撕、贴、画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2、学会运用深浅底色反衬的方法,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使画面更加鲜明。
教学难点:根据造型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添画。
课前准备:学具准备:纸张、剪刀、胶、画笔教具准备:PPT课件、纸张、剪刀、胶、画笔等教学设计:一、导入1、由法国画家马蒂斯的作品《爵士》直接导入。
2、介绍马蒂斯。
二、新知1、认识工具皱纹纸、瓦楞纸、手工纸、牛皮纸、报纸和杂志纸,剪刀和胶。
2、体验撕纸和剪纸A、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剪一剪,学习剪的方法。
B、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撕一撕,学习撕的方法。
C、剪和撕的区别小结:剪的形状的边很整齐,撕的边有点毛毛的,没那么整齐。
3、画一画A、观察感知,引导想象。
不规则形、圆形、三角形、半圆的变化。
小结:总结出根据撕纸形状联想添画法。
B、师示范,继续探究示范制作小兔子的方法。
小结:总结出根据已有的形象去撕或剪再添画法和整体撕、局部撕。
总结:我们刚才根据撕或剪出的形状联想添画,还根据已有的形象去撕或剪再添画,整体撕,分开撕,尝试了不同的方法。
等会同学们自己动手创作的时候可以试一试这些方法喔。
4、如何选择背景颜色通过两组作品比较得出图案与底色的深浅有关。
少少的绿让红色更清爽,少少的红让绿色更热烈,少少的黄让紫色更神秘,少少的紫让黄色更灿烂,少少的蓝让橙色更甜美,少少的橙让蓝色更纯净。
5、欣赏学生作品6、动手实践A、请用剪、撕、贴、画的方法完成一幅你喜欢的画。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小动物▏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剪、撕、贴、画等基本技能,创作出可爱的小动物形象,增强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对美术材料的运用和创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增强对自然界的关爱和审美情感。
教学内容1. 小动物特征的认识:介绍小动物的常见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材料的认识与使用:教授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剪刀、彩纸、胶水等工具。
3. 创作步骤:讲解从构思到完成作品的步骤。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动物的创作,掌握基本的剪、撕、贴、画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特征融入到作品中,以及如何使用材料进行有效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小动物图片、示范视频、评价表。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小动物的特征和创作方法,进行示范。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5.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课题: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小动物- 步骤:观察→ 构思→ 制作→ 完善- 重点:技巧掌握、特征表现- 难点:创作思路、材料运用作业设计- 要求:每位学生创作一幅小动物作品,注意运用课堂所学技巧。
- 评价:作品完成度、创意、技巧运用。
课后反思- 学生对材料的使用和技巧掌握情况,是否需要额外辅导。
- 作品的创意和完成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 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剪、撕、贴、画的基本技巧,还培养了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鼓励他们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剪、撕、贴、画基本技能,通过制作图案加深理解。
2.培养学生对形态、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耐心,提高观察、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剪、撕、贴、画基本技能制作图案。
2.培养学生对形态、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耐心。
2.提高观察、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老师放一首动画片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跳舞,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习基本技能
1.剪:让学生学会剪图案,例如:三角形、圆形等。
2.撕:让学生学会撕形状,例如:树叶、草等。
3.贴:让学生把剪好、撕好的图案贴在背景上。
4.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图案。
(三)创作
让学生根据主题创作作品,例如:四季、动物、风景等。
(四)展示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点赞。
五、教学工具
剪刀、彩纸、胶水、颜料、画笔等。
六、教学评价
1.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主题;
2.学生在剪、撕、贴、画的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基本技能;
3.学生是否用心完成作品。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学生掌握剪、撕、贴、画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保持兴趣和热情,注意控制时间和难易程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同时,教师也要时刻评估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做到循序渐进、温馨愉悦的教育效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剪、撕、画、贴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具准备:
纸张、剪刀、色彩纸、胶水、彩笔、海报纸、磁带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完成的作品,让学生猜测出这是如何制作的。
2.讲解
教师简单地介绍了剪、撕、画、贴的工具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种技巧的基本概念。
3.剪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种剪纸的制作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自行尝试,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在剪纸时,注意掌握剪刀握法以及剪刀和纸的相对位置。
4.撕
教师向学生演示用纸撕的方法制作一幅画,让学生尝试制作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5.画
教师向学生介绍准备好的彩笔,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上色。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6.贴
教师要求学生使用胶水或磁带将自己的作品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
并鼓励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7.巩固
让学生自由发挥刚才学到的技巧与方法,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
8.总结
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课堂活动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剪、撕、画、贴等基本绘画技巧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通过制作作品培养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这些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还比较浅,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加强练习和巩固。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细心观察学生的动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剪剪撕撕贴贴画画》教学设计单位:管城回族区阳光实验小学姓名:常旭巧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各种质材,并能利用这些纸材,通过剪、撕、贴、画的方法,大胆想象,创作出一幅作品。
2、初步学习颜色深浅的对比知识,能够运用深浅对比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特征、大胆想象的能力,感受撕纸、粘贴与绘画结合进行创作的乐趣,感受大师的艺术创想。
4、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剪、撕、贴、画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2、学会运用深浅底色反衬的方法,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使画面更加鲜明。
教学难点:根据造型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添画。
课前准备:学具准备:纸张、剪刀、胶、画笔教具准备:PPT课件、纸张、剪刀、胶、画笔等教学设计:一、导入1、由法国画家马蒂斯的作品《爵士》直接导入。
2、介绍马蒂斯。
二、新知1、认识工具皱纹纸、瓦楞纸、手工纸、牛皮纸、报纸和杂志纸,剪刀和胶。
2、体验撕纸和剪纸A、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剪一剪,学习剪的方法。
B、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撕一撕,学习撕的方法。
C、剪和撕的区别小结:剪的形状的边很整齐,撕的边有点毛毛的,没那么整齐。
3、画一画A、观察感知,引导想象。
不规则形、圆形、三角形、半圆的变化。
小结:总结出根据撕纸形状联想添画法。
B、师示范,继续探究示范制作小兔子的方法。
小结:总结出根据已有的形象去撕或剪再添画法和整体撕、局部撕。
总结:我们刚才根据撕或剪出的形状联想添画,还根据已有的形象去撕或剪再添画,整体撕,分开撕,尝试了不同的方法。
等会同学们自己动手创作的时候可以试一试这些方法喔。
4、如何选择背景颜色通过两组作品比较得出图案与底色的深浅有关。
少少的绿让红色更清爽,少少的红让绿色更热烈,少少的黄让紫色更神秘,少少的紫让黄色更灿烂,少少的蓝让橙色更甜美,少少的橙让蓝色更纯净。
5、欣赏学生作品6、动手实践A、请用剪、撕、贴、画的方法完成一幅你喜欢的画。
教案标题: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剪、撕、贴、画等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剪、撕、贴、画等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运用剪、撕、贴、画等技巧进行创意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学重点:1. 剪、撕、贴、画等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创意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学难点:1. 剪、撕、贴、画等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创意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剪刀、彩纸、胶水、画笔、颜料等美术用品。
3. 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大白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剪、撕、贴、画等美术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剪、撕、贴、画等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掌握剪、撕、贴、画等技巧。
三、创意美术作品创作(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提出创意美术作品的主题,例如“美丽的花园”、“快乐的小动物”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构思自己的创意美术作品。
3. 学生运用剪、撕、贴、画等技巧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和想法。
2. 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创作过程,总结学到的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运用剪、撕、贴、画等技巧进行其他主题的美术作品创作。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如拼贴、雕塑等。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黑白撕贴画▏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撕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能够运用剪刀、彩纸等工具创作出简单的黑白撕贴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撕贴画的概念:介绍撕贴画的基本定义,让学生了解撕贴画是一种利用不同材质的纸张,通过撕、剪、贴等手法创作的艺术形式。
2. 撕贴画的制作方法:讲解并演示如何使用剪刀、彩纸等工具进行黑白撕贴画的创作。
3. 作品欣赏:展示经典的黑白撕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撕贴画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简单的黑白撕贴画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材质的纸张和工具,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撕贴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经典黑白撕贴画作品、PPT、剪刀、彩纸等。
-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的黑白撕贴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撕贴画的概念和制作方法,演示如何使用剪刀、彩纸等工具进行创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撕贴画的艺术特点和学习要点。
板书设计- 课题:黑白撕贴画-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 要求学生独立创作一幅黑白撕贴画作品,题材自选,注意运用不同的材质和工具,表现出个人特色。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撕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撕贴画的创作手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十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剪纸、拼贴等基本技法。
2.改变剪好的图形,提高创造能力。
3.细心剪贴,提高手工技艺。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剪纸、拼贴等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2.如何教会学生细心剪贴,提高手工技艺。
三、教学准备1.图纸模板。
2.剪刀、胶水、颜料、宣纸。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带头向学生展示一些特别的创意贴画作品,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询问和评论。
(二)、自由剪纸在布置完作业后,让学生自由的剪一些基本形状。
老师在旁边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操作。
1.面向学生,给他们展示图纸模板。
2.让学生再次剪纸,把待选的图形剪好。
3.让学生在图纸上拼贴,组成更完美、更有趣味的组合。
这是刻意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布局,提高创造能力。
4.让学生细心剪贴,完成作品。
由于年级较小,控制不太好,这时老师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提示和帮助。
(四)、课堂展示此环节,老师要把每个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别的同学看,表扬他们的好创意、优美的作品,也可以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五)、小结老师借助PPT、视频等多种手段,总结出这个课程的内容和形象,方便学生以后复习回顾。
五、板书设计•剪纸•拼贴•培养创造力和手工技艺•细心剪贴六、课后作业1.复述今天的主要内容。
2.画出自己的作品。
3.在废纸中找一些图形剪剪,贴在相册或者纸上。
七、教学反思此次课程是一个较好的创意实践教学,注重了个体差异性和自由性的发挥,也组织有序,更符合教学规范的要求。
虽然年龄较小,对一些基本技艺有不碰瓷的洞察眼力,但整体上还需加强对剪纸、拼贴等基本技法的认识。
还需要下一次的课后作业进行更加巩固。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剪、撕、贴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绘画与剪贴相结合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剪、撕、贴等基本技能,创作有趣的画面。
2.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了解绘画与剪贴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剪、撕、贴等基本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绘画与剪贴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课件、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纸、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优秀的剪贴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剪贴画的奥秘。
2. 基本技能学习:讲解剪、撕、贴等基本技能,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要领。
3. 创作实践: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技能创作有趣的画面。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独特作品。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剪贴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剪贴画的特点2. 创作方法与步骤3. 夸张手法表现人物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剪贴画作品,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特征。
2. 写一篇简短的作品介绍,阐述创作思路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剪、撕、贴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剪贴画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表现自我。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调整时间分配,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10课剪剪撕撕贴贴画画-人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剪、撕、贴的基本技巧,尤其是贴的基本方法。
2.能够用自己的剪、撕、贴能力自如地创作出简单但别具一格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意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杂志图片或印刷品等素材。
2.剪子、胶水、剪贴板等制作工具。
3.运用PPT或实物演示剪、撕、贴的基本方法。
4.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1.引导思考(5分钟)让学生看一些展示材料(如印刷品),问他们如何判断里面的图片是否是剪贴过的?是否能猜出作者是如何剪贴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他们思考。
2.复习剪和撕的方法(15分钟)•剪的方法:握住剪子的手指要放在剪子的手柄中,拇指放在剪刀上面,剪的时候手腕不要动,只需要手指用力就好。
•撕的方法:双手扶住纸张两端,从右到左缓慢地分开,顺着把纸撕开,不要急躁。
3.讲解贴的方法(10分钟)•给学生演示如何涂胶水以及怎样粘贴。
•可以请两个学生上去示范贴的方法,一个学生涂胶水,另一个学生的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素材贴在指定的位置。
4.实践操作(3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植物等)自行创作。
先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个主题的轮廓,再让他们根据轮廓从杂志中或其他素材中选择素材进行剪、撕、贴,制作出完整美观的作品。
5.展示作品(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
6.课堂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表达对这个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常见问题解答1.剪、撕、贴用什么材料?可以使用杂志、报纸、纸张等。
2.贴的时候该怎么粘贴?先涂上胶水,然后把贴纸放到要粘的位置上,再用手指尽量将表面平整,不要有明显的皱褶。
3.我如何提高自己的剪、撕、贴技能?在实践中多练习,尝试使用不同的素材进行创作,可以参考一些作品和教材。
同时,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展览或比赛活动,多接受他人的反馈意见以及自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