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22
年级六学科语文主题单元第三单元课题10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时课时主备人陈四章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玉,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主思考,参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弄清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教学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弄清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李大钊说的话的含义和李大钊的图片。
第一课时导案学案个性化修改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
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聃知1、同桌互相检査读课文,检査是否正确流利,检査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人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什么。
自由谈心中的疑问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
借助课前收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第二课时导案学案个性化修改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一些事,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1.课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苏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三单元批注与二次备课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等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理解《如梦令》《渔歌子》的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3、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比较二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感受少年冒死巧谏吴王的勇气和才智,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明白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的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复述课文,理解“螳螂捕蝉”的深刻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教学重点:、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深刻含义。
比较二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理解《如梦令》的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难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尝试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2、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资料、挂图、生字卡2、学生准备:搜集了解春秋战国的一些历史。
了解歌德的生平简介。
课时安排:4课时8、三打白骨精批注与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2、比较二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3、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比较二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在流利朗读的前提下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课前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学生跟着一起唱。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
(3)学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仿写、续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课文:《古诗二首》、《短文两篇》2.课外阅读:《爱的教育》、《小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写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情感。
(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古诗二首》(1)导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第二课时:《短文两篇》(1)导入: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5)仿写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3.第三课时:课外阅读《爱的教育》(1)导入: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体会人物情感。
(3)分享讨论: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进行讨论交流。
(4)写作练习:根据阅读感悟,进行写作练习。
4.第四课时:课外阅读《小王子》(1)导入: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寓意,理解作品主题。
新课教学(33)分钟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检查反馈,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3】(1)出示词语,读一读。
万象更新鞭biān炮眨眼通宵xiāo间jiàn断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贺年恰好一律彩绘分fèn外(2)出示词语卡片,观察特点。
饺子榛子栗子风筝提示:后面的字是轻声。
读得又轻又短。
【出示课件4】(3)词语解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的焕然一新。
张灯结彩:挂上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空竹:一种木制的传统健身玩具。
3、体会“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出示课件5】(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有《老舍全集》行世。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
他的语言俗白,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
【出示课件6】(2)出示词语,读一读。
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提示:儿化音。
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
掌握积累词语的方法,逐步养成主动积累和运用词语的习惯。
从词语切入,体会老舍先生作品的“京味儿十足”。
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幅幅浓郁的北京春节画面。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013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革命先烈的事迹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分课文会背诵。
3、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4、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教学的重点:1、会写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单元教学的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单元训练点:随文落实的训练点:(1)仿写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2)体会总分总结构。
(3)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4)积累文中好词好句。
(5)让学生收到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6)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7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训练点:1、表达顺序,体会倒叙的表达方法。
2、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3、对比的手法及作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抓住题眼,设疑导读。
1、通过导读,我们知道本组课文为我们展现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排的。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通过细腻委婉的语言,在不断地追问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深切情感。
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叙了“我”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我”出去玩的承诺,详细刻画了“我”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
既表现了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我”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劳。
《别了,语文课》讲了“我”由开始“厌恶”语文课到后来因全家移民和张先生的教导而对语文课产生了“喜爱”之情,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表达了“我”强烈的爱国之情。
《阳光的两种用法》以“老阳儿”为线索,记叙了“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两件趣事,表现了母亲和毕大妈生活的智慧和温暖的心,说明母亲就是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是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的来源。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来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编排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
《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的细致、微妙的心理变化。
教学要点:1.研究19个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匆匆》中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光阴荏苒,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受《那个星期天》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交流平台: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总结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的写作方法。
2.尝试选择心情、场景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或情感。
课题:匆匆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研究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研究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教学重点:1.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研究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教具准备:1.___简介及___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教学助手课件。
教学设计:一、名言导入,研究新课。
二、研究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四、仿照课文段落,写出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以上是对原文进行的修改和改写,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复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背诵1、2自然段。
2.出示问题:“你觉得时间流逝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试用)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首页
主备课教师: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一课时)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二课时)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尾页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首页
主备课教师: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一课时)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尾页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首页
主备课教师: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一课时)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尾页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首页
主备课教师: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一课时)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二课时)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尾页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首页
主备课教师: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一课时)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首页
主备课教师: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小学语文教案续页(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