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座、坐、做》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4.37 KB
- 文档页数:4
“作”与“做”,“坐”和“座”的用法‚作‛与‚做‛‚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那么,在使用时怎样区别‚作‛和‚做‛呢?20世纪80年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区别的办法基本上还是用‘文’和‘白’做标准,但不是绝对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说,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在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中,‚作‛、‚做‛既沿袭了历史上的习惯用法,又有所规范。
‚作‛、‚做‛的用法大致如下。
(一)从语体色彩来看:区分‚作‛、‚做‛用法的基本标准是‚文‛与‚白‛。
‚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成语几乎全用‚作‛;‚做‛则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的词语。
这种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
前者如:作成(成全)、作罢、作别、作答、作伐、作废、作古、作践、作结(收尾)、作乱、作孽、作陪、作祟、作态、作息、作谢、作业、作揖、作俑、作战、操作、创作、动作、耕作、工作、劳作、写作、制作。
“作、做、坐、座”“得、地、的”的用法和记忆小窍门“做” 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作这个字,很早的时候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发生”,像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发生、兴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做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所以,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是: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是否是书面语,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是指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这是本来的意思,后来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垫,坐骑。
或者表示乘,搭:坐车,坐船。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倒:房顶往后坐。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作、做、坐、座的用法与区别1.做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2、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坐待。
坐垫。
坐骨。
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坐禅。
坐功。
坐骑。
乘;搭:坐车。
坐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坐庄。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
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小学低年级:作、做、坐、座的用法与区别1做和作。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2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坐待。
坐垫。
坐骨。
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坐禅。
坐功。
坐骑。
乘,搭:坐车。
坐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坐庄。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
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做、坐、座的用法与练习,快收藏一、做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饭、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二、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1: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坐待。
坐垫。
坐骨。
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坐禅。
坐功。
坐骑。
2:乘,搭:坐车。
坐船。
3: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坐庄。
4: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
坐北朝南。
5: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区分“做、作、坐、座”一、课前导入(作业讲解)二、知识点、例题“作”和“做”“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坐和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乘,搭:坐车,坐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坐庄。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小学生“作、做、坐、座”“得、地、的”分不清?看这篇就够了, 精华总结!1“做”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作这个字,很早的时候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发生”,像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发生、兴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做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所以,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是: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是否是书面语,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2“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是指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这是本来的意思,后来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垫,坐骑。
或者表示乘,搭:坐车,坐船。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倒:房顶往后坐。
副词o 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o 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o 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o 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o 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作、做、坐、座的区别1、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作”常用来表示当作、作为与充当的意思,如作罢、作别、作价、作保、作陪、作依据、作为献礼、过期作废、认贼作父。
“作”还常表示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如作案、作恶、作乐、作祟、作了报告、作出规定、特作如下通知。
“作”还表示写作与作品的意思,如作曲、作词、成功之作。
“作”也表示振作、起始与装作、发作的意思,如一鼓作气、日出而作、装模作样、作呕。
“作古”表示去世,“作为”表示所作所为或成绩,也都用“作”。
“做”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工、做法、做买卖、做好准备、做出成绩、多做贡献、做到公正办案。
“做”还表示制作与制造的意思,如做衣服、做家具、做文章、做作文。
“做”也表示当、充当的意思,如做媒、做官、做老师。
“做”还表示举行、举办与用做、结成某种关系的意思,如做寿、做礼拜、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做伴、做亲、做朋友。
“作”与“做”都有表示充当与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思,所以有些词可以通用,如作客与做客、作对与做对、作声与做声、作人与做人,可以通用。
但不就是表示这方面意思的词都可通用,例如,作对与做对头、作态与做出一种姿态、作曲与做文章、做教师与作为教师,还有文章“作法”与处理事情的“做法”,其中的“作”与“做”都应该区别使用,因为表达的意思有细微的差别。
1) 区别的基本标准就是“文”与“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就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2、坐与座 :座就是个名词,而坐就是个动词。
坐【动词】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就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作、做、坐、座”与“的、地、得”用法区别总结01“做”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这个字,很早的时候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发生”,像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发生、兴起”的意思。
“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所以,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是:1)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是否是书面语,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02“坐”和“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是指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这是本来的意思,后来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垫,坐骑。
或者表示乘,搭:坐车,坐船。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倒:房顶往后坐。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形近字:“作、做、坐、座”分不清?导读:本文形近字:“作、做、坐、座”分不清?,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做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1)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乘,搭:坐车,坐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坐庄。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做和作的区别和用法口诀《做和作的区别与用法口诀》在中文的日常使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做”和“作”这两个字。
它们虽然发音相同,但含义和用法却有所不同。
对于许多人来说,如何准确地使用这两个字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通过详细的解析和实用的口诀,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做”和“作”的区别和用法。
一、定义与区别1. 做:主要表示进行某种动作或活动,如做事、做菜、做作业等。
做也可以用于表达制造、制作的意思,如做衣服、做家具等。
2. 作:主要用来表示创作、写作的行为,如作文、作曲、作画等。
此外,作也常被用在一些固定的词语组合中,如作为、作业、作用等。
二、具体用法解析1. “做”:(1)动词使用:做菜、做饭、做事、做手工、做运动、做实验、做模型、做家务等。
(2)名词使用:当做、做派、做秀、做贼心虚、做鬼脸等。
(3)介词使用:做什么、怎么做、谁做的等。
2. “作”:(1)动词使用:作文、作诗、作曲、作画、作报告、作战计划、作案动机、作恶多端等。
(2)名词使用:作品、作家、作者、作风、作业、作文、作物、作为、作用等。
(3)介词使用:作出决定、作出贡献、作出反应等。
三、口诀总结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编一个口诀:“做”是行动,“作”是创作;做事情,做工作;作文,作画,作曲子;作用,作为,作业别混淆。
四、实践应用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口诀,我们对“做”和“作”的区别和用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看看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字。
例1:我今天晚上要做饭。
(这里应该用“做”,因为是在进行做饭这个动作)例2:他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
(这里应该用“作”,因为是在描述他的创作行为)例3: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里应该用“做”,因为是在进行实际的行动)例4:这幅画是他的最新作品。
(这里应该用“作”,因为是在描述他的创作成果)五、结语总的来说,“做”和“作”虽然发音相同,但含义和用法却有明显的区别。
只有通过理解其基本含义,记住相关的口诀,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应用,才能真正掌握这两个字的用法。
如何分清“作、做、坐、座”“得、地、的”小学低年级小朋友在接触到汉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汉字混淆不清的情况下,尤其是这四个字:“作、做、坐、座”。
现在兰语文一篇文章给你分析的清清楚楚~ “做” 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作这个字,很早的时候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发生”,像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发生、兴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做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所以,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是: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是否是书面语,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是指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这是本来的意思,后来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垫,坐骑。
或者表示乘,搭:坐车,坐船。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倒:房顶往后坐。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作、做、坐、座” “得、地、的”的用法和记忆小窍门“做” 和“作”“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作这个字,很早的时候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发生”,像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发生、兴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做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 ,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
”所以,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是: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是否是书面语,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是指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这是本来的意思,后来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垫,坐骑。
或者表示乘,搭:坐车,坐船。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倒:房顶往后坐。
副词a. 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 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 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 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 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做作和坐座都是常见的词语,但它们的用法却有一些不同。
下面是一个关于它们的顺口溜,可以帮助你记住它们的正确用法:
做作顺口溜:
做作是种假动作,生活上不可缺少。
帮助人们更亲近,感情交流更顺利。
例如:他今天很累,但是还是做出了一个疲倦的表情,显然是装作。
或者:她正在和朋友聊天,但是突然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让朋友感到有些不自在。
坐座顺口溜:
坐座是种动作词,表示坐下来的行为。
可以表示座位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坐的动作。
例如:这个座位很干净,你可以放心地坐下来。
或者:他坐在椅子上,开始享受他的下午茶。
做作和坐座的区别:
做作是指故意做出某些动作或表情,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或假扮某种状态。
例如装作很高兴的样子;或者假装自己很忙碌。
而坐座则是指坐下来的动作或者表示座位的状态。
例如:请坐;或者这座位很舒适。
通过这个顺口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做作和坐座的含义和用法。
在做作时,人们会故意做出一些动作或表情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或假扮某种状态;而在坐座时,人们则是直接坐在某个座位上,或者表示某个座位的状态。
作、做、坐、座,得、地、的,在、再的区分TOP1 的地得不管哪个de,都用白勺的。
的总是用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不懂。
孩子确实分不清哪些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即使指出了错误,后面改正了仍旧会做错。
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做做我更新过的的地得专项练习,相信对孩子区分的地得是有一定帮助的。
TOP2 在和再不管哪个“zai”都用“在”谁在干什么,什么在哪里?不再干什么,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记住常用的两种用法,孩子就不容易再出错。
家长在引导孩子要注意跟孩子说下它们的不同。
TOP3 像和向像:在比喻句中是最常用的,此物像彼物。
向:比如方向、朝向,向某人学习。
如果孩子经常在这两个词语上混淆,那么请记住下面的句式:我们要像XX一样怎么样。
我们要向XX学习怎么样的品质。
TOP4 作和做除了“做作业”能分得清,其他的用法都分不清。
作为写成“做为”,要区分“作”和“做”,只要记住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东西,口语化的用“做”,如做家务;作是一个书面语,比较正规,比如作曲、作战。
TOP5 坐和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座,本义为座位,供人坐的地方,也指位置,座次。
坐,是指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坐下。
或者表示乘,搭:坐车,坐船。
TOP 6 蓝和篮不管哪个lan,都用蓝天的蓝。
蓝是一种颜色,蓝草,天蓝。
篮是一种容器,一种竹子编的器具。
TOP7 钩和钓虽然钩和钓的字形并不相似,但当鱼钩和钓鱼同时出现的时候,孩子往往就会写错。
TOP8 各和个各和个是同音字,经常组成词语“各个”。
要区分这两个字也很简单。
各是表示每,各位、各自。
个是表示个体,也可以作为量词。
TOP8 进和近进是从外部进入内部,如进门。
近是靠近,和远相对。
要区分这两个字,可以多造几个句子。
TOP9 互和护互和护是同音字,但是孩子会写错,可能是不会写互。
TOP10 承和诚分不清承和诚,主要是不认识这两个字,孩子只要记住:承认错误、诚实守信就可以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小学二年级语文做和作用法与区别知识点字词是生语文的基础,它对以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店铺整理了这篇二年级语文知识:作、做、坐、座的用法与区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做和作。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1)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表身份、、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2、坐与座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坐待。
坐垫。
坐骨。
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坐禅。
坐功。
坐骑。
乘,搭:坐车。
坐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作、做、坐、座的用法与区别
1做和作。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时通用,所以使用时让人犯难,不知该用哪个字。
作,是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最初的含义是“起”,现代汉语里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中的“作”,都是“起”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跟“做”不会打架,因为“做”无此含义。
“作”和“做”,都有“从事”、“制作”、“充当”的含义,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后造字,最早出现在宋、元时代,当“即使”、“播弄”、“做作”讲。
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渐渐演变成为“作”的同义词。
吕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作”、“做”二字的用法做了如下补充:“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言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
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区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规律:
1) 区别的基本标准是“文”和“白”,内容抽象或书面语言色彩重的词语,一般用“作”,成语都用“作”。
2) 做单音节动词用,多数用“做”,少数用“作”的,其宾语内容也比较抽象。
宾语是动名词的(如:报告,调查,榜样,处理,动员,贡献),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绩、行为等义的“作为”,用“作”。
4) 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统一。
2
坐与座
座是个名词,而坐是个动词。
坐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坐待。
坐垫。
坐骨。
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坐禅。
坐功。
坐骑。
乘,搭:坐车。
坐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坐庄。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
坐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定罪:连坐。
反坐。
坐赃(犯贪脏罪)。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
坐果。
座
【名】
(形声。
从广(yǎn),坐声。
“坐”的后起字。
本义:座位)
同本义。
供人坐的地方,也指位置,座次〖seat〗
隔座送钩春酒暖。
——唐·李商隐《无题》
座上有健啖客。
——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宝座(指帝王或神佛的座位);上座(坐位分尊卑时,最尊的坐位叫上座);落座(坐到位置上);满座;空座;首座;末座;楼座;茶座;专座;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