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考(押题)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六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1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8·威海模拟)图1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预测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2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1预测符合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A.2010~2020年B.2020~2030年C.2030~2040年D.2040~2050年解析:1.A 2.B 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线符合。
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增长情况,即可得出B项正确。
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 )A.“高高低"模式B.高增长阶段C.增长下降阶段D.“三低"模式解析:3.D 4.D 第3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完成1~2题。
1.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 )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D.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2.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 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
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D.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4.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B.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D.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如图为我国某省连续三年人口变化图,完成5~6题。
5.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 )①养老保障压力较大②人口外迁现象明显③人口容量逐年下降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6.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 )A.城市等级提升B.逆城市化加剧C.相关产业发展D.环境承载力变小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
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
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完成7~9题。
7.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 )A.巴西B.瑞典C.俄罗斯D.中国8.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 )A.人口增长数量B.人口增长速度C.人口年龄结构D.人口老龄化程度9.应对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对策不可行的是( )A.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B.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D.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
考点规范练16考点规范练第40页一、选择题1.(2015广东高考)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答案:B解析:读图可以看出,该省区常住人口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四个选项中,只有四川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向外迁移较多,常住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而海南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人口迁入较多,广东和浙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较多,因此三省常住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故选B项。
〚导学号97750163〛(2014江苏高考)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完成第2~3题。
图1图22.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3.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答案:2.B 3.C解析:第2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由图1可知,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变化,然后持续下降,但始终大于0.4%,说明人口规模是持续增加的。
故选B项。
第3题,由图2可知,全面放开二孩,我国的出生人口开始时快速增加,但随后增加的人口逐渐减少,并有波动,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并不是持续增加的;生育政策不变,由图看出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但自然增长率不一定是负值,因此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下降;放开单独二孩,出生率会有所上升,但随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出生率不一定在未来30年会持续上升,但人口年龄结构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本节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识记—基础梳理]1.人口增长(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①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1)表现: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盲区扫描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而已。
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而中国、古巴等则为现代型。
[理解—要点突破]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过渡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3)3.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1.C 2.B[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
时作业(十六)[第16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图K16-1为2001年、2025年(预测)全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据(单位:百万人)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K16-11.2001—2025年,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大洲或地区是()A.大洋洲和欧洲B.亚洲和大洋洲C.非洲和拉丁美洲D.北美和拉丁美洲2.人口数量及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人口压力将得到缓解B.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引发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C.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压力变小D.北美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移民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很大3.图K16-2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图K16-2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2008年某地2010年年初总人口为425 000人,年内计划外出生2100人,计划生育率达到75%[计划生育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出生人数与出生总人数之比],死亡人数为出生人数的1/3。
据此回答4~5题。
4.该地年末总人口大约为()A.426 400人B.427 100人C.430 600人D.421 800人5.该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A.0.492%、0.016%B.1.95%、0.65%C.4.92%、0.65%D.1.95%、0.16%图K16-3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
读图,完成6~7题。
图K16-36.下列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a表示的是死亡率B.b表示的是出生率C.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D.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7.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B.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C.2015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D.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图K16-4为我国2005年与205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高考达标练人口增加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 (每题 4 分,共 44 分 )以下列图为某国四个不相同时期人口增加模式表示图,读图回答1~2题。
1.依照世界人口增加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国人口增加模式的演变序次为 ()A.① →③→④→②B.① →②→④ →③C.④ →①→②→③D.④ →①→③→②2.对该国人口自然增加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生育政策B.国内移民C.经济水平D.医疗条件解析: 1.C 2.B 第 1 题,人口增加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加率 )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加率 )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加率 );结合四个时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加率的特点,可判断出该国人口增加模式的演变序次为④→①→② →③。
第 2 题,生育政策、经济水平、医疗条件都会影响到人口的自然增加率,国内移民对该国的人口自然增加率没有影响。
读下表 (数据统计截止2019 年终 ),回答 3~4 题。
人口人省级行总人口数 /出生口政区万人率/‰自然增长率/ ‰北京市 2 1158.934.41天津市 1 4728.282.28吉林省 2 751 5.360.32湖南省 6 69113.506.54广西壮族自治 4 71914.287.93区3.表中 ()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加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4.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解析:3.C 4.D第3题,结合湖南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加率的数值可判断出其人口增加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在五省市中吉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低,湖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高,湖南省的死亡率最高。
第 4 题,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小于人口合理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其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
课后限时集训(十六)一、选择题(2019·某某六校联考)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15年的73亿增长到92亿。
读某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15年到2050年,该国( )A.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B.人口数量增长较快C.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该国人口增长( )A.2012-2013年人口总量减少B.2011年与2012年人口总量相等C.2013-2014年人口增长最快D.2014-2015年人口增长最慢1.B 2.D 3.C [第1题,从人口比重图可以计算出2015年该国人口总数为3亿多,从人口增长变化示意图可以判断自然增长率较低,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判断该国为美国。
第2题,根据预测,从2015年到2050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人口数量增长较慢;人口增长模式一直是现代型;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3题,2011-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因此人口总量始终增加;2013-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幅度最大,因此人口增长最快;2012-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幅度下降,因此是人口增速最慢的阶段。
](2018·某某一模)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读图,完成4~6题。
4.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5.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B.放开二孩C.出生率持续较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6.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4.A 5.C 6.B [第4题,比较两个年份的曲线,可看出东西向明显升高,南北向升高与降低呈相间分布,但波动不大;则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升高。
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本节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识记—基础梳理]1.人口增长(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①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1)表现: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而已。
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而中国、古巴等则为现代型。
[理解—要点突破]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过渡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3)依据图形区分3.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1.C 2.B[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
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
]●考向2 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读图,据此完成3~4题。
(注:劳动人口为15~59岁,图中数据为每5年的平均值)某区域人口相关数据坐标3.有关该区域人口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机械增长超过自然增长B.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C.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政策D.人口总数与劳动力总数同时达到最大值4.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A.2041年与1981年的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相似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一致C.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完全呈正相关3.B 4.C[第3题,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晚15年左右,说明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受人口机械增长影响小,A错B对;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C错;人口总数比劳动力总数晚达到最大值,D错。
第4题,198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很大,204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1981年劳动人口比较年轻,2041年劳动人口年龄较大,A错;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早于劳动人口增长率,B、D 错;人口增长高峰周期大约20年,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属于人口增长惯性,C对。
](2016·天津高考)读图,回答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D[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放缓,人口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
D选项符合要求。
]考点二| 人口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识记—基础梳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2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
具体如下表所示:(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 .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 .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迁移 C .人口死亡率D .人口密度1.A 2.B [第1题,A 对: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
B 错: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
C 错: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
D 错: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
第2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 解题技巧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100% ③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人口数量增加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n 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该年人口总数×(1+自然增长率)n(n 为年数)考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对应学生用书第96页) [识记—基础梳理]1.“人口爆炸”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
2.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3 (1)人口容量⎩⎪⎨⎪⎧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理解—要点突破]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2[运用—考向通关]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回答1~2题。
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 为耕地面积,b 为熟制,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D .④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D 2.C[第1题,结合理论人口容量公式,在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人口容量与b(熟制)呈正相关,纬度越低熟制越高,四地中④地纬度最低,故理论人口容量最大。
第2题,四个城市中①和④的人均用水总量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总量,即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2018·重庆模拟)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4.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3.C 4.C[第3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可判①处大于450小于500,②处大于400小于450,③处大于100小于150,④处大于150小于200。
第4题,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
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较大。
]地理图表专攻(十)|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
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识记—常考图示]图1 曲线图图2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图3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图4 人口金字塔图1.判读此类图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2(1)曲线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①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Ⅰ、Ⅱ、Ⅲ。
②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 ,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 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Ⅱ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