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第一章 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268.50 KB
- 文档页数:39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概述基本知识点:1.基本概念(相关的概念)念2.两者关系3.意义一、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及管理人们一般将资源分为四大类: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概念①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使用②清华大学张德: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者的能力③南京大学赵曙明:认为是生产能力,并且它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主动性的生产要素④复旦大学的郑绍濂: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内外具有劳动能力人的总和⑤广义:是指一个社会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⑥狭义:是指组织所拥有的用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力2.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能动性、再生性、两重性、社会性①能动性:体现有目的、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件事它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1)人们可以通过发展教育、努力学习、锻炼身体等积极行为,使自己获得更高的劳动能力,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强化2)可以通过主动地选择职业,来达到与物质等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3)可以通过发挥积极性,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②再生性:体现循环往复过程劳动力耗费——劳动力生产——劳动力再次耗费——劳动力再次生产③两重性:体现即生产又消耗生产与耗费两重性,消耗行为具有刚性,而生产行为则具有弹性再生性与两重性的区别:两重性它体现2个特性,一个生产,一个消耗;再生性体现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生产——耗费——生产——耗费”④社会性:体现它是特定的社会和时代中才能进行的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3.人力资源管理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招人、用人、育人、留人②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的工作,更是全体管理者的职责(所指的是人力资源工作不仅仅是HR做的,而是整个管理层都应该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二)人力资源战略1.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义①戴瓦纳:美国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②本书:人力资源战略是指在组织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内、外部人力资源环境分析等工作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战略措施。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狭义: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点)1、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1)人力资源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2)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一)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3点)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消息的基础上,首先对岗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一、企业战略的定义企业战略即确定企业的目标和方向,并采取一定的行动以实现这些目标。
二、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五个基本步骤(1)定义企业的宗旨和使命、(2)考察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3)评价企业的优势和劣势、(4)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5)制定企业战略行动方案三、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义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企业目标从而制定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进而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活动实现企业目标和人力资源目标的过程。
四、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四个方面(1)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4)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五、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动因在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六、企业一般的战略过程包括战略计划、经营计划和预算方面。
七、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和行动方案的制定。
八、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行动方案之间的关系企业战略制约人力资源战略,企业的一般经营计划制约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预算方案制约人力资源的行动方案。
由于企业的一般战略计划制约企业的一般战术计划,而企业的一般战术计划又制约企业的预算方案,因此,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中,人力资源的战略制约人力资源的规划,而人力资源的战术计划制约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行动方案。
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既要与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相一致,又要与企业的短期目标相一致。
九、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质量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者对企业战略目标明确程度、企业结构、财务预算和生产规划等因素。
十、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意义(1)有助于企业适应变化的环境;(2)有助于及时填补职位空缺;(3)有助于新员工尽快胜任工作;(4)有助于稳定生产经营;(5)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十一、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一般过程十二、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人力资源的业务计划)通常包括哪些方面?人员补充规划、分配规划、晋升规划、教育培训规划、工资规划、保险福利规划、劳动关系规划、退休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战略与策略战略是指导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致方针;策略则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二、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选择)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无论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创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们不但应当具备战略规划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定义:战略性人力资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五、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重要发展时期及其主要思想:1、经验管理时期主要思想:资本主义生产作业方式给劳动者的心理和生理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工厂主把一个人肢解成各种碎片,使其变成机器的附属物,工人在工作中的活力完全消失,而工作变成了令人厌恶的苦差事。
2、科学管理时期主要思想:科学管理师对所有公司或企业员工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即员工对待自己的工作、同事和雇主的态度,以及企业对待自己的职责、同事和下属员工的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个方面彻底性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