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物理性能参考对照表
- 格式:pdf
- 大小:853.67 KB
- 文档页数:2
硬度知识硬度:金属抵抗更硬的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是材料性能的综合物理量,表示金属材料在一个小的体积范围内的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1.布式硬度 HB用直径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在一定压力P下,将钢球垂直地压入金属表面,并保持压力到规定的时间后卸荷,测压痕直径d(用刻度放大镜测)则HB=P/F (N/mm2) 单位一般不写. F-压痕面积.HBS—压头用淬火钢球, HBW—压头用硬质合金球因钢球存在变形问题,不能测太硬的材料,适于HBS<450, 如铸铁,有色金属,软钢等. 而H BW<650.特点:压痕大,代表性全面应用:不适宜薄件和成品件2.洛式硬度HR用金刚石圆锥在压头或钢球,在规定的预载荷和总载荷下,压入材料,卸载后,测其深度h,由公式求出,可在硬度计上直接读出,无单位.不同压头应用范围不同如下表:HRB d=1.588淬火钢球980.7 退火钢灰铁有色金属HRC1200金刚石圆锥1471 淬火回火件HRA 588.4 硬质合金碳化物优点:易操作,压痕小,适于薄件,成品件缺点:压痕小,代表性不全面需多测几点.*硬度与强度有一定换算关系,故应用广泛.根据硬度可近似确定强度,如灰铁: σb=1HBS 3维氏硬度(HV)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HV值(kgf/mm2)。
硬度对照表根据德国标准DIN50150,以下是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
抗拉强度RmN/mm2维氏硬度HV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250 80 76.0 -270 85 80.7 -285 90 85.2 -305 95 90.2 -320 100 95.0 -335 105 99.8 -350 110 105 -1370 115 109 -380 120 114 -400 125 119 -415 130 124 -430 135 128 -450 140 133 -465 145 138 -480 150 143 -490 155 147 -510 160 152 -530 165 156 -545 170 162 -560 175 166 -575 180 171 -595 185 176 -610 190 181 -625 195 185 -640 200 190 -660 205 195 -675 210 199 -690 215 204 -705 220 209 -720 225 214 -740 230 219 -755 235 223 -770 240 228 20.3785 245 233 21.3800 250 238 22.2820 255 242 23.1835 260 247 24.0850 265 252 24.8865 270 257 25.6880 275 261 26.4900 280 266 27.1915 285 271 27.8930 290 276 28.5950 295 280 29.2965 300 285 29.8995 310 295 31.01030 320 304 32.21060 330 314 33.31095 340 323 34.41125 350 333 35.51115 360 342 36.6 21190 370 352 37.71220 380 361 38.81255 390 371 39.81290 400 380 40.81320 410 390 41.81350 420 399 42.71385 430 409 43.61420 440 418 44.51455 450 428 45.31485 460 437 46.11520 470 447 46.91555 480 (456) 47.71595 490 (466) 48.41630 500 (475) 49.11665 510 (485) 49.81700 520 (494) 50.51740 530 (504) 51.11775 540 (513) 51.71810 550 (523) 52.31845 560 (532) 53.01880 570 (542) 53.61920 580 (551) 54.11955 590 (561) 54.71995 600 (570) 55.22030 610 (580) 55.72070 620 (589) 56.32105 630 (599) 56.82145 640 (608) 57.32180 650 (618) 57.8660 58.3670 58.8680 59.2690 59.7700 60.1720 61.0740 61.8760 62.5780 63.3800 64.0820 64.7840 65.3860 65.9880 66.4900 67.0 3920 67.5940 68.0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
中国与英国生产的碳素结构钢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对照一、概述碳素结构钢的生产,在中国已有80余年的历史,最早用平炉冶炼,后来用转炉或电炉冶炼,转炉钢从侧吹转炉钢发展到氧气转炉钢。
总之,在生产上中国已积累了成熟的冶炼操作经验,其产品质量,已完全可以与国外相应的钢号相媲美。
如中国生产的Q235钢和美国的A36号钢、原苏联的CT-3号钢、日本的SS41、SM41号钢、英国的43A-C、欧洲的Fe360、德国、奥地利生产的ST-37号钢等,无论在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上均相类似。
二、中国碳素结构钢概况1.按含碳量的多少,碳素结构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大致上说,含碳量为0.03~0.25%的,称为低碳钢。
含碳量在0.26~0.60%之间的为中碳钢。
含碳量在0.6~2%的为高碳钢。
在建筑结构中主要使用低碳钢。
2.碳素结构钢冶炼容易,成本低廉,并有良好的各种加工性能,所以使用广泛。
其中Q235钢在强度、加工和焊接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好,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也是中国目前大量生产的钢种。
3.碳素结构钢的分类及性质如下:1).在GB/T700-88《碳素结构钢》中,根据钢中碳、锰含量及屈服点的大小,按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将碳素结构钢分为5种牌号,大部分牌号中还分有质量等级,每种牌号都规定有脱氧方法,详见表2-1。
其中最常用的是Q235钢。
碳素结构钢牌号表2-l2).碳素结构钢由氧气转炉、平炉或电炉冶炼,除非需方有特殊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冶炼方法一般由供方自行决定。
3).碳素结构钢一般以热轧(包括控轧)状态交货,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以正火处理状态交货(A级钢材除外)。
4).用沸腾钢轧制各牌号的B级钢材,其厚度(直径)一般不大于25mm。
5).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2-2的规定。
6).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3(拉伸和冲击试验)和表2-4(冷弯试验)的规定。
进行拉伸和弯曲试验时,钢板和钢带应取横向试样,伸长率允许比表2-3降低1%(绝对值);型钢应取纵向试件。
金属材料常用力学性能的标准表达来源:镇江船艇学院作者:黄晓艳金属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和韧性等,其表达方法国家标准有明确规定。
而最近出版的很多教材、发表的诸多论文中,常用力学性能的表达仍沿用旧标准。
为此,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对常用力学性能的标准表达进展了介绍,并与旧标准进展分析比拟,以便相关人员能更好地宣传和贯彻新标准。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力作用下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响相关或包含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和韧性等,这些力学性能指标可通过国家标准试验来测定,其表达方法国家标准也有明确规定。
然而,最近出版的很多教材、发表的诸多论文中,常用力学性能的表达仍沿用旧标准,甚至是20多年前的旧标准。
为此,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对常用力学性能的标准表达进展介绍,并与旧标准进展分析比拟,以便相关人员能更好地宣传和贯彻新标准。
1、强度与塑性强度和塑性通过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试验来测定。
现行的国家标准是2021年12月1日实施的GB/T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局部:室温试验方法?。
该版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6892-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局部:室温试验方法?。
该标准第1版本于1963年发布,经历了1976、1987、2002和2021年4次修订。
1.1、常见不标准表达金属材料常用的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常用的塑性指标是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教材、论文及技术文件中常见的不标准表达有:①屈服强度符号:σs、σ0.2、σsU或σsL;名称:屈服极限、屈服点,条件屈服强度等。
②抗拉强度符号:σb;名称:强度极限等。
③断后伸长率符号:δ、δ5、δ10;名称:延伸率,伸长率,断后延伸率等。
④断面收缩率符号:ψ;名称:收缩率。
对于这些不标准的表达,主要是作者没有实时关注相关标准的变化及其实施应用情况,没有及时将最新的国家标准纳入教学、科研中。
深圳市兴富利实业有限公司
材质与物理性能参考对照表
名称
组成代码 边压强度(N/M)
耐破强度(Kgf/cm ²)
坑型
材质厚度(mm)
250g+B9
面纸 芯纸 中隔 芯纸 底纸 3848.6
5.9
E
1.1-2
代码 厚度(mm ) 基重(g ) 250 70 90 250g+B9加强
代码
4248.8
6.1
E
1.1-2
厚度(mm ) 基重(g ) 250 90 90 250g+K3
代码
3518.4
8.4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250 180
70 250g+K3加强
代码
2688.0
8.6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250 180 90
250g+A3
代码
2636.4
7.1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250 120 70 250g+A3加强
代码
4441.5
7.6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250 120 90 300g+K3K
代码
4985.6
8.7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300
180
70 180
注:以上数据为品质部在生产中随机取样测试得出的结果,实际测试值会因为材料品牌,材料湿度,瓦楞平整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检验时的依据。
发行单位:兴富利品质部 编制:吴丽霞 审核:王培元 日期:2014.09.15
300g+K3K 加强 代码
5185.6
8.7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300 180 90 180 250g+A9
代码
2999.3
E
1.1-2
厚度(mm ) 基重(g ) 250 70 120 250g+A9加强
代码
3133.9
7.1
E
1.1-2
厚度(mm ) 基重(g ) 250 90 120 300g+W3
代码
3235.6
7.2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300 70 130 300g+W3加强 代码
3920.5
7.3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300 90 130 300g+W3K
代码
5353.5
8.5
B
2.5-3
厚度(mm ) 基重(g )
300
130
70
130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