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软件技术专业答辩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304.50 KB
- 文档页数:14
2009年度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
资格(水平)考试报名发证登记表
报考级别:专业资格名称:报名序号:
专递。
一.填表注意事项:
1.此表由考生在完成网上报名后,用A4纸直接下载双面打印,交单位(学校)审核盖章。
2.此表“单位(学校)审核”栏由单位(学校)填写。
单位(学校)对报考者所填内容,提交的材料(含照片)等是否真实进行审核确认,加盖公章。
3.考生对提交材料的准确性负责,网上确认的报名信息不得自行修改。
4.考生务必在报名阶段下载打印此表,报名结束后系统不支持打印此表。
二.报名必须提交的报考材料:
1.此表一式一份。
2.本人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一份(原件现场核对后退回)。
3.近期大一寸彩色同版免冠证件照片2张,点贴在身份证复印件空白处,所交照片须与上传照片一致。
所有附件材料须用A4纸。
三.声明:
我提供的证件材料真实准确,本表所填的内容与网上报名内容一致。
如不真实、准确、一致,我负由此引起的后果。
报考者(本人签名):
2009年月日
注:⒈单位审核栏内,经办人不签名(盖章),不予受理。
2.发证机关意见栏由省人事考试局填写。
3.发证后,考生应将此表交回单位(学校)存入个人档案中。
信息工程学院2009届毕业答辩安排各位指导教师:毕业环节的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已近,为使这一阶段工作规范有效地进行,现将2009届毕业答辩的有关规定和安排通知如下,希认真遵照执行。
一、答辩组织机构1、答辩委员会:主任:俞立委员:陈庆章朱艺华姚明海覃亚丽庞鑫培陈国定陈明军古辉彭宏沈永增贾立新南余荣黄德才余世明孟利民顾伟驷2、答辩大组:自动化系答辩大组组长:陈国定组员:由组长定地点:存中514(专业实验室)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答辩大组组长:陈明军组员:由组长定地点:存中118(专业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系答辩大组组长:沈永增组员:由组长定地点:存中431(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答辩大组组长:古辉组员:由组长定地点:8楼学术报告厅通信工程系答辩大组组长:彭宏组员:由组长定地点:存中425(专业实验室)二、答辩小组安排:第一组(21人)地点:存中9楼会议室需自备投影仪及笔记本电脑组长:管秋(2人)成员:陈胜勇(电信1人)、郝平(自动化8人)、杨旭华(自动化3人)、刘盛(自动化2人+电信2人)、汤建彬(自动化3人)第二组(23人)地点:6月8日(全天)新教13046月9日(全天)新教706组长:张聚(自动化7人)成员:应时彦(自动化6人)、李章维(自动化2人)、徐新黎(自动化4人)、张端(自动化4人)第三组(34人)地点:存中514(专业实验室)组长:邹涛(自动化7人)成员:俞立(自动化3人)、陈国定(自动化11人)、董辉(自动化5人+电气2人+电信3人)、郭海峰(自动化2人)、何德峰(自动化1人)第四组(34人)地点:存中8楼会议室自备投影仪及笔记本电脑组长:徐建明(自动化8人)成员:孙明轩(自动化5人)、何熊熊(自动化2人)、冯远静(自动化3人+电信2人)、杨海清(自动化3人+计算机04级1人)、邵奇可(自动化4人)、欧林林(自动化5人)、郑雅羽(自动化1人)第五组(35人)地点:存中118(专业实验室)组长:陈明军(电气9人+二专业1 人+延长学制1人)成员:王晶(电气5人+二专业1人)、胡轶(电气2人+二专业1人+延长学制1人、电信3人+ 延长学制1人)、翁国庆(电气6人)、叶兴伟(电气4人)第六组(32人)地点:6月8日(全天)子良A 1206月9日(白天)子良A 120组长:钟德刚(电气7人)成员:南余荣(电气4人)、张有兵(电气9人)、吴根忠(电气9人)、陈怡(电气3人)、第七组(24人)地点:存中431(专业实验室)组长:梅一珉(电信4人+健行电信1人)成员:沈永增(电信10人)、顾勤龙(电信1人、自动化2人)、边继东(电信 2人)、(覃亚丽电信2人)、(常丽萍电信2人)、杨俊杰、柴婉芳第八组(25人)地点:6月8日(全天)子良A 2216月9日(上午)新教206 6月9日(下午)子良A121组长:何通能(电信6人)成员:余世明(自动化3人+电信2人)、王宪保(电信5人+健行电信2人)、汤丽平(电信1 人+延长学制1人)、龙胜春(电信2人)、(周德龙电信3人)第九组(34人)地点:8楼学术报告厅组长:王涌(电信6人+重修1人)成员:李国丽(电信2人)、何剑春(电信7人)、周文委(电信6人)、曹全君(电信5人+健行电信1人)、施朝霞(电信2人)、杨癸(电信1人)、李如春(电信3人)第十组(30人)地点:存中425(专业实验室)组长:彭宏(6人)组员:张江鑫(6人),徐志江(6人),庄婵飞(6人),吴涛(6人)第十一组(29人)地点:6月8日(全天)――6月9日(上午)新教2016月9日(下午)新教1002组长:李刚(6人)组员:覃亚丽(3人)、吴哲夫(7人)、周守利(5人)、朱广信(6人)、常丽萍(2人)第十二组(28人)地点:6月8日(全天)新教2086月9日(上午)新教201 6月9日(下午)新教704组长:孟利民(4人)组员:朱健军(6人)、华惊宇(6人)、赵城(4人)、温浩(4人)、(杨良怀通信2人)、(董辉通信1人)、(陈胜勇通信1人)第十三组(30人)地点:6月8日(全天)新教4016月9日(上午)新教501 6月9日(下午)新教803组长:徐红(6人)组员:郭淑琴(6人)、石旭刚(6人)、刘恺(7人)、任宏亮(5人)第十四组(34人)地点:6月8日(全天)新教7036月9日(上午)新教701 6月9日(下午)新教703组长:汤一平(计算机10人)成员:吕慧强(计算机5人)、田贤忠(计算机2人)、高飞(计算机10人)、吕丽民(计算机2人)、陈久军(计算机5人)第十五组(31人)地点:6月8日(全天)新教10026月9日(上午)新教603 6月9日(下午)新教1304组长:张敏霞(计算机3人+二专业1人)成员:黄德才(计算机10人)、刘端阳(计算机9人)、颜志英(计算机3人)、龚卫华(计算机5人)第十六组(31人)地点: 6月8日(全天)新教1003 6月9日(全天)新教801组长:吴福理(计算机3人+健行计算机1人)成员:梁荣华(计算机8人+健行计算机2人)、黄鲜萍(计算机3人)、胡亚红(延长学制3人)、章旌红(计算机5人+健行计算机1人)、毛科技(计算机5人)第十七组(28人)地点:6月8日(全天)新教10056月9日(上午)新教1203 6月9日(上午)新教1201组长:杨良怀(计算机7人)成员:朱艺华(计算机2人)、毛国红(计算机5人)、潘建(计算机3人+健行2人)、毛剑飞(计算机2人)、郑月峰(计算机2 人+延长学制1人)、(李国丽计算机1人)、(张贵军计算机1人)、(郭海峰计算机2人)第十八组(31人)地点:存606 需自备投影仪及笔记本电脑组长:丁维龙(计算机2人)成员:龚永义(计算机7人)、吴暾华(计算机1人+重做2人)、古辉(计算机10人)、周德龙(计算机4人)、叶蕾(计算机5人)、四、答辩阶段进程安排(本科)注:1、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具体管理工作、毕业设计环节材料及文档规范,详见“信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2、“细则”和相关表格可在信息学院网站上下载;信息学院 2009年5月15日。
关于09级毕业生毕业答辩的安排各位同学:学院定于5月19-20日进行各专业毕业答辩环节,现将具体安排公布如下,请各位同学仔细查阅、认真准备、按时到场。
一、答辩组成员1.城镇规划专业组长:李卫组员:黄筱珍、张叶青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第一组组长:周晓龙组员:董贵平、胡光星第二组组长:李佳组员:郑君华、郭恒第三组组长:吴力平组员:孙伟清、王龙兴第四组组长:吕文晓组员:金波、吴宇辉3.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第一组组长:张雪丽组员:王永芬、虞韩青第二组组长:雷彩虹组员:陈亿琳、洪波第三组组长:徐宏伟组员:范大波、杨英第四组组长:褚坚组员:董辉、王明华4.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第一组组长:田明刚组员:陈辉辉、宣建锋第二组组长:刘永胜组员:赵素萍、宋成第三组组长:吕正辉组员:黄健徳、林小欣第四组组长:洪军明组员:陈耀明、吴军方二、答辩要求本次答辩采取按顺序、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过程包括:报告内容、报告过程、答辩及记录四部分。
其中(1)报告内容:包括图纸质量及设计文本。
(2)报告过程:学生需报告自己的姓名、班级、毕业设计题目、工程概况、完成内容、图纸数量,并出示有关图纸、数据或实物。
(3)答辩:采用随机提问形式,要求学生在10~15分钟的时间内回答完毕。
(4)记录:做好答辩过程中的所有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三、成绩评定由答辩教师根据学生报告内容、报告过程及答辩三部分情况给出答辩成绩并交答辩组长,由答辩组长得出学生最终成绩。
毕业设计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50%;答辩成绩占50%。
按毕业设计成绩将毕业设计划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本专业学生人数的15%,优秀和不及格成绩的评定必须经答辩小组一致认定。
五、补充说明1.每天上午的最后几名以及每天下午的前面几名同学请特别注意一下,可能会因为答辩时间的调整,上午的可能推迟到下午,下午的也可能会提前到上午。
2.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答辩时间,请自行协商。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答辩技巧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答辩之前,同学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答辩顺利进行。
首先,要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确保对论文的每一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其次,要熟悉答辩的流程和规则,了解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以及评分标准。
最后,要提前安排时间进行模拟答辩,找同学或老师扮演评委角色,以提前感受答辩氛围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答辩时的表现技巧自信表达:在答辩过程中,同学们要保持自信的表达态度,不要紧张或者过于谦虚。
可以通过练习口才和姿势来增强自信心。
清晰陈述:在回答问题或者阐述论文内容时,要注意语言清晰、条理分明,避免啰嗦或者跑题。
礼貌待人:面对评委和观众要保持礼貌和尊重,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都要冷静应对,不要激动或者争执。
回答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先思考再回答,不懂就说不懂,不要胡乱猜测或者支支吾吾。
展示技术:如果有展示环节,要确保技术设备正常运行,并提前测试演示内容,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三、应对常见问题论文选题: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有哪些创新点?研究方法:你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实验结果:你的实验结果如何?是否符合预期?贡献与局限:你的论文有哪些创新性贡献?还存在哪些局限性?未来展望:对于你的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四、注意事项着装得体:穿着整洁得体可以给人良好印象。
时间控制:注意控制答辩时间,不要过长或过短。
听取建议:接受评委提出的建议和批评,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能力。
谢幕礼貌:在答辩结束时要向评委和观众表示感谢,并礼貌离场。
通过以上几点技巧和建议,相信同学们可以在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答辩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顺利通过毕业答辩,顺利毕业!。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答辩的技巧梳理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答辩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对自己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复习和总结,确保对整个项目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要熟悉答辩的流程和规则,了解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以及评审标准。
最后,要提前安排好答辩的时间和地点,确保自己能够按时参加答辩并做好心理准备。
二、答辩中的表现技巧自信而不自负:在答辩过程中,展现出自信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要注意区分自信和自负,不要表现出傲慢和不尊重他人的态度。
清晰简洁的陈述:在回答问题或介绍项目时,要言之有物,避免啰嗦和废话。
清晰简洁的陈述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思路和逻辑。
注重沟通和表达:与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回答问题时语速适中,表达清晰。
展示团队合作能力:如果毕业设计或论文是在团队中完成的,可以适当强调自己在团队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和取得的成绩。
处理质疑和挑战:在答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质疑和挑战,要冷静应对,不要慌张或争执。
可以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举出事实或数据进行支撑。
三、答辩后的总结与反思接受评审意见:无论答辩结果如何,都要虚心接受评审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意见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善毕业设计或论文。
总结经验教训:对于答辩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或失误,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做好类似工作积累经验。
感谢支持者:在答辩结束后,可以向指导老师、同学、家人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表示感谢,表达自己的谢意。
综上所述,在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答辩中,充分准备、展现自信、良好沟通、处理质疑、接受评审意见等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相信每一位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顺利通过答辩,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所有即将进行毕业答辩的同学们顺利通过!。
关于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工作的通知在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任务书填写、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各方面均已较好完成。
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进入结束阶段,希望各院〔系〕认真做好论文评阅、软硬件验收、答辩、评优等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本届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工作。
现将本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阶段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6月9日全部结束〔经过调研和讨论,本届毕业生将不再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业务总结〕。
请各院〔系〕对照《毕业设计〔论文〕标准性工作要求细则》〔见附件一〕,认真完成本届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工作。
2、各院〔系〕认真组织答辩资格审查,凡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到达教学基本要求的学生,一律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除指导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外,还必须由非指导教师进行评阅,评阅后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表格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并签名。
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请严格按学校规定执行,成绩比例规定如下:优秀:15%左右,不超过20%中等以下〔含中等〕:一般不低于25%5、各院〔系〕按参加毕业设计人数3%的比例申报校优秀论文,各院〔系〕可申报的校优秀论文数见附件二,校优秀论文申报表见附件三。
“校优秀论文申报表”、“毕业设计情况统计表”、“毕业设计情况汇总表”务必于6月10日上午交实践教学科。
6月11日上午9:00开始,教务处将组织专家组到院〔系〕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请各院〔系〕提前准备好全部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参加了东南大学毕业设计管理平台的试运行,校专家组检查工作将另行通知〕。
6、凡申报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请在6月15日前准备好论文摘要的纸质文档和Word格式电子文档〔中文摘要约4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50个实词左右〕,以院〔系〕为单位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2009级软件技术班毕业设计成果展答辩策划一、活动名称:《毕业设计成果展答辩会》二、三、四、活动目的与意义:毕业设计成果答辩是充分全面展示同学们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毕业设计成果答辩会,可以充分展示同学们对课题相关知识的检索和自学能力;培养同学们针对课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以及解说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因此,毕业设计成果答辩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考生重要的素质教育环节,是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全面检验。
五、六、邀请嘉宾以及老师:两名计算机系老师(待定)、外请企业负责人两名(待定)、班主任刘老师、专业教师廖老师七、主要流程:1、前期工作:(1)劳恬负责项目部署的督促工作,确保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项目。
(2)答辩会前四天所有参加答辩的小组组长与组员沟通好,确定项目创意小组名称,并抽签确定答辩次序,班长介绍此次活动过程,答辩会开始前一天将项目部署好以及上交项目答辩PPT。
(3)准备物品,水,铭牌,笔,评分表,主持人台词。
(4)刘老师负责安排晚宴,邀请张主任,李主任,金院长,花都全体老师。
(5)陈老师购买奖品和制作证书。
(6)筛选优秀项目。
(7)胡老师负责安排课室。
2、人员安排:会场工作人员场秩序以及答辩材料的收集与分发)、的评分)、负责会场领导的矿泉水以及笔、台签)、(负责答辩会现场的拍摄)人数与缺席人数)答辩背景PPT答辩会现场的背景PPT)会场布置人员:全体班干3、现场流程:(1)所有参加展示的全班同学提前半小时在指定地点集合,之后由带队人员统一带进会场并按规定座位入席,等待评委老师进入评委席以及嘉宾入席。
(2)班级答辩小组组长签到,并核实组员答辩所需材料是否齐全。
(3)主持人上台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评委及嘉宾,接下来由领导或者嘉宾老师讲话,然后由主持人宣布由廖老师致辞并解读答辩会评分细则,并提醒答辩时所要注意的事项。
2009年第二次普通硕士生论文答辩及授位工作安排2009年第二次普通硕士生论文答辩及授位工作安排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生导师:2009年6月拟答辩普通硕士生:现将近期工作安排如下:序号日期内容1 4月8日前硕士生答辩前资格审查2 5月8日前各单位秘书将论文评阅人统计表(由系、室主任与导师共同商定研究生的两位论文评阅人)、毕业展览作品信息统计表交院教务办。
注:①论文的评阅要求见附件1。
②评阅人名单报院教务办后,一般不允许更改。
如有特殊情况,请于5月12日前到院教务办备案。
3 5月12日9:00—15:00 1.研究生将定稿后的论文一本交院教务办检查论文格式。
2.提交学术活动小结,登记发表论文,并核对培养计划。
(具体要求见附件2)4 5月15日9:00—15:00研究生到教务办领取论文格式调整意见。
5 5月20日9:00—15:00 1.研究生携带装订好的导师签字的论文一本,到院教务办参加论文隐名评审抽签,提交论文。
2.领取“学位(毕业)审批材料”和“毕业生登记表”。
3.研究生论文如需申请密级,须到院教务办办理申请手续。
6 答辩前三周(5月26日前)各单位秘书将研究生论文送交评阅人,并最迟于答辩前10天(6月8日前)收回评议意见。
7 6月4日前 1.各单位秘书将以下材料报院教务办: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秘书名单、答辩时间及地点安排(答辩委员会成员要求见附件3)2.如果聘请的答辩委员不是论文评阅人,应至少在6月4日前将论文送交该答辩委员审阅。
8 答辩前十天(6月8日前)1.研究生将填写完整的“学位(毕业)审批材料”一套和“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两份交至各单位秘书处。
2.各单位秘书收齐后交到院教务办审核盖章。
注:请务必于规定时间将上述材料交到院教务办审查,以保证答辩会如期进行。
9 6月初毕业研究生数码照相。
(具体要求见附件4)10 6月14日—6月21日毕业作品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纯理论研究生不参加)。
11 6月16—17日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注:①如因特殊原因不能于规定时间进行答辩的培养单位,请报院教务办另行议定。
大专答辩问题及回答问题一:你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这个专业有什么了解?回答一:我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有浓厚的兴趣。
在高中时期,我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了解到这个专业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可以学习到计算机的原理、编程语言和系统开发等知识。
问题二:你在大专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回答二:我在大专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习压力较大,课程内容较多,有时候难以及时消化吸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首先,我调整了学习方法,采用了分段学习的方法,每天将学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进行学习和复习。
其次,我主动寻求帮助,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解决了一些难题。
最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和休息的平衡,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三:你在大专期间参与过哪些项目或实践活动?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回答三:在大专期间,我参与了几个项目或实践活动。
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我们小组开发了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我在这个项目中担任了项目经理的角色,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工作。
我与小组成员一起制定了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分配任务,监督和控制项目的进展。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项目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问题四:你认为自己在大专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回答四:我认为自己在大专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在学术方面的进步。
在大专期间,我不仅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还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和应用了一些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经历对我个人和专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问题五:你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回答五: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我希望能够在软件开发领域深耕,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学生德育答辩
软件工程学生德育答辩
答辩官:
被答辩学生:
答辩官:
您在软件工程专业中表现出色,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
首先,请您谈谈您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和实践经验。
被答辩学生:
谢谢老师的邀请,我很荣幸能在这里答辩。
我在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
首先,在学习方面,我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从理论到实践,我可以理解和解决软件工程相关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
另外,我也报名参加过软件工程相关的比赛,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和荣誉。
在实习方面,我有过多次的实习经历,使用过多种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掌握了大量的实用技能,使我对软件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答辩官:
好的,您的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都非常出色,但是您在大学期间也存在一些不良行为,请您就此谈谈您的看法和反省。
被答辩学生:
谢谢老师的提问。
在我的大学期间,我绝不会犯任何违反校规的行为,但是我承认,我曾犯过一些学习上的错误,比如没有认真学习,
马虎对待作业等。
我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并反省过自己,从此以后我变得更加努力,更加严谨,用心完成作业,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总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的未来。
2016届通信技术专业
毕业实践答辩安排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5月18日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孟祥双
副组长:张景强王向华李占昌
成员:杨洋、高博
二、答辩委员会名单
组长:宋欣
委员:崔雁松、徐亮、王彦、薛继霜、沈庆磊、刘以倩、艾艳锦三、答辩分组:
对答辩学生分6 个小组,时间、地点及详细名单如下表。
2016届通信专业答辩安排
第1组徐亮(组长)薛继霜秘书:沈庆磊
地点:实验二203 答辩时间:2016年6月7 日
第1组徐亮(组长)薛继霜秘书:沈庆磊
地点:实验二203 答辩时间:2015年6月7 日
地点:第二实验楼403 答辩时间:2016年6月8 日
地点:第二实验楼403 答辩时间:2016年6月8 日
第3组崔雁松(组长)王彦秘书:沈庆磊
地点:第二实验楼404 答辩时间:2016年6月8 日
地点:第二实验楼403 答辩时间:2016年6月10 日
地点:第二实验楼403 答辩时间:2016年6月10 日
第5组徐亮(组长)王彦秘书:沈庆磊
地点:第二实验楼404 答辩时间:2016年6月10 日
第5组徐亮(组长)王彦秘书:沈庆磊
地点:第二实验楼404 答辩时间:2016年6月10 日
地点:第二实验楼403 答辩时间:2016年6月11 日
四、答辩注意事项
(一)对学生的要求
1.认真做好答辩前准备,制作好答辩用PPT演示文档;论文应按学校要求排版、打印并装订;
2.按答辩顺序提前60分钟到达答辩地点,待答辩小组老师允许可进入答辩场地准备(提交论文、复制PPT、毕业环节记录册),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出入。
3.严格控制答辩时间,认真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答辩结束后及时离开答辩场地,不在外喧哗。
4.答辩后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三日之内将修改好的论文重新打印、装订上交给指导教师,并将电子版上传到毕业实践交流平台。
“校内”设计的学生还需将源代码提交到交流平台。
(二)对教师的要求
1.答辩小组成员应提前15分钟到达答辩地点,做好答辩准备;
2.答辩前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毕业实践论文进行审阅,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3.认真听取学生答辩,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问题;
4.对每个学生的答辩表现做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