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与组织切片
- 格式:docx
- 大小:23.89 KB
- 文档页数:8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和组织一、教材分析、处理上节课已学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学生知道细胞分化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细胞。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概念、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以及它们的细胞主要特点、主要分布位置和功能。
本课知识点是为了解器官的概念奠定基础的,因此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器官概念的了解和判断。
组织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学生已了解和观察到构成人体的细胞是多种多样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通过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通过讨论以及设置一个个层层递进的观察思考题,(如:1、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群在形态和功能上有什么共同点的细胞?2、口腔上皮由什么共同点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3、口腔上皮是组织,请说说什么是组织?)引导学生逐渐归纳总结出组织的概念。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一定要求学生漱口,让学生明白漱口的目的;示范并交待清楚取材的部位;可以让学生对染色前后的装片进行镜检对比,让学生体会认识染色的作用,从而保证使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比较纯和清楚。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以及它们的细胞主要特点、分布位置和功能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理论性的知识点比较多,各组织的类型比较多,对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充分利用现有各组织的永久装片(切片、涂片),选取比较容易观察的装片(如结缔组织中的血涂片、脂肪组织、软骨、上皮组织中的单层上皮细胞等),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再挑选一些挂图作为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课前教师可以将印有人体基本组织的空白表格以及写有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细胞主要特点、分布位置、功能和实例的卡片发给学生,这样可以列表比较各组织的细胞主要特点和功能,同时也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出发点,在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的基础上得到结论,教师起引导和点拨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组织的概念。
2、知道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以及它们的细胞主要特点、主要分布位置和功能。
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器材显微镜、“e”字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实验步骤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2、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简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观察:①安放玻片标本。
②下降镜简。
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上升镜简。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字母”e”变成了“”应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1.掌握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视野中的目标移到中央的原则:同向移动。
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笃山中学生物实验教案教师姓名:杨庆香 2022 一一一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分得分2、漱口,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刮几下--------2分得分3、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涂抹几下--1分得分4、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它的一端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要求无明显气泡产生----------------------------4分得分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然后把多余的水擦干净----------4分得分二、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1、正确取放显微镜,安好目镜-----------------------------------1分得分2、转动转换器,选取低倍物镜-----------------------------------1分得分3、对光:选用合适的光圈,并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暗合适的视野-------------------------------------------------2分得分4、观察:①标本对准通光孔,②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③下降时眼睛看着物镜,④左眼注视目镜内,⑤同时上升镜筒,⑥视野中有清晰的的物像-------------------6分得分三、绘图1、一边观察一边绘图,按生物绘图的要求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细胞结构各部分的比例合适-------------------------3分得分2、注出各部分名称(错一个扣一分,错两个不得分。
)----2分得分四、整理仪器1、擦净器具和桌面,废物放入垃圾筒--------------------------1分得分2、显微镜的整理、复原-(镜筒、物镜、反光镜)--------------------------------1分得分(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实验用品:凉开水或清水一次性杯子塑料吸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烧杯吸管0.9%生理盐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二、实验要求:1、会制作临时装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
2.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样本,加深对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的认识。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等。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载物台等部分组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皮肤切片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擦拭干净,调整光源,确保视野明亮。
2. 制作临时装片:a. 取洋葱鳞片叶或口腔上皮细胞,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b. 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样本上,用盖玻片轻轻覆盖。
c.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用镊子调整样本位置,使其位于视野中心。
3. 观察:a. 从低倍镜开始,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样本清晰可见。
b. 逐渐更换高倍镜,继续调节焦距,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c. 对不同样本进行观察,比较其形态和结构特点。
4. 绘图与分析:a. 用铅笔在纸上描绘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
b. 分析不同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特点,总结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细胞:a. 细胞呈长方形,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b.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c. 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的淀粉粒。
2. 口腔上皮细胞:a. 细胞呈扁平状,细胞膜较薄。
b.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核仁不明显。
c. 细胞质中分布着丰富的线粒体和内质网。
3. 人体皮肤切片:a.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b. 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
c. 真皮富含血管和神经,细胞排列疏松。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了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技能。
2. 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人教版初中生物必做实验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实验,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一些必做的实验:1. 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如何观察玻片标本。
2. 观察植物细胞:通过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3.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个实验涉及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4.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人体组织切片,了解人体的主要组织类型。
5. 观察草履虫:通过观察草履虫的活体或固定样本,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活方式。
6. 观察种子结构: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植物的特点。
7.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如水分、温度和空气。
8. 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习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了解种子活力。
9.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通过实验来观察根的不同部位,了解根的生长和吸收特点。
10. 观察叶片的结构:制作叶片的横切面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的功能。
1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来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12.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通过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13. 探究呼吸作用产生能量: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生物如何释放能量。
14. 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了解生物如何产生二氧化碳。
15. 探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对氧气的消耗,了解生物如何利用氧气。
这些实验通常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单选题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细胞。
下列被称为“虫”的无脊椎动物中,不经历细胞分化的是( )A. 涡虫B. 草履虫C. 蛔虫D. 蝗虫2.下列表示细胞分裂的是( )A. B. C. D.3.下列图中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的是()A. 蚕豆叶表皮B. 家犬C. 血液D. 西瓜4.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不断产生不同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 分裂B. 演化C. 生长D. 分化5.系统由器官组成,下列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是( )A. 胃B. 肺C. 肾脏D. 心脏6.2019年4月,以色列某大学利用3D打印技术,用人体生物组织,打印出全球首颗完整心脏,大小与兔子心脏相仿(如图)。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心脏属于()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7.下列四幅图表示细胞的四种生命活动过程,其中能表示细胞生长的是()A. B.C. D.8.经过多年攻关,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完成研制,于今年5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这标志着世界首台全自动、大规模、规范化的干细胞诱导生产系统研制成功。
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为人体的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这体现了细胞的()A. 分裂能力B. 分化能力C. 繁殖能力D. 生长能力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 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三种结构C.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D. 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10.大脑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A. 细胞B. 组织C. 系统D. 器官11.在用橡皮泥模拟青蛙受精卵的发育活动中,将橡皮泥一分为二后,需在两个半球中先适当增加橡皮泥后仍让这两部分粘在一起。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与组织切片一、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分析本实验是在植物细胞装片与制作的实验之后开展的,这一实验学生比较容易操作,但有的学生觉得在口腔里面取细胞很恶心,对牛蛙、蝗虫等动物组织的取材并不熟悉,所以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效果会好些,同时教育他们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1、能在图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分其各类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2、了解人体四大基本组织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2、通过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培养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3、通过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装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讨论、比较四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比较分析)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各类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讨论,使学生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三)、课程重难点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口腔上皮细胞及各组织取材及装片制作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过程【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3、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弄好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实验材料及用具】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蝗虫、牛蛙、0.7%及0.9%的生理盐水,0.1%及1%的亚甲蓝;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镊子、解剖刀、漱口杯、牙签【实验过程】(一)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1、擦:将清洗后的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
强调: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拿法和擦法上节课已经学习,这节课复习一下,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载玻片两侧边缘,将纱布折叠成3层,从一个方向往另一个方向拭擦,对光擦干净为止。
初中生物模仿制作临时装片的知识点(一)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
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
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1。
实验一:动物细胞一、实验目的(一)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掌握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一)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二)马蛔虫卵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显微镜、培养皿、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0.9%生理盐水、0.1%亚甲基蓝、擦镜纸、吸水纸、马蛔虫卵有丝分裂切片四、实验操作及观察(一)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擦净盖玻片,在盖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1滴,用无菌牙签粗短在自己口腔面颊内侧轻刮几下,均匀涂在载玻片生理盐水中铺平,盖上盖玻片,无留气泡,在低倍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常数个连在一起,光线调暗,找到细胞后转到高倍镜,观察上皮细胞形态呈扁平多边形,辨认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内的颗粒状结构为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必不可少)和内含物(代谢产物和进入细胞的外来物,无代谢活性),其它均质半透明的胶状物为细胞基质。
在盖片一侧滴加亚甲基蓝,另一侧吸水纸抽吸,可使细胞着色,细胞质为浅蓝色,细胞核染色深。
(二)马蛔虫卵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在示范玻片中辨认染色体、中心粒及纺锤体,注意分裂各期的特点,找到各部分的结构并拍照标明。
前期:染色体出现,着色较深,中心粒已分裂为二,向两极移动,形成纺锤体。
在前期结束时,核膜及核仁消失。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中心粒到达两极,纺锤体最大,染色体数目很清楚。
后期:各染色体已纵裂为二,分别向两极移动,细胞已开始分裂,细胞中部出现凹陷。
末期:细胞分裂为二,染色体消失,重新组成的核出现。
五、报告绘人口腔上皮细胞2-—3个,详绘其中一个。
生物绘图:生物绘图是形象的描绘生物外形、结构和行为等的一种重要的科学记录方法。
其原则是要求对所绘的生物对象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充分了解其有关形态结构特征。
在此基础上,准确、严谨、简要、清晰地绘制。
生物图不同于美术图,所绘的图形要具有真实性,不能任意臆造,加以美化,图只能用点和线来表示,不可涂黑。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上皮切片,了解上皮组织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习制作和观察切片的基本技能。
3. 深入认识上皮组织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上皮组织是人体的一种基本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它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本实验通过观察上皮切片,了解上皮组织细胞的排列、形态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口腔上皮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生理盐水、吸水纸、镊子、纱布等。
2. 仪器:显微镜、切片机、切片架、切片刀、切片夹等。
四、实验步骤1. 切片制作- 将口腔上皮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经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等步骤制成切片。
- 将切片置于切片架上,用切片刀切成厚度约5-10微米的切片。
2. 染色- 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用稀碘液染色,染色时间为2-3分钟。
- 用蒸馏水冲洗切片,去除多余的染液。
3. 封片- 用吸水纸吸干切片上的水分,滴加封片剂,盖上盖玻片。
4. 显微镜观察- 将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上皮组织的整体结构,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排列。
- 观察上皮组织细胞的排列、形态、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上皮组织结构- 观察到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 细胞排列呈单层或多层,细胞形态多样,包括扁平、立方、柱状等。
2. 细胞结构- 细胞膜:细胞边缘呈明显界限,染色后呈深色。
-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染色后呈紫色。
- 细胞质:位于细胞核周围,染色后呈淡紫色。
3. 功能分析-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 单层上皮组织主要具有保护作用,如皮肤、口腔黏膜等。
- 多层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如小肠上皮、呼吸道上皮等。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观察到了上皮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形态。
2. 上皮组织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3. 通过观察上皮切片,加深了对上皮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