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化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提纲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下面是整理的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提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提纲文言常识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仅仅。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以为轮。
(?:通“?”,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慑。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 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赢粮而景从。
(景:古“影”,像影子一样。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1、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不是。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或今义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徒,空。
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古义:往日,过去。
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义:树叶。
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此写了。
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长子,长兄等。
) 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
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
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重点字词的学习是我们阅读的基础知识点,那么关于高中语文字词及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字词及知识梳理,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新月派篇一: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总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总汇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教材文化常识汇总本文档旨在汇总高中物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文化常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拓宽视野。
必修教材1.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单元:物理学引论- 研究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物理学的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
- 第二单元:力学- 掌握牛顿三大定律的基本原理,了解牛顿力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应用。
- 第三单元:运动学- 研究质点的运动规律和运动描述,了解运动学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2.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一单元:电学基础- 掌握电荷、电场和电势的概念,了解电学在电路和电器中的应用。
- 第二单元:传感器与电测仪器- 了解常见传感器和电测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 第三单元:电磁感应-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场的作用,了解电磁感应在发电和变压器中的应用。
3. 《高中物理必修三》- 第一单元:光学基础- 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折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 第二单元:视听与信息技术- 了解人类的视听感觉机制和常见信息技术的原理,探索视听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第三单元:量子物理和原子物理- 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子的结构,了解量子物理在电子器件和核能中的应用。
选修教材1. 《高中物理选修一》-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物质- 了解宇宙中的物质组成和演化,了解天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第二单元:微观世界- 探索微观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了解粒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 第三单元:物理学的方法和哲学思想- 了解物理学的方法论和哲学思想,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2. 《高中物理选修二》- 第一单元:机械与生活- 探索机械运动的原理和机械设备的设计,了解机械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 第二单元:热和能- 掌握热的传导、热的扩散和热辐射的基本原理,了解能源转换和利用的科学原理。
- 第三单元:电磁波与无线通信-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了解无线通信和电磁波的应用。
高语必修三基础知识(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寡人之于国也》等。
二、古代文化常识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朕”字用法首创者是秦始皇。
明清两代,“朕”成为皇帝唯一用词。
2、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罃(yīng)。
魏国都城在大梁,所以魏惠王又叫梁惠王。
3、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4、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南部。
5、粟:谷子,脱壳后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6、谷:粮食的统称。
《论语》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形容一个人缺乏知识,非常懒惰。
“五谷”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 /稻(dào)、黍(shǔ)、稷(j ì)、麦(mài)、菽(shū);另一种是 /麻(m á)、黍(shǔ)、稷(j ì)、麦(mài)、菽(shū。
这两种说法主要差别就是在一种有稻无麻,一种有麻无稻。
主要是因为,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较少,所以五谷中最初是没有稻的。
7、庠序: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弃甲曳.兵()生拉硬拽.()数罟..(cù gǔ)数.落()数.见()不鲜洿.池(wū)鱼鳖.()瘪.三()干瘪.()丧.死(sāng)颓丧.()帛.书()衣.帛()鸡豚.(tún)狗彘.()庠.序()孝悌.()畜.养(xù)牲畜.()饿莩.()饿殍.()四、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穷兵黩武成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草木皆兵成语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五、词类活用(1)然而不王者(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填然鼓之(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六、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斧斤以时进山林(2)申之以孝悌之义(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劝学》荀子一、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语文积累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战国)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射洪中学高2018届高中人教版课内文学文化常识(精编)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及语文课文学习方法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7.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8.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9.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10.参乘she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1.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12.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第二册: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5.祖:临行记录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7.参乘she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第二册: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5.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6.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7.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8.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必修三字音、字形和文化常识一、《林黛玉进贾府》1、字音字形:翠幄wò敕造chì便宜biàn yí惫懒bèi 放诞dàn 垂涎 xián三尺敕chì造阜fù盛绾wǎn着内帏wéi 宫绦tāo 盥沐ɡuàn mù 两靥yè梦魇mèng yǎn 忖度cǔn duó 瞋chēn视茗mínɡ碗憨hān顽懵měng懂韶sháo光纨wán袴kù敛liǎn声屏bǐnɡ气作揖yī嫡亲dí贬谪biǎn zhé摘除zhāi chú 狡黠xiá杜撰zhuàn 内帏wéi 两靥yè忖度cǔn阜盛fù洋绉裙zhòu 罥juàn烟眉杜撰dù zhuàn 厢庑xiāng wǔ 娇养jiāo yǎng骄横jiāo hèng 嫡dí亲贬谪zhé销锋镝dí敕chì造赦shè免放诞dàn 垂涎xián三尺蜿蜒wān yán 廊庑wǔ庇bì护笑靥yè梦魇yǎn 赝yàn品服膺yīng 洗漱shù喇lǎ嘛ma 咳嗽sou 倭wō寇萎wěi靡推诿wěi 笨拙zhuō 左支右绌chù对峙zhì侍shì奉阜fù盛船埠bù咽yān喉呜咽yè瞋chēn视嗔chēn怪缜zhěn密2、成语:(1)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用来形容眼睛大而有神。
(2)混世魔王: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
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化常识贾谊,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 "西汉鸿文 " ,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二、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 通“纵”)2、赢粮而景从(“景” 通“影”,像影子一样)3、百有余年(“有”通“又”)4、锄櫌棘矝(“櫌”通“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三、古今异义中人古义:一般的人今义:中间介绍人、公证人以致古义:以,来:致,招纳今义:连词,表结果四、重点实词、虚词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②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失去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敌兵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③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的屏障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④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锐利、锋利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⑤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因遗策前代的⑥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⑦余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多余的余威震于殊俗余存的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五、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1、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2、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像用包布)(像用口袋)4、内立法度(对内)5.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B.名词作动词1、过秦论(指出过失)2、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用草绳系)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打,用竹杖打)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5、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6、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C.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亡的敌兵,败北的敌兵)D.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E.形容词作名词1、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地方)2、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F.使动用法1、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2、约从离衡使⋯⋯离散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4、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使⋯⋯灭亡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6、会盟而谋弱秦使⋯⋯弱7、以弱天下之民使⋯⋯弱8、以愚黔首使⋯⋯愚蠢六、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必修3】文化常识检测
《杜甫诗三首》
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 )奉节东白帝山上。( )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
述自号( ),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 )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蜀道难》
子规:即( ),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 )、
( )的象征。
《琵琶行》
1.琵琶行:行,( )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 )、( )、
( )、( )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意为(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
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贾人:商人。
7.出官:(京官)( )。
8.管弦:指(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 )。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 )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
( )。
《李商隐诗两首》
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
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 )卫士。筹,( ),
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 )。
3.“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 )。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
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
统称。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
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南齐书•百官志》:“领
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晋世以来,
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
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而《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指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
林。
4.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
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
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 )。
5.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 )年)为一纪,四纪为( )年。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 )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 )。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 )的地方。凶,( ),荒年。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
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5.庠序:古代( ),( )代叫序,( )叫庠。
《劝学》
1.君子:这里指( )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 )为跬,跨出( )为步。
《过秦论》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 )。
3.连衡,( )采用的一种离间( ),使他们各自同( )联合,从而各
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4.合从(从,通“纵”): ( )联合起来共同对付( )国的策略。
5.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
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
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着称。
6.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 )。六合,天地四方。
7.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 )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 ),
长的叫( )。
8.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9.迁徙之徒:( )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11.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 ),诸侯出兵车
( ),后世以“万乘”称( )。
12.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 )。
13.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 )的意思。七庙,( )。
1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15.陶朱:春秋时越国( ),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自称陶朱公。
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 )的代称。
16.戟:以( )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17.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代指( )。
《师说》
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 )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2.百工:各种( )。
3.六艺经传:六经的( )和( )。六艺,指( )
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
)六种技能。
4.传:①古代( )。②人物传记。
5.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 ),未尽而需停顿处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