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水质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3
《中水回用质量标准》编制工作大纲《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编制大纲105.doc1. 编制目的和必要性1.1 编制标准的缘由“中水”一词源于日本。
它是一种将城市和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杂排水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冲洗厕所、清洗汽车、绿化或冷却水补充等用途的非饮用水。
因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而得名“中水”。
中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
中水回用不仅可以解决污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可用总量,是城市重要的开源节流节水措施。
同时据分析,随着供水价格的逐步调整、趋于合理,中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的价值优势进一步凸现。
水利部极为重视中水回用。
水利部在“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意见”中将《中水回用质量标准》作为规范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标准,列入近期工作计划。
1.2 编制目的为了推动城市污水的综合利用,进一步节约用水,规范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中水作为资源回用的水质要求,为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使用提供水质管理依据。
1《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编制大纲105.doc1.3 必要性目前在中水回用领域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一是依据混乱,二是有些参考标准制订时间较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水回用领域的发展。
迫切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门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中水水质作出规定。
2. 编制依据和国内相关标准2.1 编制依据鉴于中水回用质量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水利部水资源司将其列入了2004年标准制订工作计划。
受水资源司委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作为主编单位,重庆市水利局作为参编单位,共同编制《中水回用质量标准》,按照《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负责完成本标准的编写,直到报批完成。
2.2 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标准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4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水质标准CJ/T 95-20005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6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7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2《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编制大纲105.doc另外,《北京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中水水质标准给出了北京市的规定,建设部1995年12月发布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中水水质标准和检验方法按《生活杂用水质标准》和《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这些也将是本标准制订时的参考对象之一。
中水回用指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中水回用指标解析与应用一、引言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再用于冲厕、绿化、洗车、冷却等非饮用目的的过程。
中水回用处理要求
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再利用的要求并重新投入到生产、农业、景观等领域中的一种处理方式。
中水回用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节约淡水资源,减轻水资源的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中水回用的有效实施,下面将介绍中水回用处理的一些基本要求。
1.处理工艺要求
中水回用的处理工艺要求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预处理主要是进行初步的固体分离、沉淀等操作,以去除悬浮物、泥沙等杂质。
生物处理主要是通过利用生物菌群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以达到去除COD、BOD等污染物的要求。
深度处理则是针对特殊的废水成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再利用的标准。
2.水质标准要求
中水回用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要求。
根据不同的再利用场景,水质标准可以有所差异,但一般要求中水的COD、BOD、SS、
NH3-N、TP、TSS等各项指标都要在规定范围内。
此外,还要求中水的颜色、臭味等感官指标也应满足再利用的要求。
3.排放标准要求
在中水回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无法再利用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进行排放。
排放标准要求主要包括COD、BOD、SS、NH3-N、TP、TSS等指标,要求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技术设备要求
5.运营管理要求
6.安全管理要求
7.监测和评估要求
以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有效实施中水回用处理,可以确保中水的再利用安全、稳定、可持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中水回用需要充足哪些条件呢中水回用是指将排放后经过肯定技术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达到节水、环保、经济等多重效益的目的。
中水回用的提出为有限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节省尤为紧要。
要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必需充足以下几个条件:一、出水水质要求在中水回用过程中,最紧要的要求就是出水水质必需达到肯定的标准要求,即要达到国家发改委及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A级标准要求,不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中水处理岗位中,要对水质质量严格把控,在水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进行中水的回收利用。
二、设计要求中水回用即是从被废弃的污水中回收出有用的水源。
在中水回用的设计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的设计,设计中更需要考虑到用水质量的需求、用水量的需求以及补充设备的配置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中水处理设备的选择,需要依据污水的不同特点以及水质的要求而进行选择。
三、设备要求中水回用的设备具备很多专业性和创新性。
由于回用的水源是排放水,对设备的要求和是要求卫生设计的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设备要求符合绿色环保、能耗低、维护费用低的原则,同时要安全牢靠,使用寿命长,操作便捷,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使整个设备更好的适应中水回用等环保的要求。
四、规划要求中水回用的规划要与整个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要依据不同城市的进展规划来规划,不能仅从节省用水的角度来考虑。
要充分考虑市区日常供水的用水总量、用水质量要求、污水集中处理的本领等因素,总体规划将来建设的中水回用项目的数量以及规模,以尽可能地节省给水资源、削减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五、操作要求中水回用的操作是水处理过程的关键,只有符合操作要求,才能达到回用水质的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应依据污水的不同性质,采纳不同的中水处理工艺和掌控浓度,使其稳定工作。
除此之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要适时监测水质、掌控水量、进行设备检查等等,确保水质稳定、设备运行顺当,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回用水源。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1???????? 总则为统一城市污水再生后回用做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以便做到既利用污水资源,又能切实保证生活杂用水的安全和适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水,也适用于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本标准由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活杂用水供水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本标准是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依据,地方可以本标准为基础,根据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地方标准不得宽于本标准或与本标准相抵触;如因特殊情况,宽于本标准时应报建设部批准。
地方标准列入的项目指标,执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未列入的项目指标,仍执行本标准。
?2 水质标准和要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项目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浊度,度105溶解性固体,mg/l悬浮性固体,mg/l105色度,度3030臭无不快感觉无不快感觉ph值~9.06.5~,mg/l1010cod cr,mg/l5050氨氮(以n计),mg/l2010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450氯化物,mg/l350300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铁,mg/锰,mg/游离余氯,mg/l管网末端水不小于总大肠菌群,个/l33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不应超过上表所规定的限量。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不得与自来水管道、水箱直接相连。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外部应涂浅绿色标志,以免误饮、误用。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杂用水的水处理、集水、供水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制度及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的水质。
3 水质检验水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
生活杂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建立水质检验室,负责检验污水再生设施的进水和出水以及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
分散式或单独式供水,应由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或报请上级指定有关单位负责水质检验工作。
《中水回用质量标准》编制工作大纲《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编制大纲105.doc1. 编制目的和必要性1.1 编制标准的缘由“中水”一词源于日本。
它是一种将城市和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杂排水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冲洗厕所、清洗汽车、绿化或冷却水补充等用途的非饮用水。
因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而得名“中水”。
中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
中水回用不仅可以解决污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可用总量,是城市重要的开源节流节水措施。
同时据分析,随着供水价格的逐步调整、趋于合理,中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的价值优势进一步凸现。
水利部极为重视中水回用。
水利部在“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意见”中将《中水回用质量标准》作为规范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标准,列入近期工作计划。
1.2 编制目的为了推动城市污水的综合利用,进一步节约用水,规范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中水作为资源回用的水质要求,为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使用提供水质管理依据。
1《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编制大纲105.doc1.3 必要性目前在中水回用领域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一是依据混乱,二是有些参考标准制订时间较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水回用领域的发展。
迫切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门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中水水质作出规定。
2. 编制依据和国内相关标准2.1 编制依据鉴于中水回用质量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水利部水资源司将其列入了2004年标准制订工作计划。
受水资源司委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作为主编单位,重庆市水利局作为参编单位,共同编制《中水回用质量标准》,按照《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负责完成本标准的编写,直到报批完成。
2.2 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标准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4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水质标准CJ/T 95-20005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6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7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2《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编制大纲105.doc另外,《北京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中水水质标准给出了北京市的规定,建设部1995年12月发布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中水水质标准和检验方法按《生活杂用水质标准》和《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这些也将是本标准制订时的参考对象之一。
中水回用标准城市污水的来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使用水的过程中,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改变了其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组成,就称为废水和污水。
GB 6816-86《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2.1 废水waste water 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的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1.2.5 污水sewage来自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水流中夹带和溶解着许多废弃物质。
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①生活污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包括:卫生间、厨房、洗衣房,它主要来至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餐饮业、及工厂中的各种生活用水。
其水量和水质具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
它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各种碳水化合物、尿素、氨氮、磷酸盐、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等。
②工业废水:指在工业产生过程中排放的水。
用水中除一小部分被耗去外,绝大多数工业用水仅仅是作为洗涤、冷却、地面冲洗等用。
因此,工业废水中主要夹带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产生反应的中间体,产物或副产物等。
③降水:包括降水或降雪时冲刷地面后进入城市管网的水,它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较大。
其水质,初期雨水中含较多的污染物,但有时PH值较低。
另外,根据本地区管线的施工质量和地下水的水位,必要时需要考虑地下水的渗流。
第二节、城市污水的性质和成分一、污水的物理性质①水温:对污水的生物、物理、化学处理均有影响,污水的温度一般较原水高,因为在生活、工业或商业的用水过程中往往有热量加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污水的水温变化在10~20℃之间。
② 色度:污水中的色度通常由悬浮态、胶体态和溶解态物质所形成。
一般新鲜的生活污水较清亮,呈灰或黄色,如存放时间较长则显黑色,当然,其它的颜色则由工业废水中的成分所定。
③气味:污水中的气味有助于我们判别污水所处的条件和处理工艺的运行状况。
一般新鲜的生活污水不含有霉味,若有其它气味则说明存在有工业废水或其它特殊的生活污水。
“中水”起名于日本,“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
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
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但目前还没有中水利用专项工程,也没有专项资金,只是政策上引导,各城市的中水利用量是根据此城市的缺水程度不同而定的。
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
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
中水利用也称作污水回用。
近年来,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尽最大的可能利用中水。
在刚刚结束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巩俐也提出这个问题,巩俐走过世界很多城市,对先进国家利用中水的情况感触颇深。
中水是对应给水、排水的内涵而得名,翻译过来的名词有再生水、中水道、回用水、杂用水等,我们称"中水"(RECLAIMEDWATER),是对建筑物、建筑小区的配套设施而言,又称为中水设施。
中水(Reclaimed 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再生水(recycling water)建设部制定了再生水回用分类标准,对再生水的释义是:“指污、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作回用的水。
当二级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时,二级处理出水也可称为再生水。
”显然,中水就是再生水。
中水系统(Reclaimed Water System)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
建筑中水(Reclaimed Water System for Building)由于中水系统建立的范围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建筑物中水是在一栋或几栋建筑物内建立的中水系统;小区中水是在小区内建立的中水系统。
“中水”是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的一种水管道系统,可回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生活杂用水。
主要用来冲厕、绿化、浇洒、冲洗车辆等。
“中水”是解决目前国内大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政府提出绿色奥运,对北京市的环保治理进一步加深,而且北京本身也是缺水城市,有专家认为,若再不解决水荒问题,就将面临迁都的危险。
中水回用技术可行性研究方案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周围有城市污水厂管网的,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厂管网,由城市污水厂进行处理;另一种是无法进入城市管网的生活污水就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一步处理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在此主要讨论最后一种形式。
将生活污水作为水源,经过适当处理后作杂用水,其水质指标间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称为中水,相应的技术称为中水技术。
对于淡水资源缺乏,城市供水严重不足的缺水地区,采用中水技术既能节约水源,又能使污水无害化,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长时间内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
一、中水水源及其杂用水水质1、中水水源中水水源包括:冷却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城市污水厂二沉池出水等。
一般不采用工业污水作为中水水源,严禁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污水和放射性污水作为中水水源。
对于住宅建筑可考虑除厕所生活污水外其余排水作为中水水源;对于大型的公共建筑、旅馆、商住楼等,采用冷却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作为中水水源;公共食堂、餐厅的排水水质污染程度较高,处理比较复杂,不宜采用;大型洗衣房的排水由于含有各种不同的洗涤剂,能否作为中水源须经试验确定。
2、中水水质中水作为生活杂用水,其水质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1)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其主要衡量指标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悬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等;(2)外观上无不快的感觉,其主要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气、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等;(3)不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结构和不造成维护管理的困难,其主要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溶解性固体等。
水处理一级b标准一级B标准,也称为中水再生利用标准,是指将废水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再利用于一些非直接饮用水的用途,例如冲洗马桶、灌溉农田等。
一级B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水资源,降低水处理成本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总体要求一级B标准要求废水处理后的水质指标不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或者污染。
废水处理工艺应稳定可靠,能够在适应不同水质情况下遵守标准。
处理后的水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和卫生标准要求。
二、水质指标1.总悬浮物(SS)总悬浮物的含量应小于50mg/L,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清澈透明。
2.氨氮(NH3-N)氨氮的含量应小于15mg/L,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污染。
3.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应小于150mg/L,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不会给接受环境带来过多的污染物。
4.生化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的含量应小于20mg/L,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能够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进行处理。
5.总氮(TN)总氮的含量应小于15mg/L,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不会给环境带来氮污染。
6.总磷(TP)总磷的含量应小于0.5mg/L,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不会带来磷污染。
7.pH值废水处理后的水的pH值应在6-9之间,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不会对环境产生酸碱污染。
8.各类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废水处理后的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和卫生标准要求。
三、监测要求废水处理厂应设有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持续监测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指标。
监测数据应经过审核、记录和报告,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
四、处罚措施对违反一级B标准的废水处理厂,相关部门有权采取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产整治等。
废水处理厂应加强管理,确保废水处理的合法性和水质标准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一级B标准是对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的一定水质标准。
通过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水质指标可以达到国家相关的环境和卫生标准要求,确保废水处理后的水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或者污染。
中水回用质量标准》编制工作大纲1. 编制目的和必要性1.1 编制标准的缘由“中水”一词源于日本。
它是一种将城市和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杂排水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冲洗厕所、清洗汽车、绿化或冷却水补充等用途的非饮用水。
因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而得名“中水”。
中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
中水回用不仅可以解决污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可用总量,是城市重要的开源节流节水措施。
同时据分析,随着供水价格的逐步调整、趋于合理,中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的价值优势进一步凸现。
水利部极为重视中水回用。
水利部在“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意见”中将《中水回用质量标准》作为规范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标准,列入近期工作计划。
1.2 编制目的为了推动城市污水的综合利用,进一步节约用水,规范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中水作为资源回用的水质要求,为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使用提供水质管理依据。
1.3 必要性目前在中水回用领域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一是依据混乱,二是有些参考标准制订时间较早,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水回用领域的发展。
迫切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门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中水水质作出规定。
2. 编制依据和国内相关标准2.1编制依据鉴于中水回用质量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水利部水资源司将其列入了2004年标准制订工作计划。
受水资源司委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作为主编单位,重庆市水利局作为参编单位,共同编制《中水回用质量标准》,按照《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负责完成本标准的编写,直到报批完成。
另外,《北京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中水水质标准给出了北京市的规定,建设部1995 年12 月发布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中水水质标准和检验方法按《生活杂用水质标准》和《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这些也将是本标准制订时的参考对象之一。
3. 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3.1 指导思想从水资源统一管理角度出发,将中水作为资源纳入到城市供水可利用总量,其所应具备的水质要求3.2 编制原则一)标准应符合我国的中水回用实际状况,并为实施留有余地,充分考虑现有的中水处理技术水平。
中水系统及分类
中水(Reclaimed 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中水用途主要是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浇洒道路、绿化用水、消防、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冷却用水等。
中水系统(Reclaimed Water System)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
中水回用系统按其供应的范围大小和规模,一般有下面四大类:1.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本系统内杂用水和优质杂排水。
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清洗车、绿化等。
其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本建筑内部或临近外部。
2.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城市排水体系不健全的地区,其水处理设施达不到二级处理标准,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轻污水对当地河流再污染。
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该建筑韧的排水净化池(如沉淀池、化粪池、除油池等),该池内的水为总的生活污水。
该系统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室内或室外。
3.小区域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的中水水源取自建筑小区内各建筑物所产生的杂排水。
这种系统可用于建筑住宅小区、学校以及机关团体大院。
其处理设施放置小区内。
4.区域性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本系统特点是小区域具有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中水水源可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或利用工业废水,将这些水运至区域中水处理站,经进一步深度处理后供建筑内坤洗使器、绿化等用。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用到的有关水质检测仪)中水(reclaimed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中水利用对企业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我公司针对循环水水质标准,如pH、浊度、余氯、磷、硬度等指标,提供专业的、先进的水质监测仪表。
表1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标准 GB/T 19923-2005序号控制项目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工艺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 pH值 6.5-9.0 6.5-8.5 6.5-9.0 6.5-8.5 6.5-8.52 悬浮物(SS)(mg/L)≤ 30 - 30 --3 浊度(NTU)≤- 5 - 5 54 色度(度)≤ 30 30 30 30 30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6 化学需氧量(COD Cr)(mg/L)≤- 60 - 60 607 铁(mg/L)≤- 0.3 0.3 0.3 0.38 锰(mg/L)≤- 0.1 0.1 0.1 0.19 氯离子(mg/L)≤ 250 250 250 250 25010 二氧化硅(SiO2)≤ 50 50 - 30 3011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450 450 450 45012 总碱度(以CaCO3计 mg/L)≤ 350 350 350 350 35013 硫酸盐(mg/L)≤ 600 250 250 250 25014 氨氮(以N计 mg/L)≤- 10①- 10 1015 总磷(以P计 mg/L)≤- 1 - 1 1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7 石油类(mg/L)≤- 1 - 1 11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5 - 0.5 0.519 余氯②(mg/L)≥ 0.05 0.05 0.05 0.05 0.0520 粪大肠菌群(个/L)≤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注:①当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 mg/L。
城市中水回用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也日益加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城市中水回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管理方式。
城市中水回用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于工业、农业、景观水体等用途的过程。
为了保证城市中水回用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水回用标准,以规范水回用的实施和管理。
首先,城市中水回用标准应包括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城市中水回用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再生水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水质标准应包括对水中各种污染物的限量要求,如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等。
只有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再生水才能安全地用于各种用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城市中水回用标准还应包括再生水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不同的用水场景对水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明确再生水可以用于哪些用途,以及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限制再生水的使用。
比如,对于工业用水,可能需要更高的水质标准;对于农业用水,可能需要考虑土壤和植物的适应性;对于景观水体,可能需要考虑水的透明度和色泽等。
另外,城市中水回用标准还应包括再生水处理工艺和设施的要求。
再生水处理工艺和设施的选择对于再生水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标准应明确再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行要求,包括预处理、膜处理、消毒等环节的要求,以及再生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要求。
最后,城市中水回用标准还应包括对再生水使用者的管理和监督要求。
使用再生水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相关的使用规定,保证再生水的安全使用。
同时,相关部门应对再生水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再生水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再生水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总之,城市中水回用标准是保障城市中水回用安全和有效的重要保障。
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再生水的质量、适用范围、处理工艺和设施、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以确保再生水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希望未来城市中水回用标准能够不断完善,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水质软硬度标准
水质软硬度是指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含量,常用来评价水的硬度。
一般来说,水质软硬度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国际上通用的水质软硬度标准:
1. 德国标准(German degrees):德国标准将水质硬度分为硬
度低的软水(0-7°dH)、中等硬度的中水(7-14°dH)和高硬
度的硬水(超过14°dH)三个等级。
2. 法国标准(French degrees):法国标准将水质硬度分为0-4°f(软水)、4-8°f(中水)和超过8°f(硬水)三个等级。
3. 英国标准(British degrees):英国标准将水质硬度分为0-
50 mg/L(软水)、50-150 mg/L(中水)和超过150 mg/L(硬水)三个等级。
4. 美国标准(mg/L):美国标准将水质硬度分为软水(0-60 mg/L)、中等硬度水(61-120 mg/L)和硬水(超过120 mg/L)三个等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水源和水质特点不同,水质硬度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对于具体的水质测试和评价,建议参考当地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中水回用强制标准
中水回用强制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范围:中水回用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水,也适用于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2.设施建设:规划建筑面积和日均用水量超过规定规模的新建宾馆、饭店、住宅小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办公设施和其他建设项目,必须建设中水设施。
3.设施管理:已建成的中水设施和其他节水设施应当保持正常运转。
不能保持正常运转的,产权人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应当提前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说明。
4.工业用水要求: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水循环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饮料和其他以水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后的尾水进行回收利用,不得直接排放。
5.水质标准:中水回用应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或者《工业用水水质标准》,以确保水质安全适用。
6.监管责任: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活杂用水供水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中水回用标准,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总之,中水回用强制标准主要涵盖了设施建设、设施管理、
工业用水要求、水质标准和监管责任等方面,旨在规范中水回用行为,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安全。
中水水质标准
1.中水利用
1.1建设中水设施,给中水派上合理得用场,提高中水的利用率是中水设施建设效益的体现。
效益情况是业主、用户和节水管理部门都关心的问题。
设计和管理使用,应按下式计算中水设施的中水利用率:
η2=ΣQ Z/ΣQ YP×100%
式中η2——中水设施的中水利用率;
ΣQ Z——中水设施的总用水量(m3/d);
ΣQ YP——建设中水设施的建筑物或小区的原排水量(m3/d)
1.2建筑中水是建筑物和建筑小区内的污水、废水再生利用,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组成部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按用途分类,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标准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见下表。
表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类别
2中水水质标准
2.1中水用于冲厕、道路浇洒、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的水质按《城市再生水利用分类》(GB/T18919-2002)中城市杂用水类标准执行。
为便于应用,列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中城市杂用水水质,见表4
表4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2.2中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其水质应按《城市污水再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规定。
为便于应用,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中的景观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列出,见表5
表5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