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死得最惨的几大著名功臣
- 格式:pdf
- 大小:75.94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五大战神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五大战神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五大战神,希望有所帮助!第一名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经吴国重臣伍子胥的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书十三篇,至此为将重用。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
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楚国几乎灭亡。
公元前494年(勾践三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
吴军由伍子胥、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
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
孙武最著名的军事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在于政治清明,国力强弱。
孙武著有《孙子兵书十三篇》为后世各国军事家所推崇。
被誉为“兵学圣经”。
位列武经七书之首。
孙武的《孙子兵法》在中国甚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普及运用。
《孙子兵法》被译为英法日德等多种语言文字,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军事必备教材用书。
第二名吴起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在楚国曾主持“吴起变法”他是武庙十哲,和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吴起戎马一生,战无不胜,也曾出任宰相实施变法。
不管是在军事还是政治,吴起都有所作为。
可以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将领。
在军事上吴起擅长审阅敌人我军情,随机应变。
历任魏鲁楚三国,均立下赫赫战功。
吴起还著有《吴子兵法》位列五经七书之一。
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八位军事家,第三为一代杀神,第一折服全世界在中国军事斗争史上,总是有无数伟大的军事家涌现出来,他们个个英武不凡,功勋卓越。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其中最杰出的八位军事家。
NO.8 戚继光戚继光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也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
在抗倭的过程中,他创造性的发明了鸳鸯阵,并且大力发展火器,大胆使用火枪火炮,甚至自己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
据说戚继光所率领的戚家军火枪的覆盖率达到三分之一,绝对是一支准近代部队。
不仅如此,在军事理论方面,戚继光也有较高成就,他通过自己的带兵经验,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具有重要的军事指导意义。
NO.7 岳飞岳飞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岳飞他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
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还留下了直捣黄龙的典故。
岳飞没有专门军事著作遗留,但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
NO.6 李靖李靖李靖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的战术继承古典战术体系,并且举一反三,奠基中古时代千年的战术体系:独立骑兵纵队,三列线,长距离索敌战术,行营方阵,交替掩护撤退,三三大队制,纵队突击等,可以说绝对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NO.5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代表。
他率领的蒙古骑兵让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亚的伊斯兰教世界全部心惊胆寒。
他生平争战无数,灭国百余,兵威之胜无人能及。
他的子孙建立起的蒙国帝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人们称他们为“世界的征服者”,而他们在征服过程中杀死的人说更是令人胆战心惊,因为死亡人数高达2亿。
NO.4 吴起吴起吴起,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阻齐拒秦,身披七十余战而未尝一败。
在军事上,他主张兵不在多,但要建立一支平时守礼法,战时有威势,前进时锐不可挡,后退时速不可追的军队,于是他便在魏国组建令列国胆寒的魏武卒。
中国古代十大元帅将军有哪些元帅是中国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
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人们都好奇古代中国的十大元帅中都有谁。
下面跟随店铺一起来看下中国古代的十大元帅,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十大元帅:项羽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
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中国古代十大元帅:霍去病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与李世民同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
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
”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中国古代十大元帅:卫青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红根正者(奴隶)但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西汉著名将领。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字仲卿。
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
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 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 史万岁(隋) 杨再兴(南宋) 李文忠(明)十大名将:田单(战国齐国)廉颇(战国赵国)韩信(西汉)李广(西汉)霍去病(西汉) 李靖(唐初)郭子仪(唐朝) 狄青(北宋) 岳飞(南宋) 戚继光(明朝)战国十大名将1.孙武.2.白起.3.王翦.4.李牧.5.廉颇.6.项燕.7.王贲.8.庞涓.9.田忌.10.田单.楚汉十大名将1.韩信.2.项羽.3.项庄.4.樊哙.5.虞子期.6.钟无会.7.曹延.8.温庭允.9.萧何.10.范增.三国十大名将1.赵云.2.关羽.3.张飞.4.黄忠.5.吕蒙.6.马超.7.曹仁.8.魏延.9.姜维.10.曹洪.唐-清十大名将.1.多尔衮.2.徐达.3.岳飞.4.薛仁贵.5.常遇春.6.李自成.7.张献忠.8.袁崇焕.9.洪承畴.10.戚继光.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
齐国人。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军政两界的超级天才。
也是个改革家。
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
”著有《吴起兵法》。
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
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盘点中国古代100位名将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频繁,大小战争无数,军事家和名将也层出不穷。
现在排列出最有影响的一百位!起止时间为从春秋到清末,以将领为主,这些名将,一是曾经战功赫赫从而青史留名的孙武、卫青,霍去病、岳飞等;二是部分虽以失败告终但壮烈殉国,从而英名长存的将领,如关天培、张世杰等;三是一些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但颇有非议的将领,如吴三桂、袁世凯等。
另外我所列这些名将还没包括历史上一些出色的军事家,比如象张良、诸葛亮一样的军师,象曹操、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那样的军事统帅。
1.1春秋战国——秦朝时期16人春秋战国——秦朝时期(前770—前221—前206年)夏商周时期也发生过很多重要的战争,如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等,但信史(有文字佐证)不足,如姜太公估计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但传说的成分很大。
另外从考古发掘实证看,商朝妇好也是个能干的军事家,却无文字佐证,因此从春秋开始排序相对可信得多。
名将的出世,往往是出现在这么几个时期,一是割据之时诸侯混战,二是结束分裂一统江山之际,三是中华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多名将,皆因这三种类型兼而有之,特别是赵国和秦国,更是名将辈出。
1、先轸(?—前627年)领导晋国军队取得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晋国在春秋时期长期称霸的基础。
2、伍子胥(?—前484)伐楚灭越,帮助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孙武(约前535—?),即以《孙子兵法》传世的孙子,史称“兵圣”,论起历朝名将军事影响,毫无疑问首推孙武,非但影响国人两千多年,且其思想已经超越军事领域成为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4、赵襄子(?—前425年),春秋晋国后期,实权掌握在赵、韩、魏和智氏四家之手,以智氏最强。
前455年,韩、魏、智联手攻赵,赵襄子独力支撑,又说服韩、魏倒戈,终取得“晋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5、吴起(约前440—前381年),战国时期卫国人,著有《吴子》一书,与《孙子》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孙吴兵法》。
周,姜子牙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
东海海滨人。
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
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代表作《六韬》.汉.张良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镇。
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
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
待大功告成之后,张良及时功成身退,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
张良在去世后,谥为文成侯(也称谥号文成),此后世人也尊称他为谋圣。
《史记》中有专门的一篇《留侯世家》,用以记录张良的生平。
乐毅乐毅(yuè yì),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
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生卒年不详,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司马懿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中国历史,名将如云。
第一百名:王玄策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两次创造一人灭一国的超级传奇成名战:甘地斯河畔的决战,破七万战象部队大战第九十九名:吕文焕有才无德大将军襄樊之战功臣成名战:襄樊之战第九十八名:刘牢之家风尚武,本身亦相貌不凡,且为沈稳刚毅多计谋之人北府军名将成名战:淝水之战第九十七名:慕容垂后燕建立者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阔达好奇成名战:征高句丽,晋攻前燕之战,攻丁零之战,灭北燕之战第九十六名:王坚以鱼台一柱支半壁,折断上帝之鞭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成名战:钓鱼城之战第九十五名:张斯礼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横跨帕米尔高原之战山地行军之王成名战:唐援小勃律之战第九十四名: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
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成名战:邙山之战第九十三名: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门除李世民之外第一战将成名战:灭萧铣第九十二名:哥舒翰言行举止,处处模仿古代的英雄人物天下义之成名战:平西域诸战第九十一名: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清醒的战场意识以及较出色的指挥才能,李靖以后军队第一号人物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成名战:灭吐谷浑,灭高昌,破吐蕃第九十名:田单火牛阵复国攻心术运用成名战:即墨之战,复国诸战第八十九名:达奚长儒从小以节操自励,有过人的胆识,质直而恭勤,为人所称两千士兵拒突厥十万大军成名战:平蜀之役,吕梁之役,周盘之役第八十八名:虞允文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取得南宋对金唯一一次渡江战役古代名将第一高度,身长2米,伟哉虞公,千古一人成名战:采石之战第八十七名:韦孝宽赢得中国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著名战绩中国古代战争战术运用最全的战役成名战:玉璧之战,邺城之战第八十六名:彭越汉初三名将之一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游击战的始祖成名战:垓下大战第八十五名:王僧辩水陆两路精通保卫南梁立下奇功成名战:平侯景之乱第八十四名:刘仁轨征战百济而屡立战功,智勇双全,而且有较高的政治才能,中国战争史上为数不多海军名将文雅方略,无谢昔贤,治戎安边,绰有心术,儒将之雄者也成名战:白江口海战第八十三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使前秦基本统一北方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成名战:灭前燕,灭前凉,灭代第八十二名:史万岁单骑退胡,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乐为效力有李广之风成名战:退突厥之战,婺州之战第八十一名:常遇春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无役不从,战无不胜为人沉鸷果敢,被誉为当时的天下奇男子,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克敌制胜之方皆中节度成名战:采石矶大战,九华山大战,池州大战,鄱阳湖水战第七十九名、第八十名:吴玠,吴璘兄弟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占其二吴玠:大有古代良将的风范吴璘:蜀中三大将之一,著兵法两篇成名战: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剡家湾之战第七十八名:虞诩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在古代那种不安分,战火四起的环境下,骁勇善战还重情重义的人实属难得,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秦琼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
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
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
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
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秦琼待人义气为先,深得兄弟们敬佩,那时称之为秦二哥。
秦琼不仅在唐王朝创建伊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唐王朝内部斗争的“玄武门之变”中,坚决站在秦王李世民一边,一起诛杀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为李世民当太子夺皇位扫清了道路。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接王位,改号贞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秦琼也因有功,拜为左武卫大将军,赐给七百户的封邑。
秦琼的传奇人生后被演义进了戏剧以及说唱文学之中,并且被人们誉为“山东好汉”。
济南一地也附会出了不少关于秦琼的遗迹,像秦琼卖马槐、秦琼府、秦琼墓等等。
至今在济南王龙潭仍留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的石碑。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尉迟恭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县)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传说其面如黑炭。
李世民有次率500骑兵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洛阳北邙山上)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步骑兵包围。
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尉迟敬德及时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敬德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
随后尉迟敬德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后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敬德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1000余级,俘虏6000,王世充只身逃脱。
历史上的酷吏中国古代酷吏的起伏人生酷吏有哪些特点酷吏一般都比较廉洁。
《史记》中酷吏第一人郅都为人“公廉”,熟人馈赠不受,亲戚请托拒绝,在任不拆私信。
张汤死后遗产不到五百金,王温舒连五十金都没有。
《后汉书》记载酷吏董宣死后,只有匹布覆尸,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妻子相对痛哭。
其二,酷吏作为皇帝爪牙,受到皇帝重用喜爱。
汉武帝多次称赞酷吏张汤为“能”,连续提拔他,升为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仅次于丞相。
他们办事能力往往不负所托。
郅都上任一年多,济南“郡中不拾遗”。
他守边时,匈奴害怕,不敢进犯,被称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三是不畏豪强,执法严酷。
郅都敢在朝堂上训斥大臣,不避亲贵。
他在济南做太守时,捕杀当地豪强,豪强对他又恨又怕,称之为“苍鹰”。
张汤专治诸侯王,诛戮富商大姓。
王温舒治广平时也大肆“打黑”,捕杀“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至流血十余里”。
东汉董宣更厉害,皇帝妹妹的家奴杀人受其庇护,董宣硬是在路上拦住了公主的车将凶手当场格杀。
公主投诉,皇帝要董宣道个歉算了,董宣宁死不从。
【详细】酷吏分好几种类型司马迁所列两汉“酷吏”是有特定含义。
旧史记载,所谓酷吏乃是制约宗室,压制功臣,取缔贵戚,诛杀豪强大姓,为皇帝办事的。
这些人干的活都不是普通官员能做。
两汉酷吏一般有理想主义的人生抱负,很多具有敬天保民思想,他们整肃地方往往受到群众的欢迎。
这些酷吏往往因为杀人太多太滥让人无法原谅和同情,但其操守廉洁和不畏权势的精神还是得到了赞赏。
司马迁、班固就在他们的传记中表达了这种肯定。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
地方上的一些酷吏对普通百姓构成直接威胁。
他们的苛酷无情只施之于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至于对上,且不说笑傲王侯搏击豪强,就是对他的同僚,只要在一个利益集团内,他办起事来也会方方面面都妥为照顾,乃至徇私枉法也在所不惜。
鲁迅所说的“对强者是羊对弱者是狼”正好是其活画像。
在这种新型“酷吏”治下的司法,必然是势利至极的司法,他们用最冷酷最不讲人情的苛刻条款压得老百姓没法说理,还美其名曰“秉公办事”,而对上面的“场面上的人”,他们就会无限宽纵,法律的底线被一次次突破,而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100条历史典故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春秋战国十大名将排行榜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春秋战国十大名将排行榜》的内容,具体内容:春秋战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诞生了名留青史的一大批文臣武将,他们的故事流传2000多年,至今为人所称道。
春秋战国,国与国之间战争频发,英雄有用武之...春秋战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诞生了名留青史的一大批文臣武将,他们的故事流传2000多年,至今为人所称道。
春秋战国,国与国之间战争频发,英雄有用武之地,在沙场上锤炼的金子是实打实的真才实干,最能展现个人能力的地方。
以下是我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No.1 孙武简介: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齐国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
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
战绩:躲避七国战乱,由齐到吴,经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献兵法十三篇,被拜为将。
跟伍子胥联手攻打楚国,在柏举之战中,以3万吴军大破20万楚军,创造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
总评:孙武是兵学鼻祖,其军事著作流传2500年,被翻译成多个国家文字并被现代军事、企业经营管理所运用。
No.2 白起简介:秦国著名军事家、统帅,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被誉为"战神"、"杀神"。
战绩: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
鄢郢之战:攻陷楚国国都,迫使楚国迁都。
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国士兵,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一生参加上百场战绩,从无失败,死在他手上的人超过100万,最有效消灭了敌国有生力量,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总评:白起一生参战无数,从无败绩,真正做到百战百胜。
No.3 王翦简介:秦国人,著名军事家,秦灭六国最大功臣,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战绩:攻破楚国都城邯郸,先后灭掉赵国、燕国、楚国,是秦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与白起相比,虽然没有斩杀那么多敌军,但是最终灭亡了3个国家,实现了秦国几代人统一中国的梦想。
总评:灭国之战中,以绝对优势兵力战胜对手,最有成果的军事家。
中国古代十大谋臣1、伊尹伊尹(?~前1713),伊尹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宰相。
伊尹辅佐成王开创了商王朝,又辅佐成汤的儿子大丁、外丙、仲壬和成汤之孙太甲,为三朝功臣,他主持建造了偃师商城,规范了甲骨文,提出“咸有一德(以德治国)”“任官唯贤材(任人唯贤)”等立国大计。
被历代尊为贤相。
《中国名相辞典》所载自先秦至清朝的878位将相,《中国历代名师》所载52位名师,伊尹均名冠首位,称中华第一名相。
商朝大臣,名阿衡,尹为官名。
一说名挚,阿衡为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是有莘氏在一个叫空桑的地方拾到的弃儿,因在伊水边上,遂以伊为氏。
商汤娶有莘氏女,为陪嫁媵臣。
当时夏桀暴虐残忍,滥用民力,弄得民不聊生。
伊尹看出夏朝气数已尽,於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调手艺,接近商汤,并以“调味”比喻治国安邦的道理,很受商汤赏识,擢为宰相,综理国政。
《史记》中说“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至于王道”。
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力量开始壮大。
不久,伊尹就向商汤建议起兵讨伐夏桀,汤联合诸侯之师在有戎之虚打败夏桀的军队,在鸣条活捉夏桀,并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建立商朝。
商汤听取伊尹的建议,励精图治,爱护百姓。
受到百姓的爱戴。
商汤逝世后,伊尹继续辅佐外丙、中任治理国家。
中任死,商汤的嫡孙太甲继位,三年,不遵汤法,暴虐乱德。
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摄政,以朝诸侯。
帝太甲在桐工住了三年后,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把太甲迎接回来,还政于他,自己告老还乡。
太甲返位之后,修德爱民,诸侯归附,社会安宁。
史称“太宗” 姓名。
伊尹逝世后,帝沃丁(太甲的儿子)以天子之礼葬于亳。
孟子称他为“圣之任者”。
2、姜太公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
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中国史上的岳飞与秦桧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岳飞和秦桧是两位备受考古学者、历史学家及广大中国人民瞩目的人物。
他们两位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中勇猛、公正、忠诚等积极价值观和奸险、贪污、懦弱等消极价值观的两个极端。
在中国历史上,岳飞和秦桧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
岳飞是中国北宋时期军事将领之一,曾为宋朝六十四个二等功臣之一。
他是将士清风的代表人物,对于抗击金国入侵,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岳飞在历史上被人们所称颂的地方是他“精忠报国”的奉献精神,这一精神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有着长远的意义。
岳飞是一位慷慨、正直的将领。
他敢于面对危险,坚持自己的信仰,重视义务和社会责任。
这样的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让我们更加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和价值。
相反,秦桧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贪财、奸诈、懦弱的代表,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之一。
秦桧在历史上所犯下的罪行是极为恶劣的。
他对于宋太宗皇帝独子赵构的抚养非常糟糕,他为了完成自己的野心和目的,居然私底下刺杀了太子,协助他的女婿钦定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
秦桧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对于社会道德没有丝毫的感觉,秉持的是个人的私欲和道德的破坏。
这样的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对于今天的个人和社会同样有着警示和启发。
岳飞和秦桧的生命经历和价值观格局是迥然不同的。
岳飞在历史上是以其精忠报国、正直、勇猛等诸多美德而为人所称颂。
相反,秦桧却是以其奸诈、贪污、自卑等丑恶形象而为人所痛恶和鄙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岳飞和秦桧是两个极端,一个代表了中国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血性和仁爱欲;而另一个则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之败、社会危机之萎缩。
这两个不同的人物类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空间。
我们要学会像岳飞一样,去追求品德的好与忠诚的的价值观;我们要像他一样去关心国家安危,保家卫国;我们要尊重社会的道德规则,抵制那些奸诈和贪污的行为,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总之,我们要自觉地去学习并推崇岳飞这样的伟人,强化正义、勇气、爱国等美德,一起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人民的共同利益做贡献。
中华五千年历史典故:十大杰出军师中华五千年历史典故:十大杰出军师1、百家宗师,千古武圣——军师鼻祖姜子牙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际遇。
前半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七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后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图,伐商灭纣,兴周八百年之基业。
子牙追往古而知来今,通古今之变,知胜败之势,晓民众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术,为文王、武王之师,倾商立周,兴周盛齐。
救民于水火,为后世开创了吊民伐罪,恩及百姓的范例。
百势而下,被尊为武圣,太公兵家宗师,堪称当之无愧的千秋军师第一人!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
商朝末年人。
华夏族,东海上人(今县东吕乡)。
据说祖先在舜时为“四岳”之一,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姜为其族姓。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
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
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
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于东海上史记。
齐太公世家;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
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杀功臣原因是什么导语: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
大明王朝第一任皇帝。
汉族,原名朱重八(也称朱八八、朱兴宗),后取名朱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
大明王朝第一任皇帝。
汉族,原名朱重八(也称朱八八、朱兴宗),后取名朱国瑞(1328年-1398年)。
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因此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朱元璋是继刘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布衣出身的开国君。
朱元璋,在他的大明王朝的江山确定之后,他就开始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清除异党。
朱元璋为什么会对这些功臣们痛下狠手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朱元璋诛杀功臣们?朱元璋到底杀错了哪些功臣?因为朱元璋所创功业的巨大与辉煌,又因其屠杀开国功臣的恶名,所以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24岁时赤手空拳参加农民军,40岁时登大宝坐拥天下,整个发迹的过程一共只花了朱元璋17年时间。
1398年,朱元璋以71岁高龄驾崩于任上,掰着指头数数,他总共当了31年的皇帝。
在历代统一九州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是在大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朱元璋一生征战不息而能长寿(71岁在古代当然算得上是高寿),这应当归功于他有一个好身体(或许是流浪时磨练出来的)。
而朱元璋的长寿,又使这位杰出的古代军事家能够把自己漫长的后半生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当中,从而成为一个政绩也很卓著的皇帝。
蒙元末年,群魔乱舞兼群雄逐鹿,历代乱世,形势还真是少有这么乱乎这么错综复杂的,而朱元璋竟然能在这巨大的混乱中后来居上,大败所有的魔鬼与英雄,收割所有的庄稼与果实,无论怎样看,他也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史上死得最惨的几大著名功臣商鞅死因:五马分尸
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
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
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
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
韩非子死因:毒死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也是“依法治国”的开山鼻祖。
他的法家学说,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时的李斯是宰相,但这个宰相肚子里撑得了船,却装不下一介书生韩非子,在秦王面前奸言两句,一杯毒酒,便让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学家烟消云散了!
韩信死因:诛杀三族
韩信是汉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是无可争议的,但他到底有没有谋反实在是个难解之谜。
可怜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古名将,竟被小女人吕后斩之于长乐钟室,诛杀父、母、妻三族,只是成就了两个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岳飞死因:缢首
岳飞的命运是注定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宋高宗想让他死,要是仗打赢了,迎回被金人俘虏的两个皇帝,他这个皇帝不就失业了。
秦桧也想让他死,要是岳家军凯旋归来,他这个“鸽派”(“投降派”)宰
相乌纱帽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的。
两个掌大权的心有灵犀,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勒死了岳飞父子!
刘伯温死因:慢性中毒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也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来佛手心。
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
许多人认为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杀掉刘伯温的,不久之后,胡惟庸全家亦遭灭门之灾。
袁崇焕死因: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杀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
更可悲的是,袁崇焕被处死时,竟被不明真相的群众生咬活割,不忍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