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检索表
- 格式:docx
- 大小:12.16 KB
- 文档页数:1
大田作物缺素图谱大豆缺钙症状:大豆早期缺钙,胚叶的基部会产生大量黑斑,胚叶叶缘呈黑色,真叶叶片斑纹密集,节间缩短,茎秆木质化。
晚期缺钙时,叶色变为黄绿带红色或淡紫色,落叶迟缓。
防治方法:使用酷乐糖醇螯合钙(唯一可以在作物体内移动的钙肥)作为叶面喷施800-1500倍液。
一般每隔7d 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可见效。
↓特征图说明:大豆幼苗缺钙,新叶褐腐枯死。
大豆缺钾症状:大豆缺钾时,老叶边缘变黄,逐渐皱缩向下卷曲,叶片中部仍保持绿色,而使叶片残缺不全,根系发育不良。
生育后期缺钾时,上部小叶柄变棕褐色,叶片下垂而枯死。
防治方法:叶面喷施可用酷乐钾(约旦进口钾肥)补充和调节植株的钾素营养。
↓特征图说明:缺钾大豆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下部老叶叶缘焦枯,并伴有褐色斑点。
↓特征图说明:大豆缺钾田间黄化发生景观。
大豆缺镁症状:大豆缺镁时,较老的叶片变为灰绿色,叶脉间出现黄褐色斑点。
严重缺镁时,甚至发生组织坏死。
防治方法:用酷乐糖醇螯合镁,在症状激化之前喷洒,每隔5~7d喷1 次,连喷3~5次。
↓特征图说明:夏秋毛豆缺镁中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叶面上有紫红或紫褐色斑点(块)。
↓特征图说明:秋季毛豆缺镁,叶片均匀黄化失绿,叶脉(主、侧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脉间有棕褐色斑点。
大豆缺硼症状:新叶脉间全面黄化继而新叶及生长点枯死;下部叶片也由叶缘向内于叶脉间黄化,最终导致植株落叶枯死。
防治方法:土施一般选用酷乐基施硼(美国进口),每亩用量多在200-400g之间。
叶面喷施选用酷乐速溶硼或酷乐液硼(高浓缩聚合硼)叶面喷施。
↓特征图说明:大豆缺硼,顶端萎缩,叶皱缩变厚。
↓特征图说明:大豆硼毒,叶缘黄化、褐变,脉间有棕褐色坏死。
↓特征图说明:大豆缺硼的症状:新叶脉间全面黄化继而新叶及生长点枯死;下部叶片也由叶缘向内于叶脉间黄化,最终导致植株落叶枯死.↓特征图说明:大豆硼中毒的症状大豆对缺硼最敏感。
最初在叶缘部可见褐色斑点,而后则连成一片大豆缺铁症状:其特征是叶脉间变为黄色,而初期叶脉保持绿色,随后较新的叶片包括叶脉,有时几乎变为黄白色。
作物缺素症大全玉米一、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二、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三、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四、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
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五、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六、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七、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八、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九、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十、缺锰,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缺素病因:一、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二、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三、缺钾,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四、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五、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六、缺硫,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寒冷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七、缺铁,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八、缺硼,干旱、土壤酸度高或沙土易出现缺硼症。
农作物缺乏营养元素的症状识别方法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足够的水分、光照、温度、CO2以及营养元素等因素的协同作用。
如果这些因素有一个缺失或者不平衡,就会引发作物发育出现异常,影响产量和品质。
其中缺乏营养元素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农作物缺乏营养元素的症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通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下面我们将介绍农作物缺乏不同营养元素的症状和识别方法。
一、氮素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叶绿素的合成、促进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当农作物不足氮素时,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植株整体生长缓慢,缺乏生机。
具体症状如下:1. 叶片变黄氮是叶绿素的核心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须元素之一。
在氮缺乏情况下,植物会分解部分叶绿素,就会出现叶片变黄的状况。
这种状况通常从植株的老叶开始,而新生叶和充电的部位则不受影响。
2. 叶片凋萎氮素缺乏的植物,有时会出现叶片边缘凋萎的情况。
这是因为缺乏氮素导致植株无法形成新细胞,面积较大边缘的老细胞开始被分解,而导致叶片边缘变得干枯。
3. 芽枝矮小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元素,缺乏氮素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芽枝矮小,难以长出正常叶片。
4. 形态发育不良氮素缺乏时,植物的一些器官和组织(如根、果实、种子等)的生长和发育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不良生长、变形等异常现象。
二、磷素磷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特别是对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的作用。
缺乏磷素将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以下是磷素缺乏时的症状:1. 发育缓慢由于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缺乏磷素将会导致植物的生长缓慢。
2. 叶片紫色在磷素缺乏的情况下,植物叶片经常会变得紫色或者深红色。
由于缺乏磷素会导致光合作用受阻,植物无法充分利用阳光,也就无法产生足够的糖分来维持营养。
3. 菜叶弯曲部分蔬菜的叶子,如萝卜、大葱、大蒜等,当发现它们出现了向下弯曲或向上弯曲的现象时,有可能是缺乏了磷素。
4. 根系发育不良磷素是根系的生长发育维持所必须的元素之一,缺乏磷素导致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短小而且细软。
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指导书(农资专业)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编2005年12月目录课程实习大纲……………………………………………………………………………实习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实习有机肥生产工艺………………………………………………………………实习福建省常见绿肥的种类、栽培技术……………………………………………实习复合肥生产工艺…………………………………………………………………实习植物缺素症状的诊断及矫治……………………………………………………《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大纲课程教学实习的目的通过课程教学实习,•使学生了解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方法和流程;认识无土栽培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基本掌握我省主要农作物、果树生产中存在的施肥问题,掌握常见元素缺乏症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和矫治措施;了解我省农业生产上常用绿肥的品种、生长习性、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学会在实践中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时间为1周,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排如下实习内容:①通过幻灯结合实地观察了解我省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生产中存在的营养缺乏症,掌握缺素症的形态诊断方法(1天)。
②植物缺素症状(缺铁、钾)的矫治措施及其效果观察(1天)③参观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影响有机肥发酵的有关因素及其调控、加工技术和质量监测方法(1天)。
④福建省常见绿肥的种类、生长特性、栽培技术、利用方式(1天)。
⑤参观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了解肥料造粒、加工成型和质量监测方法(1天)。
⑥大田实际中,作物施肥情况调查、营养缺乏症的观察、矫治措施和效果(1天)。
⑦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1天)。
⑧参观农场、果场,请当地农技人员讲授作物种植和施肥的知识(1天)。
实习地点:待定。
教学实习的考核重点考核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的撰写。
一张表教你快速识别植物缺乏的元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总共有16种,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植物可以从空气和土壤的水分中获取,其余的十三种元素绝大部分都需要人为补充。
植物缺乏这些元素,它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从而在外形上表现出特有的病症。
能够根据植物出现的病症,快速识别它缺乏哪种元素并及时补充,十分关键。
今天小编就用一张表来帮大家快速识别植物缺乏哪种元素。
1、观察病症出现的位置,锁定缺乏元素的范围。
老叶等老组织先出现病症的,考虑缺乏氮、磷、钾、镁、锌;新叶等新生组织先出现病症的,考虑缺乏钙、硼、硫、锰、铜、铁、钼。
2、(1)老叶等老组织先出现病症的观察斑点出现情况,缩小缺乏元素的范围。
不易出现斑点的,考虑缺乏氮、磷;易出现斑点的,考虑缺乏钾、镁、锌。
(2) 新叶等新生组织先出现病症的观察顶芽是否易枯死,缩小缺乏元素的范围。
顶芽易枯死的,考虑缺乏钙、硼;顶芽不易枯死的,考虑缺乏硫、锰、铜、铁、钼。
3、对照病症,确定缺乏元素。
(1)新叶淡绿,老叶黄化焦枯、早衰,缺氮(2)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迟,缺磷(3)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并出现斑点,症状随生育期而加重,早衰,缺钾(4)叶脉间明显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纹,有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缺镁(5)中下部老叶黄化,主脉两侧可能出现斑点,生育期推迟,缺锌(6)叶尖弯钩状,并相互粘连,不易伸展,缺钙(7)茎叶柄变粗,脆、易开裂,花器官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长,缺硼(8)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缺硫(9)脉间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易坏死,缺锰(10)幼叶萎蔫,出现白色叶斑,果、穗发育不正常,缺铜(11)脉间失绿,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发白,缺铁(12)叶片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缺钼下图为草莓叶片的缺素症状示意图。
作物长不好,到底缺了啥?缺素症状大全!认清了才能缺啥补啥!各位头条的农友们,大家好,之前的几篇文章跟大家说了作物的根系以及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原理,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植物缺素症。
在种植过程中,作物如果缺少某个营养元素的时候,也会对我们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咱们对作物缺素症状也要认真的对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的组成,植物它是由水分以及营养元素组成,水分在植物体内占到了70%到95%,剩下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营养元素。
植物的营养元素包括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以及微量营养元素。
•其中大量营养元素就包括碳氢氧和氮磷钾,碳氢氧它主要是来源于空气和水,氮磷钾它是来源于土壤。
•中量营养元素,就包括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它包括铁、硼、锰、铜、锌、钼、氯、镍,这里的氯和镍的话,它一般在植物缺素中不经常出现,因为土壤中很容易满足它的需求。
因此,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保护好、养护好土壤,合理施肥,防止植物缺素症状出现,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植物缺氮的症状,氮它是植物体内蛋白质遗传物质、叶绿素、酶、维生素以及生物碱,还有植物激素的组成成分。
缺氮缺氮的时候,蛋白质合成会受阻,蛋白质和酶数量下降,叶绿体结构遭受到破坏,叶绿素的合成减少,叶片就会出现黄化的症状,植物也会生长延缓。
它的显著特征是植物下部叶片首先褪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叶片它的黄化的形式,它是出现均匀黄化的。
在实际生产中氮的话,主要是促进茎叶的生长,所以在植物生长的前期,我们要注重氮肥的补充。
缺磷缺磷的症状,磷它是植物体内遗传物质、植物细胞膜以及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以及光合产物运输、淀粉合成、脂肪合成,以及在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里面为植物提供能量,所以在缺磷的时候,植物体内碳水化物会受到阻碍,细胞分裂会延迟,新细胞难以形成,细胞生长会受到阻碍,它的显著特征是叶片常成暗绿色或古铜色,严重时叶片会呈现紫红色。
它的首先表现的部位是在老叶上,在实际生产中,磷主要是促根,促进花芽分化,因此我们在开春的时候,要保证果树植物的生长,我们要补充磷元素,促进根系的生长。
大田作物缺素图谱大豆缺钙症状:大豆早期缺钙,胚叶的基部会产生大量黑斑,胚叶叶缘呈黑色,真叶叶片斑纹密集,节间缩短,茎秆木质化。
晚期缺钙时,叶色变为黄绿带红色或淡紫色,落叶迟缓。
防治方法:使用酷乐糖醇螯合钙(唯一可以在作物体内移动的钙肥)作为叶面喷施800-1500倍液。
一般每隔7d 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可见效。
↓特征图说明:大豆幼苗缺钙,新叶褐腐枯死。
大豆缺钾症状:大豆缺钾时,老叶边缘变黄,逐渐皱缩向下卷曲,叶片中部仍保持绿色,而使叶片残缺不全,根系发育不良。
生育后期缺钾时,上部小叶柄变棕褐色,叶片下垂而枯死。
防治方法:叶面喷施可用酷乐钾(约旦进口钾肥)补充和调节植株的钾素营养。
↓特征图说明:缺钾大豆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下部老叶叶缘焦枯,并伴有褐色斑点。
↓特征图说明:大豆缺钾田间黄化发生景观。
大豆缺镁症状:大豆缺镁时,较老的叶片变为灰绿色,叶脉间出现黄褐色斑点。
严重缺镁时,甚至发生组织坏死。
防治方法:用酷乐糖醇螯合镁,在症状激化之前喷洒,每隔5~7d喷1 次,连喷3~5次。
↓特征图说明:夏秋毛豆缺镁中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叶面上有紫红或紫褐色斑点(块)。
↓特征图说明:秋季毛豆缺镁,叶片均匀黄化失绿,叶脉(主、侧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脉间有棕褐色斑点。
大豆缺硼症状:新叶脉间全面黄化继而新叶及生长点枯死;下部叶片也由叶缘向内于叶脉间黄化,最终导致植株落叶枯死。
防治方法:土施一般选用酷乐基施硼(美国进口),每亩用量多在200-400g之间。
叶面喷施选用酷乐速溶硼或酷乐液硼(高浓缩聚合硼)叶面喷施。
↓特征图说明:大豆缺硼,顶端萎缩,叶皱缩变厚。
↓特征图说明:大豆硼毒,叶缘黄化、褐变,脉间有棕褐色坏死。
↓特征图说明:大豆缺硼的症状:新叶脉间全面黄化继而新叶及生长点枯死;下部叶片也由叶缘向内于叶脉间黄化,最终导致植株落叶枯死.↓特征图说明:大豆硼中毒的症状大豆对缺硼最敏感。
最初在叶缘部可见褐色斑点,而后则连成一片大豆缺铁症状:其特征是叶脉间变为黄色,而初期叶脉保持绿色,随后较新的叶片包括叶脉,有时几乎变为黄白色。
缺氮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直立,叶片呈浅绿或黄绿。
失绿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
缺氮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侧芽休眠,花和果实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熟提早,产量下降。
主要作物缺氮症状如下:.小麦叶片短、窄,茎部叶片先发黄。
植株瘦小、直立,分蘖少或无,穗小粒少。
.玉米植株矮小,茎细弱,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失绿黄化,症状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发展,先黄后枯,成“V.棉花植株矮小,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幼叶黄绿,中下部叶片黄色,下部老叶为红色,叶柄和基部茎秆暗红或红色,果枝少.结铃小。
.花生叶片呈淡黄色至几乎白色,茎发红,根瘤很少。
.大豆叶片出现青铜色斑块,渐变黄而干枯,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先脱落,茎瘦弱,花荚稀少。
水稻植株瘦小,直立,分蘖少,叶片小,呈黄绿色,从叶尖沿中脉扩展到全部,下部叶片首先发黄焦枯,穗小而短。
.甘薯基部叶的边缘红到紫色,叶柄短,易脱落,蔓细长,稀疏。
薯块小,纤维多。
.马铃薯叶片小,淡绿至黄绿色,中下部小叶边缘退色呈淡黄色,向上卷曲,提早脱落。
植株矮小,茎细长,分枝少,生长直立。
.油菜植株矮小瘦弱,分枝少,叶片小而苍老,叶色从幼叶至老叶依次均匀失绿,由淡绿到淡绿带黄以至最后呈淡红带黄。
.烟草生长缓慢,幼叶叶色淡绿,中下部叶片变黄,并逐渐干枯脱落,叶上竖立,与茎形成的夹角较小。
.大白菜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叶色发黄,茎部细长,包心期缺氮,叶球不充实,叶片纤维增加,品质降低。
.番茄植株瘦弱,叶色淡绿或黄色,叶小而薄,叶脉由黄绿色变为深紫色,茎秆变硬并呈深紫色。
花蕾变为黄色,易脱落,果小而少。
.黄瓜植株矮化,叶呈黄绿色。
严重时叶呈浅黄色,全株呈黄白色,茎细而脆。
果实细短,呈亮黄色或灰绿色,多刺,果蒂呈浅黄色或果实呈畸形。
.洋葱叶少而窄小,叶色浅绿,叶尖呈牛皮色,逐渐全叶呈牛皮色。
.苹果叶小,淡绿色,较老叶片为橙色、红色或紫色,以至早期落叶;叶柄与新梢夹角变小;新梢褐至红色,短而细;花芽和花减少,果实小且高度着色。
一、营养元素种类植物营养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有益营养元素。
(一)、必需营养元素:1、判定某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这种元素是完成作物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2、缺少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具有不可替代性,惟有补充后才能恢复或预防;3、在作物营养上具有直接作用的效果,并非由于它改善了作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也不是依照它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的多少,而是以它对作物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十六种:大量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中量营养元素:钙(Ca)、镁(Mg)、硫(S);微量营养元素: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此外,有人认为,镍(Ni)元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状(一)、一般不需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碳、氢、氧1、碳、氢、氧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2、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是由碳、氢、氧构成的,而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3、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1.氮(N):(2)、缺氮症状:●植株瘦小。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受阻,影响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黄化失绿。
缺氮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老叶先表现病症。
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的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并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3)、氮素过多的症状:●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茎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根系发育不良,根短而少,早衰。
作物缺素症快速诊断:如何判断作物是否缺锌、缺硼、缺铁?近些年来,不知什么原因,咱们农民地里农作物好像更容易发生各类病虫害和缺素症状了,但作物不论是发生了病害还是出现了缺素现象,两者都会严重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正常来说,如果作物发生了病害,那么咱们农民朋友通过合理喷打杀菌杀虫剂即可有效防治,但如果作物是因为生长期间缺少了某种或某几种营养元素而出现了缺素症状,那么咱们农民朋友一般通过及时为田间作物补充所缺乏的相应元素的肥料就可有效改善症状或解决问题。
但是,问题就来了:很多时候,农作物上出现的缺素症状与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害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比如说叶片退绿发黄、卷叶干尖等,比如说叶片上出现萎焉、病斑等,比如说作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等,比如说落花落果、果实个小畸形、烂果烂荚、穗粒发育不饱满等,如果大家不注意掌握诊断技巧仔细区分症状,那么就很有可能因为做出错误的判断而盲目性采取防治解决措施,比如说错把作物缺素症当做病虫害去防治(作物需要补充肥料而却错误的去打了农药),这样即解决不了作物上的问题,反倒会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而加重作物缺素受害症状。
在前两天的文章中,农技小背篓以此给大家介绍了如何快速诊断作物上的5种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的缺素症状(缺氮、缺磷、缺钾、缺镁、缺钙),在这篇和下一篇文中,农技小背篓就接着再给大家介绍如何快速作物上的6种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缺硼、缺锌、缺铁、缺钼、缺铜、缺锰)。
因为相对于作物上的大/中量元素的缺素问题来说,其实农作物上的微量元素缺素症更容易发生、更容易被农民忽视,而正是这些经常不被重视的6种微量元素缺素症,它们会在作物的长势、产量、口感、品质等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比如说,缺硼会造成作物种籽发育异常、茎秆基部开裂、果树开花授粉不良,缺钼会造成作物植株矮小叶片失绿边缘焦枯、大豆固根系氮能力下降、葡萄果粒大小不均,缺铁会造成作物幼叶失绿、苹果桃树出现“黄叶病”,缺锌会造成作物生长发育停滞、玉米秃尖少粒减产、果树发生“小叶簇生病”,缺铜会造成作物植株瘦弱、新叶黄白卷尖有坏死斑,缺锰会造成种子发芽不良、幼苗生长无力、叶片柔软皱缩变红灰等。
植物缺素症检索表
一.症状限于老叶,或由老叶起始
1. 叶片出现杂色斑或黄色有或无坏死斑
(1)叶片向上卷曲,叶色黄,叶面有黄或褐色斑,有坏死-缺钾
(2)叶淡绿或白,叶脉间黄化或淡色斑,无坏死-缺镁
2. 叶全部黄化,呈干燥或烧焦状,叶小,早脱落.
(1)叶淡绿至黄化,叶柄.叶脉呈红色褐小叶紫红色-缺氮
(2)小簇叶,轮生,有花斑,-缺锌
(3)叶暗绿至青铜色.叶柄叶脉紫红色-缺锌
二.病症限于幼叶.或生长点,幼叶起始
1.幼叶失绿.卷曲.顶芽有的枯死
(1).叶尖钩状.叶缘皱缩.叶易碎裂-缺钙
(2).叶皱缩.厚薄不均.叶脉扭曲.小簇叶后光秃-缺硼
2.幼叶黄化.顶芽活着
(1)幼叶有坏死斑.小叶脉绿色.似网状-缺锰
(1)幼叶无坏死斑.黄化
(01)叶脉浅绿色与叶脉间组织同色.无黄白色-缺硫
(02)叶脉绿色叶片黄化至漂白色,严重者全叶漂白-缺铁。
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检索表
A、病症在老叶
B、病症常可发展遍及整株,基部叶片发黄干焦,茎短而细
C、植株浅绿,干燥时呈褐色………………………………………氮
C、植株深绿,常呈红或紫色,干燥时呈暗绿……………………磷
B、病症常限于基部,基部叶片缺绿杂色但不干焦,叶缘杯状卷起或皱缩
C、有坏死斑点
D、坏死斑点小,常在叶脉间,叶缘最显著,茎细……………钾
D、坏死斑点大,常在叶脉间,最后到叶脉,叶厚,节间短…锌
C、有时呈红色,有坏死斑点,茎细………………………………镁
A、病症在嫩叶
B、顶芽死亡,嫩叶变形和坏死
C、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钙
C、嫩叶基部浅绿色,从叶基起枯死,叶卷曲……………………硼
B、顶芽存活,但缺绿或萎蔫
C、嫩叶萎蔫,常有斑点或缺绿发黄,茎尖柔弱…………………铜
C、嫩叶不萎蔫,具有缺绿症
D、坏死斑点小,且散布全叶,叶脉仍绿…………………….锰
D、无坏死斑点
E、叶脉仍绿……………………………………………..铁
E、叶脉失绿……………………………………………..硫
A、病症在根
B、根瘤少而小………………………………………………………….钼
B、根尖生长受阻……………………………………………………….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