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QoS的流分类方法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87.64 KB
- 文档页数:3
Qos中的分类和标记⽅法Qos的应⽤,什么时候需要⽤qos1、带宽资源不⾜(1)接⼊层增值服务或是限制你的应⽤不同的带宽卖不同的钱,或者是限制带宽让他们厌恶⽽你喜欢的⼀些应⽤不能正常使⽤,⽐如p2p bt 流量。
(2)其他⽹络瓶颈处。
2、设备资源不⾜带宽⾜够,但设备可能有处理不过来的时候。
Qos的作⽤:1、强制重新分配带宽资源坚持公平原则:让所有业务流都能得到⼀定得保障。
也可能倡导两极分化,让重要的越来越重要,不重要的越来越不重要(队列饥饿)2、可能提⾼也可能降低你的服务质量因为他可能倡导两极分化,但愿你不是那些不重要的⾓⾊、你的应⽤不是服务提供商所厌恶的3、QOS不能增加带宽Qos中的分类和标记⽅法:1、Classifier分类(1) ACL ⽤ACL进⾏分类:对具体的源和⽬标的数据流进⾏分类,标准acl可以匹配第三层的数据包,扩展ACL可以匹配第四层的端⼝号。
分类⽅法:先做ACL,然后在分类表⾥match access-group(2)⽤Class-map⾥match数据包的特征DSCP、源地址⽬标地址、COS、⼊站接⼝等进⾏分类R1(config-cmap)#match access-group Access groupany Any packetsclass-map Class mapcos IEEE 802.1Q/ISL class of service/user priority valuesdestination-address Destination addressdiscard-class Discard behavior identifierdscp Match DSCP in IP(v4) and IPv6 packetsfr-de Match on Frame-relay DE bitfr-dlci Match on fr-dlciinput-interface Select an input interface to matchip IP specific valuesmpls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specific values(3) CAR Committed Access Rate分类:在接⼝下可以对所有流量进⾏限速,也可以对⾃定义的流量进⾏限速,如下所⽰: R1(config-if)#rate-limit input ?<8000-2000000000> Bits per secondaccess-group Match access listdscp Match dscp valueqos-group Match qos-group ID(4)⽤QoS Policy Propagation via BGP(QPPB):通过BGP将策略传播到BGP的对等体(5)⽤Route-maps定义分类R1(config)#route-map cisco permit 10R1(config-route-map)#match ?as-path Match BGP AS path listclns CLNS informationcommunity Match BGP community listextcommunity Match BGP/VPN extended community listinterface Match first hop interface of routeip IP specific informationipv6 IPv6 specific informationlength Packet lengthlocal-preference Local preference for routemetric Match metric of routempls-label Match routes which have MPLS labelsnlri BGP NLRI typepolicy-list Match IP policy listroute-type Match route-type of routesource-protocol Match source-protocol of routetag Match tag of route(6)⽤NBAR基于应⽤的识别进⾏分类就是在类别映射表⾥match protocol,nbar可以直接匹配第7层的东西。
如何设置IP地址的网络QoS和流量控制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和流量控制是网络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化和管理,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IP地址的网络QoS 和流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
一、理解网络QoS和流量控制的概念在开始设置IP地址的网络QoS和流量控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1. 网络QoS:网络QoS是指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先级的划分和调度,来保证重要数据的传输质量。
QoS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有效管理,提高对关键应用的支持以及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2.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指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限制和控制,以避免网络拥堵和资源的浪费。
通过流量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大小,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各种应用的正常运行。
二、设置IP地址的网络QoS和流量控制的步骤在实际设置IP地址的网络QoS和流量控制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和需求制定一套方案,并根据该方案进行设置。
下面是一个参考步骤:1. 网络QoS的设置:(1)确定网络流量的优先级: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各种应用的优先级来决定其被传输的优先级。
比如,可以将实时音视频类应用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确保其传输质量。
(2)配置QoS策略:根据确定的优先级,可以配置相应的QoS策略。
这包括设置不同应用的带宽占用限制、优先级调度算法以及拥塞控制机制等。
(3)应用QoS策略:将配置好的QoS策略应用到网络设备中,确保网络设备按照优先级进行流量处理和调度。
具体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网络设备的相关文档或者咨询网络设备厂商的技术支持。
2. 流量控制的设置:(1)流量监测和分析:通过网络流量监测工具,对网络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可以了解不同应用的流量情况,找出流量波动或异常的原因。
(2)设置流量控制策略: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流量控制策略。
网络IP的质量服务QoS和带宽管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的浪潮。
作为信息传输的基础,网络IP质量服务(Quality of Service,QoS)和带宽管理成为了保障网络流畅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QoS和带宽管理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一、QoS的概念和原理QoS即质量服务(Quality of Service),是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技术手段来保证网络传输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进行传输和处理。
QoS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服务质量,使网络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和用户的需求。
QoS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 流量分类:将网络流量按照不同的服务类型进行分类,如视频流、语音流、数据流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其优先级进行不同的处理和调度。
2. 流量调度:根据流量分类的结果,对流量进行调度和排队。
通过设置不同的调度算法和队列机制,可以保证高优先级的流量得到优先处理,避免网络拥塞和延迟问题。
3. 带宽保障:QoS不仅关注流量的调度,还需要保证每个流量类型能够得到足够的带宽资源。
通过设置带宽限制和优先级,可以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中合理分配带宽,避免带宽资源浪费和冲突。
二、带宽管理的概念和原理带宽管理是指对网络中的带宽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的过程。
通过带宽管理,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带宽管理主要包括流量控制、流量优化和流量调度等技术手段。
1. 流量控制:通过设置流量控制策略来限制网络中的流量大小。
流量控制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和用户进行限制,避免因为某个应用或用户占用过多的带宽资源而导致其他应用或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网络。
2. 流量优化:通过优化网络流量的传输路径和方式,减少网络拥塞和延迟问题。
优化网络流量可以通过使用缓存技术、压缩技术和数据分段等手段来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3. 流量调度:根据不同的流量类型和优先级,对网络流量进行调度和排队。
qos处理流程QoS(Quality of Service)是指网络中对不同类型网络流量进行优先级处理的一种机制。
在网络通信中,不同的应用对网络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应用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如视频通话、在线游戏等,而有些应用对带宽要求较高,如大文件传输等。
为了满足这些不同应用的需求,需要对网络流量进行合理的调度和管理。
下面将介绍QoS的处理流程。
一、流量分类在QoS处理流程中,首先需要对流量进行分类。
一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将流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后续的处理。
二、流量标记在流量分类之后,需要对不同类别的流量进行标记。
标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如设置优先级、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值等。
标记的目的是为了在后续的处理中能够根据标记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如优先级调度、带宽分配等。
三、拥塞控制拥塞是网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当网络中的流量超过了网络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拥塞,导致网络的性能下降。
为了避免拥塞的发生,需要进行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可以通过流量限速、流量整形、流量调度等方式来实现。
流量限速可以限制流量的速率,防止网络中某个应用占用过多的带宽。
流量整形可以对流量进行缓存和调整,使得流量的速率符合网络的处理能力。
流量调度可以根据不同流量的优先级进行调度,保证高优先级流量的传输。
四、带宽分配在网络中,带宽是有限的资源,不同的应用对带宽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为了合理利用带宽资源,需要进行带宽分配。
带宽分配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和流量的优先级进行,优先满足高优先级流量的需求。
常见的带宽分配方式有固定带宽分配和动态带宽分配。
固定带宽分配是指为不同的应用分配固定的带宽,不受其他应用的影响。
动态带宽分配是指根据流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带宽的分配,根据流量的优先级和网络的状况动态调整带宽的分配。
五、流量调度流量调度是QoS处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IP QOS技术概述接入网产品部李锐内容•技术背景•QoS的概念•IP QoS电信网络架构中的关键构件•QoS技术分类•现有QoS技术介绍•QoS需要实现的功能•配置实例一、技术背景•目前,多数运营商对于电信业务网的承载主要采用IP专网的方式,如专门的VoIP网和专门的视频会议网。
其主要思路是将IP专网直接架构在SDH或ATM网之上。
这是非常浪费资源的方式,还加大了运维成本,不利于新业务的推出。
另一种常用方法就是加大IP层之下SDH和ATM的传送能力,即“过带宽解决方式”。
这种方式也是以牺牲运营商巨大投资为代价的。
为此,电信运营商一直致力于采用IP网技术来作为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统一平台,但随时间的推移,人们设想中的基于IP和MPLS的多业务网并未真正得以实施,QoS和流量管理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多播业务几乎没有应用,这些问题导致简单的将Internet技术用于电信网是行不通的。
其根本原因是,现有的因特网只适合传送非实时的数据类业务,如www、FTP、E-mail等。
而今,宽带接入的迅速增长已导致了运营商的IP网络架构得以膨胀式地扩张。
几年前,VoIP业务首先被引入到IP网络中来,但其服务质量未得到解决。
更进一步的是,运营商为增加赢利空间、拓展用户群,也正在尝试在此单一而庞大的IP网络上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新型增值服务,尤其是交互式的个人多媒体通信。
技术背景(续)•Internet正在向一个多业务数据网络演进,实现统一的支持QoS能力的电信级多业务IP网络是发展的趋势。
通过QoS,运营商或用户能够对网络上传输的视音频流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提供优先服务,从而保证较低的延迟。
传统的IPv4缺乏对QoS足够的支持机制。
当前,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建议了多种协议来实现QoS支持,包括综合服务、资源预留协议(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以及业务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等,IPv6中也包含了QoS的支持特性。
QOS各种队列详解(FIFO,FQ,CBWFQ,PQ) 对于拥塞管理,一般采用队列技术,使用一个队列算法对流量进行分类,之后用某种优先级别算法将这些流量发送出去。
每种队列算法都是用以解决特定的网络流量问题,并对带宽资源的分配、延迟、抖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队列调度机制。
1. FIFO(先入先出队列,First In First Out Queuing)图9 先入先出队列示意图如上图所示,FIFO按照时间到达的先后决定分组的转发次序。
用户的业务流在某个设备能够获得的资源取决于分组的到达时机及当时的负载情况。
Best-Effort报文转发方式采用的就是FIFO的排队策略。
如果设备的每个端口只有一个基于FIFO的输入或输出队列,那么恶性的应用可能会占用所有的网络资源,严重影响关键业务数据的传送。
每个队列内部报文的发送(次序)关系缺省是FIFO。
2. PQ(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ing)图10 优先队列示意图PQ队列是针对关键业务应用设计的。
关键业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在拥塞发生时要求优先获得服务以减小响应的延迟。
PQ可以根据网络协议(比如IP,IPX)、数据流入接口、报文长短、源地址/目的地址等灵活地指定优先次序。
优先队列将报文分成4类,分别为高优先队列(top)、中优先队列(middle)、正常优先队列(normal)和低优先队列(bottom),它们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缺省情况下,数据流进入normal队列。
在队列调度时,PQ严格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次序,优先发送较高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当较高优先级队列为空时,再发送较低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
这样,将关键业务的分组放入较高优先级的队列,将非关键业务的分组放入较低优先级的队列,可以保证关键业务的分组被优先传送,非关键业务的分组在处理关键业务数据的空闲间隙被传送。
PQ的缺点是如果较高优先级队列中长时间有分组存在,那么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报文将一直得不到服务。
路由器限速之QoS原理解剖路由器限速之QoS原理解剖路由器限速是我们经常需要用到的功能,那么路由器是根据什么来限速的,内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路由器限速之QoS原理解剖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路由器限速之QoS原理解剖一、什么是QoS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路由器就是利用QoS来限速的。
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
二、QoS的分类与定义对QoS进行分类定义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提出QoS需求,对QoS进行分类和定义的目的是使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QoS进行管理和分配资源。
例如,给实时服务分配较大的带宽和较多的CPU 处理时间等。
(1)资源调度与管理对资源进行预约之后,是否能得到这些资源,还依赖于相应的资源调度与管理系统。
(2)准入控制和协商即根据网络中资源的使用情况,允许用户进入网络进行多媒体信息传输并协商其QoS。
(3)资源预约为了给用户提供满意的QoS,必须对端系统、路由器以及传输带宽等相应的资源进行预约,以确保这些资源不被其他应用所强用。
QoS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输顺序出错、延迟、丢失数据包、出错等问题,为最大化利于带宽提供了一种方案。
路由器QoS的设置方法比较上面的两个设置界面可以看到企业级路由器IP QOS功能与SOHO级路由器IP带宽控制不同之处:1) 设置带宽控制规则时,SOHO级路由器只能选择“保障最小带宽”和“限制最大带宽”二者中的一个,也就是只能设置上限或者下限,不可以同时对二者进行限制。
相反的企业级路由器在设置的时候既可设置最小带宽,又可设置最大带宽的值。
2) 当一条规则的IP地址是一个地址段时,SOHO级路由器是此地址段内的所有电脑共享填写在“带宽大小”里的值。
宽带通信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靳浩1宽带通信网⏹通信网技术的发展⏹ATM 技术原理⏹宽带网交换技术⏹IP网络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IP网络的QoS技术⏹IP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MPLS技术及其发展⏹移动IP技术及其发展⏹下一代网络技术IP网络的QoS技术⏹QoS技术概述⏹IP的QOS技术⏹IP的业务模型⏹IP的QOS技术实施QoS的定义⏹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服务质量简称QoS(Quality of Service);⏹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QoS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QoS:指技术指标,例如传输延迟、抖动、丢失率、带宽要求、吞吐量等;⏹广义QoS:指资源调配与利用、层与层之间的协商,从而涉及不同层次的QoS。
⏹目前主要研究狭义QoS。
QoS标准及应用层次⏹目前涉及QoS控制和管理的标准有:⏹应用层:ISO/OSI提出了基于ODP分布式环境的QoS控制;⏹网络层:ATM论坛提出了QoS控制的策略和实现;⏹IETF的综合业务模型和差分业务模型用于解决因特网的QoS控制和管理;⏹数据链路层:以太网络中提出的802.1p、802.1q以及SBM(Subnet Bandwidth Management).QoS标准及应用层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支持服务质量的高层应用(ODP )QoS API RSVP DiffServ/ATM SBM802 SBM802 SBM RSVP DiffServ/ATM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从上到下的服务质量技术网络RSVPQoS标准及应用层次⏹不同企业使用的服务质量参数不同,导致各层次上的参数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不一致,使得提出的种种QoS技术难以协同地为建立复杂的分布式系统而服务。
⏹系统中高层应用程序与下层不同层次中单元的QoS参数含义、表示和度量不同,需要的QoS转换太多,导致系统复杂低效。
目前主要的服务质量等级及映射⏹以下标准化组织对服务质量等级进行了定义:⏹ITU-T⏹ETSI的TIPHON⏹3GPP目前主要的服务质量等级及映射⏹ITU-T:⏹Y.1541只将IP业务QoS分为6类:主要根据IPTD(传输时延)、IPDV(时延变化)、IPLR(丢包率)、IPER(错误率)四个方面综合划分QoS类别;各级与延迟敏感性、丢包率之间有按照等级的映射;(话音最大400ms,抖动50ms,丢失率为10-3);⏹H.323 Annex N定义的业务类别分为两大类,即GSC(对时延、抖动敏感)和CSC(无要求),各自又分别分为4类,从错误率(有/无)和带宽(CBR/VBR等)的角度进行映射。
VPN中IP地址的QoS配置和带宽管理方法在VPN中,IP地址的QoS配置和带宽管理方法是确保网络性能稳定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VPN中IP地址的QoS配置和带宽管理方法,以帮助用户优化网络使用体验。
一、IP地址的QoS配置方法在VPN中,通过QoS(Quality of Service)配置来提供不同服务质量的传输。
QoS允许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资源进行分配和优化,使得关键应用能够优先获得带宽和延迟。
以下是配置IP地址的QoS方法:1. 流量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将流量分为多个类别。
例如,可以将实时语音和视频流量分为高优先级类别,将普通数据传输分为低优先级类别。
2. 确定QoS策略:设置不同类别的优先级和带宽限制。
例如,为高优先级类别分配更多的带宽,并保证低优先级类别的传输不会影响高优先级类别的性能。
3. 配置QoS参数:在VPN设备上配置QoS参数,如带宽限制、优先级标记和流量队列等。
4. 监测和优化:定期监测QoS配置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优化。
例如,根据实际网络流量情况对QoS策略进行动态调整。
二、带宽管理方法带宽管理是指对网络中的带宽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以下是在VPN中进行带宽管理的常用方法:1. 流量控制:通过设置带宽限制来控制不同应用所使用的带宽。
例如,可以限制某些应用或用户的带宽占用,以避免他们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
2. 带宽调度:根据不同应用的需求和优先级,调度带宽资源。
例如,为实时应用提供足够的带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流量整形:对传输的流量进行整形,即限制其速率和延迟。
这有助于平衡网络流量,防止网络拥塞。
4. 带宽监测:定期监测网络带宽的使用情况,以及流量的变化和趋势。
这可以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QoS配置和带宽管理方法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环境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同时,VPN设备和软件也应具备相应的功能和配置选项,以支持QoS和带宽管理的实施。
IPQoS(DSCP)的流分类方法详解zz...IP QoS(DSCP)的流分类方法详解zz2007-12-13 17:13:15|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RFC 791中把TOS位的IPPrecedence划分成了8个优先级,可以应用于流分类,数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
0 1 2 3&nb sp; 4 5 6 7+-----+-----+-----+-----+-----+-----+-----+-----+| PRECEDENCE | D | T | R | 0 | 0 |+-----+-----+-----+-----+-----+-----+-----+-----+111 - Network Control110 - Internetwork Control101- CRITIC/ECP100 - Flash Override011 - Flash010 - Immediate001 - Priority000 – Routine但是在网络中实际部署的时候这8个优先级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RFC2474中又对TOS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把前六位定义成DSCP,后两位保留。
0 1 2 3 4 5 6 7+---+---+---+---+---+---+---+---+| DSCP | CU |+---+---+---+---+---+---+---+---+DSCP: differentiatedservices codepoinCU: currentlyunused但是由于DSCP和IPPRECEDENCE是共存的于是存在了一些兼容性的问题,DSCP的可读性比较差,比如DSCP43我们并不知道对应着IPPRECEDENCE的什么取值,于是就把DSCP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DSCP总共分成了4类。
ClassSelector(CS) aaa 000ExpeditedForwarding(EF) 101 110AssuredForwarding(AF) aaa bb0Default(BE) 000 0001,默认的DSCP为000 0002,CS的DSCP后三位为0,也就是说CS仍然沿用了IPPRECEDENCE只不过CS定义的DSCP=IPPRECEDENCE*8,比如CS6=6*8=48,CS7=7*8=563,EF含义为加速转发,也可以看作为IPPRECEDENCE为5,是一个比较高的优先级,取值为101110(46),但是RFC并没有定义为什么EF的取值为46。
Qos-2-分类和标记QOS-分类和标记分类是QOS最基本的组件,没有分类的话,⽹络中的所有数据将是⼀样的,就不能做任何QOS策略数据包可以基于如下类型进⾏分类,⼀层物理接⼝,⼦接⼝,⼆层 MAC地址,COS, VLAN ID三层 IP pre DSCP 源⽬IP地址⾼层 TCP / UDP 还有⾼层应⽤最主要的就是考虑⼆层和三层⼆层以太⽹封装DMAC SMAC TYPE⽬的MAC 源MAC 类型,标记上层协议上层协议标识0x0800 IP0x0806 ARP这能打吗?在哪⼉打?好像没有,但是还记得trunk吗?Trunk链路会携带vlan id ,并且它会将传统的以太⽹帧改为802.1Q的帧格式是否打tag 2byte 帧优先级3bit 1bit VLAN号帧优先级,user priority 可以⽤做⼆层的标记,3bit,3位,2的3次⽅,可以分为8种⼆层的流量标记(0-7)三层IP 报头封装IP报头中有专门的位置让我们来⽤服务质量 8bit但是后⾯两位全部置0 ,还剩下6位,⼜分为两种IP pre只⽤到了前三位,也是8种标记DSCP⽤到了前六位,就就是64种标记⽅法打标的⽅法不⼀样,所能区分的数据包种类也是不⼀样的,QOS的分类技术说⽩了,就是进⾏抓取,先抓取(进⾏分类),后标记,打上记号,⽅便后⾯的环节进⾏处理ACL 最常见的⼯具NBAR 在接⼝上对流量⾃动分类,并且能做到ACL做不到的东西,ACL并不能针对于⾼层流量进⾏抓取。
NBAR的使⽤⽅法Class-mapR1(config)#class-map aaR1(config-cmap)#match protocol ?aarp AppleTalk ARPappletalk AppleTalkarp IP ARP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bittorrent bittorrentbridge Bridgingbstun Block Serial Tunnelcdp Cisco Discovery Protocolcitrix Citrix Systems Metaframe 3.0clns ISO CLNSclns_es ISO CLNS End Systemclns_is ISO CLNS Intermediate Systemcmns ISO CMNScompressedtcp Compressed TCP (VJ)cuseeme CU-SeeMe desktop video conferencedecnet DECnetdecnet_node DECnet Nodedecnet_router-l1 DECnet Router L1decnet_router-l2 DECnet Router L2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directconnect Direct Connect Version 2.0dlsw Data Link Switching (Direct encapsulation only)--More—然后就可以看到N多预配的策略,供分类抓取总之⼀句话,NBAR可以做数据包的深层次检测,⽽ACL不⾏。
IP QoS的流分类方法详解
RFC 791中把TOS位的IP Precedence划分成了8个优先级,可以应用于流分类,数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
0 1 2 3 4 5 6 7
+-----+-----+-----+-----+-----+-----+-----+-----+
| PRECEDENCE | D | T | R | 0 | 0 |
+-----+-----+-----+-----+-----+-----+-----+-----+
111 - Network Control
110 - Internetwork Control
101 - CRITIC/ECP
100 - Flash Override
011 - Flash
010 - Immediate
001 - Priority
000 – Routine
但是在网络中实际部署的时候这8个优先级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RFC 2474中又对TOS 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把前六位定义成DSCP,后两位保留。
0 1 2 3 4 5 6 7
+---+---+---+---+---+---+---+---+
| DSCP | CU |
+---+---+---+---+---+---+---+---+
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poin
CU: currently unused
但是由于DSCP和IP PRECEDENCE是共存的于是存在了一些兼容性的问题,DSCP的可读性比较差,比如DSCP 43我们并不知道对应着IP PRECEDENCE的什么取值,于是就把DSCP 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DSCP总共分成了4类。
Class Selector(CS) aaa 000
Expedited Forwarding(EF) 101 110
Assured Forwarding(AF) aaa bb0
Default(BE) 000 000
1、默认的DSCP为000 000
2、CS的DSCP后三位为0,也就是说CS仍然沿用了IP PRECEDENCE只不过CS定义的DSCP=IP PRECEDENCE*8,比如CS6=6*8=48,CS7=7*8=56
3、EF含义为加速转发,也可以看作为IP PRECEDENCE为5,是一个比较高的优先级,取值为101110(46),但是RFC并没有定义为什么EF的取值为46。
4、AF分为两部分,a部分和b部分,a部分为3 bit仍然可以和IP PRECEDENCE对应,b部分为2 bit表示丢弃性,可以表示3个丢弃优先级,可以应用于RED或者WRED。
目前a 部分由于有三个bit最大取值为8,但是目前只用到了1~4。
为了迅速的和10进制转换,可以用如下方法,先把10进制数值除8得到的整数就是AF值,余数换算成二进制看前两位就是丢弃优先级,比如34/8=4余数为2,2换算成二进制为010,那么换算以后可以知道34代表AF4丢弃优先级为middle的数据报。
如果把CS EF AF和BE做一个排列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下表。
这个表也就是我们在现实当中应用最多的队列。
根据IP PRECEDENCE的优先级,CS7最高依次排列BE最低。
一般情况下这些队列的用途看这个表的Usage字段
对应的服务IPv4优先级/
EXP / 802.1P
D SCP(二进
制)
DSCP(十进
制)
TOS(十六进
制)
应用
BE0000Internet
AF1 Green110101028Leased Line
AF2 Green2100101848IPTV VOD
AF3 Green3110102668IPTV Broadcast AF4 Green41000103488NGN/3G Singaling
EF510111046B8NGN/3G voice
CS6611000048C0Protocol
CS7711100056E0Protocol
1、CS6和CS7默认用于协议报文,比如说OSPF报文,BGP报文等应该优先保障,因为如果这些报文无法接收的话会引起协议中断。
而且是大多数厂商硬件队列里最高优先级的报文。
2、EF用于承载语音的流量,因为语音要求低延迟,低抖动,低丢包率,是仅次于协议报文的最重要的报文。
3、AF4用来承载语音的信令流量,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里语音要优先于信令呢?其实是这样的,这里的信令是电话的呼叫控制,你是可以忍受在接通的时候等待几秒钟的,但是绝对不能允许在通话的时候的中断。
所以语音要优先于信令。
4、AF3可以用来承载IPTV的直播流量,直播的时时性很强需要连续性和大吞吐量的保证。
5、AF4可以用来承载VOD的流量,相对于直播VOD要求时时性不是很强,允许有延迟或者缓冲。
6、AF5可以承载不是很重要的专线业务,因为专线业务相对于IPTV和VOICE来讲,IPTV 和VOICE是运营商最关键的业务,需要最优先来保证。
当然面向银行之类需要钻石级保证的业务来讲,可以安排为AF4甚至为EF。
7、最不重要的业务是INTERNET业务,可以放在BE模型来传输。
而在硬件队列里是如何保证协议报文(CS6和CS7中的数据)优先传输呢?在制作路由器的时候一般都是把CS6和CS7中的数据做PQ也就是绝对优先处理,无论下面是否有数据也是要优先来传递这两个队列中的数据。
而其他EF到AF1的队列中是用WFQ来做的,保证所有队列都可以得到带宽来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