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
- 格式:docx
- 大小:55.19 KB
- 文档页数:8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4=20分)太阳系引潮力历法食限磁偏角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10×3=30分)1.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雨水所在的月份是:A十二月 B正月 C二月2.1985年3月21日北京时间0h14m春分,已知这天的时差为+7m29s,这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0°,114°37′45″WB 0°,65°22′15″WC 0°,65°22′15″ED 0°,63°30″W3.1980年11月1日北京时间8点正(时差为16m23s),全世界以哪两条线为界(按理论时区),分属两个日期:A日界线和西经7.5°经线 B东经7.5°经线和日界线C 180°经线和4°5′45″经线D 0°和180°经线4.关于地外行星同太阳的回合运动,正确的叙述是:A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向东运动是顺行,相反是逆行B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永远是向西的,因而同太阳的角距离变化在之间C当地外行星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为90°时,叫做方照,正是地外行星“留”时D地外行星在合日之后,先经西方照,然后才经过冲和东方照5.地球上新年元旦最先是从哪里开始的:A本初子午线通过的地方 B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6.如时差为正值,当平太阳上中天时:A真太阳正在上中天 B真太阳尚未上中天C真太阳已过上中天7.本初子午线是:A东西时区的分界线 B习惯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东西经的分界线 D世界时的标准经度8.下列各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且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右偏的是:A 50°NB 23°NC 20°SD 40°S9.某小行星的公转周期是2年,它同地球的会合周期是:A 2年B 4年C 1年D 3年10.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中心位于地球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也位于其它行星轨道椭圆的焦点上B公转是一种转动,即圆周运动C春、秋分日,地球位于轨道上的中距点D地球过近日点时,角(线)速度最快,过远日点时,角(线)速度最慢,但面积速度不变三、填表题(30×0.5=15分)⒈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⒉填写月相变化过程表:四、计算题(4×6=24分)⒈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其视星等为0.1等,那么,它的距离为多少秒差距?它的绝对星等是几等?⒉一艘航轮在10月21日(星期三)早晨驶离西雅图,恰恰经过16个昼夜抵达天津新港。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4=20分)太阳系引潮力历法食限磁偏角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10×3=30分)1.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雨水所在的月份是:A 十二月B 正月C 二月2.1985年3月21日北京时间0h14m春分,已知这天的时差为+7m29s,这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0°,114°37′45″WB 0°,65°22′15″WC 0°,65°22′15″ED 0°,63°30″W3.1980年11月1日北京时间8点正(时差为16m23s),全世界以哪两条线为界(按理论时区),分属两个日期:A 日界线和西经7.5°经线B 东经7.5°经线和日界线C 180°经线和4°5′45″经线D 0°和180°经线4.关于地外行星同太阳的回合运动,正确的叙述是:A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向东运动是顺行,相反是逆行B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永远是向西的,因而同太阳的角距离变化在之间C当地外行星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为90°时,叫做方照,正是地外行星“留”时D 地外行星在合日之后,先经西方照,然后才经过冲和东方照5.地球上新年元旦最先是从哪里开始的:A 本初子午线通过的地方B 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6.如时差为正值,当平太阳上中天时:A 真太阳正在上中天B 真太阳尚未上中天C 真太阳已过上中天7.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时区的分界线B 习惯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东西经的分界线D 世界时的标准经度8.下列各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且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右偏的是:A 50°NB 23°NC 20°SD 40°S9.某小行星的公转周期是2年,它同地球的会合周期是:A 2年B 4年C 1年D 3年10.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中心位于地球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也位于其它行星轨道椭圆的焦点上B 公转是一种转动,即圆周运动C 春、秋分日,地球位于轨道上的中距点D 地球过近日点时,角(线)速度最快,过远日点时,角(线)速度最慢,但面积速度不变三、填表题(30×0.5=15分)⒈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⒉填写月相变化过程表:四、计算题(4×6=24分)⒈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其视星等为0.1等,那么,它的距离为多少秒差距?它的绝对星等是几等?⒉一艘航轮在10月21日(星期三)早晨驶离西雅图,恰恰经过16个昼夜抵达天津新港。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10×3=30分)1.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雨水所在的月份是:A 十二月B 正月C 二月2.1985年3月21日北京时间0h14m春分,已知这天的时差为+7m29s,这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0°,114°37′45″WB 0°,65°22′15″WC 0°,65°22′15″ED 0°,63°30″W3.1980年11月1日北京时间8点正(时差为16m23s),全世界以哪两条线为界(按理论时区),分属两个日期:A 日界线和西经7.5°经线B 东经7.5°经线和日界线C 180°经线和4°5′45″经线D 0°和180°经线4.关于地外行星同太阳的回合运动,正确的叙述是:A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向东运动是顺行,相反是逆行B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永远是向西的,因而同太阳的角距离变化在之间C当地外行星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为90°时,叫做方照,正是地外行星“留”时D 地外行星在合日之后,先经西方照,然后才经过冲和东方照5.地球上新年元旦最先是从哪里开始的:A 本初子午线通过的地方B 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6.如时差为正值,当平太阳上中天时:A 真太阳正在上中天B 真太阳尚未上中天C 真太阳已过上中天7.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时区的分界线B 习惯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东西经的分界线D 世界时的标准经度8.下列各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且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右偏的是:A 50°NB 23°NC 20°S D 40°S9.某小行星的公转周期是2年,它同地球的会合周期是:A 2年B 4年C 1年 D 3年10.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中心位于地球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也位于其它行星轨道椭圆的焦点上。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经度2、恒星周年视差3、光行差4、行星合日5、赤纬6、朔望月7、地轴进动8、基圈9、恒星时10、黄赤交角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在我国最早的典籍《诗经》中,就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记载,文中的“启明”,和“长庚”指的是_______星,这颗星我们可以用肉眼看见的,还有一颗“附日而行”的行星是星,它们都属于地内行星。
2、在天文学上,常见的天球坐标系有四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月球自转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周期是__________月。
5、地球公转的周期,笼统地说就是一年,但是,根据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年的长度有四种,分别是恒星年,回归年,近点年,和交点年,其中恒星年和回归年分别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度量年长的参考点。
6、设某恒星的周年视差是0. 1″,视星等为0.1 等,那么其距离为__________秒差距;其绝对星等为__________等。
7、第一赤道坐标系和第二赤道坐标系都有相同的圈,但是二者有不同的坐标原点,第一赤道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是,第二赤道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是。
8、定西市地理坐标为36°35′N,104°37′E,在一年当中的_______或________该地昼夜相等;在_________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在_________,黑夜最长,白昼最短(以上空格填节气或日期均可)。
如果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春分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φ+δ)。
9、当太阳赤纬为δ= -21°35′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在_______(纬度),此后,从理论上来说,南半球气温会逐日______。
10、格里历的置闰规则是:400年中置闰______次,闰年为______天,加在______月份。
《地球科学概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5、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B、苏铁C、松柏D、银杏6、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B.时间单位C.生物分类单位D.年代地层单位7、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B、6C、7D、88、金刚石可产于哪类岩石_______。
A、橄榄岩B、金伯利岩C、辉长岩D、安山岩9、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
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0、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_________。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B.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C.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11、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平卧褶皱12、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在较老岩块出露于较年轻岩块之上,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13、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弱______。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片麻状构造14、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类矿床_________。
A、内生矿床B、变质矿床C、接触交代型矿床D、淋积型矿床15、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一《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地球概论》模拟试题20分)一、名词解释(5×4=磁偏角食限太阳系引潮力历法)(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10×3=30分二、选择题1. 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雨水所在的月份是:C 二月正月十二月 B A14春分,已知这天的时差为+7292.1985年3月21日北京时间0地smmh,这时阳光直射点的理坐标是:W15″ B 0°,65°22′114A 0°,°37′45″W″W D 0°,63°3015C 0°,65°22′″E,全世界以哪两条线为界(按理论1日北京时间8点正(时差为16233.1980年11月时sm)区),分属两个日期:°经线和日界线 B 东经7.5 A 日界线和西经7.5°经线°和180°经线 4°5′45″经线 D 0°经线和C 180 4.关于地外行星同太阳的回合运动,正确的叙述是:A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向东运动是顺行,相反是逆行因而同太阳的角距离变化在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永远是向西的,B之间90°时,叫做方照,正是地外行星“留”时C当地外行星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为D 地外行星在合日之后,先经西方照,然后才经过冲和东方照 5.地球上新年元旦最先是从哪里开始的:B 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 A 本初子午线通过的地方6.如时差为正值,当平太阳上中天时:真太阳尚未上中天 B A 真太阳正在上中天真太阳已过上中天C.本初子午线是:7习惯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A 东西时区的分界线D 世界时的标准经度东西经的分界线C.下列各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且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右偏的是:8°° N B 23 °A 50N ° C 20S D 40S21/ 19.某小行星的公转周期是2年,它同地球的会合周期是:A 2年B 4年C 1年D 3年10.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中心位于地球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也位于其它行星轨道椭圆的焦点上B 公转是一种转动,即圆周运动C 春、秋分日,地球位于轨道上的中距点D 地球过近日点时,角(线)速度最快,过远日点时,角(线)速度最慢,但面积速度不变三、填表题(30×0.5=15分)⒈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天球大圆两极天球大圆两极子午圈地平圈4计算题四、(×分)246=等,那么,它的距离为多少秒差距?它⒈″,其视星等为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0.1的绝对星等是几等?个昼夜抵达天津新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四《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历法2、朔望月3、太阳常数4、太阳日5、地理纬度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根据赫罗图,大多数恒星温度越高,光度越。
2、夏秋之交,银河从方向越过头顶,分二支平行地伸向方向。
3、根据质量、大小和化学组成的不同,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和行星。
4、极移的结果引起各地和的微小变化。
5、造成太阳每日赤经差的季节变化,有两方面原因,即:和。
6、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年,季节变化周期是年。
7、影响昼夜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和,次要因素有、大气折光作用和。
8、根据不同需要,晨昏蒙影分为三级:晨昏蒙影、晨昏蒙影和天文晨昏蒙影。
9、逢朔望时,太阳潮最大程度加强了太阴潮,形成大潮,也叫潮,逢上下弦时,则相反,太阳潮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太阴潮,形成小潮,又叫潮。
10、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称为莫霍面,地幔和外核之间的界面称界面,外核和内核的界面称界面。
三、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1、单纯以回归年为基础编制的历法是()。
A.太阴历B.阴阳历C.太阳夏历D. 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1、秋分后一个月,当天津四(α2)。
(h)中天时,地方时是几点钟C.19 时时 B.20A.21D.18时时)。
3、地轴进动与哪些因素有关(地球自 C. B.黄赤交角 A.地球的形状D.地极的移动转)。
4、在30°N处,天顶的赤纬为(C.-6 B.30° A.60°° D.-30 0°)。
5、清晨月落,该是什么月相(C. B.下弦 A.上弦望 D. 朔)。
6、地球公转周期最长的是(交点 C. 恒星年 A.回归年 B. D.近点年年日,一根竖直的杆子,在正午时的影长与杆高恰好相等,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月237、9 )。
是(° C.45 B.60 °N A.45°NS D.60° S分)分,共181分,第2小题每空0.5四、填表题(第1小题每空写出下列两个天球大圆的交点。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地球中的元素按照丰度从大到小,位于前4位的依次是()、()、()、()。
( )2、地磁三要素是磁感应强度、()、()。
( )3、变质作用方式有()、()、()和()。
( )4、按照化学成分,矿物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酸盐矿物等5大类。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5、按轴面和两翼产状,褶皱可分为4类,即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平卧褶皱。
()6、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和()。
()7、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胶结作用、()。
()8、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分别为()、倾向、()。
()9、太阳系主要由1颗恒星和8个行星构成,其中()为类地行星。
()A.金星、地球、火星、木星B.水星、金星、地球、火星C.木星、地球、火星、土星D.水星、金星、地球、木星10、生态系统指的是()()A.同一物种的总和B.所有生物体的总和C.生物与非生物的总和D.食物链和营养级11、下列地貌单元由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是()。
()A.U型谷B.V型谷C.溶洞D.波切台12、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作相对水平运动,该断层称为()。
()A.走滑断层B.正断层C.逆断层D.斜滑断层13、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
()A.大B.小C.有时大,有时小D.大致相等14、沙漠地区形成“绿洲”的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有较丰富的降水量B.风蚀作用使该地区地下水露出地表C.该地区有较多的耐干旱植物D.该地区风蚀作用较弱15、中生界可以划分为()。
地球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2.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公里?A. 20,000公里B. 30,000公里C. 40,000公里D. 50,000公里答案:C3. 地球的大气层中,哪一层主要负责吸收紫外线?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逸层答案:B4.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哪几层?A. 地壳、地幔、地核B. 地壳、地心、地核C. 地幔、地核、地心D. 地核、地壳、地幔答案:A5.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天?A. 365天B. 360天C. 365.25天D. 365.5天答案:C二、填空题6.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______。
答案:地轴7. 地球的自转导致的现象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昼夜更替、季节变化8. 地球的公转导致的现象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季节变化、潮汐9. 地球的大气层中,对流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答案:天气变化10. 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地核主要由______组成。
答案:铁和镍三、简答题11. 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地轴旋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导致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周期为365.25天,导致季节变化和潮汐现象。
12. 解释地球的大气层中平流层的作用。
答案: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是大气层中主要的臭氧层所在,它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四、论述题13. 论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组成。
地幔是地壳下的一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地核,这种热能通过地幔对流影响地壳板块的运动,从而引发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对地球表面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根据赫罗图,大多数恒星温度越高,光度越。
2、夏秋之交,银河从方向越过头顶,分二支平行地伸向方向。
3、根据质量、大小和化学组成的不同,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和行星。
4、极移的结果引起各地和的微小变化。
5、造成太阳每日赤经差的季节变化,有两方面原因,即:和。
6、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年,季节变化周期是年。
7、影响昼夜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和,次要因素有、大气折光作用和。
8、根据不同需要,晨昏蒙影分为三级:晨昏蒙影、晨昏蒙影和天文晨昏蒙影。
9、逢朔望时,太阳潮最大程度加强了太阴潮,形成大潮,也叫潮,逢上下弦时,则相反,太阳潮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太阴潮,形成小潮,又叫潮。
10、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称为莫霍面,地幔和外核之间的界面称界面,外核和内核的界面称界面。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大
2、东北;西南
3、类木
4、纬度;经度
5、黄赤交角;地球的椭圆轨道
6、恒星;回归
7、太阳赤纬;地理纬度;太阳视半径;眼高差
8、民用;航海
9、朔望;方照
10、古登堡;利曼
三、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
1、单纯以回归年为基础编制的历法是()。
A.太阴历
B.阴阳历
C.太阳历
D.夏历
2、秋分后一个月,当天津四(α=21h)中天时,地方时是几点钟()。
时时时时
3、地轴进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A.地球的形状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
D.地极的移动
4、在30°N处,天顶的赤纬为()。
°? °? °? °
5、清晨月落,该是什么月相()。
A.上弦
B.下弦
C.朔
D.望
6、地球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A.回归年
B.恒星年
C.交点年
D.近点年
7、9月23日,一根竖直的杆子,在正午时的影长与杆高恰好相等,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N °N °S °S
五、绘图题(12)
除春秋二分外,全球的昼长可分为四个纬度带,请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绘图说明。
要求绘出地轴及两极、晨昏圈、昼夜半球、赤道、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四个纬度地带及其纬度界限值。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求赤道、北回归线及北极点所见的恒显星区、恒隐星区和出没星区的范围。
2、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把各月1日按北京的昼长排列次序(从长到短):1/1,1/2,…,1/12。
3、当北京的恒星时为8h45m时,某地的恒星钟指在5时30分,问:该地的经度是多少?
4、据史书记载,公元1054年天空出现一颗新星,其亮度为-6等,距离为2000秒差距,求:
⑴其绝对星等是多少?
⑵其实际爆炸时间距今多少年?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历法:如何方便地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2、朔望月:月球连续两次合朔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
3、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光垂直照射并排除大气影响的条件下,地面上单位面积(cm2)上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热量为焦耳,即(cm2·min)这个数据被称为太阳常数。
4、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在某地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即昼夜交替周期,称为太阳日。
5、地理纬度:地面法线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
四、填表题(第1小题每空1分,第2小题每空分,共18分)
1、写出下列两个天球大圆的交点。
2、根据我国旧历节月填写相应中气的名称及太阳黄经。
五、绘图题(12分)
除春秋二分外,全球的昼长可分为四个纬度带,请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绘图说明。
要求绘出地轴及两极、晨昏圈、昼夜半球、赤道、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四个纬度地带及其纬度界限值。
地轴、两极、晨昏圈、昼夜半球、赤道、太阳直射点(6分);
昼夜长短的四个纬度地带(4分);纬度界限值(2分)
地轴及两极、晨昏圈、昼夜半球、赤道和太阳直射点(各1分,共4分)
昼夜长短的四个纬度地带(各1分,共4分)
四个纬度地带纬度界限值(各1分,共4分)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求赤道、北回归线及北极点所见的恒显星区、恒隐星区和出没星区的范围。
解:赤道上,恒显星区:无
恒隐星区:无
出没星区:δ(90°~-90°)(2分)
北回归线上,恒显星区:δ(66°34′~90°)
恒隐星区:δ(-66°34′~-90°)
出没星区:δ(-66°34′~66°34′)(2分)
北极点上,恒显星区:δ(0°~90°)
恒隐星区:δ(0°~-90°)
出没星区:无(2分)
2、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把各月1日按北京的昼长排列次序(从长到短):1/1,1/2,…,1/12。
解:北京夏至日时昼最长,因此,根据各月1日离夏至日的长短即可判断其昼长规律,按从长到短排序为:1/7,1/6,1/8,1/5,1/9,1/4,1/10,1/3,1/11,1/2,1/1 2,1/1。
(每个分)
3、当北京(116°19′E)的恒星时为8h45m时,某地的恒星钟指在5时30分,问:该地的经度是多少?
解:两地地方时之差等于经度差。
两地恒星时之差为8h45m-5h30m=3h15m(3分)
又由于该地恒星钟时刻晚于北京的恒星时,因此该地在北京的西边,故其经度为:
116°19′E-3h15m=116°19′E-48°45′=67°34′E
(3分)
4、据史书记载,公元1054年天空出现一颗新星,其亮度为-6等,距离为2000秒差距,求:
⑴其绝对星等是多少?
⑵其实际爆炸时间距今多少年?
解:⑴M = m+5-5lgd
M = -6+5-5lg2000 = (公式1分,计算2分)
(2)由于1秒差距=光年;(1分)
因此该天体的距离为2000× = 6520光年;(1分)
故其实际爆炸时间距今(2007-1054)+ 6520 = 7473年(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