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森林和中国森林分布状况
- 格式:ppt
- 大小:6.86 MB
- 文档页数:20
中国森林情况汇报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拥有着广阔的森林资源和丰富的植被类型。
森林资源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中国森林情况的汇报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森林资源的总体情况。
截止到目前,中国森林面积约为208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3%,其中主要以亚热带和温带森林为主。
森林覆盖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21%以上,达到国际上公认的绿色发展标准。
同时,中国的天然保护区也在不断增加,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我们来关注中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情况。
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各级林业部门也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乱砍滥伐的打击力度,保护了大量珍贵的森林资源。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
再者,我们要关注中国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情况。
森林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森林资源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保持了水土流失的稳定,净化了大气,维护了生态平衡。
同时,森林资源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维护了生物多样性。
最后,我们要关注中国森林资源的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中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大力度加以解决。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绿色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实现绿色发展,让森林资源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森林面积有多大
森林面积包括天然起源和人工起源的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面积和竹林面积,不包括灌木林地面积和疏林地面积。
就目前而言,森林面积只占地球总表面积的约9.4%,也就是约140000万公顷。
那么,中国的森林面积有多大呢?
中国主要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所以其森林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在中国低纬度热带和高纬度亚寒带地区,分布有少部分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中国还大面积分布有次生林。
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约20%,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处于第139位,我国的人均值不足世界的1/4,由于长期以来的过量采伐,我国很多著名的林区森林资源都濒临枯竭。
例如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西双版纳、海南岛、神农架,这些我国过去著名的林区,现在森林资源都枯竭了,有些地方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
森林资源的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是严峻的,可以加剧土壤侵蚀,引起水土流失,不但改变了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剧了河流的泥沙量,使得河流河床抬高,增加洪水水患,例如1998年长江洪水就与上游的森林砍伐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友情提醒,森林可以说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祖先正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
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采伐,现在世界上的森林资源在迅速的减少。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迫在眉睫。
中国的主要森林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着广袤的森林面积。
这些森林覆盖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不仅是珍贵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森林类型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首先,中国北方的主要森林类型是针叶林。
这些针叶林位于较寒冷的气候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
这些森林被誉为“北国林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木材资源来源,还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等生态功能。
此外,这些森林也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如东北虎、黑熊等。
中国南方的主要森林类型是常绿阔叶林,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这些森林被称为“南国绿洲”,因其植被茂密、物种丰富而闻名于世。
这些森林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们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
它们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护了许多珍稀物种的生存。
其次,这些森林也是天然的碳汇,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此外,这些森林还具备对土壤保护、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功能。
除了北方的针叶林和南方的常绿阔叶林,中国还有其他类型的森林。
例如,高寒地区的高山针叶林、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等。
这些特殊的森林类型适应了恶劣的高寒环境,具有独特的生态特征。
它们在维护高寒地区生物多样性和土壤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湿地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湿地森林。
湿地森林不仅能够净化水质、避免水灾和洪水,还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
由于中国的森林具有广泛的面积和重要的功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变得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例如,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限制了林木的采伐和砍伐,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此外,还加强了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森林警戒和灭火设施。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行森林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管理和经营,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
中国自然资源分布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利用和开发的各种自然物质和力量,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天然气资源等。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自然资源分布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一、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煤炭、铁矿和石油资源基地,尤其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的煤炭储量居全国前列。
华北地区主要有铁矿、煤炭和稀土等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更是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藏。
西南地区以云南、贵州和四川为主要矿产资源区,其中云南省的锡、铅、锌和磷矿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西北地区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煤炭产地。
二、水资源水资源是中国自然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
中国的江河湖泊众多,分布广泛。
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等主要河流贯穿中国的东西南北,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南方相对较富水资源,而北方则相对较少。
中国政府通过水资源调控工程和水生态保护等措施来优化水资源配置。
三、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耕地、建设用地、草地和森林等。
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土地资源分布有所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区,多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建设用地较多。
西部地区则以草地和森林为主,适宜发展农牧业。
此外,中国还有大片的农田,这是支撑中国庞大人口的重要基础。
四、森林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森林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最为丰富。
东北林区是中国最大的森林资源供应区,森林覆盖率高达44%。
西南地区的川西高原和西双版纳等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区。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中国自然资源分布丰富多样,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
近五年,中国森林资源最权威的数据都在这⾥!森林是陆地⽣态系统的主体,是⼈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资源。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态良好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准确掌握我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客观评价林业改⾰发展成效,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了每5年⼀周期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制度,以翔实记录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历史轨迹。
起迄于2014—2018年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调查固定样地41.5万个,清查⾯积957.67万平⽅公⾥。
结果显⽰,我国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态功能不断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国有林以公益林为主、集体林以商品林为主、⽊材供给以⼈⼯林为主的合理格局。
全国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积2.2亿公顷,其中⼈⼯林⾯积7954万公顷、继续保持世界⾸位。
森林蓄积175.6亿⽴⽅⽶。
森林植被总⽣物量188.02亿吨,总碳储量91.86亿吨。
年涵养⽔源量6289.50亿⽴⽅⽶,年固⼟量87.48亿吨,年滞尘量61.58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40亿吨,年固碳量4.34亿吨,年释氧量10.29亿吨。
线上购买链接请见⽂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责任编辑:李敏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定价:490元批量订购热线:010-********;84239228线下购买渠道:⾃然书馆林草科技店(北京市东城区林调社区1号楼)《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书是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查编写⽽成的。
该书系统介绍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与动态变化、区域分布和功能效益,并客观分析了与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我国总体上依然缺林少绿、⽣态脆弱,⽣态产品短缺与⽇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盾还相当突出,据此提出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标与对策。
该书的出版,能够为林草⼯作者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参考,同时也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更加⾃觉地投⾝于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共同实践,为促进⼈与⾃然和谐共⽣、努⼒建设美丽中国、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谱写⽣机蓬勃、波澜壮阔的伟⼤篇章!通过此书,您可以了解到01更新更全的中国森林资源滑动查看本书⽬录02最新最详实的数据统计表本书包含如下统计表,向上滑动阅览1. 全国各省(⾃治区、直辖市)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排序表2.世界部分国家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排序表 3.各类林地⾯积按所有权统计表4. 各类林⽊蓄积按所有权统计表 5. 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林种统计表6.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 7.天然林资源⾯积蓄积按林⽊所有权统计表8.天然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林种统计表 9.天然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 10.⼈⼯林资源⾯积蓄积按林⽊所有权统计表 11.⼈⼯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林种统计表12.⼈⼯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13.⽵林⾯积株数按林种统计表14. 经济林⾯积按林⽊所有权统计表 15.灌⽊林地各林种⾯积按类型统计表16.森林各林种和亚林种⾯积统计表17.乔⽊林质量因⼦按起源统计表18.林⽊蓄积年均各类⽣长量消耗量统计表19.各类⽣物量统计表 20.各类碳储量统计表 03专业⽽准确的分布图、区划图滑动查看更多例图中国森林资源概述中国地域辽阔,江河湖泊众多、⼭脉纵横交织,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以及纬向、经向和垂直地带的⽔热条件差异,形成了复杂的⾃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多样的森林。
L i n y e y u a n y i据统计,中国是一个森林草原大国,有天然草原3.928亿公顷,约占全球草原面积12%,世界第一。
森林覆盖率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0%,森林蓄积量占世界第七位。
因此森林草原资源是维持生态稳定、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协调顺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多年以来一些地方领导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防火工作的重视不够,加上我国地域面积辽阔,环境多样,地理复杂,导致防火工作任务艰巨。
一、森林草原资源现状1、森林草原资源总量不足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面积小,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蓄积量以及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落后地位。
2、森林资源地域分布差异国土地面积辽阔,气候的差异性导致森林资源的地域分布存在差异。
中国森林多分布于东北部,而西北部分布少。
据了解,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份的森林占有面积和蓄积量在全国森林总面积中占面积较大,但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森林分布很少,部西地区例如新疆、青海森林存在面积更低。
3、森林防火的现状①防火取得有效的成果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及社会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领导和制度体系得到健全,森林防火机制得到加强,林区森林防火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开端的林区森林防火舆论和意识得到增强,消除火灾隐患逐步成为林区森林防火的中心所在,这一系列工作和措施的落实使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得到伟大的提升,火灾的发生次数和风险正在得到初步控制,成为近些年林区森林防火的主要成果。
②防火存在的弊端一是有些领导落实不到位,有些地方只是应付检查,只以图的形式宣传,公民没有形成好的防火意识,成立估计防火机构只是发文件,不明确责任职能,督办也只是看文件听汇报,不指出问题,提供方案措施。
二是基础设备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防火工作需要。
二、森林草原火警火灾情况近年来森林草原火灾呈上升趋势。
原因有人为因素、气象因素、植被因素等。
通过分析统计多年来起火原因,森林草原发生火灾绝大多数为非生产性用火,如上坟烧纸、野外吸烟、生火取暖、野外烧烤等。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一、中国的森林资源量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森林质量不高。
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
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2000年,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10.1亿立方米,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
二、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
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4.58亿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3.71亿立方米,林业资源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中国森林面临的问题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
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在中国,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2000年,中国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74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8.84万公顷。
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排名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2010年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日本68.5%,韩国64.3%,巴西61.9%,德国30%,美国33%,法国29%,印度22.9%,中国21.6%。
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
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全世界平均的森林覆盖率为22.0%,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欧洲均为30%左右,亚洲为15%,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
森林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
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苏里南,达到94.6%;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位于中东和北非,仅十万分之一;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法国。
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差率低,地区差异很大。
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
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0.36%,其中以江西和福建省为最高,达63.1%。
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广西(60.5%)、浙江(61%)、黑龙江、湖南、吉林等16省,而新疆、青海不足6%。
排名国家森林覆盖率(%)1 苏里南94.62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91.53 塞舌尔88.54 帕劳87.65 加蓬85.46 不丹84.17 所罗门群岛79.58 圭亚那77.29 圣卢西亚7710 芬兰72.911 文莱达鲁萨兰国72.812 几内亚比绍72.613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68.914 瑞典68.715 日本68.516 刚果民主共和国68.317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68.118 赞比亚6719 刚果65.720 大韩民国64.321 巴布亚新几内亚64.122 马来西亚62.823 斯洛文尼亚6224 伯利兹61.925 巴西61.926 萨摩亚60.427 多米尼克60.328 赤道几内亚58.829 柬埔寨58.630 斐济55.131 哥伦比亚54.732 拉脱维亚53.633 秘鲁53.434 玻利维亚53.435 委内瑞拉53.136 印度尼西亚52.937 爱沙尼亚52.638 东帝汶51.439 巴哈马51.440 莫桑比克50.241 哥斯达黎加50.142 格林纳达5043 缅甸49.644 俄罗斯联邦49.445 洪都拉斯48.546 冈比亚47.647 安哥拉47.148 奥地利4749 利比里亚45.650 巴拉圭45.25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44.452 塞内加尔44.453 巴拿马4454 越南43.655 喀麦隆43.156 列支敦士登43.157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42.758 圣基茨和尼维斯42.359 白俄罗斯42.260 津巴布韦42.161 贝宁42.162 厄瓜多尔41.363 多米尼加40.864 黑山40.465 斯洛伐克40.266 格鲁吉亚39.567 马其顿共和国39.268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38.669 塞拉利昂38.670 葡萄牙37.771 泰国37.172 中非共和国36.473 瓦努阿图36.174 西班牙35.775 危地马拉35.276 保加利亚35.177 马拉维35.178 捷克共和国34.379 克罗地亚34.280 立陶宛34.281 加拿大34.182 安道尔3483 卢森堡33.584 墨西哥33.585 美利坚合众国33.286 科特迪瓦32.787 挪威32.488 斯威士兰32.289 德国31.890 新西兰31.591 牙买加31.292 瑞士30.893 意大利30.694 波兰30.595 斯里兰卡30.196 希腊29.897 塞尔维亚29.698 苏丹29.599 法国29100 阿尔巴尼亚28.4101 罗马尼亚28.310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28.1 103 尼加拉瓜27104 几内亚26.9105 古巴26.3106 尼泊尔25.4107 菲律宾25.3108 印度22.9109 加纳22.7110 匈牙利22.4111 安提瓜和巴布达22.3 112 比利时22.3113 马达加斯加21.8 114 智利21.7115 中国21.6116 布基纳法21.1117 佛得角21118 博茨瓦纳20.4119 澳大利亚19.7120 巴巴多斯19.4121 塞浦路斯18.7122 毛里求斯17.2123 卢旺达16.8124 乌克兰16.7125 乌干达16.1126 厄立特里亚15.3 127 基里巴斯15128 土耳其14.4129 萨尔瓦多14.3130 黎巴嫩13.4131 丹麦12.7132 埃塞俄比亚12.6133 汤加12.5134 英国11.8135 摩洛哥11.5136 摩尔多瓦共和国11.5 137 阿塞拜疆11.3138 孟加拉国11.1139 阿根廷10.9140 荷兰10.8141 尼日利亚10.8142 爱尔兰10.5143 马里10.4144 亚美尼亚9.5145 乌拉圭9.5146 乍得9.3147 纳米比亚9148 土库曼斯坦8.8149 乌兹别克斯坦7.7 150 南非7.6151 以色列7.1152 蒙古7.1153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6.8 154 布隆迪6.8155 突尼斯6.3156 肯尼亚6.1157 多哥6158 吉尔吉斯斯坦4.8 159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8 160 海地3.7161 新加坡3.3162 马尔代夫3163 塔吉克斯坦2.9164 叙利亚共和国2.6 165 巴基斯坦2.3166 阿富汗2.1167 科摩罗2168 伊拉克1.9169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1.5 170 莱托" 1.4171 哈萨克斯坦1.2172 约旦1.1173 也门1174 尼日尔1175 马耳他0.9176 阿尔及利亚0.6177 巴林0.6178 沙特阿拉伯0.5 179 科威特0.3 180 冰岛0.3181 吉布提0.2 182 毛里塔尼亚0.2 183 埃及0.1184 利比亚0.1 185 阿曼0.05 186 卡塔尔0.05。
中国森林资源特点据1977—1981年(“五五”期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000余万公顷,林木蓄积量1026059.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从1981年的13.95%下降到12.5%。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森林资源相比较,我国森林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森林资源少,覆盖率低从表1、2、3中可以看出,中国森林资源的绝对量是可观的,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森林面积占世界4.1%,林木蓄积占2.9%。
但与土地辽阔达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7%),人口众多的大国地位相比,森林资源显得十分贫乏。
中国森林覆盖率仅达到世界森林覆盖率22%的一半略高。
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仅占第120位,比亚洲森林覆盖率还低3%。
仅是苏、美、加拿大等国的1/3左右,比森林覆盖率高的国家如圭亚那(85%)、日本(68%)、芬兰(61%)、瑞典(57%)等相差甚远。
全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2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8%,比亚洲人均水平还低0.08公顷/人。
蓄积为9.1立方米/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不足亚洲人均水平的1/2,比加拿大人均水平的1/90还少。
因此,与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相比,我国属少林国家。
表1中国林业用地面积(年份)表2中国林木蓄积量(年份)*“四旁”指村旁、宅旁、路旁、水旁。
表3中国与部分国家、地区森林资源比较说明:1)上述数据自联合国粮农组织1973年普查结果,森林指郁闭林。
2)表中中国各项数字已计入亚洲,而苏联未计入亚洲。
3)中国森林面积包括经济林和竹林。
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中国现有森林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400毫米的东北、西南、东南和华南地区。
其中,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林区的森林面积为2850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4;蓄积量约2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森林蓄积量30%。
西南高山峡谷林区的森林面积1147.9万公顷,蓄积量26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10%和29%。
“中国是全球森林增长最多国家”是什么原因呢“中国是全球森林增长最多国家”是什么原因呢我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我们成功启动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
中国森林资源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
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46亿公顷,人均面积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19亿公顷,人均面积约0.8公顷。
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
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XX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1949年的8.6%净增11.76个百分点。
植树造林的好处有哪些1. 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
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
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
具统计,绿色林林7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呢。
2.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
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
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
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3.植树造林可为人类净化空气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关于林地的情况说明1.引言1.1 概述林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指被树木、植被和野生生物所覆盖的土地。
它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水文循环和土地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林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药物和食物资源,还发挥着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等重要生态功能。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扩张,林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削减。
大规模的乱砍滥伐、森林火灾以及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方式等,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林地面积的逐年减少。
林地的退化和丧失对生态健康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林地资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限制乱伐行为、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
此外,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也是改善林地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尽管各国在林地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
首先,非法木材贸易、盗伐和滥伐问题仍然存在,给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林地的分布和质量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再者,气候变化对林地的影响不可忽视,林火、干旱和疾病等因素也在加剧林地退化。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加大林业投资和科研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并提高人们对林地保护的意识。
只有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林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关于林地的情况说明:第一部分为引言,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林地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林地的定义、分类、面积和分布情况,以及林地管理和利用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对策。
第二部分是正文,将分为两个小节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林地的定义和分类。
在这一小节中,将解释林地的含义,探讨不同类型林地的特征和分类标准。
其次,我们将探究林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