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分区图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
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一、划分依据:根据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把我国分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四个区域。
分别以4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000米等高线为界。
※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1)有利: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晴天多,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地形:平坦土壤:(棉花喜沙质土)土壤土质疏松(透气性好),适宜棉花根系生长(2)不利: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分析我国酸雨的分布特点及原因:(1)分布:集中分布在东部,pH值小于4.5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2)原因:1、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利于酸雨形成。
2、南方多丘陵地形,风速小于,酸性气体不易扩散3、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雨水中的酸中和少4、多有色金属冶炼,排放二氧化硫多四、民俗点滴1.北方许多地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以面食为主,善于加工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食品。
在黄土高原以及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历史上曾经较长时期以小米等为主要食品。
2.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地区在建筑房屋时,都特别注意保暖防寒。
在农村很多地方习惯于睡火炕。
3.黄土高原的居民,因为气候比较干旱,他们便充分地利用当地深厚的黄土,开挖窑洞居住。
这样,既节省了建筑材料,窑洞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4.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大地冰封,溜冰、滑雪是当地人喜爱的冬季体育活动。
备注:1.华北春旱(连夏旱):(1)时间:春季(3,4,5月)(2)成因:自然:雨季未到,降水少春季升温快,蒸发剧烈(主要是河流水)人为:春季工农业用水(淡水)量巨大(3)解决:跨流域调水(引滦济青,引滦入津,引黄济青)2.旱灾:(1)成因:自然:降水季节变化大社会经济:人口,工农业规模大(2)案例:Ⅰ)南方缺水:秋冬Ⅱ)喀斯特地貌: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不足Ⅲ)日本:河流短促,迅速入海,地表水资源不足3.北方春季节多大风:气温日较差大—风力大(华北明显)4.矿产资源:大同:金朝都城,云冈石窟六盘水:“江南煤海”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煤,铁,锰)相对伴生矿地:白云鄂博,攀枝花,金昌5.桑基鱼塘:桑基鱼塘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桑基鱼塘模式基塘模式是一种传统的低洼地利用模式。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其气候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每个地理区的气候,自然资源等特点?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比较表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知识点我国的干湿分区自东南至西北,我国的年均降水量逐渐降低,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为: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①纬度。
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蒸发旺盛,容易成云致雨;②海陆位置。
距海较近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海洋湿润水汽容易到达,降水较多;③地形。
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可以抬升暖湿气流,进而成云致雨。
根据年均降水量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干旱区(<200mm)、半干旱区(200mm~400mm)、半湿润区(400mm~800mm)、湿润区(>800mm)。
其中400mm等降水量线是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图1 我国的干湿分区我国的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纬度与海拔的影响,我国自南向北主要分布着5种不同的气候,各种气候的特点、分布分别为:①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南部。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大致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③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少雨,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较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⑤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燥寒冷,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的降水较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的高山地区。
图2 我国气候的分布例题图3 例题答案:(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并较为稳定,风沙活动先减弱、后增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
关系: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植树种草增加,导致蒸发(蒸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①赞同。
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00mm,气候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山地景观最终消失。
GB50176气候划分
我国气候分区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区。
各气候区大致包括:严寒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西疆北部、青海等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5℃的天数,一般在145天以上地区;
寒冷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新疆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
其主要指标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辅助指标为: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90~145天。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
该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上海、重庆二直辖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五省全部,四川、贵州二省东半部,陕西、甘肃二省南端,广东、广西二省区北端。
夏热东暖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南部,在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包括海南全境,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以及香港、澳门与台湾。
温和地区主要是指云南和贵州两省区。
中国气候区有哪些1、中国划分为几个气候区,其中都包括哪些城市啊?将邮箱给我,我给你一份中国气候分区图。
可粗略地参见下图。
2、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哪些地区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不低于10℃积温在8000℃至4500℃之间,最冷季气温在0℃至15℃之间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500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
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500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
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中国气候区有哪些扩展资料: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3、中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哪些?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