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分区图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
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一、划分依据:根据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把我国分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四个区域。
分别以4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000米等高线为界。
※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1)有利: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晴天多,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地形:平坦土壤:(棉花喜沙质土)土壤土质疏松(透气性好),适宜棉花根系生长(2)不利: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分析我国酸雨的分布特点及原因:(1)分布:集中分布在东部,pH值小于4.5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2)原因:1、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利于酸雨形成。
2、南方多丘陵地形,风速小于,酸性气体不易扩散3、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雨水中的酸中和少4、多有色金属冶炼,排放二氧化硫多四、民俗点滴1.北方许多地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以面食为主,善于加工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食品。
在黄土高原以及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历史上曾经较长时期以小米等为主要食品。
2.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地区在建筑房屋时,都特别注意保暖防寒。
在农村很多地方习惯于睡火炕。
3.黄土高原的居民,因为气候比较干旱,他们便充分地利用当地深厚的黄土,开挖窑洞居住。
这样,既节省了建筑材料,窑洞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4.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大地冰封,溜冰、滑雪是当地人喜爱的冬季体育活动。
备注:1.华北春旱(连夏旱):(1)时间:春季(3,4,5月)(2)成因:自然:雨季未到,降水少春季升温快,蒸发剧烈(主要是河流水)人为:春季工农业用水(淡水)量巨大(3)解决:跨流域调水(引滦济青,引滦入津,引黄济青)2.旱灾:(1)成因:自然:降水季节变化大社会经济:人口,工农业规模大(2)案例:Ⅰ)南方缺水:秋冬Ⅱ)喀斯特地貌: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不足Ⅲ)日本:河流短促,迅速入海,地表水资源不足3.北方春季节多大风:气温日较差大—风力大(华北明显)4.矿产资源:大同:金朝都城,云冈石窟六盘水:“江南煤海”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煤,铁,锰)相对伴生矿地:白云鄂博,攀枝花,金昌5.桑基鱼塘:桑基鱼塘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桑基鱼塘模式基塘模式是一种传统的低洼地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