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
- 格式:pdf
- 大小:798.63 KB
- 文档页数:17
九年级(上)复习资料1 沁园春雪(易考)①基础知识:本课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著名诗人、书法家。
本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②重难字词: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妖娆(娇艳美好)红妆素裹一代天骄③重点句段: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创造了宏大的境界,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运用互文的修辞,给人以纵深广袤之感;“封”写地面,“飘”写天空,动静结合,威猛雄奇。
2.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看”与“望”字照应,写出诗人欣赏祖国河山的无限赞叹之情。
“红妆素裹”运用比喻修辞,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这三句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写的是虚景。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议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本句是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赞美,由评论历史人物到赞美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使全词的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了主旨,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④中心思想: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全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⑤理解性默写: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化静态为动态,描写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雨说①基础知识:本文作者郑愁予,台湾人,被称为“浪子诗人”。
本文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②重难字词:田圃喧嚷洗礼襁褓禁锢喑哑(嘶哑) 蓑衣温声细语润如油膏③重点句段:1.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这句话写出了春雨知时而降、春雨的珍贵以及春雨的爱心形象——这雨俨然是一位春天的使者,爱的使者。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归纳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喑(yīn)哑襁(qiǎng)褓(bǎo)颤(chàn)动旁骛(wù)亵(xiè)渎强聒(guō)不舍污蔑(miè)深邃(suì)睿(ruì)智恪(kè)尽职守舐(shì)犊(dú)重蹈覆辙(zhé)灰烬(jìn)涕泗(sì)横流廓(kuò)然无累气吞斗(dǒu)牛忐(tǎn)忑(tè)繁衍(yǎn)无与伦(lún)比怒不可遏(è)寒噤(jìn)鄙(bǐ)夷嗤(chī)笑恣(zì)睢(suī)戳(chuō)穿栈(zhàn)桥拮(jié)据(jū)煞(shà)白褴(lán)褛(lǚ)阔绰(chuò)撇(piě)嘴发窘(jiǒng)抽噎(yē)恍(huǎng)惚(hū) 棱(léng)角斩钉截(jié)铁根深蒂(dì)固孜孜(zī)不倦汲(jí)取锲(qìè)而不舍不言而喻(yù)持之以恒(héng)彷(páng)徨(huáng) 诘(jié)难味同嚼(jiáo)蜡吹毛求疵(cī)狡黠(xiá)狂妄(wàng)自大咬文嚼(jiáo)字豁(huò)然贯通开卷(juàn)有益省(xǐng)悟祈(qí)祷(dǎo)尴(gān)尬(gà)面面厮觑(qù)恃(shì)才放旷缀(chuò)耕鸿鹄(hú)陈胜王(wàng)间(jiàn)令忿恚(huì)被(pī)坚社稷(jì)怫(fú)然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造诣(yì)存恤(xù)归咎(jiù)1、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记背手册(第三单元)11.岳阳楼记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代表作《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文体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可以状物,如《核舟记》;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字音字形【易错读音】谪.守(zhé)怒号.(háo)皓.月(hào)属.予作文(zhǔ)霪.雨霏霏(yín)樯.倾楫.摧(qiáng jí)薄暮冥.冥(míng)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岸芷汀.兰(tīng)心旷神怡.(yí)浮光跃.金(yuè)【易错字词】百废具兴横无际涯朝晖夕阴锦鳞游泳静影沉璧宠辱偕忘名句积累1.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 文中表作者阔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主题识记本文是一篇文言散文。
文章以“记”为名、借题发挥,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二、重点讲解三、素养提升文中出现多处对比:(1)描写登岳阳楼所看到的洞庭湖景色时的阴与晴的对比;(2)描写“览物之情”时的“迁客骚人”的悲与喜的对比;(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或喜或悲与“古仁人”的“览物之情”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比。
作者用这几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进而表达出自己的豁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第3课星星变奏曲一、重点字词朦胧méng lóng 覆fù盖冻僵jiāng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九年级上册各科知识点一、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 古诗词。
- 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 思想内容:描绘了北国雪景,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 重点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表达了诗人超越历史人物,创造空前伟大业绩的坚定信念。
- 文学常识: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 思想内容:诗中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重点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千古名句,表现出诗人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
2. 文言文。
- 文学常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重点实词:如“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等。
- 重点虚词:“之”“其”“而”等的用法。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之”可译为“的”。
- 思想内容: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文学常识: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 重点实词:“蔚然”(茂盛的样子)、“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等。
- 重点虚词:“者”“也”等。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也”表示陈述语气。
- 思想内容: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3. 现代文阅读。
- 小说单元。
- 议论文单元。
二、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 一元二次方程。
-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优选5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论教养基础字词:贸然(mào)大发雷霆(tínɡ)恕我直言(shù)恪守(kè)自持(chí)矫揉造作(jiǎo)箴言(zhēn)絮絮叨叨(xù)疲惫不堪(kān)涵养(hán)自吹自擂(léi)允诺(nuò)汲取(jí)扭捏(nie)嚼东西(jiáo)尴尬(ɡān)重点词语:贸然:轻率的样子。
指遇事不经深思熟虑,随便就决定做法。
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
比喻自我吹嘘。
擂,打鼓。
恪守:严格遵守。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机,时机,形势。
扭捏作态: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文章结构划分: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说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包括背诵,期末复习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名句默写1、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山舞银蛇,。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江山如此多娇,。
俱往矣,,。
2、百行业为先,。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5、读书足以,足以,足以。
6、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7、好读书,;每有会意,便。
8、嗟乎!!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10、夫专诸之刺王僚也,;XXX之刺XXX也,;要离之刺庆忌也,。
11、若士必怒,,,,今日是也。
12、孤之有XXX,。
13、诚宜,,;,引喻失义,以XXX之路也。
1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1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XXX性命于乱世,。
17、受任于败军之际,。
1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还于旧都。
19、过尽千帆皆不是,,。
20、,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周边声连角起。
21、千嶂里,。
22、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23、老夫聊发少年狂,,。
24、为报倾城随太守,,。
25、酒酣胸胆尚开张,,!持节云中,?26、会挽雕弓如满月,,。
27、,日晚倦梳头。
28、物是人非事事休,。
29、只恐双溪舴艋舟,。
30、醉里挑灯看剑,。
八百里分麾下炙,。
XXX点兵。
XXX的XXX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31、夜来熏风起,。
32、足蒸暑土气,。
33、更深月色半人家,。
彻夜偏知春气暖,。
34、晨起动征铎,。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因思杜陵梦,。
35、驿外断桥边,。
已是黄昏独自愁,。
3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37、薄雾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
XXX把酒傍晚后,。
,帘卷西风,!38、,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39、巧笑东邻女伴,。
疑怪昨宵春梦好,。
40、,悠悠。
不尽长江滔滔流。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一、教材基础知识梳理1. 沁园春雪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素裹(guǒ)折腰(yāo )谦逊(xùn )风骚( sāo ) 红zhuāng 素裹(装)顿失tāo 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2 雨说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 )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lǐ)田pǔ(圃)suō衣(蓑)qiǎng 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田圃:田地和园圃. 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 ③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 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3.星星变奏曲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颤动(chàn)凝望(níng)安慰(wâi)柔软(rïu)疲倦(pí)覆盖(fù)闪shuî(烁)朦lïng(胧)jì寞(寂)冻jiāng(僵)苦nàn(难)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凝望: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
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沁园春·雪。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词有多种词牌,“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字数、平仄等,“雪”是题目。
2. 字词积累。
- 重点字:莽莽(mǎng)、滔滔、妖娆(ráo)、风骚(sāo)、稍逊(xùn)、成吉思汗(hán)等。
- 多音字:分(fèn)外(与“分内”相对时读此音,“分开”时读fēn)。
- 词语理解:-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 思想内容。
-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全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4. 写作特色。
-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上阕写景,意境壮阔;下阕抒情、议论,由对古代帝王的评论引出对无产阶级英雄的歌颂,层层递进。
- 用词准确、生动。
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舞”“驰”二字,化静为动,把群山和高原写得生机勃勃。
二、我爱这土地。
1. 文学常识。
- 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多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
2. 字词积累。
- 重点字:嘶哑(sī yǎ)、汹涌(xiōng yǒng)等。
- 词语理解:- 嘶哑:声音沙哑。
-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 思想内容。
- 这首诗以“假如我是一只鸟”领起,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人教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202X年人教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散文和小说的区别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3. 古代诗歌的特点: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4. 修辞方法:比、象、假、务、实
5. 结构分析:主、分、缘、由、背、依
6. 学会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7. 了解寓言故事的结构和寓意
8. 学习欣赏古诗文和现代散文
9. 掌握叙事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10.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11. 了解文言文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方式
12. 掌握古文阅读中的常见词语和典故的意义
13. 学习记叙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14. 学习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15. 学习文言文的文字解释和句法分析
16. 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7. 学习散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18. 学习演讲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19. 学习阅读报告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20. 学习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和文句分析
第1页/共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自然物语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3)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4)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九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修辞方法】《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中考重点考查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四种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
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
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
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
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
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是初中语文中的最后一册教材,内容包含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修辞方法、写作技巧等等。
在这一学期中,学生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课外阅读经历,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讨论九年级上册的古代文学知识点。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古文观止》中的《孔雀东南飞》、《聊斋志异》中的《牡丹亭》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古代文学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我们来讨论九年级上册的现代文学知识点。
现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展现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鲁迅的《狂人日记》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现代文学的一些写作技巧,如描写、对比、照应等。
这些写作技巧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九年级上册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知识点。
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是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一些修辞方法,如排比、反问、设问等。
这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九年级上册的写作技巧知识点。
写作技巧是我们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如结构安排、过渡句的运用、段落的组织等。
这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的内容,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有序。
文学常识总结(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选自《毛泽东诗集》,作者毛泽东是湖南湘潭人。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作者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郑愁予。
这首诗是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3、《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这篇演讲,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4、《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法国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主义作家雨果。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代表作有《哲学书简》、《形而上学论》等。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5、《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
他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翻译作品达34部。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一、教材基础知识梳理1. 沁园春雪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素裹(guǒ)折腰(yāo )谦逊(xùn )风骚( sāo ) 红zhuāng 素裹(装)顿失tāo 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2 雨说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 )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lǐ)田pǔ(圃)suō衣(蓑)qiǎng 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田圃:田地和园圃. 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 ③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 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3.星星变奏曲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颤动(chàn)凝望(níng)安慰(wâi)柔软(rïu)疲倦(pí)覆盖(fù)闪shuî(烁)朦lïng(胧)jì寞(寂)冻jiāng(僵)苦nàn(难)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凝望: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笔记一、第一单元。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牌名“沁园春”,“雪”是题目。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2. 字词积累。
- 字音:分外(fèn)妖娆(ráo)稍逊(xùn)风骚(sāo)成吉思汗(hán)- 词义。
- 妖娆:娇艳美好。
-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3. 内容理解。
-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先总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了北方雪景的总体特点。
然后具体描写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雪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通过“望”字统领,写出了视野的广阔。
- 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最后得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结论,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认为当今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1. 文学常识。
- 字音:嘶哑(sī yǎ)汹涌(xiōng yǒng)- 词义。
- 嘶哑:声音沙哑。
-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 内容理解。
- 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以鸟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即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的鸟,象征着诗人即使遭受苦难也要为祖国歌唱的决心。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大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1. 文学常识。
- 作者余光中,当代诗人、散文家。
2. 字词积累。
- 字音:邮票(yóu piào)坟墓(fén mù)海峡(hǎi xiá)3. 内容理解。
九年级上次语文知识点九年级上次语文是初中三年级的最后一次语文课程,是对学生在初中期间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的阶段。
本文将按照知识点的分类进行介绍,并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这些手法使得我们的文字更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在九年级上次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阅读古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和思想,培养对古文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写作技巧九年级上次语文中,写作技巧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点。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段落的衔接、句子的逻辑关系、过渡词的使用等。
通过实践和反复训练,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阅读理解与写作阅读理解与写作是九年级上次语文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名著阅读在九年级上次语文中,名著阅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的文化和思想,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选取一些经典的名著,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古诗词在九年级上次语文中,古诗词也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和人文精神。
七、阅读策略在九年级上次语文中,阅读策略也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通过学习阅读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九年级上次语文的知识点包括修辞手法、文言文阅读、写作技巧、阅读理解与写作、名著阅读、古诗词和阅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