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170.05 KB
- 文档页数:20
会计科目制造费用的核算明细
会计科目制造费用的核算明细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其内容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各种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及使用说明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经济责任,用以反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费用。
下面是各种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及使用说明。
1.原材料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的购置成本。
原材料费用是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原材料的购置、运输、检验等费用。
2.半成品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半成品费用通常包括半成品的制造费用,包括半成品的加工费用、包装费用等。
3.人工工资: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费用。
人工工资是制造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直接人工工资和间接人工工资两个方面。
4.生产制造成本分摊:指将生产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分摊到具体的产品上。
生产制造成本分摊通常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
5.设备折旧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设备折旧费用。
设备折旧费用是制造成本的一部分,通常通过折旧计算来确定。
6.能源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费用。
能源费用通常包括电费、燃料费用等。
1.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销售费用通常包括广告费、推广费用、促销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等。
2.管理费用:指企业在管理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管理费用通常包括办公用品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租金、证照费用等。
3.财务费用:指企业在财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通常包括利息费用、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4.研发费用:指企业在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研发费用通常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实验费用、专利费用等。
使用说明:1.科目设置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满足财务报告和管理控制的需求,科目之间应具有明确的属性和关联关系。
2.科目使用应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科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账务错误和违规操作。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一、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基本生产成本设三个明细科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2,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可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在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核算后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3,制造费用包括以下明细科目: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损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本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帐。
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本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银宇账中的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有:直接材料(矿石并有黑矿白矿等明细、六偏、陶瓷珠、备品备件另有明细筛网滤布滤袋其他、包装物、油类、其他);煤气;电费;人工费;折旧;修理;水费;其他;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有:折旧;修理。
原材料明细科目有:矿石(另有黑矿、白矿明细)、油料(柴油、汽油、其他)、六偏、陶瓷珠、备品备件(筛网、滤布、滤袋、其他)、杂品、办公用品、化验用品、包装物、其他。
原材料”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原材料明细账应按材料品种规格设置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若材料品种规格较多,为防止出现差错还应按仓库和类别设置原材料二级账,二级账只记收入、发出和结存的金额,不记数量。
编辑本段原材料科目的会计核算1、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2、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3、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容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员工的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容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
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
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费、所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
制造费用-停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或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
一、管理费用1.管理费用—工资..—基本工资—加班费—临时工工资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三个三级科目,其中“工资”是二级科目,在这个二级科目之下又设有三个三级科目“基本工资”,“加班费”,“临时工工资”。
成本、费用明细科目一、制造成本,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或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专用费用、废品损失、制造费用等。
直接材料: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部协作件、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所消耗的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直接人工: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从事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按规定比例计提的福利费等。
燃料及动力: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各种燃料和动力。
专用费用:指为生产某种产品专用的刀具、夹具、量具、模具、砂箱、模型等的摊销费用,能够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产品性能试验费用(包括小型试验、大型试验和寿命试验,以及零部件破坏性试验损失等),能够直接计入为鉴定某种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费用、理化分析试验费用、质量鉴控费用等,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零部件的工艺试验消耗费用,以及其他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专项费用等。
废品损失:指生产过程中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所报废的产品、毛坯、零部件的废品成本及修复以上废品所发生的修复费用(包括料费、工费等)。
制造费用: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等)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直接生产人员以外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租赁费,差旅费,机物料消耗,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停工损失,运输费,外部加工费,试验检验费,设计制图费,安全环保费等。
二、科研成本,指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接受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拨款的研究和开发活动、自行从事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的科研项目等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设计费、材料费、外协费、专用费、试验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资费、管理费等。
(根据新准则,研发包括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
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产成本、制造费⽤的详细区别⽣产成本、制造费⽤、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的区别(成本类)⽣产成本:⽣产过程中归集的成本,完⼯转⼊产成品。
(直接费⽤)制造费⽤:包括产品⽣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以外其余⼀切⽣产成本。
(间接费⽤)⽣产成本包括直接⽀出和制造费⽤。
直接⽀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等),直接⼯资(⽣产⼈员⼯资、补贴)、其他直接⽀出(如福利费)。
(损益类)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过程中与利润有关的成本,必须已销售。
公司⽣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产成本。
什么是⽣产成本⽣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产产品⽽发⽣的成本。
⽣产成本是⽣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情况的货币表⽰,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平的重要指标。
⽣产成本是⽣产单位为⽣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发⽣的各项⽣产费⽤,包括各项直接⽀出和制造费⽤。
直接⽀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等)、直接⼯资(⽣产⼈员的⼯资、补贴)、其他直接⽀出(如福利费);制造费⽤是指企业内的分⼚、车间为组织和管理⽣产所发⽣的各项费⽤,包括分⼚、车间管理⼈员⼯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企业为⽣产产品和提供劳务⽽发⽣的各项间接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分配⽅法。
制造费⽤?制造费⽤包括产品⽣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资以外的其余⼀切⽣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产单位(车间、分⼚)为组织和管理⽣产所发⽣的⼀切费⽤。
(车间⽣产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所发⽣的固定资产维修费列“管理费⽤”。
)具体有以下项⽬:各个⽣产单位管理⼈员的⼯资、职⼯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产和修理期间的停⼯损失等等。
制造费⽤⼀般是间接计⼊成本,当制造费⽤发⽣时⼀般⽆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不能直接计⼊所⽣产的产品成本中去,⽽须按费⽤发⽣的地点先⾏归集,⽉终时再采⽤⼀定的⽅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分配,计⼊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生产成本科目制造费用科目
一、生产成本科目
1、原材料采购成本
原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了生产产品而采购的各类原材料以及直接材料的费用。
原材料采购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的价款和付费运输费用、保险费或关税以及库存管理费等。
2、加工费用
加工费用是指把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的非周转性费用,包括人工成本、机器折旧、能源费、制造费用等。
3、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用来维持管理机构运行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费用、销售费用、研究开发费用,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金融费用等。
4、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指企业为借贷资金而付出的全部相关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和经手机构服务费等。
二、制造费用科目
1、工人薪酬
工人薪酬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薪金、奖金、加班补贴等费用。
2、制造流程费
制造流程费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来支付与维护机器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物料费、能源费、辅料成本、设备维护费、检验费用等。
3、质量管理费
质量管理费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质量检测、质量审核以及质量控制等费用。
4、技术研发费
技术研发费是指企业为技术研发而付出的费用,包括发明专利的授权费用、实验室租金、人工费用以及物料费用等。
企业制造费⽤明细科⽬设置及说明企业制造费⽤明细科⽬设置及说明企业制造费⽤,是指企业为⽣产产品和提供劳务⽽发⽣的各项间接成本。
制造费⽤包括产品⽣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资以外的其余⼀切⽣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产单位(车间、分⼚)为组织和管理⽣产所发⽣的⼀切费⽤,以及各个⽣产单位所发⽣的固定资产使⽤费和维修费。
那么企业制造费⽤科⽬如何设置呢?企业制造费⽤的主要账务处理:1、固定费⽤1)、制造费⽤—⼯资:基本⼯资+加班费:是指公司⽣产部门管理⼈员及服务⼈员应得⼯资加班费;2)、制造费⽤—折旧费:是指⽣产部及车间管理部门、动⼒及机修车间使⽤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每⽉底计提的折旧费⽤;3)、制造费⽤—修理费:是指⽣产部机器设备修理维护费,办公设备修理安装费等,车辆维修、加油及维护保养费⽤;4)、制造费⽤—机物料消耗:是指⽣产部、车间加⼯产品所需共⽤的零配件,印刷胶带,不⼲胶标签等各车间、各产品共⽤辅料;5)、制造费⽤—办公费:是指车间⽇常办公⽤品费+书报费+印刷费(如产品标签);6)、制造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对⽣产资材部门使⽤的低值易耗品依据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摊销结转费⽤;7)、制造费⽤—租赁费:是指公司⽣产资材部租⽤⼚房、仓库、机器设备等发⽣的费⽤;8)、制造费⽤—运输费:是指公司购买原辅材料所发⽣的海运费、空运费、陆运费等,它分为“国内”,“国外”发⽣的运费;9)、制造费⽤—保险费:是指⽣产资材部门的正常职⼯保险和购买货物的保险费,⽣产部使⽤机器设备的保险费以及车辆保险等;10)、制造费⽤—差旅费:是指包含⽣产资材部职⼯出差发⽣的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和出差补助,另指⽣产资材部职⼯市内办公发⽣的交通费等。
2、变动费⽤11)、制造费⽤—职⼯福利费:是指公司⽣产部门职⼯节⽇礼⾦,慰问⾦,⼯伤医疗费等,劳保⽤品费;节⽇发放的福利⽤品;另包括每⽉按⽣产部门⼯资计提的福利费;12)、制造费⽤—⽔电费:是指⽣产车间⽔电消耗费⽤;13)、制造费⽤—职⼯教育经费:是指公司按照⼀定标准计提的公司⽣产部职⼯教育基⾦。
制造成本及期间费用明细科目设置及使用说明制造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和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与生产过程无关但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设置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明细科目,并正确使用这些科目,对于准确计算成本和控制费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制造成本及期间费用明细科目设置及使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制造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直接材料成本: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材料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劳动力所发生的费用,如工人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等。
3.制造费用:包括直接制造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
直接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如产品设计费用、工具及模具费用等。
间接制造费用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但与产品间接相关的费用,如厂房折旧、设备使用费等。
4.加工费用:指将外购的半成品进行加工处理所发生的费用。
5.库存变动: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库存变动所引起的费用变动。
二、期间费用明细科目设置1.销售费用:包括推广费用、广告费用、销售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等。
2.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行政费用、财务费用等。
3.研发费用:包括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费用。
4.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等与资金运作相关的费用。
5.其他费用:包括其他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但无法归类于以上费用科目的费用。
三、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明细科目的使用1.计量原则:企业在记录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时,应遵循实际发生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即按照费用实际发生的时间和金额进行记录,保持操作的一致性。
2.成本分配:制造成本应按照费用发生的阶段进行分配,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加工费用以及库存变动费用的计算和分配。
3.费用归集:企业应及时归集和分类记录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费用,以便进行费用控制和分析。
4.成本核算: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应及时进行核算和分析,以便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及费用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区别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区别是什么?很多同学搞不明白,为什么制造费用要转入生产成本?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区别。
首先,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是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直接支出,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是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制造费用是对生产成本细分后用于核算成本的科目,在期末时“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一般都要转入“生产成本”科目中。
通俗地说,生产成本是非常明确为某一种产品生产时发生的,而制造费用则是不清楚为哪种产品生产的,因此产品完工时必须把制造费用按照一定规则分解到产品,把不清不楚的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属于生产成本吗?不属于。
制造费用:是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又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以及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机器设备的修理费、水电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及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从费用与产品的关系来区分,产品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称为直接费用或者称直接成本。
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或者间接成本。
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区别1、账户不同。
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管理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
2、核算内容不同。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车间”等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办公费、保险费、水电费,重点是针对生产车间;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是针对管理部门,管理费用是一种期间费用。
如单独设采购部门的,作为管理费用科目。
如无设置单独部门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根据下述资料登记9月份制造费用明细账。
某公司生产A.B产品两种产品, 共同发生的制造费用按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
该企业2010年9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 实际成本为320 000元, 其中220 000元用于A产品生产, 80 000元的用于B产品生产, 其余的用于车间设备维修用。
(2)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200 000元, 其中车间折旧费120 000元, 管理部门折旧费80 000元。
(3)分配本月的职工工资300 000元, 其中生产工人工资200 000元(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为150 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的工资为5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 0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60 000元。
(4)本月支付水电费54 000元, 其中A产品耗费30 000元, B产品耗费10 000元, 车间一般用5 600元, 管理部门耗用8 400元。
根据下述资料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
1.某公司生产A.B产品两种产品, 共同发生的制造费用按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
该企业2013年9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9月2日,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 实际成本为320 000元, 其中220 000元用于A 产品生产, 80 000元的用于B产品生产, 其余的用于车间设备维修用。
(记字1号)(2)9月30日, 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200 000元, 其中车间折旧费120 000元, 管理部门折旧费80 000元。
(记字2号)(3)9月30日, 分配本月的职工工资300 000元, 其中生产工人工资200 000元(生产A 产品工人工资为150 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的工资为5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 0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60 000元。
(记字3号)(4)9月30日, 本月支付水电费54 000元, 其中A产品耗费30 000元, B产品耗费10 000元, 车间一般用5 600元, 管理部门耗用8 400元。
XX集团部分涉及费用科目使用说明目录一、6602 管理费用 (2)二、5101 制造费用 (5)三、6603 财务费用 (8)四、6601 销售费用 (8)五、1403 原材料 (8)六、5001 生产成本 (9)一、6602 管理费用1. 管理费用—工资—基本工资—加班费—临时工工资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三个三级科目,其中“工资”是二级科目,在这个二级科目之下又设有三个三级科目“基本工资”,“加班费”,“临时工工资”。
这里的“基本工资”是指公司管理部门的正式职工应得的工资扣除“加班费”之外的全部工资。
2. 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福利费—医疗补助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两个三级科目,“福利费”包括管理部们员工工作餐,医疗用品,公司组织职工体检费,工伤医疗费,注射疫苗费,医疗药品费,工作人员租房费,液化气,餐厅用厨具,司机保安餐费补助及夜班补助,厨师工资,职工慰问金,体育用品等。
另外,它还包括每月公司按一定比例计职工福利基金,“医疗补助”指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一种医疗基金。
3. 管理费用—折旧费说明:本二级科目是指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每月所计提的折旧。
4. 管理费用—修理费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电脑,空调,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修理安装费,硬件升级费,办公楼和宿舍装修费,其他管理部门办公用品移动和安装费等。
5. 管理费用—中介费/ 代理费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人事档案代理费,招聘中介费。
6. 管理费用—办公费—书报费—印刷费—日常办公用品费—消耗用品费—年检/ 审计费—其他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六个三级科目,其中“书报费”指管理部门购书,订报刊杂志的费用,“印刷费/ 复印费”指印名片、劳动合同、公司内部报纸等,“日常办公用品”指管理部门每月按预算标准购买的办公用品及为新员工购买的小件办公品,以及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用色带、墨盒、墨粉、复印纸等,“消耗用品费”主要指行政办公购咖啡,茶叶,纸杯,纯净水,矿泉水,纸巾以及洗手间用的洗手液,消毒液,手纸等,“年检/ 审计费”指企业参加工商联合年费,企业变更费,企业验资审计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