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习题(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7
《国际金融学》练习题一、判断题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是世界上成员国最多、机构最庞大的国际金融机构。
(对)2、国际清算银行是世界上成员国最多、机构最庞大国际金融机构。
(错)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提用储备部分贷款是无条件的,也不需支付利息。
(对)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投票权与其缴纳的份额成反比。
(错)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只提供给会员国的政府机构。
(对)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主要用于会员国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错)7、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
(对)8、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一定是世界银行的成员国。
(错)9、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错)10、布雷顿森林协定包括《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对)11、“特里芬两难”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
(对)12、牙买加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对)。
13、牙买加体系完全解决了“特里芬两难”。
(错)14、蒙代尔提出的汇率制度改革方案是设立汇率目标区。
(错)15、威廉姆森提出的汇率制度改革方案是恢复国际金本位制。
(错)16、欧洲支付同盟成立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
(对)17、《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对)18、《马约》关于货币联盟的最终要求是在欧洲联盟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
(对)19、政府信贷的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带有援助性质,但是有条件。
(对)20、国际金融机构信贷的贷款利率通常要比私人金融机构的低,而且贷款条件非常宽松。
(错)21、在国际债务结构管理中,应避免尽量提高长期债务的比重,减少短期债务的比重。
(对)22、在国际债务的结构管理上,应尽量提高浮动利率债务的比重,减少固定利率债务的比重。
(错)23、在国际债务的结构管理上,应尽量提高官方借款的比重,减少商业借款的比重。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1.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因此国际收支就是外汇收支。
答案与解析:选错。
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但国际收支≠外汇收支。
2.LM与BP曲线的相对位置由国内外资金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决定,假设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那么BP比LM更加平坦;反之,BP比LM更加陡峭。
答案与解析:选对。
3.国际金本位时期,虽然将汇率政策排除在外,使各国只能考虑通过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经济均衡目标,但由于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作用,各国仍可实现内外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对。
4.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无法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与解析:选错。
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如扩张的财政政策能减少就业,增加需求,从而增加进口,减少顺差,所以可以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5.斯旺图形中,假设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应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以汇率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错。
当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时,说明等量汇率变动条件下,维持内部均衡比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改变更多数量的国内总支出。
换言之,以汇率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相对更加有效,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相对更有效。
6.蒙代尔认为,在开放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最正确的政策搭配方式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与解析:选对。
7.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开展中国家往往容易受到投机性货币冲出。
因为货币投机者笃定中央银行没有方法持久维系固定汇率制度,从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沽空这些国家的货币,以期从货币贬值中牟取暴利。
答案与解析:选对。
《国际金融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学》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什么?(1)记帐制度——复式簿记原理。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入表原则: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
(2)交易的记载时间。
IMF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所有权变更原则。
(3)记帐单位,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按外币记载。
(4)定值(Valuation)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货物出口按离岸价格(FOB)定值来自海关的进口数据是到岸价格(CIF)数据,采用5%的调整系数,以得到离岸价格(FOB)数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1)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对某一国一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逐项,细致的分析。
包括:贸易差额;劳务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
(2)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
动态分析实际上是对一国的国际收支进行纵向分析。
(3)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对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比较.将某一国某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可以了解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
3、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起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临时性因素、收入性因素、货币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1)临时性失衡。
临时性失衡是指各国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自然灾害、政局变化等意料之外的因素都可能对国际收支产生重大的影响。
(2)收入性失衡。
收入性失衡是指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会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3)货币性失衡。
货币性失衡是指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一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会使该国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在汇率变动滞后的情况下,国内货币成本上升,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而进口价格相对下降,从而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金融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以下属于国际金融学学习范畴的是:()答案:国际经济、金融学规律;全球金融业国际治理措施;国际金融市场现状、行情与发展;探索金融产品内在逻辑和思想;全球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第一章测试1.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is the MOST accurate? ()答案:CA = EX - IM2.Every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automatically enters the balance of payments()答案:twice, once as a credit and once as a debit.3.国际投资头寸表中资产项包括:()答案:证券投资;直接投资;储备资产;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投资4.一国的Net Foreign Assets其实就是历年的经常账户的累计值。
()答案:对5.国际收支的一次收入项是列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如果商品价格不变,美元对英镑的贬值会导致:()答案:美国的牛仔裤用毛衣表示的价格下降2.如果一条在美国卖60美元的牛仔裤在伦敦卖30英镑,在一价定律成立的条件下,美元对英镑的汇率是()。
答案:2USD/GBP3.在其他一切条件相同时,预期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导致:()答案:美元对外国货币汇率上升4.影响资产需求的因素包括()。
答案:资产风险;资产收益率;资产流动性5.远期外汇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规避外汇风险。
()答案:对6.外汇市场上的载体货币是欧元。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我们假定的短期价格刚性,最适用于价格水平相对稳定的国家。
()答案:对2.汇率超调是长期价格水平弹性变化的直接后果。
()错3.Money includes()答案:currency and checking deposits held by households and firms.4.一国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1.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因此国际收支就是外汇收支。
答案与解析:选错。
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但国际收支≠外汇收支。
2.LM与BP曲线的相对位置由国内外资金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决定,若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比LM更加平坦;反之,BP比LM更加陡峭。
答案与解析:选对。
3.国际金本位时期,虽然将汇率政策排除在外,使各国只能考虑通过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经济均衡目标,但由于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作用,各国仍可实现内外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对。
4.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无法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与解析:选错。
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如扩张的财政政策能减少就业,增加需求,从而增加进口,减少顺差,所以可以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5.斯旺图形中,若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应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以汇率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错。
当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时,说明等量汇率变动条件下,维持内部均衡比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改变更多数量的国内总支出。
换言之,以汇率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相对更加有效,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相对更有效。
6.蒙代尔认为,在开放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最佳的政策搭配方式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与解析:选对。
7.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容易受到投机性货币冲出。
因为货币投机者笃定中央银行没有办法持久维系固定汇率制度,从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沽空这些国家的货币,以期从货币贬值中牟取暴利。
答案与解析:选对。
国际金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第一章测试1.本国贸易商从国际市场购买商品,该商品由本国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生产,因此该笔交易不应该记入到本国的国际收支中。
()答案:错2.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记录的是一国一定时期对外经济交易的发生额。
()答案:对3.经常账户反映国与国之间实际资源的交易状况,一国经常账户顺差说明其实际资源的流出多于流入。
()答案:对4.下列关于资本与金融账户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与经常账户之间存在融资关系;反映了资产所有权的国际交易;金融账户包括储备和非储备性质两个子账户;波动较大5.一国经济周期进入衰退期,可能会由于收入下降和投资收益率降低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答案:对6.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往往具有长期性。
()答案:对7.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包括:()。
答案:产生本国通货膨胀压力;导致国际经济摩擦;冲击外汇市场,抑制出口,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国内可供使用的资源减少,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答案:对9.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产生的原因有:()。
答案:原始资料不准确,居民漏报、少报等;热钱流入;资本外逃;跨年度交易,统计口径不统一10.为调节国际收支逆差,一国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弹性论讨论了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主要分析相对价格效应的作用。
()答案:对2.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时,国际收支因为本币贬值而恶化。
()答案:对3.弹性论的局限性包括:()。
答案:假定充分就业收入不变;将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忽视了资本流动;仅分析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是比较静态分析,没有考察汇率变化后国际收支的动态调整过程4.吸收论认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产生是由于一国总收入小于总吸收。
国际金融(第四版)陈雨露第一章答案5.英镑/美元 1.6900/10 即1英镑=1.6900/10美元[间接标价]卖出美元价:1.690(卖出1.690美元可以买(得)回1英镑,即卖出时,1英镑兑1.690美元),买进美元价:1.6910(1英镑可买进1.6910美元,即买进时,1英镑兑1.6910美元)(1)中国银行以什么价格向你买进美元?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要买进美元,卖出英镑,则卖出英镑的价格越高越好,因此选1.6910(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入英镑?上课的时候有个男生举手说得对,其实这一题跟上一题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一样。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卖出英镑,获得美元即买进美元,则卖出英镑价格越高获得美元越多,因此还是选1.6910(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多少?站在银行的角度相当于获得英镑即买入英镑,付出美元即卖出美元,也就是说花越少的美元得到英镑越好,因此选1.69007.1美元=7.8000/10港元上课的时候我说应该始终站在银行角度,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在外汇市场上中介就无利可图,这不符合逻辑,因此我们还是要看题目是在哪个立场。
在本题中,我们是在中介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利可图,按照这个立场才能作出正确的价格选择。
(1)该银行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在我的角度,银行向我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我要赚钱,当然要选贵的价格,所以是7.8010(2)如果我要买进美元,按照什么汇率计算?我买进美元,意味着越低的价格越好,因此汇率是7.8000(3)如果你要买进港元,汇率多少?我买进港元,卖出美元,卖出美元的话当然是要卖贵价,所以选7.801011.美元兑港币汇率7.8057/67,客户要以港币向你买进100万美元(1)我是银行立场,客户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所以要卖贵一点,选7.8067(2)如果我想买回美元平仓,当然是想买最便宜的价格,所以我们首先排除了A、B两个经纪人。
国际金融学习题人大陈雨露主编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固定汇率制的最大优点是消除了个人和厂商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汇率风险,有利于经济稳定,又有助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因而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最佳选择。
答案与解析:选错。
固定汇率制的一个缺陷是它不可避免地会自动输入国外的通货膨胀,而且在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未能及时调整的僵化的固定汇率一旦背离了国内外实际经济状况,就会成为投机资本攻击的对象,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以来,一个个固定汇率制被冲垮,新兴市场国家转而向浮动汇率制迈步。
2.固定汇率制并不意味着汇率水平永久固定不变,官方调整本币目标价值的理由往往并不局限于经济因素,所以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比浮动汇率制更加难以预测。
答案与解析:选对。
3.自由主义者强烈支持浮动汇率制,认为这种依靠汇率自发性地持续微调的汇率形成机制正是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最好证据。
答案与解析:选对。
4.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错位或汇率超调,是由外汇市场非理性投机活动造成的。
答案与解析:选错。
汇率超调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性(存在价格粘性)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造成的。
5.由浮动汇率制的两国模型可知,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具有输出效应,由此反驳了浮动汇率制容易引起国别间宏观经济政策冲突的观点。
答案与解析:选错。
由浮动汇率制的两国模型可知,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具有负溢出效应,本国货币扩张可以较为理想地提高国内收入水平,但是对外国经济却具有以邻为壑效应,趋向降低外国经济的均衡水平,容易引起国别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冲突。
6.管理浮动的优越之处在于降低不确定性,改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得到了政府官员和广大学者的一致肯定。
答案与解析:选错。
管理浮动的优越之处在于降低不确定性,改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但问题是什么叫做“过度波动”而且,对于汇率变动中哪些属于市场基本因素,哪些可以视为暂时性的自我修正因素,政府的鉴别能力事实上始终受到质疑。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答案与解析:对。
2.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只能是美元。
比如,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美元,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也是美元。
答案与解析:错。
单一记账货币原则,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可以使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其他国家货币。
3.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不过宏观经济分析中往往以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替代指标。
答案与解析:对。
4.如果每一笔对外经济交易活动都能够准确、及时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到反映,那么,由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入相同金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当始终是相等的。
答案与解析:对。
5.一国的对外支出就是其他相关国家得自该国的收入,反之亦然。
因此,以整个世界而言,所有国家国际收支的总和应该是平衡的。
答案与解析:错。
由于存在统计误差,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瞒报、漏报、错报等情况,国际收支经常不平衡。
6.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记录的是一定时期内的发生额而不是某个时点的持有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资产负债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表示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接受的资金或资产和对国外所支付的资金或资产,并不是特定时点上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资产和对外负债总额。
答案与解析:对。
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收支行为的具体的、系统的统计与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关键信息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一、重要概念1.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答: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包括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部分。
①内部均衡。
内部均衡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它可以定义为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②外部均衡。
外部均衡可以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简单来说,是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项目余额。
外部均衡的标准是:经济理性、可维持性。
2.IS-LM-BP模型答:IS-LM-BP模型是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模型。
该模型表示,由于外贸余额是收入的函数,资本项目是国内利率的函数,假定国民收入上升,则会引起消费增加,接着进口也会增加。
如果出口保持不变,就会产生贸易赤字。
为了消除赤字,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必须减少资本输出,增加资本输入,而资本的输入必须以高利率来吸引。
因此,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利率必须同国民收入同升降,于是在IS一LM曲线上增加了一条正斜率的国际收支曲线BP。
该曲线表明:收入上升,利率也上升,从而使资本流入,由此弥补贸易赤字。
3.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答:价格—现金流动机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大卫·休谟1752年提出的,被视为第一个系统分析国际收支运动规律的理论学说。
休谟认为,进出口数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
于是,就实现了由以下四个环节相互衔接而成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①物价水平与进出口数量;②国际收支与黄金数量;③黄金准备与货币供给量;④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
该机制的作用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供给量减少→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出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黄金停止输出,货币达到新的均衡。
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货币供给量增加→物价水平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入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黄金停止输入,货币达到新的均衡。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引进外资是促进欠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的有效途径。
答案与解析:选对。
2.国际资本流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流入国的经济周期,对该国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不利。
答案与解析:选错。
国际资本流入直接作用于流入国国内资本形成,为流入国增添新的真正的生产力。
同时,国际资本流入也会带来风险,对流入国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不利。
总体说来,国际资本流入有利有弊,须客观看待。
3.富裕的发达国家大多市场成熟度较高,比较容易寻找到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答案与解析:选错。
富裕的发达国家大多市场成熟度较高,政局相对稳定,吸引大量投资;但是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更容易找到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4.国民收入的提高会带动进口增加,如果新增进口的大部分订单落在了资本流出国的手上,则会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刺激该国国民收入水平提高。
答案与解析:选对。
5.汇率变动可能因为恶化贸易条件或者引起旅游业波动而改变一国的资本流动状况,也可能因为货币当局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而影响资本流向和数量,对国民收入、国内就业及经济发展等宏观因素不利。
答案与解析:选对。
6.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大多以直接融资为主,所以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动对其证券市场形成一定威胁。
答案与解析:选错。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大多以间接融资为主。
7.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可以容纳规模庞大的国际投机资本,还为其提供了高度流动性,因而有效平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答案与解析:选错。
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可以容纳规模庞大的国际投机资本,还为其提供了高度流动性,所以快进快出就成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标志性特征,这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8.国际投机资本在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套汇、套利活动,使国际金融交易中的汇率差异和利率差异明显缩小,呈现出价格一体化趋势。
答案与解析:选对。
9.典型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在一国拥有充足外汇储备的时候,持续性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与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矛盾往往被掩盖。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固定汇率制的最大优点是消除了个人和厂商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汇率风险,有利于经济稳定,又有助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因而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最佳选择。
答案与解析:选错。
固定汇率制的一个缺陷是它不可避免地会自动输入国外的通货膨胀,而且在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未能及时调整的僵化的固定汇率一旦背离了国内外实际经济状况,就会成为投机资本攻击的对象,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以来,一个个固定汇率制被冲垮,新兴市场国家转而向浮动汇率制迈步。
2.固定汇率制并不意味着汇率水平永久固定不变,官方调整本币目标价值的理由往往并不局限于经济因素,所以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比浮动汇率制更加难以预测。
答案与解析:选对。
3.答案与解析:选对。
4.答案与解析:5.由浮动汇率制的两国模型可知,政策冲突的观点。
答案与解析:地提高国内收入水平,但是对外国经济却具有以邻为壑效应,6.答案与解析:”?7.在“8.和西班牙。
9.而且目标区本身可以10.但遗憾的是一直无法从实践中发现足以支持这一假说的有效证据。
练习说明:以下各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上画圈。
1.固定汇率制的缺陷有哪些?()A.一次性大幅度的官方汇率调整不利于经济效率B.与资本高度流动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政策组合C.以汇率目标替代货币目标D.可能自动输入国外通货膨胀答案与解析:选ABD。
C项是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2.浮动汇率制的缺陷有哪些?()A.汇率随时调整,不容易发现汇率明显高估或低估的投机机会B.外汇市场动荡,造成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C.容易发生滥用汇率政策的问题D.容易出现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不足的问题答案与解析:选BC。
A项是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浮动汇率制将货币政策从对汇率目标的依附中解脱出来,为政策当局追求内外均衡目标准备了充足而且有效的政策工具。
因而D项错。
BC两项都是浮动汇率制的缺陷。
(完整word版)国际金融学作业题(学生用)《国际金融学》作业题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一、判断1.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因此,它表示一种存量的概念。
(F)2.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它表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T)3.国际收支是流量的概念。
(T)4.对外长期投资的利润汇回,应计入资本和金融账户内。
(F)5.投资收益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项目。
(F)二、单项选择1.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应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A)账户。
A.经常B.资本C.直接投资D.证券投资2.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A)。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金融账户D.储备与相关项目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立的项目是(D)。
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综合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4.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借方项目的是(D)。
A.出口商品B.官方储备的减少C.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向转移D.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
5.根据国际收入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贷方项目的是(D)。
A.进口劳务B.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C.官方储备增加D.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三、多项选择1.属于我国居民的机构是(ABC)。
A.在我国建立的外商独资企业B.我国的国有企业C.我国驻外使领馆D.IMF等驻华机构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包括(ABCD)子项目。
A.货物B.服务C.收益D.经常转移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AB)子项目。
A.资本账户B.金融账户C.服务D.收益4.下列(AD)交易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A.出口B.进口C.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D.本国居民收到外国侨民汇款5.下列属于直接投资的是(BCD)。
A.美国一家公司拥有一日本企业8%的股权B.青岛海尔在海外设立子公司C.天津摩托罗拉将在中国进行再投资D.麦当劳在中国开连锁店四、名词解释国内吸收、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贸易账户余额五、论述试根据本章的基本原理,对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账户进行简要分析。
第11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概念题1.投机性资本流动答: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不同货币的利差以及预期汇率的变动买卖金融资产,而不采用任何对称的抵补性交易,以牟取高利而产生的短期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①不同货币之间的利差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即投机者向利率较高的货币金融资产投资,以谋取高利息收益。
②货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
一国货币汇率暂时性下浮,会吸引短期资本流入,因为投机者此时按低汇率买进这种货币的金融资产,待汇率反弹后再卖出,就可从汇率变动中获利。
③迟收早付所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
如果预期结算货币将要升值,进口商就会设法加速完成付汇,而出口商则会设法推迟完成收汇;反之则反之。
这种做法是基于当事人对货币汇率的预期而产生的,因而具有投机的性质。
④国际市场股票、黄金和某些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涨落,促使投机者伺机买进或卖出,以便从价格变动中获利。
2.内部均衡答:在国际收支均衡的分析中,斯旺第一次将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分离开来,斯旺认为内部均衡就是充分就业条件下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状态。
总需求是可变的,而总供给对应于充分就业时的供给水平,在短期内是不变的。
这样的定义对内部均衡的束缚过于严重,与中国的国情也有所偏离。
因此,本书在沿用斯旺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将内部均衡定义为:剔除充分就业条件下,国内总需求等于国内总需求的状态。
根据时间跨度进行拓展和细分,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
3.外部平衡答:外部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外部平衡不同于外部均衡,主要是指单纯的国际收支账户在一定口径上的数量平衡。
简单说,外部平衡就是经常账户加上了长期资本账户、即国际收支基本账户的平衡。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往往是冲突的。
二战后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如米德、丁伯根、斯旺、约翰逊和蒙代尔等都曾研究过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认为这两种平衡是有联系的,必须放在一起研究。
当外部失衡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支出调整政策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开支;支出转换政策,包括贬值和直接管制两方面,前者即采用汇率变动政策使国内和国外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的需求转换;直接管制政策,即对某些经济部门给予优待或限制(如关税、出口津贴、许可证、限额、外汇管制等),目的也在于将对国外产品需求转换到国内产品上来。
《国际金融学》章节练习题本教材练习题概况: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一、单项选择题1、动态的外汇是指( D )。
P1A、国际结算中的支付手段B、外国货币C、特别提款权D、国际汇兑2、静态的外汇是以( B )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P1A、本国货币B、外国货币C、外国有价证券D、外国金币3、外汇是在国外能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它具( C )。
P2A、稳定性B、保值性C、可自由兑换性D、筹资性4、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可分为( D )。
P3A、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B、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外汇C、短期外汇与长期外汇D、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5、直接标价法( D )。
P5A、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B、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C、是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D、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6、若某日外汇市场上A银行报价如下:美元/日元:欧元/美元:Z先生要向A银行购入1欧元,要支付多少日元( A )?P5A、B、143.7956 C、D、7、若某日外汇市场上A银行报价如下:美元/日元:美元/加元:Z先生要向A银行卖出10000日元,能获得多少加元( D )?P5A、B、72.20 C、D、8、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B )。
P9A、金平价B、铸币平价C、绝对购买力平价D、相对购买力平价9、利率对汇率的变动影响有( C )。
P12A、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B、利率下降,本国汇率下降A、需比较国外汇率及本国的通货膨胀率而定D、无法确定10、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是( A )。
P17A、经常项目的交易中实现的人民币自由兑换B、资本项目的交易中实现的人民币自由兑换C、国内公民个人实现的人民币自由兑换D、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都实现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二、名词解释题1、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同时将汇率的变动幅度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较小范围内。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1.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因此国际收支就是外汇收支。
答案与解析:选错。
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但国际收支≠外汇收支。
2.LM与BP曲线的相对位置由国内外资金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决定,若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比LM更加平坦;反之,BP比LM更加陡峭。
答案与解析:选对。
3.国际金本位时期,虽然将汇率政策排除在外,使各国只能考虑通过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经济均衡目标,但由于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作用,各国仍可实现内外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对。
4.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无法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与解析:选错。
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如扩张的财政政策能减少就业,增加需求,从而增加进口,减少顺差,所以可以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5.斯旺图形中,若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应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以汇率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错。
当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时,说明等量汇率变动条件下,维持内部均衡比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改变更多数量的国内总支出。
换言之,以汇率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相对更加有效,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相对更有效。
6.蒙代尔认为,在开放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最佳的政策搭配方式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与解析:选对。
7.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容易受到投机性货币冲出。
因为货币投机者笃定中央银行没有办法持久维系固定汇率制度,从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沽空这些国家的货币,以期从货币贬值中牟取暴利。
答案与解析:选对。
8.对于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小国,不考虑中央银行的冲销政策,要提高产出水平,则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完全失效,但货币政策效果理想;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完全失效,但财政政策效果理想。
答案与解析:选错。
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小国,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完全失效,但货币政策效果理想。
9.两国模型中,由于本国维持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外国财政扩张所引起的外国均衡收入水平提高,事实上是以本国均衡收入下降为代价的。
答案与解析:选对。
10.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基本实现了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单一货币则将汇率稳定目标推向了极致,同时各国还完好地保持了独立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选错。
实行统一货币区以后,各国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丧失。
四、不定项选择练习说明:以下各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上画圈。
1.开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哪些?()A.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答案与解析:选ABCD。
2.以下关于斯旺图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A.YY'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曲线右侧代表通货膨胀,左侧代表失业B.EE'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曲线右侧代表经常账户顺差,左侧代表经常账户逆差C.若YY'曲线比EE'曲线更加陡峭,说明汇率政策对外部均衡的影响力相对更大D.仍然无法解决固定汇率制下或者可调整固定汇率制下的米德冲突问题答案与解析:选ACD。
EE'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曲线右侧代表经常账户逆差,左侧代表经常账户顺差。
3.以下关于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将原有的支出转移政策分裂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独立的政策工具B.假设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敏感性高于国内货币需求,故IB曲线比EB曲线更加陡峭C.考虑到不同的政策作用机制,每种政策工具应当施用于最具影响力的政策目标之上D.遵循“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规则答案与解析:选BCD。
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将原有的支出调整政策分裂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独立的政策工具。
4.对于固定汇率制度、资本不完全流动的开放小国,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由于BP曲线平行于横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B.货币冲销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得以维持,但国际收支失衡也将一直存在C.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通过央行持续性地抛售外汇来维持本币的固定汇率D.如果不采取货币冲销,外汇储备流失迫使LM曲线回移,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答案与解析:选BD。
对于固定汇率制度、资本不完全流动的开放小国,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可以较大限度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通过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进口,缩减逆差,以达到外平衡。
因而,AC两项均错误。
5.对于浮动汇率制度、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小国,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实现了最大化B.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会缩水C.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得以维持D.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完全消失答案与解析:选AD。
对于浮动汇率制度、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小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十分有效,其产出效应实现最大化,而财政政策失效,因而选AD两项。
6.固定汇率制度的两国模型中,存在哪些作用机制?()A.外国货币扩张在增加外国收入的同时也可提高本国收入B.外国财政扩张在增加外国收入的同时可能降低本国收入C.本国货币扩张对国内经济有长期效应,但对外国经济无实质影响D.本国财政扩张在增加本国收入的同时,对外国经济无实质影响答案与解析:选AB。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是维持汇率的稳定,财政政策的作用是维持国内物价的稳定。
固定汇率制度的两国模型中,本国货币扩张对国内经济不具有长期效应,对外国经济也不产生实质性影响;本国财政扩张在增加本国收入的同时,同时也引起外国收入上升,具有输出效应。
因此,CD两项均错误。
7.20世纪90年代法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原因是()。
A.德法两国都承诺在欧共体内部实行固定汇率B.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资本流动基本无障碍C.德国在统一进程中大规模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D.德法两国利率水平都大幅度上升答案与解析:选ABCD。
8.对于发展中国家,以下哪种政策目标组合相对理想?()A.汇率稳定性+资本完全流动性B.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C.资本完全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D.以上都对答案与解析:选B。
9.在IS-LM-BP模型中,本币贬值会产生怎样的变化?()A.IS右移B.LM右移C.BP右移D.以上都不对答案与解析:选AC。
本币贬值,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外部需求增加,从而引起IS曲线右移;同时,汇率上升,BP曲线右移。
在固定汇率制下,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抛售储备,买入本币,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LM左移;浮动汇率制下,本币贬值,外资流出,对本国货币需求减少,本国货币供应量显得过多,LM曲线右移。
10.当一国经济出现内部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时,根据政策搭配理论,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应采取怎样的措施?()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答案与解析:选C。
五、问答题练习说明:请根据学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题应给出过程和答案。
1.试以IS-LM-BP模型说明不同方向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对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2.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出现米德冲突?其根源是什么?3.简述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
4.为什么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更多依赖财政政策?5.在资本流动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开放小国的中央银行维持固定汇率并实施非冲销政策,那么紧缩的财政政策对该国流通中货币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解释原因。
6.如果在资本完全流动的两国模型中,假设两国中央银行共同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本币与外币间的固定汇率。
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否引起外国实际收入的变动?如果可以,那么属于输出效应还是以邻为壑效应?7.如果浮动汇率制国家的政府采取严格的资本管制,完全禁止跨国资本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开放小国的收入水平会有怎样的影响?8.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政府为摆脱短期但剧烈的收入水平降低,极力游说日本增加政府支出、削减税收。
假设美、日两国资本接近完全流动,并且在外汇市场上美元日元的汇率完全自由浮动。
请考虑美国政府的要求是否符合其自身利益,并证明你的结论。
9.在上一题的经济背景下,美国政府会希望日本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请说明理由。
10.克鲁格曼三角形假说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放有何启示?参考答案三、判断对错1. F2. T3. T4. F5. F6. T7. T8. F9. T 10. F四、不定项选择1. ABCD2. ACD3. BCD4. BD5. AD6. AB7. ABCD8. B9. AC 10. C五、问答题1. 试以IS—LM—BP模型说明不同方向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对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答:IS—LM—BP模型是开放经济宏观均衡分析的常用工具,除了给出关于内外均衡的直观解释外,也在宏观经济政策运用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供求均衡、增支或减税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或汇率政策,都会推动IS曲线右移}相反,紧缩性财政政策、具有促进进口抑制出口的贸易政策或汇率政策,会使IS曲线左移。
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供求均衡,降低利率或扩大货币供给等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推动LM曲线右移;相反,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左移。
另外,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减也会直接引起国内货币供给变动,同样造成LM曲线的移动。
BP曲线代表国际收支平衡,倾向于放松外汇管制、刺激资本流动的贸易政策,具有奖出限入作用的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都会推动BP曲线右移;相反,倾向于严格外汇管制的贸易政策、具有促进进口抑制出口的本币升值政策,会使BP曲线左移。
2. 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出现米德冲突?其根源是什么?答:当固定汇率的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与对外逆差并存,或是对内通胀与对外顺差并存的状态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无法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比如,在通胀与顺差并存时,若考虑以支出增加政策平衡国际收支,就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程度;若以支出减少政策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则会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的顺差规模。
在失业与逆差并存时,政策当局也必然陷入同样的两难境地。
这种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
究其根源,是因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不便进行直接贸易管制,支出转移政策转变成为特定的固定汇率政策。
这表明,要实现内部和外部经济的均衡,只能依靠支出调整政策这一种工具,政策工具数目少于经济政策目标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