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9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 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 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 1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 /公顷地区分类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市县第一、二、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行业代码等别三、四等十二等十四等等13≥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14≥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15≥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16≥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17≥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18≥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19≥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20≥ 1350≥1080≥780≥540≥450≥405≥380 21≥ 1575≥1260≥915≥630≥525≥480≥380 22≥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23≥ 2250≥1800≥ 1305≥900≥750≥675≥380 24≥ 1680≥1350≥975≥675≥570≥510≥380 25≥ 2250≥1800≥ 1305≥900≥750≥675≥380 26≥ 2250≥1800≥ 1305≥900≥750≥675≥380 27≥ 3375≥2700≥ 1965≥1350≥ 1125≥1020≥380 28≥ 3375≥2700≥ 1965≥1350≥ 1125≥1020≥380 29≥ 2250≥1800≥ 1305≥900≥750≥675≥380 30≥ 1800≥1440≥ 1050≥720≥600≥540≥380 31≥ 1350≥1080≥780≥540≥450≥405≥380 32≥ 2700≥2160≥ 1575≥1080≥900≥810≥380 33≥ 2700≥2160≥ 1575≥1080≥900≥810≥380 34≥ 2250≥1800≥ 1305≥900≥750≥675≥380 35≥ 2700≥2160≥ 1575≥1080≥900≥810≥380 36≥ 2700≥2160≥ 1575≥1080≥900≥810≥380 37≥ 3375≥2700≥ 1965≥1350≥ 1125≥1020≥380 39≥ 2700≥2160≥ 1575≥1080≥900≥810≥380 40≥ 3825≥3060≥ 2235≥1530≥ 1275≥1155≥380 41≥ 2700≥2160≥ 1575≥1080≥900≥810≥380 42≥ 1350≥1080≥780≥540≥450≥405≥380 43≥ 1350≥1080≥780≥540≥450≥405≥380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1: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地区分类行业代码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市县等别第一、二、三、四等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十二等第十三、十四等第十五等13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4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5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6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7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8 ≥1680≥1350≥975≥675≥570≥510≥38019 ≥1680≥1350≥975≥675≥570≥510≥38020 ≥1350≥1080≥780≥540≥450≥405≥38021 ≥1575≥1260≥915≥630≥525≥480≥38022 ≥1680≥1350≥975≥675≥570≥510≥38023 ≥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4 ≥1680≥1350≥975≥675≥570≥510≥38025 ≥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6 ≥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7 ≥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字号:大大中中小小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地区分类行业代码市县等别第一、二、三、四等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十二等第十三、十四等第十五等13≥1680≥1350≥975≥675≥570≥510≥38014≥1680≥1350≥975≥675≥570≥510≥38015≥1680≥1350≥975≥675≥570≥510≥38016≥1680≥1350≥975≥675≥570≥510≥38017≥1680≥1350≥975≥675≥570≥510≥38018≥1680≥1350≥975≥675≥570≥510≥38019≥1680≥1350≥975≥675≥570≥510≥38020≥1350≥1080≥780≥540≥450≥405≥38021≥1575≥1260≥915≥630≥525≥480≥38022≥1680≥1350≥975≥675≥570≥510≥38023≥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4≥1680≥1350≥975≥675≥570≥510≥38025≥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6≥2250≥1800≥1305≥900≥750≥675≥38027≥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续表1 单位:万元/公顷地区分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类行业代码市县等别第一、二、三、四等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十二等第十三、十四等第十五等28≥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29≥2250≥1800≥1305≥900≥750≥675≥38030≥1800≥1440≥1050≥720≥600≥540≥38031≥1350≥1080≥780≥540≥450≥405≥38032≥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3≥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4≥2250≥1800≥1305≥900≥750≥675≥38035≥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6≥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37≥3375≥2700≥1965≥1350≥1125≥1020≥38039≥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40≥3825≥3060≥2235≥1530≥1275≥1155≥38041≥2700≥2160≥1575≥1080≥900≥810≥38042≥1350≥1080≥780≥540≥450≥405≥38043≥1350≥1080≥780≥540≥450≥405≥380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 〕2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 〕28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 〕31 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 〕3 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 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
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
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 〕232 号)停止执行。
成都市产业园区入驻投资强度、税收指标摘要:一、成都市产业园区概述二、成都市产业园区的入驻投资强度1.投资环境的吸引力2.投资强度的具体数据三、成都市产业园区的税收指标1.税收政策的优势2.税收贡献的具体数据四、成都市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及服务1.政策扶持2.服务体系五、成都市产业园区的发展前景及建议1.产业发展趋势2.投资建议正文:【成都市产业园区概述】成都,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近年来,成都市致力于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入驻。
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成都市产业集聚、创新引领、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成都市产业园区的入驻投资强度】1.投资环境的吸引力成都市产业园区凭借其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
市区政府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成都市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投资强度的具体数据据统计,成都市产业园区的投资强度逐年上升。
截止到2023,全市产业园区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平均投资强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0亿元以上。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占比逐年提高,显示出成都市产业园区投资的高效益。
【成都市产业园区的税收指标】1.税收政策的优势成都市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激发企业活力。
例如,对入驻产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等给予税收减免优惠。
2.税收贡献的具体数据据统计,成都市产业园区企业累计实现税收逐年增长。
截止到2023,全市产业园区企业税收贡献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税收贡献的持续增长,彰显了成都市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实力。
【成都市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及服务】1.政策扶持成都市针对产业园区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
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提供贷款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等。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
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
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停止执行。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表2 容积率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一、指标应用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城市的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一、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编制工业项目用地有关法律文书、工业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违约责任追究的重要尺度。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四、本控制指标有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五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
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
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没有达到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应依照合同约定及有关规定追究违约责任。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土地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土地等别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生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执行。
附件1:指标控制应用说明一、指标应用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地城市的土地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和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地区分类行业代码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市县等别第一、二、三、四等第五、六等第七、八等第九、十等第十一、十二等第十三、十四等第十五等13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14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15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16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17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18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19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20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21 ≥1575 ≥1260 ≥915 ≥630 ≥525 ≥480 ≥38022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23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24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25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26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27 ≥3375 ≥2700 ≥1965 ≥1350 ≥1125 ≥1020 ≥38028 ≥3375 ≥2700 ≥1965 ≥1350 ≥1125 ≥1020 ≥38029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30 ≥1800 ≥1440 ≥1050 ≥720 ≥600 ≥540 ≥38031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32 ≥2700 ≥2160 ≥1575 ≥1080 ≥900 ≥810 ≥38033 ≥2700 ≥2160 ≥1575 ≥1080 ≥900 ≥810 ≥38034 ≥2250 ≥1800 ≥1305 ≥900 ≥750 ≥675 ≥38035 ≥2700 ≥2160 ≥1575 ≥1080 ≥900 ≥810 ≥38036 ≥2700 ≥2160 ≥1575 ≥1080 ≥900 ≥810 ≥38037 ≥3375 ≥2700 ≥1965 ≥1350 ≥1125 ≥1020 ≥38039 ≥2700 ≥2160 ≥1575 ≥1080 ≥900 ≥810 ≥38040 ≥3825 ≥3060 ≥2235 ≥1530 ≥1275 ≥1155 ≥38041 ≥2700 ≥2160 ≥1575 ≥1080 ≥900 ≥810 ≥38042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43 ≥1350 ≥1080 ≥780 ≥540 ≥450 ≥405 ≥380 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业⽤地指标的含义⼯业项⽬建设⽤地有五项控制指标?根据(关于发布和实施《⼯业项⽬建设⽤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资发〔2008〕24号)规定,⼯业项⽬建设⽤地控制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政办公及⽣活服务设施⽤地所占⽐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
【⼯业⽤地五项控制指标解释】1、投资强度:项⽬⽤地范围内单位⾯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固定资产总投资÷项⽬总⽤地⾯积其中:项⽬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地范围内总建筑⾯积与项⽬总⽤地⾯积的⽐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积÷总⽤地⾯积建筑物层⾼超过8⽶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积加倍计算。
3、⾏政办公及⽣活服务设施⽤地所占⽐重:项⽬⽤地范围内⾏政办公、⽣活服务设施占⽤⼟地⾯积(或分摊⼟地⾯积)占总⽤地⾯积的⽐例。
计算公式:⾏政办公及⽣活服务设施⽤地所占⽐重=⾏政办公、⽣活服务设施占⽤⼟地⾯积÷项⽬总⽤地⾯积×100%当⽆法单独计算⾏政办公和⽣活服务设施占⽤⼟地⾯积时,可以采⽤⾏政办公和⽣活服务设施建筑⾯积占总建筑⾯积的⽐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地⾯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于⽣产和直接为⽣产服务的构筑物占地⾯积总和占总⽤地⾯积的⽐例。
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积+构筑物占地⾯积+堆场⽤地⾯积)÷项⽬总⽤地⾯积×100%5、绿地率:绿地率是指规划建设⽤地范围内的绿地⾯积与规划建设⽤地⾯积之⽐。
计算公式:绿地率=规划建设⽤地范围内的绿地⾯积÷项⽬总⽤地⾯积×100%绿地率所指绿地⾯积包括⼚区内公共绿地、建(构)筑物周边绿地等。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规范工业用地程序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公布日期】2011.07.01•【字号】成经信办[2011]119号•【施行日期】201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法商法总类正文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规范工业用地程序管理的通知(成经信办[2011]119号)各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国土资源(分)局: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成办发[2010]105号),进一步规范工业用地程序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备案(一)新用地工业项目投资协议正式签订后1个月内,由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填报《成都市签约工业项目信息备案表》向市经信委申请备案。
(二)项目备案作为项目申请用地计划指标和供地准入审查的依据。
二、项目用地报征(一)各区(市)县根据项目需要,动态向市经信委提出用地申请,市经信委及时审查,在年度计划总规模内,分批下达年度用地计划安排。
(二)各区(市)县按下达的用地范围和面积组织土地报征,组件资料报市经信委复核确认,市经信委出具确认的函件作为市国土局用地报征接件要件。
(三)组件工作原则上自项目用地计划安排下达2个月内完成,没有按时完成组件工作的或完成组件但未通过复核的,相应用地计划指标由市经信委收回另行安排。
三、项目供地程序(一)拟供地块由园区管理部门填写《成都市工业用地产业准入申请表》,报市经信委审核,作为国土部门编制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方案的要件。
(二)国土部门根据市经信委审核同意的《成都市工业用地产业准入申请表》中相关条件,会同发改、规划、工业、建设、环保等相关部门编制工业项目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方案。
(三)拟用地的工业项目,由项目业主向园区管委会提出用地申请,经园区管委会和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初审后,以《成都市工业项目准入意见书》报市经信委审查,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项目业主方可参与土地竞买。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发布,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控制指标》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不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
对因生产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进行充分论证,确属合理的,方可批准供地,并将项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报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
三、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控制指标》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
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在符合《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报部备案。
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适时修订《控制指标》。
本《控制指标》发布实施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停止执行。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本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与本控制指标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
具体如下:(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得低于30%;(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六、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城市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八、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表1: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单位:万元/公顷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表2:容积率控制指标附件1:控制指标应用说明一、指标应用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城市的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一项关于工业项目用地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工业项目用地的规划、选择和利用,确保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工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该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用地类型:明确工业项目用地的分类,根据工业项目的性质和规模确定用地类型,如重型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2. 用地范围:确定工业项目所需用地的范围和面积,包括建筑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用地等。
3. 用地条件:规定工业项目用地的基本条件,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开发指标等,以确保用地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 地理位置:指定工业项目用地的地理位置要求,如距离市中心、交通便利程度、自然环境状况等。
5. 用地配套:规定工业项目用地需要配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供水、供电、排污等,以满足工业项目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6. 用地限制:对工业项目用地的限制条件进行规定,如环境保护要求、土地使用权期限、土地转让等,以确保工业项目用地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7. 用地评估:制定工业项目用地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对用地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土地经济效益、用地环境效益等方面。
该指标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合理规划工业项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工业用地指标控制规定是什么?附工业用地控制指标解释!工业用地指标控制规定是为了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而制定的。
那么工业用地指标控制规定是什么?附工业用地控制指标解释!一、工业用地指标控制规定是什么?工业项目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指标:1、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国家要求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2、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国家要求的容积率控制指标规定;3、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4、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5、工业企业内部不得安排绿地。
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二、工业用地控制指标解释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用于生产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