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1

陶炎武

城市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出现了,但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城市作为一种社会聚落形式,只是到了工业社会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在工业革命前,城市虽然存在了四千多年,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集中的现代化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的小商品生产,城市从数量、规模、布局、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城市是以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的数量和性质的根本变化为开端的。工业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化促使人类的居住形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到农村,冲击破坏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流通方面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2)地域景观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状态在地域方面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3)经济领域的城市化现象,即第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向城市集中、集聚的过程;(4)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普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时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通商口岸,损害中国主权,掠夺大量侵略特权,他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建租界、开银行、办工厂,建教堂、办学校、医院等,残酷地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抵挡不住廉价的洋货进攻,销路日渐狭小,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作为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业也走向衰退,农村经济开始向为城市服务的单一种植、饲养经济转变,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水般涌入城市谋生,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器生产的威力及其带来的丰厚利润,刺激中国社会一批有钱者如官僚、商人、买办、华侨投资办厂,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巩固其统治,也兴办了一批军事工厂,如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103家,资本总额2600余万元,民族资本工厂100家,资本200万元,1洋务企业44个,资本2000万元左右,所有这些工厂绝大多数分布在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瓦解加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列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较快,1912年) 1920年间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 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o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新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第一,工业化促进了旧城面积的扩大和一批新城市的出现。开埠前的上海城区面积不足千亩,开埠后列强纷纷在上海抢战租借地,1914年,租界区占地近5万亩,昔日芦苇丛生的外滩一变而成繁华的十里洋场了,?与此同时,中国商人大力开发闸北,修路建桥、开办工厂,原先/荒辟冷落、人迹罕至0的闸北成为上海又一新的繁华区,开埠前的汉口镇基本附着在汉水入江口上,因此古汉口的土码头、街道多集中在汉水之傍,

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11月1收稿日期:1997)09)15

如有名的汉正街,这是木船时代商贾只能活动在汉水岸边,难以在长江运营的表现,1861年汉口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巨轮航行于长江之上,在汉口沿江建码头、修仓库、开租界,于是汉口的市区发展走向由沿河折向沿江,在武汉关附近形成一片滨江区,商业中心发生位移,以汉正街向下推移到刘家庙、江岸车站一线,逶迤几十里,从1861年到1911年50年间,武汉三镇城区面积从不到20平方公里扩大到约60平方公里。近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轮船的开通、新式工矿的兴建,在中国大地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商贸中心如工业中心,并很快形成新的城市。19世纪60年代的唐山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70年代洋务派开始在唐山兴办开平煤矿,修筑唐胥铁路,唐山逐渐扩大成一座城市,1919年唐山人口达815万人,到本世纪30年代初,增至30万人左右,已是华北重要工业城市。香港原来是广东沿海的一座小岛,割让给英国后,很快成为远东的商业贸易和船舶聚集地,近代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之后英国又强租新界和九龙,使香港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也不断发展,成为英国在远东的政治、经济据点,到1941年,香港人口也达16319万人,成为中国南部的大城市。青岛原是一个小渔港,19世纪末被德国强租为侵略据点,逐渐建立港口和城市设施,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青岛很快成为水陆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增加了对青岛的资本输出,开办了一批纺织厂,一些民族资本家也在青岛投资办厂,青岛发展更快,1902年,青岛人口116万,1919年增加到1615万,1922年增至29万,1936年达到40万,成为山东第一大城市,其它如焦作、南通、郑州、石家庄、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都是伴随中国工业化和列强经济入侵而出现的。

第二,工业化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开办新式工厂需要大批工人,尤其中国民族资本由于力量弱小,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过程除主要环节由机器完成外,多数环节常用人工,同样资本规模的厂矿所雇工人中国比国外先进国家多得多,交通运输、商业、大量的第三产业也需大批员工,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较快。据粗略统计, 1914年前上海中外工厂的工人数已达14万至15万人,1910年上海人口达到1185859人,抗战前夕猛增到500万。?1895年前的重庆城市人口不足10万,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工商业发展较快,成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本世纪初人口增至30万,1936年达到50万。武汉市的人口增长也较快,1861年为30万,1914年增至80余万,1934年已达1284787人。?城市人口增加的动力是工业化,增加的途径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以机械型增长为主,如武汉市的人口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农村,在汉阳城区的月湖一带和汉口的后湖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菜农和渔户,为城市供应蔬菜鲜鱼,他们随城区面积扩大而不断转化为城里人,紧邻武汉市区的黄陂、孝感等周围农村的农民、手工业者不断流入武汉做生意,开作坊或做工役,他们多同乡而居,出现了黄陂街、沔阳街、咸宁码头等以籍贯而叫的地名。到1949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65万。

第三,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村在城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下,与城市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方式逐渐向城市靠拢。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新式交通线路的扩展,以及城市经济中心作用的膨胀,封闭的农村自然经济堡垒日渐瓦解,并开始朝为城市服务的开放型的商品经济方面转变。首先,农作物的种植日趋单一,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农产品的地域分工明显,东北是豆类主要产地,长江流域盛产稻米,城镇周围农民多以种植蔬菜为生。江苏南通、松江、太仓一带原为中国纺织之乡,所产棉花大多用于自纺自织,自20世纪初大批新式棉纺织工厂的兴办,棉花需求量增加,棉价上涨,农民纷纷将棉花出售给纱厂,据统计,1932年中国棉花产量780万担,出售棉花5885214担,80%以上的棉花成为商品,?其它如桑蚕、花生、烟叶、大豆、小麦作为城市工业的重要原料,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其次,城市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也被大量运用,19世纪末张之洞在湖北办棉纺织厂时,引进美国优良棉种对湖北棉花进行改良,北京政府时期全国有各种农业学校250余所,农业试验场250个,其中以山西河南最多;?外国资本家为了在中国获取更多原料,也展开了一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英美烟草公司在山东河南采用提供烟种包购烟叶的办法鼓励农民种美烟,日本满铁公主岭农场搜集我国东北、朝鲜、日本数十种大豆进行品种改良,研究出三种优良大豆,产油豆增加一成以上,新品种在东北大面积种植;山西皮棉单产1931年为35斤,改种良种棉后,皮棉单产1937年增至3816斤。第三,城市机器工厂的生产方式也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东北平原人少地广,利于机械化生产。1915年宁波商人李云书投资60万元在黑龙江呼玛农垦公司,先后从国外购买6台大型拖拉机,8台播机、8台收割机,种植面积达3600响。à在苏北沿海600里滩涂上,1921年有垦殖公司46家之多,拥有资金2千万元,大量使用机器生产,围成土地585万亩,所采用的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股份公司经营管理

54咸宁师专学报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

方式。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别于农村经济繁荣,推动农村城镇化。农民出卖农产品,就需购进必须的生产资料如生活用品,单靠农村原有的集等初级市场难以满足这种需要,据1934年对山东邹县的调查统计,全县有14个集镇,每集之间最近者相距5里,最远者相距9里多,平均每集附近农民为22518人,将其中11个集市各处运来的货物分类,50里内货物中有80%是农产20%是手工业品,300里地域外所来的货物农产品只有3619%,手工业品18%,机制品占4418%,多来自济南、青岛、上海等地。á这表明定期贸易的集市已发展成小城镇,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城市工业品流入农村的主渠道。小城镇发展以浙江北部、苏南和苏北垦区较为典型,如吴江县的盛泽镇是苏南著名蚕丝集散市场和丝绸中心,苏北海门的海复镇、南通的三余镇、东台的大东集都是苏北垦区有名的棉花集散、工业品销售中心。小城镇是联系大中城市和乡村的一条重要纽带,它不仅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而且是农村社会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第四,工业化促使城乡居民生活日趋/洋化0,城市生活方式在社会中慢慢流行开来。首先是城市居民生活变化迅速。穿的方面,市民多穿手工制作的土布衣服,开埠后洋布充斥市场,市民多改穿价廉物美的洋布,始则洋棉布,继则洋呢绒、华达呢等布料,服饰由传统的长衫统袍改为方便实用的短衫窄褂,且附加布兜口袋,民国初年西服热盛极一时,中西合璧的旗袍深受城市妇女欢迎,上海是近代中国的服装中心,吃的方面,中华饮食文明历史悠久,但自从西方食品进入中国市场,西方吃文化也在各城市中流行起来。各式洋酒、蛋奶制品等成为市民馈赠宴请的佳品,城市上层社会除传统的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外,请吃西餐大菜成为上流社会应酬的时尚,不少富商大贾还自备西餐厨师。用的方面,市民的日常生活用的多为舶来品和国货,如洋火、洋针、洋伞、洋油、钟表、牙膏、牙刷等。光绪末年,汉口杂货行所经营的商品80%以上是洋货。住的方面,楼房占地面小,方便舒适,是城市居民追求的重要目标,不少工商业主建造小洋楼,附设花园、车库及完善的供电供水系统,一般人家为经商方便和节约地皮,也尽量修造楼房。行的方面,先前达官贵人出门坐轿子,平民步行,19世纪80年代日本人发明的人力车灵便快捷,很快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到本世纪初,一些洋商、外国领事、中国工商界巨子开始乘坐小汽车和摩托车,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则出现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区,为一般市民服务。在闲暇娱乐方面,传统的娱乐是茶馆听戏,青楼狎妓,近代后出现的剧场、电影院、舞厅、体育馆成为市民娱乐新的去处,文化生活方面,城市是知识信息的密集区,学堂、报社、图书馆出版印刷机构林立,辛亥革命期间上海有44家出版机构,许多市民在茶余饭后透过近代传媒了解社会,掌握市场行情,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很受市民欢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市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在追新生活方式心理的驱使下,他们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唯利是图成为社会各层的普遍取向,/汉口人嫁女只求丰衣足食,皤皤白发不计也0。 l u政治上的等级观念逐渐淡泊,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猛烈冲击,经营工商业成为社会上体面的职业,由官入商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向,如大官僚黎元洪、王世珍、孙武在武汉都有大量投资。一些人开始对禁锢个性自由的专利政治产生不满,向往自由民主社会。

城市生活以其商品为载体也在农村慢慢流行开来。浙江象山/近来洋货充斥,农民多趋之如鹜0, l v山东荷泽农民以前吸旱烟,现在大多吸洋烟,以前点灯用煤油、豆油,现在都点煤油,河北东光乡下农民/家中一切用品多仰给于外货,以棉布、棉纱、煤油等为主要物品0。 l w山东烟台经营果园致富的农民都住着很讲究的房屋,有的是住着楼房0。 l x火车轮船等近代化交通工具穿行于中国高山平原间,城市农村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农民走出山沟、村庄再也不是那么难了。

城市化的动力是工业化,而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比较特殊,其经济成份多种多样,既有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还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而外资的经济实力最强,1928年中国新式产业资本380780万元,其中外国资本为282050万元,占7318%,能源、交通、金融等部门都被外资垄断和控制,因此我国的城市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兴起和发展的,其过程处处打上了侵略的烙印。首先,帝国主义掠夺的便利,以交通条件较好的沿海内河口岸作为侵略基地,致使口岸城市发展迅速,开放前天津城市人口不足10万,到本世纪20年代人口超过百万,上海则成为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些口岸大城市的经济实力也远远超过其它城市,如1928年上海有中外工业资本299453511元,而整个华北地区到抗战前夕工业资本才达464468千元,其中天津、青岛又占一半以上。 l y这就造成近代中国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广大的内地和西部地区却十分落后,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则发展滞后。解放前,湖北除武汉人口过百万外,沙市、宜昌、襄

55

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樊的人口都没过10万,因为这些二级城市工业经济落后,还是以手工作坊为主。小城镇作为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据点,有一定的发展,但主要是因商业经济而繁荣,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农民并没富裕起来,无力投资办厂,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乡镇工业的发展微乎其微。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城市的建设也存在种种缺陷,主要表现有市政建设混乱,租界华界贫富悬殊。各租界当局各自为政,不与中国城市当局合作,城市建设不可能有统一规划,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如天津的八国租界当局均以本国的利益为基点进行城市建设,独自经营,在建设方面,英租界一律用外围式,意大利租界规定临街建筑物形式不得雷同,排水、街道系统混乱,租界的排水管道五花八门,有圆形、八角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互不衔接。街道横竖不一,宽窄不同,许多街道不衔接,不是交错构成卡口,就是弯弯曲曲,成丁字形。墙头、断头众多,租界住的是洋人、买办、工商巨子、官僚、市政设施良好,道路多为柏油水泥路面,两侧灯火明亮,建筑物大多是水泥钢骨,给、排水设施密布,华界区则街道简陋,路面以土路和石子为主,商店矮小,居民住在低矮的平房和拥挤的院落。在租界当局的纵容下,赌博、吸毒、娼妓行业特别发达,旧上海仅明娼就数以万计,在本世纪20年代每128人中就有一名娼妓,除明娼之外,暗娼之多,无论是人数还是种类,并不亚于明娼,十里洋场的淫业非但在当时的中国,即使在全世界,其人数之众也位于首列。烟赌娼的盛行,波及到城市社会的许多领域,道德沦丧、思想颓废、风俗败坏给社会、家庭、婚姻带来巨大灾难。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另一个障碍是封建主义势力,他们顽固维护封建制度,摧残民族资本主义,这方面的论述已很多,不再累述。在城市管理与建设方面,清政府官员知识落后,无所作为,民国时期,北京、南京政府虽然颁布了一些城市管理条例,作了一些城市规划,如刘文岛对大武汉的规划设计,但连年内战,无时间、财力实施。历届反动政府与帝国主义一道对城市人民进行残暴的专制统治,扶持黑社会势力,破坏进步运动,镇压反抗斗争,盘踞武汉时,凡重要位置,皆其左右亲私,互相包办,辗转盘踞,不稍放松,专制达于极点0。 l z 反动政府视城市经济为其钱袋,横征暴敛,肆意勒索,可见,民不聊生,城中乞丐成群,贫民窟、棚铺区随处可见。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本是中国城市化的希望所在,但它在帝封的夹逢中求生存,发展缓慢。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开始膨胀,民族资本萎缩,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所受打击更重,直到解放前夕,始终没能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到1949年,中国现代化工业总产值为7919亿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16%,中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由此可见,在中国近代城市化诸种发动主体中,外国资本势力最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与中国反动政府相勾结,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维护农村封建制度,对中国广大农民残酷掠夺,造成中国农村虽然商品化程度提高,但更加贫困,农村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微乎其微的局面,致使近代中国农村不能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这就是中国近代城市化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注释:

1陆仰渊等5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6,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917页。

o5工厂登记分类清册6,经济部档案四35297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郑祖安,5近代上海都市的形成6,5上海史研究6,学林出版社1984年,197页。

?罗志如5统计表中之上海6,5上海县续志6卷六。

?皮明:5近代武汉城市史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59)660页。

?陆仰渊:5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6,203页。

?5中国经济年鉴6,1937年,295)297页。

à[日]佐滕武夫,5北部黑龙江省经济事情调查6,5满铁经济年报6,1934年,47)49页。

á杨庆绅,5集市现象表现的农村自给自足问题6,5乡村建设6卷14,第17期。

l u徐焕斗,5汉口小志6,1905年版,3页。

l v l w章有义,5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6,第三辑,313页。

l x5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6,第二辑,441页。

l y陈真,5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6,第二辑,953页、956页。

l z5鄂公民披露王占元之政绩6,5晨报6,1920年10月1日。

56咸宁师专学报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那些问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目录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支持观点总结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城镇化发展模式具体分析 四、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和比重提高的过程。其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迁移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就地城市化。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迁移城市化为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通常是人口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城区扩大或新设城市带来的人口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广义概念,除包括人口城市化以外,还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土地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等。应该说,人口城市化是基础,城市化的这些丰富内涵都是从人口城市化衍生出来的。 2.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不同支持观点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过笔者的总结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观点展开。 观点1:小城镇发展论。认为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众多的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那么多新城市。福利补贴、粮食补贴等国家已负担不起,城市住房、交通、供水、就业等问题已相当紧张。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观点2:中小城市战略论。认为农村城市化有远见的选择是,依托现有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再辅之以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造和建设一部分重点小城镇。这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可避免发达国家“城市病”在我国重演。 观点3:大中小城市并举论。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当发展小城市。理由是:(1)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病”,可以通过社会自身发展而得到治理。由城市化滞后的“农村病”是一种“停滞病”,它不仅难治,而且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城市病”。我们不必因噎废食,因害怕“城市病”而不敢发展特大、大中城市。(2)全面发展大中小城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B)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D)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B)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B)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D)。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D)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C)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A)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进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C)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A)。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孔德余 并不认同所谓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已经基本饱和,未来将转向改善性需求的观点。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还不到50%,也就是说,中国与美国大致面积相等的国土面积,还养育着相当于美国20倍左右的农民,说明中国农民的人均可利用耕地面积可能达不到美国农民的1/20,那么中国要真正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还很漫长。 未来持续漫长的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那么,未来城市化的路径到底是让现在的大城市无限扩大,还是发展中小城市?如果说让大城市无限扩大,依据中国的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未来上3000万、5000万甚至更多人口的城市在中国会有很多。而就现状来看,大城市最大的优势是商业设施、商务设施、就业条件、政府服务、教育、医疗的优势集中;但超大的、在全世界没有先例的城市规模,也会面临全世界的城市都未出现过的严峻问题,比如交通问题、空气质量问题等。一个超级大的城市,仅仅一个超级大的交通压力完全可以让整个城市瘫痪,而交通压力的出现,同时就导致一个大城的整体效率大大降低。如果继续放纵各种优势向大城市集中,让人口也继续向大城市集中,很显然,终究有一天那些超级大城市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到那时,再来发展中小城市恐怕将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也可以说,中国的城

市化绝不应该把超级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小城市,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优势和空气质量的优势;但是,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大城市的优势,却恰恰成了中小城市的劣势,因此,中小城市目前因为政府服务水平、商业商务配套、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落后于大城市,而失去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出现大城市的人口聚集能力持续增强,中小城市的聚集能力还在不断减弱的态势。如果中小城市从抓政府服务的提升开始入手,并将商业、商务功能,医疗、教育水平都提升到与大城市的水平基本一致,再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匹配相适应的产业规模来解决好就业问题,中国中小城市还会继续像现在一样不能与大城市竞争?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方向还会是大城市? 中国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无法回避对中小城市的依赖,尽早解决好中小城市发展中的服务水平,提升商业、商务、教育、医疗等功能,促进中小城市的就业能力,才是出路。同时也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中小城市的发展,也会成为商业、医疗、教育、以及与城市规模和满足就业相匹配的产业经济将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 2015年9月11日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含答 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 要取决于 A .个体分工 B .社会制度 C .生产能力 D .劳动力短缺 2.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 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3.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 .孙叔敖 B .管仲 C .李冰 D .郑国 4.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 .抵制土地兼并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5.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6. ly:Calibri; font-size:10.5pt"> 唐宋明清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7.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8.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 .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9. 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 .垄作法 B .套作制 C .稻麦二熟制 D .一年三熟制 10.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表现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习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说明】仔细阅读课本正文和阅读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 【自主预习案】(10分钟)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转移; (3)______________ 不断扩大 3.意义 (1)缩小______________。 (2)改善_______________。 (3)提高________________。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______________。(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城市化动力: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探究案】(30分钟) 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阅读P37~P38活动, (1)找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找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练习案】(5分钟)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 【课后探究】 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客观题作业我的成绩76分 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文学家是( )。(2 分)A.龚自珍B.康有为C.黄遵宪D.梁启超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2、( )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它的传入不仅推动了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而且也对文学发生反响。(2 分)A.唯意志论B.天赋人权论C.天演论D.救亡决论我的答案:B 得分:0分 3、提倡“义理、考究、辞章”,外加“经济之学”的古文理论文学思想的是( )。(2 分)A.包世臣、蒋湘南B.龚自珍、魏源C.桐城湘乡派D.冯桂芬、王韬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4、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我国第一小说刊物是( )。(2 分)A.《月月小说》B.《小说林》C.《新小说》D.《新新小说》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5、《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的作者是( )。(2 分)A.梁启超B.裘廷梁C.谭嗣同D.王国维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6、“四万万人齐下之日,天涯何处是神州”两句诗的作者为( )。(2 分)A.张维屏B.丘逢甲C.谭嗣同D.康有为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7、《宋元戏曲考》一书的作者是()。(2 分)A.黄遵宪B.王国维C.林纾D.吴趼人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8、中国近代文艺翻译的兴起,是在( )前后。(2 分)A.太平天国前后B.鸦片战争前后C.维新思潮兴起前后D.五四运动前后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9、近代词人辈出,词又出现了一时之盛。《云起轩钞》就是一部著名的词集。它的作者是近代杰出词家( )。(2 分)A.龚自珍B.蒋春霖C.况周颐D.文廷式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0、我国自宋元以来小说章回体这一平铺直叙而又呆板的固定形式,是林纾将( )译介到中国之后才打破的。(2 分)A.《笑面人》B.《心狱》C.《威尔退尔》D.《巴黎茶花女遗事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1、《文学小言》的作者是( )。(2 分)A.黄遵宪B.王国维C.林纾D.吴趼人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12、自1904年至1912年间,王国维撰写的三部文学理论批评代表作是( )。(2 分)A.《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言》B.《文学小言》、《红楼梦评论》、《宋元戏 曲考》C.《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3、《屈原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2 分)A.梁启超B.王国维C.谭嗣同D.裘廷梁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4、写下“译才并世数严林”这一赞美之句的作者是( )。(2 分)A.康有为B.梁启超C.柳亚子D.苏曼殊我的答案:A 得分:0分 15、宋诗派诗人标榜宋诗,以( )为宗,反对崇唐,反对复古,开始时有一股要革新诗风的锐气。(2 分)A.苏(轼)黄(庭坚)B.欧(阳修)苏(轼)C.苏(轼)王(安石)D.陆(游)杨(万里)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6、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2 分)A.龚自珍B.魏源C.王国维D.严复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7、1897年在《苏报》上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论文,正式提出“崇白话废文言”的口号的作者是( )。(2 分)A.梁启超B.裘廷梁C.谭嗣同D.黄遵宪我的答案:B 得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主讲人:李津逵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与舒适,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了城市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作为世界人口最大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学者把中国城市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两大因素之一。那么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中国人民的福音呢还是全世界的祸水?确实有学者提出了这么严肃的问题。那么面对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使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先生。李先生您好! 李津逵:您好! 王鲁湘:欢迎您作客《世纪大讲堂》! 李津逵:谢谢。 王鲁湘:我看了一下李先生的简历,突然发现我们两个之间惊人的相似。我们两个人年龄相仿,李先生比我略微大几个月。我们都是从城市里头在那个时候下乡做知青,然后在知青里面过着一种很艰难生活。所以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又后来由于1977年恢复高考给了我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两个同时在那一年参加了那一次决定历史命运决定个人命运的那一次高考,我们都成了大学生,这样的话我们又回到了城市,并且最后在城市里面工作,在城市里面生活,在城市里面安家成了一个城里人。所以对于城市化我们是有双重理解的,因为我们曾经在农村里面干过。那么您的经历使您对城市有一个什么样的向往? 李津逵: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在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代表大会是在东城区的一个招待所里面开,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常常在干活的时候,我要能在那个招待所里当一个服务员该多好? 王鲁湘:对。 李津逵:就想这个事。 王鲁湘:对,当时我们知青所有的梦就是回城,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不择手段就是要回城。为什么要回城?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社会里面,城市比农村具有太多太多的优越性了。所以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变成一个城里人,然后到城里面生活。那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然以我们预料不到这样一种发展的速度突飞猛进发展起了,那么您也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您觉得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在这30年中间有阶段性的区分吗?比如说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 李津逵:我感觉是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大量的这种三来一补的工业在沿海地区落户之后,创造了城市中间巨大的就业岗位,这个时候农村中间大量的青年走向城市,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飞跃。 王鲁湘:我们产生了城市化要求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对。 王鲁湘:社会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就是中国的农民几千年来一直是向往城市生活,但是他走不进城市。 王鲁湘:走不进。 李津逵:比如说明清的时候有那个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因为城市里面没有就业岗位,农村又没有余粮供养城市,农村的这个耕织结构又非常的顽固,这种情况下一直就没有突破。但是当我们中国加入了全球的经济分工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一天到来了。 王鲁湘:对,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您是学工科的。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河南省洛阳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历史二轮复习:晚清时期学案设计(无答案)

晚清时期 一、时间观念 晚清(1840年-1912年) 二、课本回顾 ㈠政治 ⑵清政府职能变化 ①政治:戊戌变法(政府参与)、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②经济: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思潮 ③文化:“西学东渐”(从器物到制度) ④国策:从程朱理学到“西学东渐”;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从重农抑商到放宽民间设厂;从朝贡贸易到自由贸易;从华夷观念到近代外交 ⑤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⑥反抗: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⑶晚清侵略战争

⑴“西学东渐”过程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器物(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维新派)”“民主共和(革命派)”“民主科学(激进派)”——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思想 ⑵洋务运动的特点 ①时间长,从19世界60年代到90年代; ②目的旧:官府创办,维护封建统治 ③内容实: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主,不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 ④近代化:工业近代化的起点,诱导民资出现 ⑤教育新: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冲击封建文化教育制度 ⑥性质老:地主阶级改良运动,企业为国家服务,经营管理腐朽 ⑦结果差: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的 ⑶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中西融合:“托古改制”,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②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思想解放: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和启蒙作用 ④理论实践:维新思想到戊戌变法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 ①性质: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②地域:从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 ③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中西合璧,新旧、土洋并存(典型) ④水平:断发运动彻底;废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动力:社会运动、上层人物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文明传入 ⑤程度:大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原因:自然经济封闭,思想落后,农民贫穷) ⑥趋势:随着近代化发展而加深,保留民族文化的同时具有平等、民主、文明的特点 三、关键突破 ⑴士人的“西学东渐” 晚清人士看来,西方的内政仿佛就是“三代”的再现、“仁义”的样板,选举制何尝不是禅让制、“公天下”的现代版?如薛福成所言,“唐虞之前,皆民主也”。一追溯到上古,自会慨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亦激发起了一种崇周仇秦的情绪。他们的这种归附当然有其附会之处,但也成为“走出帝制”的一种思想根源。譬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曾主张“先民主,后强国”,这或许是“人权高于主权”思想的最早的闪现,但有趣的是,谭嗣同此言并未称引西哲,而是从孔孟的说法中推出来的。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清末士人对“西学东渐”的认识。 ⑵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做成了“多得多的改革事业”,实际上,清末“新政”所做的,真正能称上“改革事业”的没有几件。“新政”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改革,而是继续保持专制统治。用血腥手段镇压了1898年维新运动的慈禧太后,在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后,面临反清运动蓬勃兴起,社会陷于动荡不安的局面,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独裁统治,决定集中对付革命势力,依靠洋务派官僚集团实行变法。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抵制革命、安定民心的必要,清廷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 ——李维民《清末“新政”破产的教训》归纳作者认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⑶洋务运动中“外交”转变 在洋务运动中,深感外交人才的极度缺乏,于是于1862年6月开办了”同文馆”,设英、法、俄文三个班,随后又增加了算学、天文、外国历史、地理、万国公法、医学、生理等课程。不仅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中国了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从同文馆毕业的学生中有二十八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从此中国外交官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清政府的外交有了起色。 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以夷制夷是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从疑忌转向依赖的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所谓”以夷制夷”就是这样一种政策: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利用了近代全方位外交,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牵制法国。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洋务运动对外交的影响。 ⑷清末“实业救国”思潮

浅谈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浅谈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改革 生命科学学院 1000012106 【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化。以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了洋务运动。兴办新式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其举措包括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科举制度改革等。洋务运动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洋务运动教育改革影响 1.教育形式的改变——兴办新式教育 1.1学堂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的学堂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创办外国语学校 (2) 创办技术学校 (3) 创设军事学校 洋务派认识到战舰枪炮的制造依赖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于是在引入制造技术的同时,也把近代自然科学引入了课堂。通过传授,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使他们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所需的实用人才,而且也大大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从1862年洋务派开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开始,到1895年创办江南陆师学堂为止,近40年间共创办新式学堂30所,包括7所外国语学堂和13个科学技术学堂以及10所军事学堂。这些学堂与旧式的私塾及书院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教育方针看,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而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从教育体制讲,旧式学堂的教学内容是经学诗赋,即学习写八股文章和诵解儒学经典;而在新式学堂中,单一的儒家经学内容已被多样化的近代知识所取代。外语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进入课堂。大量西学课程的设置无疑破坏了科举仕途的唯一性,也就必然动摇传统文化的正宗地位。另外,教学方法也由过去死读书、读死书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2留学生教育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留学生的派遣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时代特点,那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逼迫的危机感深入其内涵。为了更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洋务派向美国、欧洲、日本派遣了200多名幼童。 此时期的留学教育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洋务派对出国留学的学生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回国时要掌握手工造船技术。而且,对学生严加考核,实时监督留学生的发展状况。 实践证明,洋务运动期间,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留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外交人才和科技人才,也使中国融入了近代国际社会,推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然而,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留学教育在实施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在向西方学习上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学习内容仅限于科学技术而缺乏思想理念。留学教育又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外国的教育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这些也是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的局限性之一。 1.3对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的改革 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取仕制度自隋朝开始,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选拔人才的主要手

1904-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

1904: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 摘要:1904年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并非平庸的一年。是年,白话文运动、小说界革命和戏曲改良运动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几家对近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问世;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林传甲、来裕恂、黄人等人开始尝试“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编撰实践——这些历史事件或文学现象,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走向与研究范式,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求新求变依然是该年度文学界发展变迁之大势。 关键词:1904;近代文学;白话;报刊;文学史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1904年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年。是年,“诗界革命”的实验已近尾声,被梁启超树为“诗界革命”一面旗帜的黄遵宪已于前年去世,旧诗坛也似乎没有什么引人瞩目的事件发生;“文界革命”的高亢热情已经衰退,“新文体”的风靡时期成为过往,一代古文大师吴汝伦已于上一年去世,革命大文豪章太炎则因“《苏报》案”身陷囹圄;“新小说”已于上一年出尽风头,小说界巨子李伯元、吴趼人、刘鹗等都已爆得大名。然而,1904年在近代文学史上并非平庸的一年——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风头正旺的新小说高潮迭起,继续傲视文坛;几家对近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于是年问世;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林传甲、来裕恂、黄人等人开始尝试“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编撰实践——这些历史事件或文学现象,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走向或研究范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意义深远。这些极易为一般文学史家所忽视的事件的发生,注定让1904年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小觑的重要年份。 一 “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①1901年《清议报》上的这则极具历史眼光的名言,道出了近代报刊杂志的兴起对文章体式变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已被历史证明是晚清最具预见性的论断之一”②。不过,正如陈平原所指出的那样:“不仅仅是狭义的文章(散文),现代中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无不受‘报章兴’这一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③陈先生这番话,可谓道出了报刊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作为文学推广和传播媒介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陈平原断言:“研究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学,则必须把报章的崛起考虑在内。”④ 1904年,以上海为中心,南方地区的白话报潮流达到高峰期。是年全国存世的20余种白话报刊中,尤以《中国白话报》最具代表性。该报的论说、历史、地理、实业、科学、学术、教育、时事问答、传记、小说、戏曲、歌谣等栏目都经营得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1 陶炎武 一 城市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出现了,但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城市作为一种社会聚落形式,只是到了工业社会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在工业革命前,城市虽然存在了四千多年,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集中的现代化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的小商品生产,城市从数量、规模、布局、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城市是以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的数量和性质的根本变化为开端的。工业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化促使人类的居住形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到农村,冲击破坏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流通方面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2)地域景观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状态在地域方面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3)经济领域的城市化现象,即第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向城市集中、集聚的过程;(4)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普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时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通商口岸,损害中国主权,掠夺大量侵略特权,他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建租界、开银行、办工厂,建教堂、办学校、医院等,残酷地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抵挡不住廉价的洋货进攻,销路日渐狭小,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作为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业也走向衰退,农村经济开始向为城市服务的单一种植、饲养经济转变,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水般涌入城市谋生,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器生产的威力及其带来的丰厚利润,刺激中国社会一批有钱者如官僚、商人、买办、华侨投资办厂,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巩固其统治,也兴办了一批军事工厂,如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103家,资本总额2600余万元,民族资本工厂100家,资本200万元,1洋务企业44个,资本2000万元左右,所有这些工厂绝大多数分布在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瓦解加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列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较快,1912年) 1920年间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 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o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二 新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第一,工业化促进了旧城面积的扩大和一批新城市的出现。开埠前的上海城区面积不足千亩,开埠后列强纷纷在上海抢战租借地,1914年,租界区占地近5万亩,昔日芦苇丛生的外滩一变而成繁华的十里洋场了,?与此同时,中国商人大力开发闸北,修路建桥、开办工厂,原先/荒辟冷落、人迹罕至0的闸北成为上海又一新的繁华区,开埠前的汉口镇基本附着在汉水入江口上,因此古汉口的土码头、街道多集中在汉水之傍, 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11月1收稿日期:1997)09)15

山西省2020届高三3月份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科综合(A卷)历史(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0年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4.春秋时期,司马子鱼公开抨击宋襄公用人作为祭品的行为,他说:“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对此,孔子也说:“始作俑(象征人殉)者,其无后乎?”这反映了 A.民本精神的产生 B.唯物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奴隶制度的崩溃 25.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 -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 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6.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27.明中叶时,匠户匠籍仍然存在。清朝顺治二年,政府“免直省京班匠价(京班匠价即班匠银),并除其匠籍”,但不久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国家对手工业匠户征收的代役金)。康熙以后,陆续将班匠银摊入田赋,以至最后废除了匠籍。这一系列变化 A.推动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体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C.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D.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地位 28. 19世纪4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白银外流1000万元左右。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发生了变化,整个50年代白银净流人达1.5亿元左右,扭转了白银的流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 B.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C.鸦片走私活动的减少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9. 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在《礼运注》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大同思想。他认为大同世界应“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思想盛行 B.维新思潮开始出现 C.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D.君主立宪思想成熟 30.下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