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 格式:docx
- 大小:49.57 KB
- 文档页数:4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C40是指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表示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0MPa。
在进行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相关材料的性能指标,并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材和调配。
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42.5R。
2.粉煤灰(PFA):选用掺量不超过20%的粉煤灰。
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收缩变形。
3. 砂:选用细砂,砂的粒径应控制在0.15-5mm之间。
4. 石子:选用骨料。
石子的粒径应控制在5-20mm之间。
5.外加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减水剂或缓凝剂等外加剂。
根据C40的强度等级,我们需要进行细度模数及砂率的控制。
细度模数的要求在2.2-3.1之间,砂率的要求在35%-45%之间。
以下是C40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1.确定用量:- 水泥:按照强度等级,水泥用量为350kg/m³。
- 砂:按砂率40%计算,用量为1200×0.4=480kg/m³。
- 石子:按石子率60%计算,用量为1200×0.6=720kg/m³。
- 粉煤灰:按掺量20%计算,用量为350×0.2=70kg/m³。
- 水:按水灰比0.55计算,用量为350×0.55=192.5kg/m³。
2.水灰比的确定:水泥的实际用水量为192.5kg/m³,水灰比=192.5/350=0.553.各组分的体积含量计算:水泥:350/3.15=111.11L/m³。
砂:480/2.65=181.13L/m³。
石子:720/2.65=271.70L/m³。
粉煤灰:70/2.20=31.82L/m³。
4.每立方混凝土中各材料的质量量计算:水泥:350kg/m³。
砂:181.13/1000×2650=479.45kg/m³。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相关说明2.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 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二.设计要求:1.设计抗弯拉强度5MPa2.坍落度10-40mm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依据设计图纸以及JTG F30-2003规范要求,选用某水泥厂生产的PO42.5水泥.其相关技术指标如下: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从砂石厂购买的骨料,规格分级和掺配比例如下:经检验起其合成级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它指标检验结果如下:3.细集料细集料采用0-4.75mm的河砂,检验结果如下:4.饮用水凡人畜能够饮用的水四.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cf c= f r/(1-1.04*Cv)+t*sf c=5.0/(1-1.04*0.08)+1.36*0.40f c=6.0(MPa)f 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 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5.0 MPa;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5.0 MPa,则s= f r*Cv=0.40 MPa2.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碎石混凝土:W/C=1.5684/( 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8.3)=0.39f s—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为8.3MPa耐久性校核,混凝土为高速公路路面所用,无抗冰冻性要求,查表得最大水灰比为0.44,故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3.选用砂率Sp (%)依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取值为:Sp%=36%;4.计算用水量Wo (Kg/m3)Wo=104.97+0.309*S L+11.27*C/W+0.61* Sp=104.97+0.309*20+11.27*2.564+0.61*36=162 Kg/m3Wo—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3);S L—坍落度(mm), 设计坍落度10-30mm,故取值20mm;Sp—砂率(%);C/W —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 W/C=0.39,所以C/W=2.564 根据JTG F30-2003中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最大单位用水量为150Kg/m3,故取Wo=150 Kg/m35.计算水泥用量Co(Kg/m3);已知Wo=150 Kg/m3,W/C=0.39,则水泥用量Co=Wo/ (W/C)= 150/0.39=385Kg/m3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由此取计算水泥用量385 Kg/m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引言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骨料和水的配合比例。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配合比设计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需求和标准规范,确定混凝土所需的强度等级。
常见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等。
2. 确定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根据工程的具体使用环境,例如室外、室内、水下等,确定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级。
3. 选择合适的骨料: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粒径分布。
4.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根据工程要求和水泥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
5. 确定配合比初步比例: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初步确定配合比的比例。
6. 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初步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
7. 优化调整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逐步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达到设计要求。
8. 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最终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后,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材料使用量、工程要求等信息。
三、配合比计算方法1. 水灰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类型,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
2. 骨料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骨料的干容重,计算出骨料的用量。
3. 水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的用量,计算出所需的水量。
4. 混凝土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所需的设计体积,计算出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
5. 验证计算结果:根据配合比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2.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3. 配合比设计应合理选择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并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和可获得性。
4. 配合比试验应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并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GB/T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30P102.坍落度:180±20mm三原材料1.水泥:新乡春江水泥厂P.O42.5级。
2.掺和料:巩义怡晟Ⅱ级粉煤灰。
3.中砂:产地禹州,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6。
4.碎石:产地荥阳贾峪,为5~20 mm连续级配,其中1#料为5~10 mm,2#料为10-25mm,掺配比例为20%﹕80%。
5.外加剂:河南新乡科之杰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8%,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8 %-2.0%。
6. 膨胀剂:河南铝成聚能,参量为胶凝材料的10%。
四按规程JGJ55-2011进行配合比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30+1.645×4=36.6 MPa2.计算水胶比:W/B=αa×f ce / ( f cu,0+αa×αb×f ce)=0.53×48/ (36.6+0.53×0.2×48) =0.61按JGJ55-2000表4.0.4校核耐久性要求,结合经验确定W/B=0.463.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225kg/m3测得减水剂减水率18%,m wa=m wo×(1-β)=225×(1-0.18)=184.5 kg/m3,取179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 W/B) =179/0.46=389.1 kg/m3,取390 kg/m35.选取粉煤灰取代量为23%。
计算粉煤灰用量390×23%=89.7kg/m3取90 kg/m3,故水泥用量为300kg/m3。
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混凝土配合比审批书C50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大水P·水泥)配合比编号:SGGSLJ3-PHB10工程名称:丹东大东港疏港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丹东大东港疏港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工地试验室目录一、混凝土配合比报审表二、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1、设计依据2、设计要求3、原材料4、计算过程5、试配、调整6、确定理论配合比7、每m3混凝土中碱含量、CI-含量计算;抗裂性能比、电通量试验结果统计8、强度分析三、配合比检测报告四、水泥检测报告五、粉煤灰检测报告六、细骨料检测报告七、母岩检测报告八、粗骨料检测报告九、外加剂检测报告十、拌合用水检测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丹东大东港疏港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路基桥涵第三合同段编号:SGGSLJ3-PHB10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Kg/m 3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6.《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7.《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8.《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9.设计文件 二、设计要求(一)使用部位:绞缝、支座锚栓、桥面铺装。
(二)要求坍落度:120~160mm (三)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 =50MPa 三、原材料选择:1、水泥:唐山冀东盾石水泥。
2、粉煤灰:铁岭电厂。
3、细集料:清河砂场。
细度模数M x =,表观密度:2606kg/m 3 ,含泥量:%,泥块含量:%。
C5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50使用部位:T梁预制、箱梁预制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75:672:1096:165:75:50:6.0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1.8:2.92:0.44:0.2:0.13:0.016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5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T梁预制、箱梁预制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9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6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60mm~18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8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3.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4.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C6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试配要求与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69、9MPa,用于T形梁预制;2、坍落度140mm ~160mm;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F50-2011).二、原材料1、水泥:焦作市坚固水泥有限公司P、O52、5级水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4、矿渣粉:郑州顺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5、水:饮用水;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32%,掺量为1、4%.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cu,k=60Mpa,保证率系数t=1、645,标准差ó=6MPa fcu,o =fcu,k+ 1、645×ó=60+1、645×6=69、9 Mpa2、计算水胶比(W/(C+K))W/(C+K)=aa、fce/(fcu,o+ aa ab、fce)式中回归系数aa 为0、46,ab为0、07,f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cu,o 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69、9 Mpa。
W/(C+K)=0、46×52、5/(69、9+0、46×0、07×69、9)=0、33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0、28. 3、根据坍落度与最大粒径选取用水量mwo为209 Kg /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ß为32%,掺加减水剂得混凝土用水量mwa :mwa=mwo(1—ß)=209×(1—0、32)=142 Kg /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co)mco=mwa/ W/(C+K)=142/0、28=507 Kg /m3 最后经调整确定mco=506 Kg /m3为了能得到更好得施工与易性,并进一步保证所配C60砼配合比要求得69、9Mpa得配制强度,以及确保以后施工中施工结构得强度,根据经验该配合比将加入部分矿渣粉来适当满足该几方面得要求。
C60⽔泥混凝⼟配合⽐设计书C60⽔泥混凝⼟配合⽐设计书⼀、试配要求与引⽤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69、9MPa,⽤于T形梁预制;2、坍落度140mm ~160mm;3、《公路⼯程⽔泥及⽔泥混凝⼟试验规程》(JTGE30—2005);4、《普通混凝⼟配合⽐设计规程》(JGJ 55-2011);5、《公路⼯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JTJ F50-2011).⼆、原材料1、⽔泥:焦作市坚固⽔泥有限公司P、O52、5级⽔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3、碎⽯:贾峪⽯料⼚,碎⽯最⼤粒径为20mm,采⽤5—20mm连续级配碎⽯,其中10—20mm碎⽯占70%,5-10mm碎⽯占30%;4、矿渣粉:郑州顺宝⽔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5、⽔:饮⽤⽔;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效减⽔剂,减⽔率32%,掺量为1、4%.三、计算初步配合⽐1、计算混凝⼟配制强度值(f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cu,k=60Mpa,保证率系数t=1、645,标准差ó=6MPa fcu,o =fcu,k+ 1、645×ó=60+1、645×6=69、9 Mpa2、计算⽔胶⽐(W/(C+K))W/(C+K)=aa、fce/(fcu,o+ aa ab、fce)式中回归系数aa 为0、46,ab为0、07,fce根据⽔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cu,o 为混凝⼟配制强度值69、9 Mpa。
W/(C+K)=0、46×52、5/(69、9+0、46×0、07×69、9)=0、33为了进⼀步保证混凝⼟强度,根据经验采⽤W/(C+K)值为0、28. 3、根据坍落度与最⼤粒径选取⽤⽔量mwo为209 Kg/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效减⽔剂,减⽔率?为32%,掺加减⽔剂得混凝⼟⽤⽔量mwa :mwa=mwo(1—?)=209×(1—0、32)=142 Kg /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量(mco)mco=mwa/ W/(C+K)=142/0、28=507 Kg /m3 最后经调整确定mco=506 Kg /m3为了能得到更好得施⼯与易性,并进⼀步保证所配C60砼配合⽐要求得69、9Mpa得配制强度,以及确保以后施⼯中施⼯结构得强度,根据经验该配合⽐将加⼊部分矿渣粉来适当满⾜该⼏⽅⾯得要求。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资料:1、标号:C302、用途:寥水大桥盖梁3、材料:325水泥(湖南骏龙水泥厂),砂(黄桥砂场),碎石(义夫碎石场)水(普通饮用水)4、要求:二、设计要求:1、最小水泥用量为300㎏/m3;2、砂率为30%~35%;3、坍落度为30~50㎜;4、水灰比为0.4~0.6。
三、设计步骤:1、计算初步配和比1)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30MPa,由表查得:标准差σ=5.0MPa。
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①计算水泥实际强度(取γc=1.10)f ce=γc f ce,k=1.10×32.5=35.75(MPa)计算混凝土水灰比。
已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38.2MPa ,水泥实际强度f ce =35.75 MPa 。
取A=0.46,B=0.073) 选定单位用水量已知坍落度为30~5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
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 wo =180㎏/m 34) 选定单位用灰量由w/c=0.44,m wo =180㎏/m 3m co = m wo = 180 = 410 (kg/m 3)w 0.44 c5)砂率(βs ) 取βs =35% 6)计算砂石用量采用质量法已知:m co =410kg/m 3,m wo =180kg/m3,βs =35% 取ρcp =2400 kg/m 3w =Af ce = 0.46×35.75= 0.44cf cu,o +Abf ce38.2+0.46×0.07×46.8m so+m Go=m so m so+m Go =βsρcp-m co-m wo{m so+m Go=m so m so+m Go ×100%=0.352400-410-180{求出砂石用量为:m so=633kg/m3m Go=1177kg/m3得出初步配和比为:m co:m wo:m so:m Go=410:180:633:1177四、试配与调整1、试配0.03375m3后m co:m wo:m so:m Go=13.84:6.08:23.74:39.722、实测T=40mm3、最终配合比m co:m wo:m so:m Go=410:180:633:11774、试件试压强度湖南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竹城路项目部工地试验室。
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二、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设计强度40MPa;2、使用部位:桥梁工程、路基工程、互通立交工程;3、养护条件:温度20±2o C,湿度>95%。
三、砼配合比用原材料1、水泥:采用“三峡”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厂家为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粉煤灰:采用荆门热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晟源分公司的Ⅱ级灰,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3、减水剂:湖北恒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HL-8000聚羧酸盐减水剂,掺量1.3%。
4、河砂:采用平平料场的河砂,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5、碎石:采用众信石料厂的碎石,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6、拌合用水:采用洁净水。
四、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查表取强度标准差σ=5MPa,粉煤灰掺量9%影响系数选r f=0.95;f cu,o= f cu,k+1.645σ=40+1.645*5=48.2MPa2、计算水胶比W/BW/B=αa* f b/(f cu,o+αa*αb* f b)=0.53*42.5*0.95/(48.2+0.53*0.20*42.5*0.95)=0.41依据施工经验值,采用水胶比W/B=0.333、根据设计坍落度160-200mm及碎石最大粒径,选取用水量为213 kg/m3,减水剂减水率为25%,计算用水量:W=213*(1-25%)=160 kg/m34、根据每立方米用水量和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b0:m b0=160/0.33=484 kg/m35、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选取砂率:βs=40%6、计算砂m s0、石m g0材料用量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密度为2400 kg/m3,解方程:m b0+ m s0+ m g0 +m w0=2400 kg/m3m s0/(m s0+ m g0)=40%m c0/m f0=91%:9%解得: m s0=703 kg/m3m g0=1053 kg/m3m c0=440 kg/m3m f0=44 kg/m3m w0=160 kg/m37、计算配合比为m c0:m f0: m s0: m g0:m w0:减水剂=440:44:703:1053:160:6.3(kg/m3)五、试拌及调整1、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10Kg/m3,不超过计算值的2%,不予调整。
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抗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1、材料说明
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碎石-31.5mm,表观
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
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设计抗折强度为中等交通
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
1) fc=fr/+ts=
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cv:按表取值
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
t: 按表取值
2)水灰比(W/C)的计算
W/C=fc+ 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
查表确定砂率(βs )= 33%
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1.27c/w+=140g/m3
Sl: 坍落度(mm)取值20
Sp: 砂率(%)
C/w: 灰水比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
C0=(c/w)wo=350
5)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
mco+mwo+mso+ mgo=2450
βs=mso÷(mso+ mgo)×100
砂(mso)用量为647 kg/m
3,碎石(mgo)用量1313 kg/m3
;
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 = 1 : :
水灰比 =
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
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
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 = 10.5 kg
水 = 4.2 kg
砂 = 19.41kg
碎石 = 39.39 kg
2)调整工作性
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坍落度测
定值为1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
上下浮动试配三种水灰比的试件。
4、检查强度及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试配号 水灰比 水泥用量kg/m3 7天抗折强度平均值(MPa) 28天抗折强度平均值(MPa) 实测坍落
度(mm)
试配1
384 6
试配2
350 18
试配3
321 27
2)计算混凝土湿表观密度 =2450 kg/m
3
实测混凝土湿表观密度 =2458 kg/m
3
按实测湿表观密度修正后各材料用量:
水泥 = 350 kg/m
3
砂 = 649kg/m
3
碎石 =1319 kg/m
3
水 = 140 kg/m
3
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质量比水泥:砂:碎石 = 1: : 水灰比 =
注:碎石5-20mm掺量为40%,20-40mm掺量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