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30
初中物理压强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力板、细管、液体(如水、油等)。
学具:计算器、纸张、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在讲台上放置一本厚重的物理书,然后请一位同学用手指轻轻按在书上,感受压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指轻轻按在书上,会有明显的疼痛感?2. 知识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即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2)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3)介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1)演示:用压强计测量不同压力下的压强。
(2)讲解: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 生活中的压强应用(1)介绍高压锅、针管、鞋底等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压强原理的物品。
(2)讲解这些物品的工作原理。
5. 例题讲解(1)计算一道关于压强的计算题。
(2)讲解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关于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生活中的压强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
(2)思考题:解释为什么在雪地上行走时,穿上防滑鞋可以增加安全性。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
(2)思考题答案:穿上防滑鞋,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降低压强,从而增加行走时的安全性。
大气压强知识集结知识元大气压强特点知识讲解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存在实验:(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小实验有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压扁铁桶实验。
4.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760mmHg=76cmHg=1.013×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或者实验操作中有气泡进入,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g取9.8N/kg)。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5.标准大气压:把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即1.01×105Pa的大气压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英文简写atm)。
(1)1atm=760mmHg=76cmHg=1.01×105Pa(2)2atm=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例题精讲大气压应用知识讲解6.大气压强的应用(1)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的实验原理而制成,用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气压计的种类有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
其用途是: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可测高度大约每升高12米,水银柱约降低1毫米,因此可测山的高度及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高度。
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⑴什么是压力?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注:这个“物体表面”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竖直的。
⑵压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相互接触;②相互挤压发生形变⑶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压力重力施力物体任意物体地球受力物体被压物体地球周围物体大小压力属于弹力,大小取决于相互挤压物体所发生形变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mg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竖直向下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在物体的重心上产生原因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地球的吸引,物体与地球接不接触都受到重力示意图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⑷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以及压力之间的关系压力F和支持力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重力G和支持力F虽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大小也不相等。
⑸压力的作用效果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器材砝码、小桌、海绵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步骤①保持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和海绵的接触面积②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现象①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小桌陷入海绵越深,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深,作用效果越明显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①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知识点2压强①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②压强是什么?压强就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当压力、受力面积都不同时,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③压强公式P=F/S 其中F是压力,单位是N;S是受力面积,单位是m2;压强单位是牛/米2(N/m2),称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 1N/m2 表示作用在每平方米上的压力是1牛。
9章压强9.3大气压强 9.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一: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1)空气受到重力作用;(2)空气具有流动性.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转换法(或间接测量法).(1)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大气压强等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的原理来测量大气压强的.(2)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利用p=F/S的原理,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吸盘(或注射器)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不能利用公式p=ρ气gh气计算大气压强,这主要是因为大气的密度分布不均匀.1.小明在六盘水某学校实验室测得水的沸点是98℃,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 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C.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无关2.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护士给病人注射肌肉针B、用吸管喝饮料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D、用压力锅做饭3. 利用下列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准确地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C.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D.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4.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 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B.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 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D. 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5. 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6.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7.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A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B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C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D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8. 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________.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 m 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Pa.(ρ药液=ρ水)A .骆驼具有宽 大的脚掌B .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允血液C .推土机有两 条宽大的履带D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__ __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开口吹气时,A开口一端的液面会__ _ 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计算公式:p=,单位是:Pa。
1 Pa=1。
1 Pa的物理意义:在1_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_N。
4.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2)减小受力面积;(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2)增大受力面积;(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5.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6.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由此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力无关。
7.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当连通器内只装有一种液体,且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应用举例:船闸(茶壶、过路涵洞)。
8.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一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Pa,它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
9.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10.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考点1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例1】(滨州)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8-1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液体的压强知识集结知识元液体压强的特点知识讲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
例题精讲液体压强的计算知识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1.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该公式的物理含义:①对同种液体,p与深度h成正比,h增大,p增大。
②对不同液体,h一定时,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ρ大的p大。
③公式中不包含面积S,所以压强p的大小跟所取的S大小没有关系。
2.利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时,一定要统一单位,即ρ用kg/m3,h用m,g的单位是N/kg,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是Pa。
3.要理解公式中的h是深度,即液体内某处到自由液面的距离,而不是该处到底部的距离。
三种容器形状压力与重力的关系三种基本形状,包括柱形、上宽下窄(上托形)和上窄下宽(下压形)三种。
液体对底部的压力F与液体重力G的关系:除了这三种基本形状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
一般来说,画线法适用面更广一些。
例题精讲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知识讲解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观察U形管压强计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相平,液面上方的压强相等.用手指轻压橡皮膜,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小,两管液面呈现较小的液面差.用手指稍重一些压橡皮膜,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大,两管液面呈现较大的液面差.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内部深度的关系.[实验一]玻璃筒中盛有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观察在不同深处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U形管压强的金属盒在水内较深处,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较浅处的高度差.[实验二]玻璃筒中盛有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观察在一定深度处,改变橡皮膜面的朝向,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水内一定深度处,改变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实验表明,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小,该处压强越小;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研究液体内部液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三]两个玻璃筒内分别盛有水和浓盐水,将U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在水和浓盐水内部同一深度处,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浓盐水内一定深处,左、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相同深处的高度差.实验表明,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4.液体内部的压强取决于液体密度的和液体内部的深度.例题精讲连通器原理知识讲解一、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我们就叫做连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