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同步练习stg(3)
- 格式:doc
- 大小:28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满分100分,45分钟完成)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6分,对而不全得3分。
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假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其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其运行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那么该常数的大小()A.只与行星有关B.只与恒星有关C.与行星及恒星都有关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2.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太阳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D.日心说是由开普勒提出来的3.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体间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B.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万有引力与质量、距离和万有引力恒量都成正比D.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大的物体适用,对质量小的物体不适用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普勒确切描述了行星的运动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D.阿基米德被称为称出地球质量的人5.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A.1~4天B.4~8天C.8~16天D.16~20天6.一个行星,其半径比地球的半径大2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则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A.6倍B.4倍C.259倍D.12倍7.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o,物体在距地面3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 o为()A.1∶16B.16∶1C.1∶9D.9∶18.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能拉着3kg的重物产生最大为10m/s2的竖直向上的加速度,g地=10m/s2,将重物和绳子均带到月球表面,用该绳子能使重物产生沿月球表面竖直向上的最大加速度为()A.60m/s2B.20m/s2C.18.3m/s2D.10m/s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一艘宇宙飞船绕着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行星半径为求:(1)行星的质量M;(2)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3)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答案】(1)(2)(3)【解析】【详解】(1)设宇宙飞船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出行星质量(2)在行星表面求出:(3)在行星表面求出:【点睛】本题关键抓住星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2.在地球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质量为m的物体P置于弹簧上端,用力压到弹簧形变量为3x0处后由静止释放,从释放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x0,上升过程中物体P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
若在另一星球N上把完全相同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Q在弹簧上端点由静止释放,物体Q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
两星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星球N半径为地球半径的3倍。
忽略两星球的自转,图中两条图线与横、纵坐标轴交点坐标为已知量。
求:(1)地球表面和星球N 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 (2)地球和星球N 的质量比;(3)在星球N 上,物体Q 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答案】(1)2:1(2)2:9(3)0032v a x = 【解析】 【详解】(1)由图象可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 1=a 0 星球N 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 2=00.5a 则地球表面和星球N 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1 (2)在星球表面,有2GMmmg R = 其中,M 表示星球的质量,g 表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表示星球的半径。
则M =2gR G因此,地球和星球N 的质量比为2∶9(3)设物体Q 的质量为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物体的加速度为0时,对物体P :mg 1=k·x 0对物体Q :m 2g 2=k ·3x 0联立解得:m 2=6m在地球上,物体P 运动的初始位置处,弹簧的弹性势能设为E p ,整个上升过程中,弹簧和物体P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物理)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现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宇航员在月球上着陆后,自高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测出水平射程为L (这时月球表面可以看作是平坦的),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及月球的质量M 月;(2)如果要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运行的卫星,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为多大? (3)当着陆器绕距月球表面高H 的轨道上运动时,着陆器环绕月球运动的周期是多少?【答案】(1)22022hV R M GL =(23)T =【解析】 【详解】(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212h gt =0L v t =2022hv g L=由2GMmmg R = 22022hv RM GL =(2)1v ===(3)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222GMmm R H T R H π⎛⎫=+ ⎪⎝⎭+解得:T =2.据报道,一法国摄影师拍到“天宫一号”空间站飞过太阳的瞬间.照片中,“天宫一号”的太阳帆板轮廓清晰可见.如图所示,假设“天宫一号”正以速度v =7.7km/s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与太阳帆板两端M 、N 的连线垂直,M 、N 间的距离L =20m ,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垂直于v ,MN 所在平面的分量B =1.0×10﹣5 T ,将太阳帆板视为导体.(1)求M 、N 间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2)在太阳帆板上将一只“1.5V 、0.3W”的小灯泡与M 、N 相连构成闭合电路,不计太阳帆板和导线的电阻.试判断小灯泡能否发光,并说明理由;(3)取地球半径R =6.4×103 k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9.8 m/s 2,试估算“天宫一号”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1)1.54V (2)不能(3)5410m ⨯ 【解析】 【分析】 【详解】(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Lv代入数据得E =1.54V(2)不能,因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 (3)在地球表面有2MmGmg R = 匀速圆周运动22()Mm v G m R h R h=++ 解得22gR h R v=-代入数据得h ≈4×105m 【方法技巧】本题旨在考查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第一问很简单,问题在第二问,学生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很容易答不能发光,殊不知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本题难度不大,但第二问很容易出错,要求考生心细,考虑问题全面.3.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 和R ,地球同步卫星A 的圆轨道半径为h .卫星B 沿半径为r (r <h )的圆轨道在地球赤道的正上方运行,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求:(1)卫星B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卫星A 和B 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答案】(1)3/2()r T h (2)3/23/23/2π()r h r -(arcsin R h+arcsin Rr )T 【解析】试题分析:(1)设卫星B 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 ,卫星A 、B 的质量分别为m 、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有:2Mm G h =mh 224Tπ① 2Mm G r '=m′r 224T π'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T′=3/2()rT h③(2)设卫星A 和B 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t ,在时间间隔t 内,卫星A 和B 绕地心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α和β,则:α=t T ×2π,β=tT '×2π ④ 若不考虑卫星A 的公转,两卫星不能直接通讯时,卫星B 的位置应在下图中B 点和B′点之间,图中内圆表示地球的赤道.由图中几何关系得:∠BOB′=2(arcsinR h+arcsin Rr ) ⑤由③式知,当r <h 时,卫星B 比卫星A 转得快,考虑卫星A 的公转后应有:β-α=∠BOB′ ⑥由③④⑤⑥式联立解得:t =3/23/23/2()r h r π-(arcsin R h+arcsin R r )T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和空间想象能力问题,属于中档偏高题.4.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航天事业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一物理下学期同步测试(1)——《万有引力定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 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23TR =k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地,周期为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R 月,周期为T 月,则2323月月地地T R T R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2.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 =G 221rm m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 .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 .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 1、m 2是否相等无关D .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1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 和b 质量相等且小于c 的质量,则( ) A .b 所需向心力最小B .b 、c 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 的周期C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D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 4.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 ,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b 2a ∶1B .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b 2∶aC .甲、乙两行星各自卫星的最小周期之比为a ∶bD .甲、乙两行星各自卫星的最大角速度之比为a ∶b5.近地卫星线速度为7.9 km/s ,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11,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3.8 图1倍,则在月球上发射“近月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A .1.0 km/sB .1.7 km/sC .2.0 km/sD .1.5 km/s6.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A .根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 .根据公式F =m rv 2,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C .根据公式F =G 2r Mm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D .根据上述B 和C 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7.据观测,某行星外围有一模糊不清的环,为了判断该环是连续物还是卫星群,又测出了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的大小与该层至行星中心的距离R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若v 与R 成正比,则环是连续物 B .若v 与R 成反比,则环是连续物C .若v 2与R 成正比,则环是卫星群D .若v 2与R 成反比,则环是卫星群8.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那么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为( )A .v =(R +h )ωB .v =)/(h R RG +C .v =R )/(h R g +D .v =32ωg R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已知地球中心距太阳中心的距离,只要观测到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就可估测出火星中心距太阳中心的距离B .已知地球中心距太阳中心的距离,就能估测出地球中心距月球中心的距离C .已知月球中心距地球中心的距离,就能估测出同步地球卫星距地球中心的距离D .已知月球中心距地球中心的距离,只要观测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就能估测出火星距太阳的距离10.两颗靠得较近的天体组成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如图轨道Ⅲ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发射同步卫星的过程可以筒化为以下模型: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圆轨道Ⅰ(离地高度可忽略不计),经过轨道上P 点时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Ⅱ.该椭圆轨道Ⅱ的近地点为圆轨道Ⅰ上的P 点,远地点为同步圆轨道Ⅲ上的Q 点.到达远地点Q 时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Ⅲ.已知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地球半径为R ,飞船质量为m ,同步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当卫星距离地心的距离为r 时,地球与卫星组成的系统的引力势能为p GMmE r=-(取无穷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忽略地球自转和喷气后飞船质量的変化,问:(1)在近地轨道Ⅰ上运行时,飞船的动能是多少?(2)若飞船在转移轨道Ⅱ上运动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引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已知飞船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中,经过P 点时的速率为1v ,则经过Q 点时的速率2v 多大? (3)若在近地圆轨道Ⅰ上运行时,飞船上的发射装置短暂工作,将小探测器射出,并使它能脱离地球引力范围(即探测器可以到达离地心无穷远处),则探测器离开飞船时的速度3v (相对于地心)至少是多少?(探测器离开地球的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 【答案】(1)2GMm R (22122GM GM v R h R +-+32GMR【解析】 【分析】(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速度,然后根据动能公式进行求解; (2)根据能量守恒进行求解即可;(3)将小探测器射出,并使它能脱离地球引力范围,动能全部用来克服引力做功转化为势能; 【详解】(1)在近地轨道(离地高度忽略不计)Ⅰ上运行时,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即:22mM v G m R R=则飞船的动能为2122k GMmE mv R==;(2)飞船在转移轨道上运动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引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由能量守恒可知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势能的増加量:221211()22GMm GMm mv mv R h R-=--+ 若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经过P 点时速率为1v ,则经过Q 点时速率为:22122GM GMv v R h R=+-+; (3)若近地圆轨道运行时,飞船上的发射装置短暂工作,将小探测器射出,并使它能脱离地球引力范围(即探测器离地心的距离无穷远),动能全部用来克服引力做功转化为势能 即:2312Mm Gmv R = 则探测器离开飞船时的速度(相对于地心)至少是:32GMv R=. 【点睛】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知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同时注意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2.一艘宇宙飞船绕着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行星半径为求: (1)行星的质量M ;(2)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3)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 【答案】(1) (2)(3)【解析】 【详解】(1)设宇宙飞船的质量为m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出行星质量 (2)在行星表面求出:(3)在行星表面求出:【点睛】本题关键抓住星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3.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的重力,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F0.①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1,求比值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若在赤道表面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2,求比值的表达式.(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为r、太阳半径为R s和地球的半径R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1年将变为多长?【答案】(1)①0.98,②23 22 041F R F GMTπ=-(2)“设想地球”的1年与现实地球的1年时间相同【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出比值的表达式,并求出具体的数值.在赤道,由于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等于重力,另一个分力提供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根据该规律求出比值的表达式(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周期与轨道半径以及太阳半径的关系,从而进行判断.解:(1)在地球北极点不考虑地球自转,则秤所称得的重力则为其万有引力,于是①②由公式①②可以得出:=0.98.③由①和③可得:(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又因为,解得从上式可知,当太阳半径减小为现在的1.0%时,地球公转周期不变. 答: (1)=0.98.比值(2)地球公转周期不变.仍然为1年.【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地球的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在赤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等于重力,另一个分力提供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4.某航天飞机在地球赤道上空飞行,轨道半径为r ,飞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在某时刻航天飞机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上方,求它下次通过该建筑物上方所需的时间. 【答案】203t gR r ω=-或者202t gR r ω=-【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角速度的表达式,卫星再次经过某建筑物的上空,比地球多转动一圈.解:用ω表示航天飞机的角速度,用m 、M 分别表示航天飞机及地球的质量,则有22MmGmr rω= 航天飞机在地面上,有2mMG R mg = 联立解得22gR rω=若ω>ω0,即飞机高度低于同步卫星高度,用t 表示所需时间,则ωt -ω0t =2π所以22tgRrω=-若ω<ω0,即飞机高度高于同步卫星高度,用t表示所需时间,则ω0t-ωt=2π所以202tgRrω=-.点晴:本题关键:(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解出角速度;(2)根据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到重力加速度表达式;(3)根据多转动一圈后再次到达某建筑物上空列式.5.2019年3月3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宣布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即将收官,我国对月球的探索将进人新的征程。
四、万有引力定律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B.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2、设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半径为R0,人造地球卫星圆形运行轨道半径为R,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为v,周期为T,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可能的办法是[]A.R不变,使线速度变为 v/2B.v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D.无法实现4、两颗靠得较近天体叫双星,它们以两者重心联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因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以下关于双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C.它们所受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5、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A.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B.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C.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其重力都一样B.把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移到高空中,其重力变小C.同一物体在赤道上的重力比在两极处重力大D.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质量都是相同的7、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M火和地球的质量M地之比M火/M地=p,火星的半径R火和地球的半径R地之比R火/R地=q,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的加速度g地之比等于[]A.p/q2B.pq2C.p/qD.pq8、假如一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9.如图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下列关于太阳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位置在O 点B .太阳的位置一定在C .太阳的位置一定在C 1、C 2两点中的一点D .太阳的位置可以在C 1、O 、C 2任意一点 10. 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因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岁季节变化。
万有引力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正确答案填到答案纸上) 1.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只是宇宙中各天体之间的作用力B.万有引力是宇宙中具有质量的物体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C.地球上的物体以及地球附近的物体除受到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外还受到重力作用D.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于地球对太阳的万有引力 2.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的B.万有引力定律适宜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C.公式中的G 是一个比例常数,是有单位的,单位是N·m 2/kg 2D.任何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该公式来计算,r 是两球球心之间的距离3.假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其运行周期T 的平方与其运行轨道半径R 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那么该常数的大小( )A.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B.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C.与行星及恒星的质量都有关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4.设地球是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质量为M ,若把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则物体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零B.无穷大 2Mm RD.无法确定5.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221rm Gm 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C)两物体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 1、m 2是否相等无关 (D)两物体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6.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在登月飞船通过月、地之间的某一位置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位置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为( )A. 1︰27B. 1︰9C. 1︰3D. 9︰17.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 110和 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 .0.2 gB .0.4 gC .2.5 gD .5 g8.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的( )。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7.2万有引力定律一、单选题1.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2.设太阳质量为M ,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轨道可视作半径为r 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 A. 2324r GM Tπ= B. 2224r GM T π= C. 2234r GM T π= D. 324r GM T π= 3.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若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的大小为F,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的大小为( )A.81F B.F C.9F D.81F 4.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122m m F G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牛顿通过实验测得的B.当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5.知地球半径为R ,将一物体从地面发射至离地面高h 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则h 为( )A. RB. 2RC. 2RD. )21R - 6.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的( )A.0.25倍B.0.5倍C.2.0倍D.4.0倍二、多选题7.如图所示,P 、Q 为质量均为m 的两个质点,分别置于地球表面的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受地球引力大小相等B.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C.P、Q故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D.P受地球引力大于Q所受地球引力8.宇宙中存在着由四颗星组成的孤立星系。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 ,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大小分别为m 1、m 2,半径大小分别为r 1、r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122m m Gr B .2212221m m G r r r ++C .12212()m m G r r +D .12212()m m Gr r r ++2.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软着陆。
用h 表示着陆器与火星表面的距离,用F 表示它所受的火星引力大小,则在着陆器从火星上空向火星表面软着陆的过程中,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3.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 .牛顿、卡文迪许 B .开普勒、卡文迪许 C .开普勒、库仑D .牛顿、库仑4.经典力学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物体以下列速度运动时,经典力学不再适用的是( ) A .32.910m/s -⨯ B .02.910m/s ⨯ C .42.910m/s ⨯ D .82.910m/s ⨯5.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在近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关于这四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6C .在相同时间内,这四颗卫星中b 转过的弧长最长D .d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6.2019年10月28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太阳、地球、天王星处于同一直线,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
已知日地距离为0R ,天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 和0T ,则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A 0B 0C 0D 07.如图所示,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逆时针运动,卫星1、卫星2分别沿圆轨道、椭圆轨道运动,圆的半径与椭圆的半长轴相等,两轨道相交于A 、B 两点,某时刻两卫星与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卫星在图示位置的速度v 1<v 2B .两卫星在A 处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C .两颗卫星可能在A 或B 点处相遇D .两卫星永远不可能相遇8.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载人登月计划是我国的“探月工程”计划中实质性的目标.假设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测出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处所需的时间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月; (2)月球的质量M ;(3)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答案】(1)02v t ;(2)202R v Gt;(3)2【解析】 【详解】(1)小球在月球表面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有02v t g =月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02v g t=月 (2)假设月球表面一物体质量为m ,有2=MmGmg R 月 月球的质量202R v M Gt=(3)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有222Mm G m R R T π⎛⎫= ⎪⎝⎭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2T π=2.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 和R ,地球同步卫星A 的圆轨道半径为h .卫星B 沿半径为r (r <h )的圆轨道在地球赤道的正上方运行,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求:(1)卫星B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卫星A 和B 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答案】(1)3/2()r T h (2)3/23/23/2π()r h r -(arcsin R h+arcsin Rr )T 【解析】试题分析:(1)设卫星B 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 ,卫星A 、B 的质量分别为m 、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有:2Mm G h =mh 224T π① 2Mm G r '=m′r 224T π'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T′=3/2()rT h③(2)设卫星A 和B 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t ,在时间间隔t 内,卫星A 和B 绕地心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α和β,则:α=t T ×2π,β=tT '×2π ④ 若不考虑卫星A 的公转,两卫星不能直接通讯时,卫星B 的位置应在下图中B 点和B′点之间,图中内圆表示地球的赤道.由图中几何关系得:∠BOB′=2(arcsinR h+arcsin Rr ) ⑤由③式知,当r <h 时,卫星B 比卫星A 转得快,考虑卫星A 的公转后应有:β-α=∠BOB′ ⑥由③④⑤⑥式联立解得:t =3/23/23/2()r h r π-(arcsin R h+arcsin R r )T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和空间想象能力问题,属于中档偏高题.3.为了测量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宇航员记录了登陆舱在该行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登陆舱在行星表面着陆后,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读数为F. 已知引力常量为G.求该行星的半径R 和质量M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同步练习班级 姓名 学号( )1.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缘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由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故行星不受任何力作用B .由于行星自转形成的C .由于遭到太阳的吸引形成的D .由于遭到其他行星的吸引形成的( ) 2.以下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B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有关C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D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成正比( )3.〔不定项〕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圆,行星的质量为m 1, 太阳的质量为m 2,假定行星以速度v ,半径r ,周期为T 作匀速圆周运动,那么行星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A .r v m F 21=B .r v m F 22=C .r T m F 2214π=D .r T m F 2224π= ( )4.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进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 .研讨对象的选取B .理想化进程C .类比D .等效( )5.〔不定项〕关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2rMm G F =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公式中的 G 是比例系数,其大小是人为规则的B .这一规律可适用于任何两物体间的引力C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 .检验这一规律能否适用于其它天体的方法是比拟观测结果与推理结果的吻合性( )6.关于质量为m 1和质量为m 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 =G m 1m 2r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m 1和m 2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量大C .当有第3个物体m 3放入m 1、m 2之间时,m 1和m 2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D .m 1和m 2所受的引力性质能够相反,也能够不同( )7.要使两物体(两物体一直可以看做质点)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8,可采用的方法是 A .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坚持不变B .使两物体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C .使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12,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 D .使两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12( )8.由万有引力定律221r m m G F =可知,万有引力恒量G 的单位是A .N·m 2/kg 2B .kg 2/N·m 2C .N·kg 2/m 2D .m 2/(N·kg)2( )9.质量均为8×106Kg 的两艘轮船相距100m 时,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与以下哪一个物体的重力大小相当A .一只蚂蚁B . 一个鸡蛋C .一头大象D . 一个质量为50 Kg 的人( )10.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在登月飞船经过月、地之间的某一位置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位置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为A .1:27B .1:9C .1:3D .9:1( )11.月—地检验的结果说明A .空中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B .空中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类型的力C .空中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G =mgD .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月球质量有关12.下面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进程,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把效果简化在圆轨道...上停止,请填写其中的空格并完成相关计算。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1、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用以上各量表示地球质量 M = 。
2、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 ,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 m 。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已知地球赤道的半径为R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
4、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由此可求出( ) A . 太阳的质量 B . 某行星的密度 C . 太阳的密度 D .某行星的质量5、质量为m 的某行星绕质量为M 的恒星做圆周运动,则它的周期 ( ) A.与行星的质量无关 B .与行星轨道半径的3/2次方成正比C.与行星的运动速率成正比 D .与恒星质量M 的平方根成反比6、下列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 地(引力常量为已知)( ) A 、地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 B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 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 C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 3和运行周期T 3 D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 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47、离地面高度h 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1,则高度是地球半径的( ) A. 2倍B. B. 21倍C. C. 2倍D. D.(2-1)倍8、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那么地球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为 。
9、一物体在某一行星表面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连续的两个1s 内,下降的高度分别为12m 和20m ,若该星球的半径为100km ,则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为多少? 10、两颗靠得很近得星球称为双星,这两颗星必须各以一定速率绕某一中心转动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收在一起。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第6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4节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1. 设在地球上和在x天体上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的最大高度比是k(阻力不
计)。且已知地球和x天体的半径比也是k,则地球质量与此天体的质量比是( )
A. 1 B. k C. 2k D. k/1
2. 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h处平抛一物体,
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的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
A. 10m B. 15m C. 90m D. 360m
3. 某行星与地球质量比是a,半径比是b,则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是:( )
A. ba/ B. 2/ba C. 2ab D. ab
4. 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离地面越高,则卫星的( )
A. 速度越大 B. 角速度越大 C. 向心加速度越小 D. 周期越大
5. 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 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 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 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试题答案】
1. B 2. A 3. B 4. CD 5. D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
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