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四物汤治疗月经先期80例_唐吉莲
- 格式:pdf
- 大小:92.15 KB
- 文档页数:2
四物汤在中医妇科的应用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作者:李慧⊙编辑:杏林君四物汤是方剂学中补血养血的经典名方,以温而不燥,滋而不腻的特点流传于世,为补血调血的基础方。
临床上很多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应用的。
其在治疗以妇人月经失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痂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脉细涩或细弦等为主要症状的营血虚滞证方面疗效显著。
四物汤首次出现在唐代医者蔺道人所编著的《理伤续断方》一书中,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次将它运用到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上。
随着历代医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医者们对四物汤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
截至清朝初期,四物汤在临床使用上已经发展到了131种加减法,内容不但涵盖经带胎产、杂病等方面,而且还创制了四时应用四物汤的加减法,对四物汤在临床使用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那么何为四物汤?物,类也,四者相类但仍然各具一性、各建一功、并行不悖,故名曰四物汤。
四物汤为调经的基础方,主要治疗营血亏虚、血运不畅、冲任虚损所致的病证。
血虚与心、肝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则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所以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血虚则心神失于濡养,故而心悸失眠;营血不足,则面部、唇舌、爪甲等失于濡养,所以色淡无华;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冲任虚损,肝血亏虚,加上血行不畅,则月经不调,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月经时而提前,时而推后,甚至经闭不行等症。
血虚则脉无以充盈,血行不畅易导致血瘀,致脐腹疼痛,甚至痂块硬结等症;治疗应以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畅血脉;方中熟地黄味甘性温质润,入肝肾经,长于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为养血补虚之要药,故为君药;当归味甘性辛温,归肝心脾经,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血病之气药,兼具活血作用,且为养血调经之要药,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臣药;佐以白芍收敛肝阴以养血,加强熟地黄的滋阴养血作用;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下调经水,中开郁结;阴柔补血之白芍、熟地黄与辛香之当归、川芎配伍,补血调血,动静结合,补血不滞血,和血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成为补血调血之良方。
天下第一妇科名方---四物汤浅析只要是学过中医的人,提到四物汤没有不知道的。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第一本伤科医书),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方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四物汤是当归十克、川芎八克、白芍十二克和熟地十二克四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
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对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效果良好。
四物汤何以能成为妇科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呢?中医认为,四物汤主要调理肝血,而女性血虚,应该注重调肝,因为肝和血密切相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像一个人体“血库”一样,当人体因为疾病或者生理活动需血量增加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就等于“血库”枯竭了一样,根本不能满足人体的各项功能,比如,不能滋养眼睛,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就像“血库”漏水一样,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四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
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
较着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国医大师妇科(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验方精粹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
如仅提前三五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
或偶然超前一次者,亦不作月经先期病论。
《景岳全书·妇人规》说:“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为早。
”本病在历代医籍中与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同属于月经不调的范畴。
如宋代的《圣济总录·妇人月水不调》云:“月水不调者,经血或多或少,或清或浊,或先期而来,或后期而至是也。
”明代万全在《妇人秘科》中分别将“不及期而经先行者”、“过期而经后行者”、“一月而经再行者”、“数月而经一行者”、“经闭不行者”逐一辨证施治。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
月经后期如伴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
主要发病机理是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
常见分型有肾虚、血虚、血寒、气滞和痰湿。
月经周期或前或后1~2周,经期正常,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亦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乱经”。
本病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
该书“卷之二”云:“当归圆治女人脐下瘕结刺痛……月经或在月前,或在月后。
”本病如伴有月经涩少,则可形成闭经;若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则易发展为崩漏之症。
西医学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月经不规则,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一、班秀文案【案例1】魏某,女,20岁,南宁某学校学生,1977年8月初诊。
16岁月经初潮,一向超前7~10天,量一般,色暗淡,间或夹紫块,经后腰及小腹有胀感,并且绵绵而痛,持续3~5天,平时带下量多,色白或黄,无特殊气味。
诊其脉细缓,苔薄白而润,舌质淡。
证属脾肾两虚,冲任不足,肝木失荣之变,拟温肾、补脾、调肝之法为治。
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方剂、处方大全与调理方法月经先期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1~2周,甚至一月两潮者,或称“经早”。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热伏冲任、冲任不固、血海不宁、经血失于制约,或气虚不能固摄所致。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黄体不健和盆腔炎所致的子宫出血。
月经先期的同时若伴月经量过多,可进一步发展为崩漏证。
(一)辨证论治1.脾气虚弱型治宜补脾益气,固冲调经,选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2.肾气亏虚型治宜补肾益气,固冲调经,选用固阴煎(《景岳全书》)。
3.阴虚血热型治宜养阴清热,凉血调经,选用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4.阳盛血热型治宜清热降火,凉血调经,选用清经汤(《傅青主女科》)。
5.肝郁化热型治宜清肝解郁,凉血调经,选用丹栀逍遥散(《女科撮要》)。
(二)名医名方先期汤(孔伯华)1.功效清热凉血,滋肝调经。
2.主治症见月经先期,行而自己,脉弦数兼滑,左关较盛。
3.组成莲藕30克,生牡蛎24克,石决明、赤小豆各18克,萆薢、滑石各12克,橘核、延胡索、黄柏、生侧柏叶、血余炭、知母各4克,莲子心6克,炒牡丹皮、旋复花、生赭石各5克。
4.用法水煎服。
琥珀调经汤(钱伯煊)1.功效补气阴,强冲任,兼通膀胱气化。
2.主治用于气阴两虚、冲任不固、膀胱气化失宣所致的月经先期。
症见月经先期,色黑量少,神倦腰痛,时觉口干,大便秘结,舌苔微剥,中黄边白,脉沉细弱。
3.组成生地黄、狗脊、续断、阿胶、车前子各12克,白芍9克,人参、白术各6克,炙甘草、艾叶、小茴香各5克,琥珀末(冲服)1.5克。
4.用法水煎服。
补虚调经汤(钱伯煊)1.功效补气养血,兼调冲任。
2.主治用于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所致的月经先期。
症见头晕纳差,舌淡苔黄腻,脉弦细。
3.组成炒谷芽12克,山药、扁豆、白芍、当归、枸杞子各9克,炙甘草、木香、陈皮各3克,大枣3枚。
4.用法水煎服。
肝肾阴虚先期方(卢国治)1.功效滋阴潜阳,润燥清热。
2.主治肝肾阴虚阳旺型之月经先期。
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黎玉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汤加减在月经不调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vs75.0%),且在月经周期改善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四物汤加减;月经不调;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65-01月经不调属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经期、经量的异常,且伴有经质、经色的变化,存在较多不适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
以往临床多采用西药实施治疗,但其疗效有限,且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1]。
近几年,我院采用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
本研究就中药四物汤加减在月经不调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7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6例,年龄19至43岁,平均(31.26±3.01)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05±0.31)年;月经先期16例,月经后期14例,月经不定期10例,月经量多10例,月经量少6例。
对照组56例,年龄20至41岁,平均(31.09±3.12)岁;病程4个月至2年,平均(1.13±0.34)年;月经先期18例,月经后期14例,月经不定期10例,月经量多8例,月经量少6例。
两组在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112例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2]中关于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且结合临床症状、B超检查等确诊;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药物过敏等患者;本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四君子汤、四物汤、三黄汤治疗妇科病的体会武警湖北总队恩施州支队卫生队 胡全治 (恩施445000) 关键词 妇科病 四君子汤 四物汤 三黄汤 本文灵活运用四物汤、四君子汤和三黄汤治疗妇科病收到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月经先期 平素无其他疾病,月经先期而至,多为血盛有热,用四物汤加知母9g、麦冬9g、地骨皮9 g、甘草6g。
如个性急躁、多怒多急,为气血俱热具有郁结,用四物汤加香附12g、黄连6g、甘草6g。
如形瘦,平素无他疾,为血分有热,用四物汤加黄连6g、黄芩6g、甘草6g、兼服三补丸。
如痰多热甚、内伤任冲,用四物汤加人参15g、知母9g、麦冬9g、灸甘草6g,兼服地黄丸。
如平时服温补胞宫药过多,冲任伏火,用四物汤加知母9g、黄柏9g,加服三补丸。
如形体肥胖痰多,湿郁气滞血虚,用四物汤合二陈汤加黄芩9g、黄连6g、香附9g。
2 月经后期 性情温和、素无他疾,气虚血少,用四物汤加党参9g、黄芩9g、白术9g、甘草6g(即八珍汤)。
性急多怒,肝气郁逆,气血虚少,用四物、四君加香附9g、青皮9g,兼服苍莎丸。
苍莎丸:苍术9g、香附9g、条芩30g、共为细末糊丸。
体瘦,素无他疾,属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丸。
若形瘦食少,脾胃虚弱导致血虚分泌不旺,用四物去芍、地,加党参9g,云苓9g、白术9 g、陈皮6g,灸甘草3g,兼服地黄丸。
如体质肥胖,饮食自倍,湿痰壅滞,躯体痹塞,用四物去芍、地,加六君、香附9g,兼服苍莎丸。
如平素痰多,脾胃虚损,气血失调用参术大补丸:党参9g、白术9g、川芎6g、砂仁6g、石菖蒲6g、云苓9g、陈皮9g、建曲9g、归身9g、灸甘草24g、山药9g、荷叶1张、用饭为丸。
3 数月而经一行 形体瘦弱、脾胃不调,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丸。
如形肥体盛、湿重痰多,气血虚弱,用四物去芍、地,加苍术9g、党参9g、云苓9g、白术9g、陈皮6g、法下9g、香附9g、松壳9 g、姜汁面糊为丸。
4 月经一月再行 如性急多怒,肝气郁逆,冲任之火妄动,用四物柴胡汤: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生地9g、柴胡9g、党参9g、黄芩9g、甘草6g、兼服知母30g、黄柏30g为丸(名补阴丸)。
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价值研究目的对48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四物汤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
方法将48例月经不调患者分成两组对比治疗,对照组24例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24例进行四物汤治疗,将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上者4例;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下8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12例。
治疗组患者,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正常,经期正常连续3个月以上为痊愈,20例;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在3个月以下者为好转,3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1例。
结论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补血调经第一方的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有良好的疗效。
标签:月经不调;四物汤;活血化淤月经不调是妇女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质等的改变。
临床上常见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或少,即月经不调的现象。
月经不调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月经周期异常,以月经后期多于月经先期,青春期、绝经期发病率高于生育期。
而四物汤从宋代起就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基础方。
基本所有的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四物汤来实现治疗目的。
现对进行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的48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将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进行了分类和归纳,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48例月经不调患者分成两组对比治疗,对照组24例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24例进行四物汤治疗。
1.2方法基本药方为四物汤:熟地黄15g,白芍12g,当归10g,川芎6g。
加减:月经先期:若伴有色淡,腹部隐隐疼痛患者,加黄芪、桂枝、白术、山药、太子参、山茱萸等;若伴色鲜红,腹胀,手足发热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香附、赤芍、栀子、牡丹皮、桃红、川牛膝、益母草等;若伴色暗有块,腹胀,舌有瘀点、瘀斑者,去熟地黄、白芍,加三棱、莪术、穿山甲、山楂、赤芍、香附、麦芽、川牛膝、益母草等;月经后期:若伴色暗有块,腹胀,舌有瘀点、瘀斑者,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穿山甲、麦芽、桂枝等;若伴色淡,腰困乏力者,加黄精、山药、木瓜、杜仲、黄芪、党参、白术、川续断、山茱萸等;月经先后不定期,按上两型辩证论治。
观察四物合方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四物合方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青春期月经失调患者60例,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均等,各3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中常规西医疗法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非经期服用四物汤合五子衍宗丸,经期服用桃红四物四物汤加味。
结果: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四物合方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根据”寻时用药治经病”的理论,在经期和非经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气血充盛,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经的效果。
标签::中医四物合方;青春期月经失调;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menstrual disorders of Siwu decoction.Methods: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adolescent menstrual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60 cases,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equal number,each 30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clinical use thesymptomatic treatment,patients inthetreatmentgroup taking Siwu Decoction and Wuzi Yanzong pill non menstrualperiod,menstrual use TaohongSiwu Siwu decoction. Result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difference,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using Siwu Decoction in treating adolescent menstrual disorders,accordingto”seek treatment when the disea se drug” theory,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 menstrual and non menstrual period,make the patient blood Chong Sheng,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gulating menstruation.【key words 】Combined TCM Siwu;adolescent menstrual disorder;clinical effect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月经的产生过程与肾气、天葵、冲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室女二七,肾气刚充,冲任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