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物理第一轮中考复习 运动的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457.07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物理复习讲例练全攻略第一章运动的世界第一章《运动的世界》[基础巩固]一.知识回顾1.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注意]物体位置的改变包括物体相对距离和相对方位的改变,如物体转动,相对于某一点的位置不断的发生变化,也是一种机械运动。
(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择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
(3)判定: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我们称这个物体是____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这个物体是_______的。
(4)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的,也可能是_______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除此以外常用的单位从大到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米(μm)、_____(nm)。
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是:1km=_____m 1dm=_____ m,1cm=_____m,l mm=_____m,l μm=____m 1nm=____m(2)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比它大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分(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ms)、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______min 1min=________s1s=______ms 1ms=______μs(3)用刻度尺测长度长度的测量可分为如下几步:①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量程和________。
②正确摆放刻度尺。
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有刻度的一侧要紧靠_______,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为起点。
③正确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
④正确记录:测量值是_____、估计值和______组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二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位置的改变_称为机械运动。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作_参照物__。
2.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参照物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相对性__。
注意:同步卫星的“同步”是相对于地球来说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在赤道上空。
在地球上看,同步卫星是静止的;在地球以外看,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知识点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米_ (符号:_m_)。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km=_ 103 _m; 1 m=_10 _dm=_102__cm=_103 _mm=_106__μm=_109_nm。
2.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测量工具:__零刻度__。
(2)测量时的注意事项A.正确选择刻度尺,确定好_ 零刻度是否磨损 _、量程 __和_ 分度值 __。
B.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__放正__,__ 有刻度的 __ 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C.正确读数:视线要与尺面__垂直_;读数时要注意 _估读_。
D.正确记录结果:结果包括_ 准确值 _、__ 估读值 ___ 和_ 单位 _。
注意:课桌的高度约0.8 m,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0~30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成年人走一步约75 cm,一层楼的高度约3 m。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秒(符号:__s__)。
常用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h=___60__min=___3600___s。
4.误差(1)定义:__估读值_与___真实值__之间的差异。
(2)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_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___。
知识点三快与慢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快慢____的物理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复习教学内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掌握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概念。
2. 速度:回顾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意义。
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加速度:复习加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含义。
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运用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2. 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运用加速度的概念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视频中的物体运动状态,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知识回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章的内容,包括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择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的题目和一些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设计板书,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练习册上的题目。
2. 请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该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一讲运动的世界,中考考点清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__位置__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参照物__。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__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__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__所选的参照物__,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__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__。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5)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位置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自然界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一切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__参照物__而言的。
4.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参照物的方法判断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①找准题中的参照物:若题中没有给出参照物而要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②找准突破口:在选取平时看上去是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既要考虑到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快慢关系,又要考虑到两者之间运动方向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同一物体可能有多种运动情况。
5.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抓住“位置改变”这一特点进行分析。
如果被研究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改变了,所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所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易错警示】1.不能选取所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否则,所研究的物体永远是静止的。
中考总复习第一讲:运动的世界班级座号姓名成绩填空(16*2=32)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1. 如图,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空军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的状态列队飞行.若把加油机看做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空中浮动的云B.地C.阅兵式主席台上的人D."歼10"战斗机|2.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爆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1. 65 mB. 1. 75 mC. 1. 85 mD. 1. 95 m4.2009年11月,我国北方遭受了雪灾,京张高速公路很长一段时间被阻断,家在北京的小明想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张高速公路的路程,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你认为比较科学而简单的方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 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利用柔软的棉线与京张高速公路线重合,量取重合部分棉线的长度,再进行换算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进行测量D.将公路分成几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5.龟兔赛跑是个有趣并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请你观察这幅反映 "新龟兔百米赛跑"的路程(s)一时间(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比赛时,兔子先出发B.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了三次D.兔子在比赛过程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6.频问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分别拍摄(每0.1 s拍摄一次)小球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 m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 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 -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 s,甲、乙相距4m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m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m8.一列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始出发,秒表读数如图甲;当火车速度达到20 m/s时,秒表读数图乙.在这段时间内火车共行驶了2 000m.则( )A.图甲、乙读数时间差是20 sB.图甲、乙读数时间差是23 sC.这段时间内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0 m/s9.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2014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与教--运动的世界一、中考热点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涉及本讲内容的试题大约占2~5分,考点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本讲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运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分析课程标准和近几年实验区的中考,预计中考命题的热点有: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参照物的选择常和高新技术、诗词俗语相联系.2.速度的计算、单位换算、平均速度的实验探究常和列车时刻表、交通标志牌、速度计、频闪摄影等联系展开探究计算.二、考点精讲1、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2.动与静(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应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这个物体就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3)参照物选择的注意事项①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不是真正不动的.②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所判定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③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为了研究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我们选择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④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本身.(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标准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2014年物理学科中考备考复习指导一、中考物理试题特点及趋势分析朝阳市自2009年中考自主命题以来,考查目标、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特点如下:(一)注重基础,紧扣课标中考物理试题的命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学科三维课程目标的考查,进一步渗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的考查,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试题所提供的情境具有以下特点:问题在现实情境中表述;问题从生活事例中提出,要求用物理的相关知识解答,解释生活现象。
(二)联系生活,强调应用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近年来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知识的应用,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三)重视实验,突出过程方法试题强调对各项实验技能考查,力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规实验器材;重视用开放性设计考查实验和科学探究,避免死记硬背,着重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全面考查,通过现象对比、数据分析、图表描述等方式推理、分析出物理规律。
(四)关注多种能力,体现开放创新以图形或新材料为载体提供新的信息背景,要求学生在能够根据信息,联系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从多角度进行解答。
(五)着眼能力发展,关注初高中衔接中考物理试题命制,始终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努力将能力立意的思想落实到各类试目中,并注意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引导。
具体体现在适当兼顾初、高中相关知识的内容的衔接和拓展。
将学生基本思维与计算能力作为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有利于进一步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奠定基础。
通过对2013年各地中考试题和朝阳市2011~2013年中考试题分析,推断2014年命题趋势:1.进一步凸显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着重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突出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
中考物理复习单元检测卷(一) [运动的世界 声的世界]一、填空题(共22分,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 1分)1. 一个分子的直径约为 ______ 10 — 10m ,合 nm ;现代空军截击机的速度可达3600km/h ,合 ____________________m/s 。
2. 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记录的数据填写上 适当的单位: ⑴一扇门的高度是2.35 ___________ ;⑵一个人的身高是165 __________ ;⑶一张磁 盘的厚度是3.0 ____________ 。
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两句歌词,前句是以为参照物的,后句是以 __________ 为参照物的。
4. 2005年10月12日,载着中国人飞天梦的 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了。
飞船发射时,航天员聂海胜相对费俊龙而言是 ____________ 的,相对地球而言是 __________ 的。
5. _____ 飞人”刘翔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以12 . 91 S 夺得llo m 栏金牌,他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_____ m/s 。
6 .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
在 5min 内飞行了 60km ,则该飞机飞行 0.5h 通过的路 程为 ____________ m 。
7 •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弦的 __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 ________ 传入我们的耳朵。
8. (4分)请分别列举I 个由液体振动发声和气体振动发声的例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是因为声音会通过空气再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给鱼,从而吓跑鱼。
沪科版物理2014中考复习专题《运动的世界》一:课标要求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以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能跟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并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二:知识点总汇1.物体运动的描述:(1)参照物: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人们把这个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1.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
一般情况下要研究在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它本身作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例题: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________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________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_________的。
解析: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没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静止的。
练习题: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和。
2.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_________的。
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是中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特别是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时应该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刻度尺放正,并使有刻度的一侧靠近被侧物体。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教案一运动的世界1、运动的相对性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cm.3、长度单位换算1Km=10 3m1m=10dm=100cm=10 3mm=10 6m=10 9 nm例: 45 m=4.5 10-5m0.23dm=2.3 107nm4、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其中:( 1)计算时将 s 和 t 的单位化成 m/s 或者 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 5 秒他听到了回声。
若汽艇以 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解: 5 秒内人走的路程为:S 船 =V 船 t=100m/s5s=500m5 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 =V 声 t=340m/s5s=1700m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 S 声)/2=1100m5、平均速度严格按公式 v=s来计算,切勿利用 V=V1V2来计算。
t2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 ,前 50m 的速度为 20m/s,后 50m 的速度为 10m/s,汽车在这 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m/s。
解:前半段时间为: t=s50m=2.5s =20 m / sv后半段时间为: t=s50m=5s=10 m / svs100m=13.3m/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t7.5s[ 针对练习]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选填“运动”、“静止”)(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运动的世界》一、知识再现:(自主、快速复习本单元内容;并认真思考;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举例说明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2、举例说明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3、诗人用语言的和赞美运动;画家用和描绘运动;音乐家用和表现运动。
4、科学家用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5、称为机械运动。
6、叫参照物。
7、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8、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是怎样的?选择电梯为参照物是怎样的?9、世界上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吗?举例说明为什么?10、叫测量单位。
11、叫国际单位制。
1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除此之外;长度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时间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13、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1);(2);(3);(4)。
14、什么叫测量误差?引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减小误差?误差能不能避免?错误能不能避免?15、称为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此公式的变形公式是什么?16、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17、人、自行车、光运动的大致速度是多少?18、推导速度的两个单位“m/s”和“km/h”的关系是什么?19、怎样探究某同学在100m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写出探究方案。
20、通过上面的自学、讨论交流;独立完成下面知识网络:动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______________.与静止: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静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选定的_____________.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尺要________;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_______;运长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要估读到_______动度刻度尺的正确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并记下单位;的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_______________.世时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界间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误差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特点:误差不能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速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公式: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换算:_________.慢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评:教师以知识梳理的形式;将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学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完成;将本章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实现知识的再现。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一部分 力学 第一讲 运动的世界,贵阳三年中考命题规律)考查点及如何考查机械运动分析上表可知:贵阳三年中考中对“运动的世界”的考查主要是以机械运动和速度计算、单位换算的形式出现。
,贵阳五年中考真题演练)机械运动1.(2015贵阳中考14题2分)滑板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极限运动,如图所示,一位运动员脚踩滑板高高跃起,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静止__的。
解析: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和滑板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运动员是静止的。
2.(2013贵阳中考18题4分)当我们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我们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这是我们以__公共汽车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
相对地面,两车行驶速度大的是__公共汽车__。
解析: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他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说明自行车是运动的,故他选择的参照物是公共汽车,相对地面公共汽车的速度大。
3.(2015贵阳适应卷20题1分)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当我们乘坐一辆速度并不快的汽车行驶,与对面驶来的卡车交错的那一短暂过程,会有自己所乘汽车速度突然加快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选择__卡__车作为参照物的原因。
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4.(2015贵阳适应卷14题4分)2014年12月,全长854km 的贵(阳)广(州)高铁全线开通,标志着我省高铁时代的到来。
从贵阳到广州的最短运行时间仅为4h ,则该次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__213.5__km/h 。
高速列车的车头外形设计酷似尖细的子弹头,如图所示,其主要目的是__减小空气阻力__。
5.(2012贵阳中考20题4分)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8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如模拟图所示。
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km ,经过1h8min 的时间完成对接。
2014年物理中考第一轮总复习:运动的世界
一、中考考点
1.结合实例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2.刻度尺的使用,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3.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联系生活的速度有关计算;测平均速度。
二、知识点梳理:参见物理双基P25-26
三、考点梳理
1.参照物
例题1: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________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________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_________的。
解析: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没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静止的。
练习1.(2013年福建泉州)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
A .船
B .山
C .河岸
D .树木
练习2.(2013湖北宜昌)1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图1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后,“神
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
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 “天宫一号” D .“神舟九号”
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题2:图1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 cm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练习3.(10同安模拟)图2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 1 cm 、5.50 cm
B . 1 cm 、8.30 cm
C . 1 mm 、8.30 cm
D . 1 mm 、 2.80 cm 0 cm 1 2 3
图2 图1 5 6
7 8 cm
练习4.(2011年广东省)如图1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
3.速度和平均速度 例题3: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
在这过程中货物作 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合 千米/小时。
解析:物体在提升的过程中,有静止开始运动,速度逐渐变大,一次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做的是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初至全程所用的时间,即:v=s/t=15m/5s=3m/s
练习4.(2012南通)2012年4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一号线起点位于苏州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共二十四站,横跨苏州六个区,全程约26km ,列车全程行驶总时间约为45分钟.列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_km/h ,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____________(静止/运动)的.
例题4.(2013龙岩)(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 速度匀速行驶,则2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m ,请在图中画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练习5.(2013•沈阳)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
过6s 甲乙两物体相距 m .
达标训练
1.(A 级)(2013郴州)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
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 )
A .甲
B .乙
C .树
D .路面
2.(A级)(2011湖南邵阳)同学们参加了今年邵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
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3.(A级)(江西省2013年)如图4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4.(B级)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则速度大小()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5.(B级)(2013宜宾)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
6.(C级)(2013•日照)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7.(C级)(2013乐山)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
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A级)(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9.(A级)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
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 ;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 ;
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
10.(A级)(2013年临沂)图1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cm。
(2013年福州)如图2所示,铁块长为_________cm。
11.(B级)(2013达州)15. 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_______ 为参照物.
12.(B级)(2013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 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
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13.(B级)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
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