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大绿色建筑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7
美国2011年十大绿色建筑(组图)编前:绿色建筑,历史悠久。
原生的绿色建筑也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
面对着世界环境的逐步恶化以及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在日益显示着勃勃生机。
下面美国2011年十大绿色建筑(组图)更能说明这一点。
“美国建筑师协会环境委员会”(AIA-COTE)最近宣布了“2011年十大绿色建筑”。
评审团的成员指出:“从开始评选十大绿色建筑以来,标准有所提高。
现在我们希望看到多样化的项目;解决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项目;改变居住者行为举止的项目。
”评审团特别感兴趣的有先进的水管理技术;“被动的生存性”(passive survivabili ty)和社区改造。
评审团成员乔舒亚-艾德林(Joshua Aidlin)说:“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师承担了开发者的角色,并且他们正在改变城市的政策。
”洛杉矶“切诺基音乐工作室”(Cherokee Studios)设计者:“布鲁克斯-斯卡帕建筑事务所”(BROOKS + SCARPA)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惟一教派教会礼拜堂”(First Unitarian Society Meeting House)设计者:“库巴拉-沃夏科建筑事务所”(The Kubala Washatko Architects)堪萨斯州葛林斯堡的“葛林斯堡学院”(Greensburg Schools)设计者:BNIM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加利福尼亚州丘拉维斯塔的“高技术高中”(High Tech High)设计者:Studio E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坚强活着基金会”(Livestrong Foundation)设计者:“莱克-弗拉托建筑事务所”(Lake|Flato Architects)华盛顿州奥林匹亚“洛特净水联盟”(LOTT Clean Water Alliance)设计者:“米勒-赫尔建筑事务所”(The Miller | Hull Partnership)加州圣莫尼卡Step Up on 5th建筑设计者:“布鲁克斯-斯卡帕建筑事务所”(BROOKS + SCARPA)科罗拉多州古登的“NREL 研究支持设施”(NREL Research Support Facility)设计者:RNL Design建筑事务所威斯康星州雷辛的OS House设计者:约翰森-施马林建筑事务所(Johnsen Schmaling Architects)温哥华会议中心(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 West)设计者:LMN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设计建筑师)、DA/MCM建筑事务所(首要建筑师)。
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建筑评选1.世博零碳馆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
从外形来看,零碳馆更像是两栋造型新颖的“小别墅”,而不是展览馆。
除利用传统的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外,“零碳馆”还将取用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作为衡宇的天然“空调”;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将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
在每栋屋子的屋顶,各安装着11 个五颜六色的风帽,屋子朝南的墙壁采纳的是镂空设计以自然采光;而屋子的北面墙壁那么被设计为斜坡状。
在坡顶设置可开启的太阳能光电板和热电板,另外还将种上一种名叫“”的半肉质植物。
“景天”不仅有助于避免冬季室内的热量散失,而且还能使零碳馆从周边各展馆中“脱颖而出”。
世博会终止,零碳馆将永久保留下来,咱们会把它打造成中国首座零碳博物馆。
2.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这幢建筑,恰恰确实是如此如贝壳般形状的建筑,整体采光率达到90%左右,如此高的采光率除地理位置的因素外,整个建筑具有75%的透明度,内部所有透光面板均铺设采光集热板,屋顶20000多平米放置多达15000块自动化光线跟踪面板,另外配备风电补充系统,以至于实现整个建筑全天候运作实现供热供暖供电的一体化,每一年可节电1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吨左右,将降低整个建筑80左右的能耗。
那个建筑有望在2020年建成并完善投入运营。
3. 台湾成功大学——绿色魔法学校这栋建筑百分之百利用环保建材,由成大建筑、土木及工程科学等系多位教授组成设计团队,花了近3年时刻建构;绿色魔法学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2020年启用。
利用特殊水泥将减少三成的用量及一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强度增加四成;采纳水库的污泥烧制成陶粒,作为隔间墙骨材和屋顶花园的土壤,可吸音、保水。
可不能产生戴奥辛的电线、玉米做的地毯、宝特瓶抽纱制作的窗帘,和不含甲醛与重金属的油漆、抑菌钢板,可吸臭气的墙面。
另外,建筑外的车道,是采纳台大教授柳中明设计的生态工法,“可耐高压,开坦克车都行”,还可吸附二氧化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关于公布2008~2012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3.05.13
•【文号】
•【施行日期】2013.05.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关于公布2008~2012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通知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相关评价技术细则,我部从2008年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评价工作,截止2012年底,共有742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现将获得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见附件)予以公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2013年5月13日附件:。
深圳市建科大楼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叶青、陈泽广、张炜、鄢涛、毛洪伟、张劲峰、袁小宜、马远幸、周俊杰、彭世瑾、郭士良、龚小龙、王莉芸、刘勇、熊咏梅、蹇婕、沈驰、罗刚、王欣、汪四新一等奖2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沪上生态家”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秦云、汪维、韩继红、曹嘉明、张颖、杨明、朱剑豪、陈勤平、倪飞、鲁英、范宏武、杨建荣、范一飞、李阳、夏冰、葛曹燕、廖琳、王佳、章颖、张彦栋一等奖3南市电厂主厂房和烟囱改建工程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唐士芳、杨文君、杨建荣、葛曹燕、王健、车学娅、陈勤平、朱春明、巢斯、刘毅、龚治国、廖军祥、张鹏、张鹏飞、吴跃东、单琦、林略、王洪明、朱华、邱喜兰一等奖4华侨城体育中心扩建工程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田军、林波荣、郑建伟、王若愚、刘加根、黄飞跃、刘雪峰、喻芳芳、隋力、常晓敏、聂金哲、肖娟、一等奖/Periodical_jskj200914015.aspx/Periodical_jskj200906015.aspx5上海世博演艺中心上海世博演艺中心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第四建筑有限公司钮卫平、汪孝安、杨建荣、郑凯华、倪建新、衣健光、田园、谭奕、吴玲红、邵菡、於红芳、李芳、鲁超、涂宗豫、周晓莉、二等奖/Periodical_jskj201006017.aspx6莘庄综合楼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朱雷、张宏儒、张颖、郁勇、邓良和、叶臻、范国刚、王赟、薄卫彪、李亮、高月霞、范宏武、廖琳、李芳二等奖/Periodical_jskj201006020.aspx7世博中心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戴柳、张俊杰、高文伟、宁风、傅海聪、张伯仑、马伟骏、杨光、邵民杰、冯旭东、钱观荣、亢智毅、周东滔、梁超、李义文二等奖/Periodical_jskj200908022.aspx/Periodical_hxjc201001016.aspx/Periodical_hxjc201005010.aspx8南海意库3#楼项目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王晞、强斌、林武生、杨海波、颜永民、彭鸿亮、陈佳明二等奖9绿地卢湾滨江CBD项目商业金融B、商业E·137A-4地块绿地(集团)总部大楼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胡京、魏琨、孙大明、裘江、顾雪全、汤民、葛夏雨、尤剑锋、田慧峰、方力、周志仁、邵怡二等奖/Periodical_jskj201019020.aspx10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综合大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设计院有限公司、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张峰、林波荣、赵华、赵霄龙、史明、刘加根、周潇儒、葛鑫、邵高峰、任涛、黄琳、丁炯、李铮二等奖/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DbCode=CJFQ&dbname=CJFDTEM P&filename=KJJS20110702511杭州市综合办公楼节能改造项目杭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何铨之、赵群、应小宇、严岗、朱炜、龚敏、扈军二等奖/Article/CJFDTotal-FCYY201007009.htm12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万拓住宅项目(一期)天津生态城万拓置业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汪庆宏、杨煜辉、曾捷、曾宇、许荷、张江华、候毓、李建琳、刘亮、孙虹三等奖/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5&CurRec=8&DbCode=CJFQ&dbname=CJFDLA ST2010&filename=KJJS20100602413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天津建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刘军、陈敖宜、伍小亭、刘建华、王东林、张津奕、曹宇、康方、贾伟、赵炳君三等奖/Periodical_jzcz201004013.aspx14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企业自用办公楼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王颖禾、韩继红、胡剑虹、安宇、张辰、李芳、马雁、范宏武、李建跃、汪莹三等奖15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商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马军、张允、陈岗三等奖16中新科技城研发服务楼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广伟、黄闻华、沈国强、陈冬青三等奖17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中节能(杭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郑朝晖、陆理达、伍小华、陆正刚、龚益飞、徐兴高、赵哲身、王其坤、杨键、王逸侃三等奖/Periodical_jskj201006021.aspx18大型居住社区江桥基地(绿地新江桥城)D1地块上海绿地置业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田慧峰、魏琨、张欢、巴黎、顾玉婷、徐燕、阮建清、孙大明、方力、汤民三等奖19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浙江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3&CurRec=1&DbCode=CJFQ&dbname= CJFDTEMP&filename=XDCT201004007。
⼗⼤全球最棒的绿⾊屋顶设计绿⾊屋顶是近⼏年新兴的热门话题之⼀,它们通过减少⾬⽔径流和过滤污染物管理⾬⽔,隔离建筑,减少加热和制冷成本,可以帮助冷却城市环境、改善空⽓质量以及提供⽣物多样化的栖息地;同时也为城市环境增添⾊彩,成为居民社交聚会的地⽅。
你想要知道怎么建造绿⾊屋顶吗?下⾯介绍全球最棒的10个绿⾊屋顶项⽬,可以从中汲取灵感。
10. 意⼤利⽶兰布雷拉区Orto fra i cortili屋顶花园(庭院中的花园),由Piuarch事务所设计 ⽶兰布雷拉区的这个屋顶花园展⽰出改造⽼旧和历史性区域和建筑的可能性。
Orto fra i cortili是⼀个被回收利⽤的屋顶,将其改造成⼀个供住宅使⽤的绿⾊屋顶。
模块化的托盘种植4种不同颜⾊的植物,包括2种紫红和绿⾊的⽣菜以及2种黄⾊和紫蓝⾊的三⾊堇。
花坛直线型放置,这样就形成⼀系列的单⾊条。
横梁上放置的花坛带来环境效益。
这意味着这些横梁⽀撑着这些托盘,让两者之间有空档,⽽且露台的屏蔽作⽤能帮助降低建筑的温度,进⽽节省夏季制冷的成本。
9. 荷兰⿅特丹Vierhavenstrip屋顶花园,由Buro Sant en Co事务所和⿅特丹市合作设计 商业区和购物中⼼周围户外城市空间特定项⽬和设计的缺乏促成了Buro Sant en Co事务所和⿅特丹市的合作,建造出“Roofpark Vierhavenstrip”零售店(室内),带有⼀个宽敞的公共屋顶公园,对周围社区和整个区域都具有多个积极效益。
东部商业⽴⾯上种植有⾼⼤树⽊和绿⾊树篱。
西⾯的特⾊是折叠的表⾯和⼏个主题花园,带有3个特殊地区:地中海花园、游乐场和社区花园,与此同时中央⽔梯和温室是其焦点。
这个项⽬认证了在商业中⼼甚⾄在其顶上设计城市空间的可能性。
8. 葡萄⽛波尔图DM2住宅项⽬,由OODA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 这个项⽬⼀部分是绿⾊屋顶,⼀部分是停车场,位于波尔图的历史性市区⼀个修复性建筑中。
绿色建筑技术汇总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有六类指标,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发展绿色建筑的最佳时机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最佳时机。
中国的资源、能源、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具有独到的特点,要选择适宜的绿色建筑标准。
避免盲目直接采用国外评估体系,评价内容完全不适合中国的实际。
详情】------------------------------------------------------------------------------------------ 绿色建筑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荣全认为,作为承包商,对成本较敏感,因为施工行业本来就是低利润,全行业平均利润率是2%~3%,如果有新技术上马,必然会带来成本上的变动。
绿色建筑普及后,除了材料、设备及技术成本增加外,人工费用和管理费用也会有较大变动。
详情】------------------------------------------------------------------------------------------ 绿色建筑的暖通节能存在的问题一提起绿色建筑,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联想到草坪、水景、园林与环保材料,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
2011年度第十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编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标识类型标识星级
1
住宅建筑金帝·中洲滨海城B1-3地
块43-60号楼
厦门仁文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
研究院建筑设计院
设计标识
★★★
2 苏州春天花园小区1、2、5
-11、13、16-19、21、23、
25-30号楼
苏州首开永泰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天鸿
圆方绿色建筑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3
公共建筑东莞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
办公楼
东莞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4
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
范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5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苏州工业园区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6 唐山万达广场大商业
唐山万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北京清华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 镇江万达广场D-购物中心
镇江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清华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国外建筑1.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这是一座会议中心,也是一座展览馆,更是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及基础设施先进理念的一个窗口。
如它的形状“水晶”一样,未来城市的多面将在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水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平方米,却是高能效的典范。
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
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在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被一个集成LED和荧光灯开关根据白天的大部分。
晶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所谓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的雨水,污水处理,然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
2.墨尔本:像素建筑澳大利亚人再一次证明了它们预示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像素大楼位于墨尔本市重要地段,是一个耀眼的项目。
达到105项环保要求,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
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楼五彩斑斓的外表皮让人过不不忘,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
此外,大楼里面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和谐的组合在外表皮上,赋予建筑活力及独特感。
像素建筑展示了澳大利亚的能力。
首次构建实现了完美的绿星评分,它为可持续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基础设施在整个澳大利亚。
同时,大楼取得了美国LEED 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3.巴林麦纳麦巴林世贸中心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
巴林世贸中心,耗资3500万巴币(约合9千多万美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摩天大楼。
大厦由两座传统阿拉伯式“风塔”高楼组合而成,上尖下宽,如一对比翼的海帆,巴林世界贸易中心是一座高240米、双子塔结构的建筑物。
主体平面为椭圆形,在两座大厦之间设置了水平支持的3座直径29米的风力涡轮。
世界十二座环保绿色建筑设计1、迪拜太阳能垂直村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
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这种优势。
建筑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
太阳能收集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实现最大化。
2、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这家淡水工厂由一系列堆叠在一起的生物圈构成,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
这是一座怪异的高塔,其玻璃圆顶结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利用红树过滤海水以获取淡水。
红树可吸收咸水中的物质并渗出淡水。
宝贵的淡水钻出红树体外后蒸发并凝结成露水,工厂内的淡水池则负责收集露水。
3、土耳其OneOne的多功能建筑群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它拥有弯曲的有机形态以及被绿草和鲜花覆盖的起伏屋顶,与所在的美丽山区融为一体。
这个建筑群位于奥尔塔科伊附近地区,现正在建造之中。
它由两座建筑构成,正面使用天然石头打造。
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筑,另一座则是商用建筑。
4、法国绿屋顶中学马塞尔*塞姆巴特中学位于法国索特维尔*莱*鲁昂地区,紧挨着一家公园。
这所中学巧妙地与周围的绿草和树林融为一体,让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存在。
它的扩建项目由一家餐馆、学生宿舍、员工宿舍以及工作坊构成,绿色屋顶波浪起伏,能够起到天然的隔热作用。
5、苏丹摩天水塔在面积广阔的苏丹沙漠,淡水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获取淡水的难度超乎人们想象。
有意思的是,沙漠地下深处也隐藏着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湖,如果能够有效加以利用,当地居民的生活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波兰建筑事务所H3AR提出了一种解决之道,即建造外形好似当地猴面包树的水塔群并利用地下泵抽水。
水塔内建有一个水处理厂、一所医院、一所学校以及一个食物储藏中心。
6、集雨摩天楼如何让建筑在最大程度上收集雨水?H3AR设计的集雨摩天楼可能给出答案。
十二个环保建筑设计时间:2010-04-23 09:29 来源:新浪科技以下是12个巨型绿色建筑设计,通过打造新型城市、新型社区和新型建筑解决淡水缺乏等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大主题,越多越多的人开始投以关注目光。
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从过去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
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建造更多生态建筑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1.迪拜太阳能垂直村迪拜太阳能垂直村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
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这种优势。
建筑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
太阳能收集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实现最大化。
2.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这家淡水工厂由一系列堆叠在一起的生物圈构成,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
这是一座怪异的高塔,其玻璃圆顶结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利用红树过滤海水以获取淡水。
红树可吸收咸水中的物质并渗出淡水。
宝贵的淡水钻出红树体外后蒸发并凝结成露水,工厂内的淡水池则负责收集露水。
3.土耳其One & Ortakoy建筑群土耳其One & Ortakoy建筑群这个名为“One & Ortakoy”的多功能建筑群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它拥有弯曲的有机形态以及被绿草和鲜花覆盖的起伏屋顶,与所在的美丽山区融为一体。
这个建筑群位于奥尔塔科伊附近地区,现正在建造之中。
它由两座建筑构成,正面使用天然石头打造。
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筑,另一座则是商用建筑。
4.法国绿屋顶中学法国绿屋顶中学马塞尔·塞姆巴特中学位于法国索特维尔·莱·鲁昂地区,紧挨着一家公园。
国外绿色环保建筑发展一览2.1 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所以,生态专家们一般又称其为环境共生建筑。
生态建筑不仅有利于小环境及大环境的保护,而且其所形成的作用,将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为了达到既有利于环境,又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目的,生态住宅在设计和建造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点。
主要有:①这种住宅对坐落的地理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的物质,地温相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②生态住宅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树皮、毛竹、石头、石灰来建造,对这些建筑材料还必须经过检验处理,以确保无毒无害,具有隔热绝热功能,有利于实行供暖、供热水一体化,以提高热效率和充分节能,在炎热地区,还减缓户外高温向户内传递;③生态住宅将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的具体情况而设置太阳能装置或风力装置等,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再生能源,达到既减少污染又节能的目的;④生态住宅内要尽量减少废物的排放。
可见,生态建筑的诞生,标志着世界建筑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是以有益于生态、有益于健康、有益于节省能源和资源、方便生活和工作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它不再是生态环境专家们的美好的设想,它已在一些国家变成现实。
现介绍一些国家已建成的典型绿色建筑,以开阔视野。
(1)美国美国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的试点建造工作,近年来异常活跃,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建筑有:1)美国生态房。
美国诺次大学设计并建造了一种生态房。
这个四居室的生态房,隔热性能特别优良,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
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
家庭用电依靠安装在凉亭上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来提供。
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过滤,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
2)美国生态村。
在面积为488公顷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维寺的海岛上,建起了150栋生态房屋,叫做生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