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56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一、明确目标:考点点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货币的本质1.商品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3.货币的含义□货币的基本职能4.价值尺度5.流通手段6.其他职能□纸币7.优点和含义8.纸币的发行规律9.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二、立足基础:知识梳理(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一般等价物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其本质是_________。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 ________,它是货币 ____的表现。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上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5.一般说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随着________的出现而产生的。
(三)纸币1.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2.纸币(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成反比。
三、运筹帷幄:网络构建四、巩固提高: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般等价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B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C 、在各地都是一样的D 、作为媒介与货币的职能有共同之处2.原始社会人们有时用2只羊换一把斧子,这种交换表示的是( )A 、偶然的物物交换B 、扩大的物物交换C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D 、两只羊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3.在商店中一台电脑标价为8000,这8000元 ( )①观念中的货币②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③是这台电脑的价值④是这台电脑的价格A 、①B 、①②C 、①④D 、②④4.国家之所以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前自学案】实施时间:2014.9.1一、【自学指南】1.围绕预习问题,阅读课本第一框找出问题答案,识记并结合前后文初步理解之。
2.在把握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限时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题,并能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二、【自学问题】限时:15分钟(一)货币的本质1、什么是商品?它有哪些基本属性?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是什么?思考(1)货币和商品谁先产生的?(2)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特点有哪些?(二)货币的基本职能3、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除了基本职能,还有哪些职能?应如何识别这些职能?(三)纸币4、纸币是如何产生的?纸币为什么成了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5、什么是纸币?纸币的发行限度?纸币发行超过这个限度有什么危害?6、货币有什么流通规律?三、【学习自测】限时:7分钟一、选择题1、2012年2月22日,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果洛灾区捐赠急需的棉被、棉衣、食品、冻伤和风湿药等物资。
材料中的物资()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C.是商品,因为有进行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2、2013年春节,高清晰LED平板电视机以其画面清晰、节能、低辐射的品质在市场热销价格降至5000元左右。
此类电视机在城市销量已占彩电销量的50%左右。
此类电视机热销是消费者看中了它()A.功能更能满足人的需要 B.技术比传统电视机先进C.价格低廉 D.市场销量大、市场前景好3、乔布斯说过,消费者不是爱买便宜的商品,而是喜欢占便宜。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4、早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后来选择由贵金属金银固定长期充当,这是因为()①商品交换的发展使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②金银的体积小,价值大③金银具有不易磨损、易分割、易保存和携带等特点④人们乐于接受金银,它是交换媒介A. ①②B. ②③C.①④ D. ③④5、历史上,货币出现以前,黄金与其他普通的商品没有区别;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把作为货币的黄金看成是财富的象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懂得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了解价格的含义,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的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辨析应当如何对待金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职能,纸币及其流通教学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学生升入高中表示祝贺,简单介绍高中政治要学习的教材情况。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能离开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生存必须的东西要靠生产,生产出的东西要进行分配和交换,然后人们进行消费,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是个大问题,而我们研究的起点却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
同学们喜欢逛商场或超市吗?走进超市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要足够的人民币,我们就能买到我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
这一生活体验包含了三个重要概念:商品、货币和纸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重要概念。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师:我们经常说,商品琳琅满目,那么究竟什么是商品呢?投影出示有关图片(见课件)学生讨论回答(略)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是商品,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也就是说是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同时,这些劳动产品生产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交换,这个交换既指的是正在用于交换,也指的是待交换。